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中考道法二轮复习课件统编版2025年中考道法 二轮复习 时政热点专题 解读与演练01《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第九篇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多角度设问解读热点试题演练13热点素材剖析2材料:《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 2024年11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于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先行先试,加大对教育薄弱地区支持力度,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热点素材剖析摘录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摘录2: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鼓励学校通过设立人工智能科技节、举办校园人工智能作品展、开展人工智能辩论等多种形式活动,将人工智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人工智能体验与实践,提升学生应用与创造能力,营造浓厚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组织形式多样的课程拓展和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发现和培养人工智能优秀人才。在“中学生英才计划”中加强人工智能相关领域青少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摘录3:做好城乡统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推动人工智能教师流动,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的互联互通,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缩小城乡人工智能教育差距。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城乡协调发展1.(说明)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表明了什么?【答案】(1)党和政府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推动教育现代化。(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3)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创新,积极培育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多角度设问解读2.(原因)结合材料,请你分析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的原因。【答案】(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国家科技创新积蓄力量。(3)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动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需要。3.(意义)结合摘录2,谈谈积极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对学生成长有哪些积极意义?【答案】(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2)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4.(意义)摘录3中的规定有何重要价值?【答案】(1)有利于保障农村学生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维护教育公平。(2)有利于让农村学生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3)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建设教育强国。5.(做法)中小学生应如何在人工智能教育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答案】(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学习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2)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与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活动。(3)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1.戴着VR眼镜体验仿真场景、操控无人机起飞降落、利用磁场让回形针翩然起舞……流动的科普大篷车,将妙趣横生的科普体验,送到乡村孩子身边,让大家感受科学的魅力。科普大篷车走进乡村校园( )①有利于让学生近距离了解科学、走进科学②有利于激发乡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和兴趣③表明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④旨既促进青少年树立科学志向,又能让他们成为科普达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热点试题演练③“创新”说法错误,“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④科普体验并不能使学生“成为科普达人”2.近年来,人工智能正全方位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其应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被误用滥用的风险,涉及隐私、安全、公平、正义等问题。因此,我们青少年应(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②合理利用,积极获取新知③制定法律,制裁网络犯罪④遵守规则,恪守伦理道德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制定法律和制裁网络犯罪是国家机关的职责,不是青少年应当做的事,故③说法错误;青少年应当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不是远离,①说法错误3.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对我们的学习产生了深刻影响。某班同学围绕以下辩题展开辩论。以下能够支持正方观点的论据有( )①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便于我们开展互动学习②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③改变了传统学习模式,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④缩短了知识更新周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③④是支持反方观点4.(2024江苏连云港17)当今AI(人工智能) 蓬勃发展,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AI 赋能AI+中华文化,惊艳世界。AI数字人国风少女“元曦”,穿越3 300年带领大家探源中国汉字源头——甲骨文,走进剪纸世界,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无限魅力;飞天少女“伽瑶”“天妤”,从敦煌壁画中“复活”,向世界讲述敦煌历史,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在海内外吸粉无数。AI争鸣 甲方:AI可能超越人类。AI不会烦,不会累,在工作强度、速度和耐力上都远超人类。比如无人机用于测绘、搜救,比人类更精准,效率更高。乙方:AI不可能超越人类。人有情感情绪,会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追求生命的意义。而AI只服从指令,不会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AI愿景 AI不仅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逐渐走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1)“AI+中华文化,惊艳世界”说明什么道理?(4分)【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②AI赋能,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穿越时空焕发现代活力,赢得世人喜爱。(4分)(2)假如让AI做你的私人助理,你期待它从哪些方面提升你的生活品质?(4分)【答案】帮我提升学习能力。示例一:知识拓展,希望AI能帮助我系统地梳理课本知识。如它可以按照教材章节,将复杂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来呈现,或者用简单易懂的案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从而提升我的学习效率。示例二:学习计划定制,协助我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我的学习进度和目标,比如我想要在一个月内熟练掌握某个单元的知识,它能帮我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包括预习、复习、做习题等环节,并且可以根据我的实际完成情况适时调整计划。(4分)水平 评价要点 等级标准 分值水平4 1. 紧扣一方论点;2. 事例论据合理;3. 事例论据充分;4. 表述清晰完整。 具备第1~4条要点 4水平3 具备第1~3条要点 3水平2 具备第1~2条要点 1~2水平1 不具备要点 0 5.当下,短视频平台流行的“AI换脸”(AI:人工智能)技术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新鲜的体验。道德与法治课上,某班学生以“‘AI换脸’侵害肖像权吗?”为主题开展案例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案例回放林某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自己身穿古风汉服出镜的短视频。 之后,林某在某公司运营的一款“AI 视频换脸”小程序中发现含有该短视频中外部形象的视频要素合成模板。不特定用户付费成为该小程序会员后,即可将该视频模板中林某的面部进行替换,形成面部特征不同但其他内容与原视频相同的“AI 换脸”视频。 林某认为这一行为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1)结合法律链接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公司相关行为的看法。(4分)【答案】①该公司未经他人授权进行“AI换脸”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违法行为;②随意使用“AI换脸”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社会风气;③我们要遵守法律规定,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权利。(4分)【答案】①与该公司协商,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消除影响、赔偿损失;②必要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4分)(2)运用所学法律知识,你会建议林某如何维权?(4分)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未成年人健康成长01《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热点素材剖析材料: 《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 能教育的通知》2024年11月20 日,教 育部办公厅于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 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 ,鼓励有条件 的地方和学校先行先试,加大对教育 薄弱地区支持力度,2030年前在中小 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摘录1: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 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 生态,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引 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 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要剖析划线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摘录2: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鼓励学校通过设立人工智能科技节、 举办校园人工智能作品展、开展人工智能辩论等多种形式活动,将人工 智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人工 智能体验与实践,提升学生应用与创造能力,营造浓厚的人工智能教育 环境。组织形式多样的课程拓展和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发 现和培养人工智能优秀人才。在“ 中学生英才计划 ”中加强人工智能相 关领域青少年人才培养。(精要剖析划线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摘录3:做好城乡统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 学校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推动人工智能教师流动,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的互联互通,推动优 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缩小城乡人工智能教育差距。(精要剖析划线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城乡协调发展)多角度设问解读1.(说明)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表明了什 么?【答案】 (1)党和政府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推动 教育现代化。(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 进教育公平。(3)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创新,积极培育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 发展。2.(原因)结合材料,请你分析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 教育的通知》的原因。【答案】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国家科技创新积蓄力量。(3)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动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需要。3.(意义)结合摘录2,谈谈积极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对学生成长 有哪些积极意义?【答案】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 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2)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4.(意义)摘录3中的规定有何重要价值?【答案】 (1)有利于保障农村学生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维护教育 公平。(2)有利于让农村学生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3)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建设教育强国。5.(做法)中小学生应如何在人工智能教育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答案】 (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学习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2)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与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活动。(3)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热点试题演练1.戴着VR眼镜体验仿真场景、操控无人机起飞降落、利用磁场让回形针 翩然起舞……流动的科普大篷车,将妙趣横生的科普体验,送到乡村孩 子身边,让大家感受科学的魅力。科普大篷车走进乡村校园( A )①有利于让学生近距离了解科学、走进科学②有利于激发乡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和兴趣③表明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④旨既促进青少年树立科学志向,又能让他们成为科普达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③“创新 ”说法错误,“教育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④科普体验并不能使学生“成为科普达人 ”2.近年来,人工智能正全方位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其应用为 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被误用滥用的风险,涉及隐私、安全、公 平、正义等问题。因此,我们青少年应( C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②合理利用,积极获取新知③制定法律,制裁网络犯罪④遵守规则,恪守伦理道德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青少年应当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不是远离,①说法错误 制定法律和制裁网络犯罪是国家机关的职责,不是青少年应当做的事,故③说 法错误;3.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对我们的学习产生了深 刻影响。某班同学围绕以下辩题展开辩论。以下能够支持正方观点的论据有( A )①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便于我们开展互动学习②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③改变了传统学习模式,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④缩短了知识更新周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③④是支持反方观点4. (2024江苏连云港17)当今AI(人工智能) 蓬勃发展,2024年“人工智 能+ ”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AI 赋 能 AI+中华文化,惊艳世界。AI数字人国风少女“元曦 ”,穿越3 300年带领大家探源 中国汉字源头——甲骨文,走进剪纸世界,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无限魅力;飞天少女 “伽瑶 ”“天妤 ”,从敦煌壁画中“复活 ”,向世界讲述敦煌历史,讲述中国传统文 化故事,在海内外吸粉无数。AI 争 鸣 甲方:AI可能超越人类。AI不会烦,不会累,在工作强度、速度和耐力上都远超人类。 比如无人机用于测绘、搜救,比人类更精准,效率更高。乙方:AI不可能超越人类。 人有情感情绪,会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追求生命的意义。而AI只服从指令,不 会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AI 愿 景 AI不仅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逐渐走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1)“AI+中华文化,惊艳世界 ”说明什么道理? (4分)【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 百川的包容力;②AI赋能,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穿越时空焕发现代活力,赢得世人喜爱。 (4分)(2)假如让AI做你的私人助理,你期待它从哪些方面提升你的生活品质? (4分)【答案】帮我提升学习能力。示例一:知识拓展,希望AI能帮助我系统地 梳理课本知识。如它可以按照教材章节,将复杂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来呈现, 或者用简单易懂的案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从而提升我的学习效率。示例二:学习计划定制,协助我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我的学习进度 和目标,比如我想要在一个月内熟练掌握某个单元的知识,它能帮我安排 每天的学习任务,包括预习、复习、做习题等环节,并且可以根据我的实 际完成情况适时调整计划。 (4分)水平 评价要点 等级标准 分值水平4 1. 紧扣一方论点;2. 事例论 据合理;3. 事例论据充分;4. 表述清晰完整。 具备第1~4条要点 4水平3 具备第1~3条要点 3水平2 具备第1~2条要点 1~2水平1 不具备要点 05.当下,短视频平台流行的“AI换脸 ” (AI:人工智能)技术给社会公众 带来了新鲜的体验。道德与法治课上,某班学生以“‘AI换脸 ’侵害肖 像权吗? ”为主题开展案例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案例回放 林某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自己身穿古风汉服出镜的短视频。 之后,林某在某公 司运营的一款“AI 视频换脸”小程序中发现含有该短视频中外部形象的视频要 素合成模板。不特定用户付费成为该小程序会员后,即可将该视频模板中林某的 面部进行替换,形成面部特征不同但其他内容与原视频相同的“AI 换脸 ”视频。 林某认为这一行为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 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 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 人同意, 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 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1)结合法律链接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公司相关行为的看法。 (4分)【答案】①该公司未经他人授权进行“AI换脸”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违法 行为;②随意使用“AI换脸”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社会风气;③我们要遵守法律规定,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权利。(4分)(2)运用所学法律知识,你会建议林某如何维权? (4分)【答案】①与该公司协商,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消除影响、赔偿 损失;②必要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未成年人健康成长01《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热点素材剖析材料: 《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 能教育的通知》2024年11月20 日,教 育部办公厅于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 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 ,鼓励有条件 的地方和学校先行先试,加大对教育 薄弱地区支持力度,2030年前在中小 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摘录1: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 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 生态,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引 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 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要剖析划线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摘录2: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鼓励学校通过设立人工智能科技节、 举办校园人工智能作品展、开展人工智能辩论等多种形式活动,将人工 智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人工 智能体验与实践,提升学生应用与创造能力,营造浓厚的人工智能教育 环境。组织形式多样的课程拓展和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发 现和培养人工智能优秀人才。在“ 中学生英才计划 ”中加强人工智能相 关领域青少年人才培养。(精要剖析划线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摘录3:做好城乡统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 学校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推动人工智能教师流动,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的互联互通,推动优 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缩小城乡人工智能教育差距。(精要剖析划线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城乡协调发展)多角度设问解读1.(说明)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表明了什 么?【答案】 (1)党和政府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推动 教育现代化。(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 进教育公平。(3)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创新,积极培育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 发展。2.(原因)结合材料,请你分析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 教育的通知》的原因。【答案】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国家科技创新积蓄力量。(3)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动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需要。3.(意义)结合摘录2,谈谈积极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对学生成长 有哪些积极意义?【答案】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 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2)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4.(意义)摘录3中的规定有何重要价值?【答案】 (1)有利于保障农村学生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维护教育 公平。(2)有利于让农村学生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3)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建设教育强国。5.(做法)中小学生应如何在人工智能教育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答案】 (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学习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2)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与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活动。(3)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热点试题演练1.戴着VR眼镜体验仿真场景、操控无人机起飞降落、利用磁场让回形针 翩然起舞……流动的科普大篷车,将妙趣横生的科普体验,送到乡村孩 子身边,让大家感受科学的魅力。科普大篷车走进乡村校园( A )①有利于让学生近距离了解科学、走进科学②有利于激发乡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和兴趣③表明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④旨既促进青少年树立科学志向,又能让他们成为科普达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③“创新 ”说法错误,“教育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④科普体验并不能使学生“成为科普达人 ”2.近年来,人工智能正全方位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其应用为 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被误用滥用的风险,涉及隐私、安全、公 平、正义等问题。因此,我们青少年应( C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②合理利用,积极获取新知③制定法律,制裁网络犯罪④遵守规则,恪守伦理道德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青少年应当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不是远离,①说法错误 制定法律和制裁网络犯罪是国家机关的职责,不是青少年应当做的事,故③说 法错误;3.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对我们的学习产生了深 刻影响。某班同学围绕以下辩题展开辩论。以下能够支持正方观点的论据有( A )①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便于我们开展互动学习②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③改变了传统学习模式,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④缩短了知识更新周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③④是支持反方观点4. (2024江苏连云港17)当今AI(人工智能) 蓬勃发展,2024年“人工智 能+ ”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AI 赋 能 AI+中华文化,惊艳世界。AI数字人国风少女“元曦 ”,穿越3 300年带领大家探源 中国汉字源头——甲骨文,走进剪纸世界,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无限魅力;飞天少女 “伽瑶 ”“天妤 ”,从敦煌壁画中“复活 ”,向世界讲述敦煌历史,讲述中国传统文 化故事,在海内外吸粉无数。AI 争 鸣 甲方:AI可能超越人类。AI不会烦,不会累,在工作强度、速度和耐力上都远超人类。 比如无人机用于测绘、搜救,比人类更精准,效率更高。乙方:AI不可能超越人类。 人有情感情绪,会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追求生命的意义。而AI只服从指令,不 会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AI 愿 景 AI不仅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逐渐走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1)“AI+中华文化,惊艳世界 ”说明什么道理? (4分)【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 百川的包容力;②AI赋能,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穿越时空焕发现代活力,赢得世人喜爱。 (4分)(2)假如让AI做你的私人助理,你期待它从哪些方面提升你的生活品质? (4分)【答案】帮我提升学习能力。示例一:知识拓展,希望AI能帮助我系统地 梳理课本知识。如它可以按照教材章节,将复杂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来呈现, 或者用简单易懂的案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从而提升我的学习效率。示例二:学习计划定制,协助我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我的学习进度 和目标,比如我想要在一个月内熟练掌握某个单元的知识,它能帮我安排 每天的学习任务,包括预习、复习、做习题等环节,并且可以根据我的实 际完成情况适时调整计划。 (4分)水平 评价要点 等级标准 分值水平4 1. 紧扣一方论点;2. 事例论 据合理;3. 事例论据充分;4. 表述清晰完整。 具备第1~4条要点 4水平3 具备第1~3条要点 3水平2 具备第1~2条要点 1~2水平1 不具备要点 05.当下,短视频平台流行的“AI换脸 ” (AI:人工智能)技术给社会公众 带来了新鲜的体验。道德与法治课上,某班学生以“‘AI换脸 ’侵害肖 像权吗? ”为主题开展案例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案例回放 林某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自己身穿古风汉服出镜的短视频。 之后,林某在某公 司运营的一款“AI 视频换脸”小程序中发现含有该短视频中外部形象的视频要 素合成模板。不特定用户付费成为该小程序会员后,即可将该视频模板中林某的 面部进行替换,形成面部特征不同但其他内容与原视频相同的“AI 换脸 ”视频。 林某认为这一行为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 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 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 人同意, 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 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1)结合法律链接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公司相关行为的看法。 (4分)【答案】①该公司未经他人授权进行“AI换脸”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违法 行为;②随意使用“AI换脸”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社会风气;③我们要遵守法律规定,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权利。(4分)(2)运用所学法律知识,你会建议林某如何维权? (4分)【答案】①与该公司协商,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消除影响、赔偿 损失;②必要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国际交流01《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pptx 【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未成年人健康成长01《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原卷版).docx 【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未成年人健康成长01《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