资源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年高中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Na-23Mg-24Ca-40Ba-137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据《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CO3)来升炼倭铅(即锌),其原理如图2。已知锌的熔点420℃、沸点906℃。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气孔兜室上锌火泥封冷凝区思500-700℃235不炉甘石反应区和煤1100-1300℃煤图1图2A.升炼倭铅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B.治炼时锌变为蒸气在兜室冷凝为固体C.“泥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得到的锌被氧化D.“锌火”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燃烧2.两种化学酸碱理论:①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②酸碱质子理论:任何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B.根据酸碱电离理论,NaHSO4属于酸,Cu2(OH)2CO3属于碱C.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不再具有局限性3.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以此为原料制得具有广泛用途的产品。某制碱工厂以粗盐为原料制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图:过量过量过量CO:BaC1,溶液NaOH溶液Na,CO;溶液固体CO滤液H2O粗盐水(含氯化纯镁、硫酸沉淀过滤氨化→碳酸过酒灼烧碳酸氢钠钠和氯化钙杂质)流程I流程Π流程Ⅲ由化学工艺流程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程I中为了除去杂质,按顺序依次加入过量BaCl2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可将粗盐水中的SO 、Mg+、Cā+转化为沉淀,按流程I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的沉淀含有3种物质B.流程Ⅲ中将已配制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需要再加入NaC1的质量为35gC.流程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之一是:2NaOH+CaCL,=Ca(OH),↓+2NaClD.流程Ⅱ中生成的沉淀为NaHCO4.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甲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后测得集气瓶(容积为250mL)中水的体积为6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乙同学利用传感器实时测定该装置集气瓶中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变化,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曲线变化趋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计弹蕃夹压强CABF空h00暖宝宝贴8D一片20mL水tit边容积为250mL的玻璃瓶时间图1图2A.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B.实验结束后进行误差分析,可能是实验前弹簧夹未加紧C.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6%D.图2中DE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集气瓶5.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增大(提示: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和气体的分数成正比)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无明显现象(提示:白色CuSO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