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 总复习阶段检测卷(三)(含答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 总复习阶段检测卷(三)(含答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
总复习阶段检测卷(三)(八年级上册)
班级:       姓名:       得分: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双减”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下图是某校给八年级学生设计的劳动作业清单。完成这些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
  某中学劳动作业清单
作业1 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业2 参加一次农业生产劳动
作业3 前往珠海航展中心参观
作业4 到社区参加垃圾分类宣传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②深入生产生活实际,提高个人实践能力
③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主动了解社会生活,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国庆期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遍神州大地,其中唱道:“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角度看,画线部分的歌词表明(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个人
3.当下很多年轻人开始为家里的长辈加装智能监控设备,实现“云陪伴”。打开App,可以查看实时画面和回放切换镜头,陪老人说话……方寸大小的摄像头,时时展示着老人们的生活状况,架接起新的沟通桥梁,讲述着一个又一个隔屏守望的故事。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不赞同,会使老人自由受限,必须拒绝与抵制类似的做法
B.表示赞同,这样可以完全替代老人情感上的需要,是十分孝顺的表现
C.不赞同,这是对老人的不尊重,是不孝的表现,需要杜绝此做法
D.表示赞同,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可以与父母隔屏守望、守护亲情
4.下边漫画告诉我们(  )
①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②网络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网络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学习“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小轩却在跟周围的同学讲闲话,扰乱了课堂的宁静。老师教育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有说话的自由!为什么不能在课堂上随便说话?”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对他说(  )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你要遵守班规校纪
②社会规则划定自由的界限,你的自由不能侵犯别人学习的权利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课堂规则旨在限制你的自由
④说话是你的自由,其他人都不能干涉,遵守规则就会失去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课后服务课上,“智慧之光”小组的同学们用图示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佛山市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这是因为(  )
A.社会缺乏最基本的诚信观念 B.诚信是企业经营的无形资产
C.当今社会人人做到了诚实守信 D.诚信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基石
8.细节见人品,用语显修养。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达谦虚、恭敬等的礼貌用语。下列情景中用语不恰当的是(  )
A.要去市里参加作文比赛,小红对帮忙改稿的老师说:“请老师多多包涵。”
B.朋友聚会时,小莉有急事需要先离开,说:“请大家多多包涵,我先失陪了!”
C.遇到难题时,小佳请人指点迷津,说:“冒昧打扰,能否赐教帮我解决难题?”
D.看望长辈时,小洋准备提前征求意见,说:“想到家中拜访,请问是否有空?”
9.下列四个案例的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同学们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案例 违法性质 维权途径
A 刘某在操场拾到别人丢失的钱包,拒绝归还 行政违法行为 向法院起诉
B 16岁的中学生杨某多次持刀抢夺他人财物 刑事违法行为 向公安局报警
C 李某在电影院观影时起哄,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 民事违法行为 向消协投诉
D 某机构用中考状元照片做宣传,被发现后仍不撤除 民事违法行为 向居委会起诉
10.李某因侵占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返还财产; 张某因高空抛物致人伤害,被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李某和张某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别是(  )
A.民事法律法规、刑事法律法规 B.行政法律法规、民事法律法规
C.行政法律法规、刑事法律法规 D.民事法律法规、行政法律法规
11.2024年8月11日上午,东莞市志协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于寮步凫山花果山公园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筑绿美广东”的环保亲子活动。参与此活动有利于(  )
A.承担法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B.积累公益时长,获得物质的奖励
C.在奉献中成长,培养社会责任感
D.形成民主态度,增强主人翁意识
12.2023年7月,K396次列车被暴雨滞留在落坡岭站,时任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的孟二梅带领社区300名居民,积极救助近千名滞留乘客,她也因此被评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孟二梅的感人之处在于(  )
A.珍爱生命,平等待人 B.承担责任,敢做敢为
C.尊重人权,遵纪守法 D.爱岗敬业,意志坚强
13.公交司机看到一位小学生独自乘车,但卡里余额不足,便用自己的公交卡帮小学生支付了1元车费,小学生下车时将一张欠条塞给司机。几天后,小学生的妈妈特意向司机致谢并还他一元钱,还将一张充有100元钱的公交卡赠送给司机,希望司机能将爱心传递下去。这体现了(  )
①以诚相待,以信为本 ②行己有耻,知错就改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④与人为善,弘扬美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已50多岁的魏向敏是“小巷管家”志愿服务团负责人。捡拾垃圾、为老人义务理发、帮助独居残疾人买菜做饭……魏向敏和其他志愿者认真地做着一件又一件小事。魏向敏说:“只要是能让社区变好的事,我们就做。”对魏向敏和其他志愿者身上共有的精神品质,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服务社会、乐于奉献 B.敬业爱岗、平等尊重
C.互相帮助、助人自助 D.与人为善、有爱无碍
15.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三句名言体现了(  )
A.国家利益关系国家兴亡 B.国家利益高于人民利益
C.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 D.人民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16.4月21日,在2024年澳门国际乒联单打世界杯决赛中,中国队选手孙颖莎、马龙分别夺得女单、男单冠军。光鲜荣誉的背后,是一年四季宿舍和训练馆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不仅用坚持和热爱在乒乓生涯开辟出一条永不停步的传奇之路,也用顶尖的实力和拼搏精神,为年轻球员树立了榜样。这启示我们要(  )
①勇于追梦、超越自我 ②积极进取、奋勇争先
③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④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4年2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保密法的修订和颁布(  )
A.说明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是各国共同的责任
B.深刻表明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C.为保护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D.要求我们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宗旨
18.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执行,加快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这旨在(  )
A.推动军事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
B.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C.打造一支对党忠诚的人民子弟兵
D.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
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下列说法与题意相符的是(  )
A.只有热爱劳动,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B.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必将成劳模
C.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
D.丰富多彩的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20.习近平主席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体现了(  )
①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创造辉煌 ②发掘生命力量,勇于战胜挫折
③平凡中闪耀出伟大,实现人生价值 ④弘扬实干精神,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接触和使用互联网。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滥采滥用、网络欺凌、网络沉迷等案例屡见不鲜,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材料一 16岁的中学生陈某的父母工作忙,对陈某疏于管教。陈某平时在校不认真学习,经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去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他由偷父母的钱发展到偷同学的财物,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后来,他以网上刷单返利等为幌子参与网络诈骗。某天,他因与“朋友”小张拦路抢劫小学生,并把小学生打成重伤,被公安机关抓获。
材料二 我国第一部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主要内容包括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提升、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构筑起网络保护防线。
(1)谈谈材料一中陈某的变化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何启示。(6分)
(2)简要说明材料二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价值意义。(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2021年12月31日跨年夜,在海拔5 000米零下25 ℃的喀喇昆仑哨所,边防战士在自己的岗位上守卫着我们的祖国。宁肯高原埋忠骨,绝不丢失一寸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赤胆忠诚的戍边将士,才有了岁月静好与山河无恙。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也非常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但目前部分家长对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意识的培育重视不够。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
(1)有同学认为:“年纪轻轻长期在高寒的边疆站岗,这样的付出不值得。”请结合材料,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角度,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国家立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对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的意义。(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有保障,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期稳定,国家经济才能平稳发展。为了解我国粮食安全,小张同学搜集到下列资料:
材料一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二 经过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创造了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占全球近20%的人口的奇迹,实现了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的巨变,增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底气。但国内耕地面积和质量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强等因素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和进口,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安全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把饭碗牢牢端在我国自己手中。(6分)
材料三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你我皆有责任。该校团委准备向全校学生发出“护粮食安全,我们在行动”的倡议。
倡议书
  同学们:维护粮食安全,是你我的共同责任。我倡议大家为维护粮食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做到: ①       。 ②       。 ③       。 ……
(3)请你补充校团委的倡议书内容。(6分)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 答案版
总复习阶段检测卷(三)(八年级上册)
班级:       姓名:       得分: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双减”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下图是某校给八年级学生设计的劳动作业清单。完成这些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C )
  某中学劳动作业清单
作业1 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业2 参加一次农业生产劳动
作业3 前往珠海航展中心参观
作业4 到社区参加垃圾分类宣传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②深入生产生活实际,提高个人实践能力
③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主动了解社会生活,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国庆期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遍神州大地,其中唱道:“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角度看,画线部分的歌词表明( C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个人
3.当下很多年轻人开始为家里的长辈加装智能监控设备,实现“云陪伴”。打开App,可以查看实时画面和回放切换镜头,陪老人说话……方寸大小的摄像头,时时展示着老人们的生活状况,架接起新的沟通桥梁,讲述着一个又一个隔屏守望的故事。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D )
A.不赞同,会使老人自由受限,必须拒绝与抵制类似的做法
B.表示赞同,这样可以完全替代老人情感上的需要,是十分孝顺的表现
C.不赞同,这是对老人的不尊重,是不孝的表现,需要杜绝此做法
D.表示赞同,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可以与父母隔屏守望、守护亲情
4.下边漫画告诉我们( B )
①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②网络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网络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学习“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小轩却在跟周围的同学讲闲话,扰乱了课堂的宁静。老师教育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有说话的自由!为什么不能在课堂上随便说话?”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对他说( A )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你要遵守班规校纪
②社会规则划定自由的界限,你的自由不能侵犯别人学习的权利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课堂规则旨在限制你的自由
④说话是你的自由,其他人都不能干涉,遵守规则就会失去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课后服务课上,“智慧之光”小组的同学们用图示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A )
A  B  C  D
7.《佛山市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这是因为( B )
A.社会缺乏最基本的诚信观念 B.诚信是企业经营的无形资产
C.当今社会人人做到了诚实守信 D.诚信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基石
8.细节见人品,用语显修养。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达谦虚、恭敬等的礼貌用语。下列情景中用语不恰当的是( A )
A.要去市里参加作文比赛,小红对帮忙改稿的老师说:“请老师多多包涵。”
B.朋友聚会时,小莉有急事需要先离开,说:“请大家多多包涵,我先失陪了!”
C.遇到难题时,小佳请人指点迷津,说:“冒昧打扰,能否赐教帮我解决难题?”
D.看望长辈时,小洋准备提前征求意见,说:“想到家中拜访,请问是否有空?”
9.下列四个案例的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同学们判断正确的是( B )
选项 案例 违法性质 维权途径
A 刘某在操场拾到别人丢失的钱包,拒绝归还 行政违法行为 向法院起诉
B 16岁的中学生杨某多次持刀抢夺他人财物 刑事违法行为 向公安局报警
C 李某在电影院观影时起哄,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 民事违法行为 向消协投诉
D 某机构用中考状元照片做宣传,被发现后仍不撤除 民事违法行为 向居委会起诉
10.李某因侵占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返还财产; 张某因高空抛物致人伤害,被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李某和张某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别是( A )
A.民事法律法规、刑事法律法规 B.行政法律法规、民事法律法规
C.行政法律法规、刑事法律法规 D.民事法律法规、行政法律法规
11.2024年8月11日上午,东莞市志协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于寮步凫山花果山公园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筑绿美广东”的环保亲子活动。参与此活动有利于( C )
A.承担法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B.积累公益时长,获得物质的奖励
C.在奉献中成长,培养社会责任感
D.形成民主态度,增强主人翁意识
12.2023年7月,K396次列车被暴雨滞留在落坡岭站,时任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的孟二梅带领社区300名居民,积极救助近千名滞留乘客,她也因此被评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孟二梅的感人之处在于( B )
A.珍爱生命,平等待人 B.承担责任,敢做敢为
C.尊重人权,遵纪守法 D.爱岗敬业,意志坚强
13.公交司机看到一位小学生独自乘车,但卡里余额不足,便用自己的公交卡帮小学生支付了1元车费,小学生下车时将一张欠条塞给司机。几天后,小学生的妈妈特意向司机致谢并还他一元钱,还将一张充有100元钱的公交卡赠送给司机,希望司机能将爱心传递下去。这体现了( B )
①以诚相待,以信为本 ②行己有耻,知错就改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④与人为善,弘扬美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已50多岁的魏向敏是“小巷管家”志愿服务团负责人。捡拾垃圾、为老人义务理发、帮助独居残疾人买菜做饭……魏向敏和其他志愿者认真地做着一件又一件小事。魏向敏说:“只要是能让社区变好的事,我们就做。”对魏向敏和其他志愿者身上共有的精神品质,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B )
A.服务社会、乐于奉献 B.敬业爱岗、平等尊重
C.互相帮助、助人自助 D.与人为善、有爱无碍
15.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三句名言体现了( C )
A.国家利益关系国家兴亡 B.国家利益高于人民利益
C.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 D.人民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16.4月21日,在2024年澳门国际乒联单打世界杯决赛中,中国队选手孙颖莎、马龙分别夺得女单、男单冠军。光鲜荣誉的背后,是一年四季宿舍和训练馆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不仅用坚持和热爱在乒乓生涯开辟出一条永不停步的传奇之路,也用顶尖的实力和拼搏精神,为年轻球员树立了榜样。这启示我们要( A )
①勇于追梦、超越自我 ②积极进取、奋勇争先
③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④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4年2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保密法的修订和颁布( C )
A.说明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是各国共同的责任
B.深刻表明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C.为保护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D.要求我们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宗旨
18.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执行,加快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这旨在( B )
A.推动军事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
B.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C.打造一支对党忠诚的人民子弟兵
D.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
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下列说法与题意相符的是( A )
A.只有热爱劳动,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B.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必将成劳模
C.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
D.丰富多彩的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20.习近平主席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体现了( C )
①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创造辉煌 ②发掘生命力量,勇于战胜挫折
③平凡中闪耀出伟大,实现人生价值 ④弘扬实干精神,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接触和使用互联网。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滥采滥用、网络欺凌、网络沉迷等案例屡见不鲜,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材料一 16岁的中学生陈某的父母工作忙,对陈某疏于管教。陈某平时在校不认真学习,经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去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他由偷父母的钱发展到偷同学的财物,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后来,他以网上刷单返利等为幌子参与网络诈骗。某天,他因与“朋友”小张拦路抢劫小学生,并把小学生打成重伤,被公安机关抓获。
材料二 我国第一部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主要内容包括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提升、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构筑起网络保护防线。
(1)谈谈材料一中陈某的变化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何启示。(6分)
①要明辨是非,理性使用网络;②自觉遵守纪律,珍惜受教育的机会;③尊重他人人格,珍爱他人生命;④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任答3点得6分)
(2)简要说明材料二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价值意义。(4分)
①规范网络信息内容,提升网络素养,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②为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保护信息安全、维护合法权益、促进身心健康提供立法保障。(每点2分,共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2021年12月31日跨年夜,在海拔5 000米零下25 ℃的喀喇昆仑哨所,边防战士在自己的岗位上守卫着我们的祖国。宁肯高原埋忠骨,绝不丢失一寸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赤胆忠诚的戍边将士,才有了岁月静好与山河无恙。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也非常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但目前部分家长对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意识的培育重视不够。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
(1)有同学认为:“年纪轻轻长期在高寒的边疆站岗,这样的付出不值得。”请结合材料,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角度,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
①该同学的观点错误。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③边防战士在自己的岗位上守卫着我们的祖国,以国家利益为重,牺牲个人和家庭利益,承担起对人民、对国家的责任,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④我们要勇担责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每点2分,共8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国家立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对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的意义。(6分)
①有利于完善家庭教育观念,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为青少年培养爱国情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②有利于家庭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养成爱国的行为习惯。③有利于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为推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依据。(每点2分,共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有保障,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期稳定,国家经济才能平稳发展。为了解我国粮食安全,小张同学搜集到下列资料:
材料一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一说明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粮食人均占有量高于国际粮食安全线,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整体提升。(4分)
材料二 经过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创造了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占全球近20%的人口的奇迹,实现了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的巨变,增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底气。但国内耕地面积和质量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强等因素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和进口,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安全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把饭碗牢牢端在我国自己手中。(6分)
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②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和全球粮食供应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障粮食供给,维护粮食安全,从而维护经济安全,促进政治安全,巩固人民安全。(每点2分,共6分)
材料三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你我皆有责任。该校团委准备向全校学生发出“护粮食安全,我们在行动”的倡议。
倡议书
  同学们:维护粮食安全,是你我的共同责任。我倡议大家为维护粮食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做到: ①       。 ②       。 ③       。 ……
(3)请你补充校团委的倡议书内容。(6分)
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践行“光盘行动”,珍惜每一粒粮食;积极宣传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和政策;举报浪费粮食的现象和行为;学习农业科技,为维护粮食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任答3点得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