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10课时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生物学大一轮复习(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第10课时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生物学大一轮复习(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10课时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课标要求 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考情分析 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2024·全国甲·T2 2023·天津·T1 2022·江苏·T8 2021·北京·T1 2021·海南·T14
2.ATP的利用 2024·河北·T14 2023·福建·T14 2021·湖南·T5
1.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ATP的合成和利用
(1)ATP的合成
(2)ATP的利用
①ATP是细胞内的能量“货币”
②ATP供能机制
ATP水解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这些分子被磷酸化后,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________也被改变,因而可以参与特定的化学反应。
(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一个可逆反应。分析原因: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的来源等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
(2)人体内ATP的含量很少,但在剧烈运动时,人体内ATP的总含量并没有太大变化,原因是ATP与ADP时刻不停地发生相互转化,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3)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
解读:
(1)ATP转化为ADP可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2024·全国甲,2A)(  )
(2)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都是合成ATP的场所(2019·全国Ⅲ,1C)(  )
(3)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2019·天津,2A)(  )
一、ATP结构辨析
1.请写出图中标出的“A”的含义。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结构与ATP相似的物质GTP(鸟苷三磷酸)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请从化学结构的角度解释GTP也可以供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如果将ATP中的A替换为G、U、C,分别为鸟苷三磷酸、尿苷三磷酸和胞苷三磷酸,一起组成NTP家族,其脱去核糖第二位C上的O原子后组成dNTP家族,均为高能化合物。
二、ATP的合成和利用
1.萤火虫发光需要ATP提供能量,其发光机制是尾部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生成的荧光素化腺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简称腺苷酸)与氧气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反应形成发光物质虫荧光酰腺苷酸。
(1)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细胞内,随后迅速分离细胞内的ATP,发现细胞内的ATP含量不变,但ATP中末端磷酸基团已被32P所标记。该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将α、β、γ位置分别被32P标记的ATP(A-Pα~Pβ~Pγ)注入不同的发光细胞内,只有注入α位置被标记的ATP的细胞,在形成的发光物质虫荧光酰腺苷酸中检测到放射性。由此推测发光细胞以这种方式利用ATP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发现ATP在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可以作为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并且在内脏、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等多个部位的细胞膜上发现了ATP受体,可见ATP还是一种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一 ATP的结构及其特点
1.(2024·咸宁检测)如图所示为ATP的结构及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A代表的是腺嘌呤
B.某些载体蛋白可催化ATP水解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虽不是可逆的,但物质和能量是可循环利用的
D.酶1和酶2调节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2024·南京市九中质量调研)将标记的32P注入活细胞内,随后迅速分离细胞内的ATP,测定其放射性,如图代表ATP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和⑤之间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总是与放能反应相关联
B.①代表ATP中的“A”,ATP脱去④⑤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C.ATP中磷酸基团⑤很快就会被32P标记,但是ATP的含量基本不变
D.细胞癌变后ATP末端磷酸基团被取代的速率加快
考向二 ATP 的合成和利用
3.(2025·遵义联考)ATP可作为一种药物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脑出血后遗症、心肌炎等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TP是生物体内所有耗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或化学能
C.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伴随着蛋白质分子的去磷酸化
D.ATP的水解产物可以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4.(2023·福建,14)肌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升高将引起肌收缩,静息状态下,肌细胞质基质Ca2+浓度极低,此时胞内Ca2+主要存储于肌质网中(一种特殊的内质网)。肌质网膜上存在一种Ca2+载体,能催化水解ATP实现Ca2+逆浓度跨膜运输,该载体转运过程中的两个状态(E1和E2)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载体对Ca2+的转运过程利用了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
B.E2中该载体通过构象变化向细胞质基质运输Ca2+导致肌收缩
C.若该载体数量不足或功能减弱可导致肌收缩的停止发生异常
D.随着待转运Ca2+浓度的增加,该载体的运输速率先增大后稳定
5.(2021·湖南,5)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B.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
C.作为能量“货币”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D.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
 调控蛋白质的活性方法之一——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引发构象变化
类型 蛋白质的磷酸化 蛋白质的去磷酸化
概念 在蛋白激酶催化下,将ATP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并结合到蛋白质特定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上或者在信号作用下结合GTP的过程 在蛋白磷酸酶的催化下,磷酸化的蛋白质上的磷酸基团脱落的过程
图示过程
意义 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一种分子开关形式。一些蛋白质平时处于失活状态,必须被蛋白激酶磷酸化之后才可以发挥作用;而有些正好相反,这些蛋白质磷酸化时是失活的,必须经过蛋白磷酸酶去磷酸化才可以激活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是细胞中能量的唯一载体,也是能量的直接来源
B.ATP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
C.ATP中的“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结合而成
D.ATP中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正电荷而相互排斥
E.ATP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势能较高,导致远离A的化学键易断裂
F.ATP水解两个特殊化学键后剩余部分可直接参与RNA、DNA的合成
G.ATP 水解脱离下来的磷酸分子可与某些蛋白质结合
H.代谢旺盛的细胞内ATP含量较多,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DP含量较多
I.肌肉细胞中ATP含量因大量消耗而明显降低
J.ATP水解和ATP合成过程中,能量不同,所用酶不同,场所也不完全相同
K.菠菜根尖细胞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L.许多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M.Ca2+载体蛋白的磷酸化与ATP水解相联系
N.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使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后的蛋白质活性和结构保持不变
答案精析
整合
1.C、H、O、N、P A-P~P~P 腺苷 磷酸基团 腺嘌呤
 腺苷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ADP ATP 特殊的化学键
2.(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有机物 (2)①酶活性 磷酸化 空间结构 吸能 放能 ②磷酸基团 空间结构 活性
判断正误
(1)√ 
(2)× [高尔基体不能合成ATP。]
(3)× [淀粉水解不需要消耗ATP。]
提升
一、
1.腺苷 腺嘌呤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GTP含有两个特殊的化学键,远离鸟苷的那个特殊的化学键容易水解断裂,释放能量
二、
1.(1)ATP和ADP在细胞内快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维持动态平衡
(2)ATP水解成腺苷酸,不仅为发光物质的合成提供能量,同时也提供原料
2.信号分子
评价
1.B [图1中的a是由腺嘌呤(A)、核糖和磷酸组成的,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代表腺嘌呤,A错误;Ca2+载体蛋白可发挥ATP水解酶的作用,B正确;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但能量不可循环利用,C错误;酶1和酶2作为催化剂,其作用是催化而非调节,D错误。]
2.B [①代表腺嘌呤,而ATP中的“A”代表腺苷,B错误;ATP中远离腺苷的化学键容易断裂和生成,但是ATP的含量基本不变,故磷酸基团⑤很快就会被32P标记,C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代谢增强,ATP和ADP的转化加快,ATP末端磷酸基团被取代的速率加快,D正确。]
3.B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提供,但也有少数由GTP、UTP等提供,A错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ATP,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或化学能,B正确;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伴随着蛋白质分子的磷酸化,C错误;ATP的水解产物核糖核苷酸,可以作为合成RNA的原料,D错误。]
4.B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载体对Ca2+的转运方式是主动运输,A 正确;图示中载体的E1状态是载体蛋白的磷酸化,通过其空间结构改变完成Ca2+的逆浓度梯度运输,E2是去磷酸化状态,恢复为可以重新结合Ca2+的状态,因此这个主动运输过程是把Ca2+向肌质网中运输,降低了肌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肌细胞由收缩恢复为舒张状态,B错误;肌质网膜上的Ca2+载体数量不足或功能减弱,不利于肌质网回收Ca2+,使肌细胞质基质中Ca2+维持较高浓度,引起肌细胞持续收缩,C正确;主动运输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待转运Ca2+浓度的增加,该载体的运输速率增大,但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达到最大速率后保持稳定,D正确。]
5.B [通过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实现细胞信号的传递,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A正确;如果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将会使该位点无法磷酸化,进而影响细胞信号的传递,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进行细胞信息传递的蛋白质需要磷酸化才能起作用,而ATP为其提供了磷酸基团和能量,从而参与细胞信号传递,C正确;温度会影响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D正确。]
查落实固基础
BEJKLM [细胞中能量的载体不止ATP一种(如还有糖类、脂肪等),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ATP中的“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C错误;ATP中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 D错误;ATP含有的五碳糖为核糖,ATP水解两个特殊化学键后剩余部分可直接参与RNA合成,不能参与DNA合成,F错误;ATP 水解脱离下来的磷酸基团可与某些蛋白质结合, G错误;细胞内的ATP含量不多,消耗后可迅速产生,代谢旺盛的细胞内ATP与ADP转化速率快,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TP与ADP转化速率慢,H错误;肌肉细胞中ATP大量消耗同时也会产生,不会明显降低,处于动态平衡之中,I错误;合成ATP 的生理过程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菠菜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其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K正确;磷酸化后的蛋白质活性和结构都发生改变,N错误。](共65张PPT)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生物





第10课时
课标要求
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考情分析
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2024·全国甲·T2 2023·天津·T1 2022·江苏·T8
2021·北京·T1 2021·海南·T14
2.ATP的利用 2024·河北·T14 2023·福建·T14 2021·湖南·T5
必备知识
整合
1.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A-P~P~P
腺苷
磷酸基团
C、H、O、N、P
腺嘌呤
腺苷
腺嘌
呤核糖核苷酸
ADP
ATP
特殊
的化学键
2.ATP的合成和利用
(1)ATP的合成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有机物
(2)ATP的利用
①ATP是细胞内的能量“货币”
酶活性
磷酸化
空间结构
吸能
放能
②ATP供能机制
ATP水解释放的 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这些分子被磷酸化后,
发生变化, 也被改变,因而可以参与特定的化学反应。
磷酸基团
空间结构
活性
(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一个可逆反应。分析原因: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的来源等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
(2)人体内ATP的含量很少,但在剧烈运动时,人体内ATP的总含量并没有太大变化,原因是ATP与ADP时刻不停地发生相互转化,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3)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
归纳总结
解读:
归纳总结
(1)ATP转化为ADP可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2024·全国甲,2A)(  )
(2)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都是合成ATP的场所
(2019·全国Ⅲ,1C)(  )
提示 高尔基体不能合成ATP。

×
判断正误
(3)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
(2019·天津,2A)(  )
×
提示 淀粉水解不需要消耗ATP。
一、ATP结构辨析
1.请写出图中标出的“A”的含义。
关键能力
提升
① ;② ;③ ;④ 。
腺苷
腺嘌呤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结构与ATP相似的物质GTP(鸟苷三磷酸)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请从化学结构的角度解释GTP也可以供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GTP含有两个特殊的化学键,远离鸟苷的那个特殊的化学键容易
水解断裂,释放能量
如果将ATP中的A替换为G、U、C,分别为鸟苷三磷酸、尿苷三磷酸和胞苷三磷酸,一起组成NTP家族,其脱去核糖第二位C上的O原子后组成dNTP家族,均为高能化合物。
拓展延伸
二、ATP的合成和利用
1.萤火虫发光需要ATP提供能量,其发光机制是尾部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生成的荧光素化腺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简称腺苷酸)与氧气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反应形成发光物质虫荧光酰腺苷酸。
(1)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细胞内,随后迅速分离细胞内的ATP,发现细胞内的ATP含量不变,但ATP中末端磷酸基团已被32P所标记。该实验的结论为 。
ATP和ADP在细胞内快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维持动态平衡
(2)将α、β、γ位置分别被32P标记的ATP(A-Pα~Pβ~Pγ)注入不同的发光细胞内,只有注入α位置被标记的ATP的细胞,在形成的发光物质虫荧光酰腺苷酸中检测到放射性。由此推测发光细胞以这种方式利用ATP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ATP水解成腺苷酸,不仅为发光物质的合成提供能量,同时
也提供原料
2.研究者发现ATP在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可以作为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并且在内脏、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等多个部位的细胞膜上发现了ATP受体,可见ATP还是一种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 。
信号分子
考向一 ATP的结构及其特点
1.(2024·咸宁检测)如图所示为ATP的结构及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A代表的是腺嘌呤
B.某些载体蛋白可催化ATP水解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虽不是可逆
的,但物质和能量是可循环利用的
D.酶1和酶2调节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迁移应用
评价

图1中的a是由腺嘌呤(A)、核糖和磷酸组成的,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代表腺嘌呤,A错误;
Ca2+载体蛋白可发挥ATP水解酶的作用,B正确;
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但能量不可循环利用,C错误;
酶1和酶2作为催化剂,其作用是催化而非调节,D错误。
2.(2024·南京市九中质量调研)将标记的32P注入活细胞内,随后迅速分离细胞内的ATP,测定其放射性,如图代表ATP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④和⑤之间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总是与放能
反应相关联
B.①代表ATP中的“A”,ATP脱去④⑤成为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C.ATP中磷酸基团⑤很快就会被32P标记,但是
ATP的含量基本不变
D.细胞癌变后ATP末端磷酸基团被取代的速率加快

①代表腺嘌呤,而ATP中的“A”代表腺苷,B错误;
ATP中远离腺苷的化学键容易断裂和生成,但是ATP的含量基本不变,故磷酸基团⑤很快就会被32P标记,C正确;
细胞癌变后细胞代谢增强,ATP和ADP的转化加快,ATP末端磷酸基团被取代的速率加快,D正确。
考向二 ATP 的合成和利用
3.(2025·遵义联考)ATP可作为一种药物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脑出血后遗症、心肌炎等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TP是生物体内所有耗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或化学能
C.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伴随着蛋白质分子的去磷酸化
D.ATP的水解产物可以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提供,但也有少数由GTP、UTP等提供,A错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ATP,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或化学能,B正确;
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伴随着蛋白质分子的磷酸化,C错误;
ATP的水解产物核糖核苷酸,可以作为合成RNA的原料,D错误。
4.(2023·福建,14)肌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升高将引起肌收缩,静息状态下,肌细胞质基质Ca2+浓度极低,此时胞内Ca2+主要存储于肌质网中(一种特殊的内质网)。肌质网膜上存在一种Ca2+载体,能催化水解ATP实现Ca2+逆浓度跨膜运输,该载体转运过程中的两个状态(E1和E2)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载体对Ca2+的转运过程利用了
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
B.E2中该载体通过构象变化向细胞质基质运输Ca2+导致肌收缩
C.若该载体数量不足或功能减弱可导致肌收缩的停止发生异常
D.随着待转运Ca2+浓度的增加,该载体的运输速率先增大后稳定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载体对Ca2+的转运方式是主动运输,A 正确;
图示中载体的E1状态是载体蛋白的磷酸化,通过其空间结构改变完成Ca2+的逆浓度梯度运输,E2是去磷酸化状态,恢复为可以重新结合Ca2+的状态,因此这个主动运输过程是把Ca2+向肌质网中运输,降低了肌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肌细胞由收缩恢复为舒张状态,B错误;
肌质网膜上的Ca2+载体数量不足或功能减弱,不利于肌质网回收Ca2+,使肌细胞质基质中Ca2+维持较高浓度,引起肌细胞持续收缩,C正确;
主动运输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待转运Ca2+浓度的增加,该载体的运输速率增大,但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达到最大速率后保持稳定,D正确。
5.(2021·湖南,5)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
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B.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
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
C.作为能量“货币”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D.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

将会使该位点无法磷酸化,进而影响细胞信号的传递,B错误;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进行细胞信息传递的蛋白质需要磷酸化才能起作用,而ATP为其提供了磷酸基团和能量,从而参与细胞信号传递,C正确;温度会影响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D正确。
通过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实现细胞信号的传递,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A正确;
如果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
调控蛋白质的活性方法之一——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引发构象变化
拓展延伸
类型 蛋白质的磷酸化 蛋白质的去磷酸化
概念 在蛋白激酶催化下,将ATP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并结合到蛋白质特定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上或者在信号作用下结合GTP的过程 在蛋白磷酸酶的催化下,磷酸化的蛋白质上的磷酸基团脱落的过程
拓展延伸
类型 蛋白质的磷酸化 蛋白质的去磷酸化
图示过程
意义 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一种分子开关形式。一些蛋白质平时处于失活状态,必须被蛋白激酶磷酸化之后才可以发挥作用;而有些正好相反,这些蛋白质磷酸化时是失活的,必须经过蛋白磷酸酶去磷酸化才可以激活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是细胞中能量的唯一载体,也是能量的直接来源
B.ATP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
C.ATP中的“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结合而成
D.ATP中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正电荷而相互排斥
E.ATP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势能较高,导致远离A的化学键易断裂
F.ATP水解两个特殊化学键后剩余部分可直接参与RNA、DNA的合成
G.ATP 水解脱离下来的磷酸分子可与某些蛋白质结合
H.代谢旺盛的细胞内ATP含量较多,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DP含量较多


I.肌肉细胞中ATP含量因大量消耗而明显降低
J.ATP水解和ATP合成过程中,能量不同,所用酶不同,场所也不完全相同
K.菠菜根尖细胞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L.许多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M.Ca2+载体蛋白的磷酸化与ATP水解相联系
N.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使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后的蛋白质活性
和结构保持不变




细胞中能量的载体不止ATP一种(如还有糖类、脂肪等),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
ATP中的“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C错误;
ATP中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 D错误;
ATP含有的五碳糖为核糖,ATP水解两个特殊化学键后剩余部分可直接参与RNA合成,不能参与DNA合成,F错误;
ATP 水解脱离下来的磷酸基团可与某些蛋白质结合, G错误;
细胞内的ATP含量不多,消耗后可迅速产生,代谢旺盛的细胞内ATP与ADP转化速率快,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TP与ADP转化速率慢,H错误;
肌肉细胞中ATP大量消耗同时也会产生,不会明显降低,处于动态平衡之中,I错误;
合成ATP 的生理过程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菠菜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其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K正确;
磷酸化后的蛋白质活性和结构都发生改变,N错误。
课时精练
对一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A C D D B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D C B B
(1)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2)线粒体基质侧 保障线粒体内ATP的再生
(3)DNA、RNA、蛋白质
(4)米酵菌酸可以竞争性地结合在AAC上,从而抑制ADP和ATP的转换,导致人体细胞严重缺少能量而死亡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一、选择题
1.(2024·黄冈期末)如图表示ATP分子的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与ATP中的“A”具有相同的含义
B.病毒不需要ATP就可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ATP脱去④的过程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D.ATP脱去③④后的产物可用于合成某些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TP脱去④的过程释放能量,因此常与吸能反应相联系,C错误;
ATP脱去③④后的产物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而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因此ATP脱去③④后的产物可用于合成某些酶,D正确。
①为腺嘌呤,ATP中的“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A错误;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ATP,B错误;
2.(2021·北京,1)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C、H、O、N、P
B.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合成
C.胞内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D.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合成少量ATP,B错误。
3.据测算,一个人在剧烈运动的状态下,每分钟约有0.5 kg的ATP转化成ADP,释放能量,供运动所需。生成的ADP又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ATP。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DP是比ATP稳定的化合物,其分子中不含特殊化学键
B.正常生活的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
C.ATP和ADP相互转化的供能机制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D.ADP转化成ATP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可来自细胞呼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DP分子中也含特殊化学键,A错误。
答案
4.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
C.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
D.ATP分子中的2个特殊的化学键不易断裂水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可以产生ATP,A错误;
ATP在细胞内含量少,易再生,ATP-ADP循环使得细胞不会储存大量的ATP,B错误;
ATP分子中的2个特殊的化学键比较不稳定,易断裂水解,D错误。
答案
5.(2025·潜江调研)ATP为Ca2+跨膜运输供能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物质A既具有物质运输功能,又具有催化功能
B.载体蛋白磷酸化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载体蛋白活性也被改变
C.Ca2+与物质A结合后,最终导致物质A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Ca2+的跨膜运输速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由图可知,Ca2+的跨膜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若加入蛋白质变性剂,则载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Ca2+的跨膜运输速率将降低,D错误。
6.(2024·漳州一模)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含转荧光素酶基因的“荧光树”,用荧光素浇灌后,“荧光树”能发光,原理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荧光素酶和ATP为荧光素的发光反应提供了能量
B.“荧光树”能持续发光与细胞内ATP的含量较高密切相关
C.ATP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三种小分子有机物
D.荧光素发光反应前后,荧光素酶的结构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
ATP在细胞内的含量较低且稳定,“荧光树”能持续发光依靠的是ATP和ADP之间的快速转化,B错误;
ATP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磷酸、核糖、腺嘌呤三种小分子物质,但磷酸不属于有机物,C错误。
7.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缩合环化而成的一种细胞内信号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AMP与核酸的组成元素不同
B.cAMP中的A与ATP中的A含义相同
C.接收cAMP信号的受体为糖被
D.ATP缩合形成cAMP的场所在核糖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AMP与核酸的组成元素都为C、H、O、N、P,A错误;
cAMP中的A与ATP中的A均代表腺苷,B正确;
糖被在细胞表面,cAMP为胞内信号分子,C错误;
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为核糖体,cAMP作为ATP转化而来的胞内信号分子,其形成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答案
8.(2025·佛山15校联盟联考)Arf家族蛋白是分泌、内吞等过程的关键引发因子,Arf家族蛋白在与GDP结合的非活性状态和与GTP结合的活性状态之间循环(GTP和ATP的结构和性质相似,仅是碱基 A 被 G替代)。活性状态的 Arf家族蛋白能募集胞质蛋白进入囊泡,然后运输到特定的亚细胞位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GDP是由鸟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结合而成
B.Arf由非活性状态转化为活性状态,其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C.Arf由非活性状态转化为活性状态是一个吸能反应
D.运输货物蛋白的囊泡可能来自核糖体、内质网或高尔基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GTP中G表示鸟苷,P表示磷酸基团,其结构式是G-P~P~P,则GTP是由鸟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结合而成,A错误;
Arf由结合GDP的非活性状态转化为结合GTP的活性状态,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该过程需要储存能量,属于吸能反应,B错误,C正确;
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细胞器,无法形成囊泡,运输货物蛋白的囊泡可能来自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错误。
答案
9.(2021·海南,14)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 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
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
C.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D.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A错误;
放射性几乎只出现在ATP的末端磷酸基团,C错误;
该实验不能说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1.(2025·武汉检测)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肉和其他兴奋性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细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余下部分为肌酸(C),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细胞中ATP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肌肉收缩时,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B.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
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磷酸肌酸与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升高
D.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对于维持ATP含量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剧烈运动时,消耗ATP加快,ADP转化为ATP的速率也加快,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产生肌酸,导致磷酸肌酸与肌酸含量的比值下降,C错误。
答案
12.蛋白质磷酸化反应是指ATP末端的磷酸转移到底物蛋白质的特定氨基上所进行的化学反应。磷酸化的蛋白质活性改变后做功,从而参与细胞代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TP末端磷酸基团脱落时伴随能量的转移
B.磷酸化的蛋白质活性改变但并未变性
C.ATP推动的细胞做功过程属于吸能反应
D.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伴随ATP的水解,水解产物参与RNA的合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由题图可知,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伴随ATP的水解,形成的产物之一是ADP,ADP还需要再脱掉一个磷酸基团才能参与RNA的合成,D错误。

13.(2024·仙桃月考)蛋白激酶A(PKA)由两个调节亚基和两个催化亚基组成,其活性受cAMP(经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调节,如图所示。活化的PKA催化亚基能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改变这些蛋白质的活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调节亚基具有结合cAMP的结构域,
催化亚基包含活性位点
B.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
行磷酸化的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
C.ATP不仅是生物的直接供能物质,还是合成cAMP、DNA等物质的原料
D.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分离,释放出高活性的催化亚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cAMP,故ATP不仅是生物的直接供能物质,还是合成cAMP的原料,但ATP水解后形成的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之一,C错误。
14.ATP注射液主要用于脑出血后遗症、心功能不全、进行性肌萎缩等的辅助治疗。研究发现,ATP可以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血管、内脏平滑肌细胞及神经细胞上的P2X受体结合。与自身合成的ATP相比,注射浓度远低于细胞内,几乎不能进入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个ATP分子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苷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
B.注射的ATP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主要是利用了其信号分子的作用
C.肝细胞中的ATP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产生
D.注射的ATP与P2X受体结合,提供能量和信息后,可能被降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个ATP分子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A错误;
研究发现ATP可以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血管、内脏平滑肌细胞及神经细胞上的P2X受体结合,所以注射的ATP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主要是利用了其信号分子的作用,B正确;
肝细胞中的ATP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产生,C错误;
由题意可知,注射的ATP几乎不能进入细胞,因此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
15.(2024·泉州联考)GTP与ATP的化学结构相似。G蛋白由Gα、Gβ和Gγ三个亚基组成,具有GTP水解酶活性。G蛋白可以在活性状态与非活性状态之间相互转化,如图所示,激动剂与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合后可引起G蛋白转化为活性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GTP中含有2个磷酸基团,G代表鸟嘌呤
核糖核苷酸
B.细胞中的GTP也可能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
能源物质
C.G蛋白由非活性状态转化为活性状态与去磷酸化有关
D.生物体内G蛋白的活性只受温度和pH变化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GTP中含有3个磷酸基团,GTP中的G代表鸟苷,A错误;
G蛋白由非活性状态转化为活性状态时,G蛋白上结合的GDP变为GTP,即发生磷酸化,C错误;
G蛋白的活性还受激动剂的影响,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2025·河南天一联考)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合成ATP的场所包括线粒体、____________________。
(2)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能及时将合成的ATP转运至细胞质基质供各种细胞结构利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丰富的ATP/ADP转运蛋白体(AAC),AAC具有同时结合ATP和ADP的位点,可同时反向运输ATP和ADP。AAC的ATP结合位点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填“线粒体基质侧”或“细胞质基质侧”),这种反向运输的机制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侧
保障线粒体内ATP的再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3)在无氧情况下,酵母菌线粒体上的AAC也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ATP运输到线粒体内。推测ATP进入线粒体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
(4)泡发过久的黑木耳会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细菌会分泌毒性极强的米酵菌酸,研究发现米酵菌酸可以竞争性地结合在AAC上,食用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黑木耳,严重者会引发人体中毒死亡,引起人体死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NA、RNA、蛋白质
米酵菌酸可以竞争性地结合在AAC上,从而抑制ADP和ATP的转换,导致人体细胞严重缺少能量而死亡第三单元 课时练10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选择题1~2题,每小题5分,3~15题,每小题6分,共88分。
一、选择题
1.(2024·黄冈期末)如图表示ATP分子的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与ATP中的“A”具有相同的含义
B.病毒不需要ATP就可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ATP脱去④的过程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D.ATP脱去③④后的产物可用于合成某些酶
2.(2021·北京,1)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有C、H、O、N、P
B.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合成
C.胞内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D.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
3.据测算,一个人在剧烈运动的状态下,每分钟约有0.5 kg的ATP转化成ADP,释放能量,供运动所需。生成的ADP又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ATP。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DP是比ATP稳定的化合物,其分子中不含特殊化学键
B.正常生活的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
C.ATP和ADP相互转化的供能机制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D.ADP转化成ATP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可来自细胞呼吸
4.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
C.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
D.ATP分子中的2个特殊的化学键不易断裂水解
5.(2025·潜江调研)ATP为Ca2+跨膜运输供能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物质A既具有物质运输功能,又具有催化功能
B.载体蛋白磷酸化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载体蛋白活性也被改变
C.Ca2+与物质A结合后,最终导致物质A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Ca2+的跨膜运输速率
6.(2024·漳州一模)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含转荧光素酶基因的“荧光树”,用荧光素浇灌后,“荧光树”能发光,原理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P荧光素发光
A.荧光素酶和ATP为荧光素的发光反应提供了能量
B.“荧光树”能持续发光与细胞内ATP的含量较高密切相关
C.ATP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三种小分子有机物
D.荧光素发光反应前后,荧光素酶的结构相同
7.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缩合环化而成的一种细胞内信号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AMP与核酸的组成元素不同
B.cAMP中的A与ATP中的A含义相同
C.接收cAMP信号的受体为糖被
D.ATP缩合形成cAMP的场所在核糖体
8.(2025·佛山15校联盟联考)Arf家族蛋白是分泌、内吞等过程的关键引发因子,Arf家族蛋白在与GDP结合的非活性状态和与GTP结合的活性状态之间循环(GTP和ATP的结构和性质相似,仅是碱基 A 被 G替代)。活性状态的 Arf家族蛋白能募集胞质蛋白进入囊泡,然后运输到特定的亚细胞位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GDP是由鸟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结合而成
B.Arf由非活性状态转化为活性状态,其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C.Arf由非活性状态转化为活性状态是一个吸能反应
D.运输货物蛋白的囊泡可能来自核糖体、内质网或高尔基体
9.(2021·海南,14)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 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
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
C.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D.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10.(2024·日照模拟)根系吸收NO依赖于根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NRT1.1),蛋白激酶CIPK23可引起NRT1.1第101位苏氨酸(T101)磷酸化,进而促进根细胞吸收NO。不同浓度的NO对根细胞吸收NO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低浓度的NO可引起CIPK23磷酸化,加速细胞吸收NO
B.NO借助根细胞膜的NRT1.1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
C.NRT1.1基因发生突变,若不影响T101位苏氨酸磷酸化,则不会影响NO的吸收
D.土壤盐碱化可能通过抑制CIPK23的活性影响根细胞吸收NO
11.(2025·武汉检测)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肉和其他兴奋性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细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余下部分为肌酸(C),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细胞中ATP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收缩时,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B.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
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磷酸肌酸与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升高
D.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对于维持ATP含量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2.蛋白质磷酸化反应是指ATP末端的磷酸转移到底物蛋白质的特定氨基上所进行的化学反应。磷酸化的蛋白质活性改变后做功,从而参与细胞代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TP末端磷酸基团脱落时伴随能量的转移
B.磷酸化的蛋白质活性改变但并未变性
C.ATP推动的细胞做功过程属于吸能反应
D.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伴随ATP的水解,水解产物参与RNA的合成
13.(2024·仙桃月考)蛋白激酶A(PKA)由两个调节亚基和两个催化亚基组成,其活性受cAMP(经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调节,如图所示。活化的PKA催化亚基能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改变这些蛋白质的活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调节亚基具有结合cAMP的结构域,催化亚基包含活性位点
B.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的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
C.ATP不仅是生物的直接供能物质,还是合成cAMP、DNA等物质的原料
D.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分离,释放出高活性的催化亚基
14.ATP注射液主要用于脑出血后遗症、心功能不全、进行性肌萎缩等的辅助治疗。研究发现,ATP可以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血管、内脏平滑肌细胞及神经细胞上的P2X受体结合。与自身合成的ATP相比,注射浓度远低于细胞内,几乎不能进入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个ATP分子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苷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
B.注射的ATP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主要是利用了其信号分子的作用
C.肝细胞中的ATP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产生
D.注射的ATP与P2X受体结合,提供能量和信息后,可能被降解
15.(2024·泉州联考)GTP与ATP的化学结构相似。G蛋白由Gα、Gβ和Gγ三个亚基组成,具有GTP水解酶活性。G蛋白可以在活性状态与非活性状态之间相互转化,如图所示,激动剂与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合后可引起G蛋白转化为活性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TP中含有2个磷酸基团,G代表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B.细胞中的GTP也可能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C.G蛋白由非活性状态转化为活性状态与去磷酸化有关
D.生物体内G蛋白的活性只受温度和pH变化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16.(12分)(2025·河南天一联考)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合成ATP的场所包括线粒体、____________________。
(2)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能及时将合成的ATP转运至细胞质基质供各种细胞结构利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丰富的ATP/ADP转运蛋白体(AAC),AAC具有同时结合ATP和ADP的位点,可同时反向运输ATP和ADP。AAC的ATP结合位点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填“线粒体基质侧”或“细胞质基质侧”),这种反向运输的机制有利于___________。
(3)在无氧情况下,酵母菌线粒体上的AAC也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ATP运输到线粒体内。推测ATP进入线粒体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
(4)(4分)泡发过久的黑木耳会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细菌会分泌毒性极强的米酵菌酸,研究发现米酵菌酸可以竞争性地结合在AAC上,食用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黑木耳,严重者会引发人体中毒死亡,引起人体死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D [①为腺嘌呤,ATP中的“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A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ATP,B错误;ATP脱去④的过程释放能量,因此常与吸能反应相联系,C错误;ATP脱去③④后的产物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而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因此ATP脱去③④后的产物可用于合成某些酶,D正确。]
2.B [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合成少量ATP,B错误。]
3.A [ADP分子中也含特殊化学键,A错误。]
4.C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可以产生ATP,A错误;ATP在细胞内含量少,易再生,ATP-ADP循环使得细胞不会储存大量的ATP,B错误;ATP分子中的2个特殊的化学键比较不稳定,易断裂水解,D错误。]
5.D [由图可知,Ca2+的跨膜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若加入蛋白质变性剂,则载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Ca2+的跨膜运输速率将降低,D错误。]
6.D [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ATP在细胞内的含量较低且稳定,“荧光树”能持续发光依靠的是ATP和ADP之间的快速转化,B错误;ATP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磷酸、核糖、腺嘌呤三种小分子物质,但磷酸不属于有机物,C错误。]
7.B [cAMP与核酸的组成元素都为C、H、O、N、P,A错误;cAMP中的A与ATP中的A均代表腺苷,B正确;糖被在细胞表面,cAMP为胞内信号分子,C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为核糖体,cAMP作为ATP转化而来的胞内信号分子,其形成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8.C [GTP中G表示鸟苷,P表示磷酸基团,其结构式是G-P~P~P,则GTP是由鸟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结合而成,A错误;Arf由结合GDP的非活性状态转化为结合GTP的活性状态,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该过程需要储存能量,属于吸能反应,B错误,C正确;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细胞器,无法形成囊泡,运输货物蛋白的囊泡可能来自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错误。]
9.B [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A错误;放射性几乎只出现在ATP的末端磷酸基团,C错误;该实验不能说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D错误。]
10.D [低浓度的NO 可引起NRT1.1的磷酸化,加速细胞吸收NO,A错误;NRT1.1的磷酸化消耗ATP,说明NO借助根细胞膜的NRT1.1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内,B错误;NRT1.1基因发生突变,即使不影响T101位苏氨酸磷酸化,但是可能影响NRT1.1的空间结构,会影响 NO的吸收,C错误。]
11.C [剧烈运动时,消耗ATP加快,ADP转化为ATP的速率也加快,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产生肌酸,导致磷酸肌酸与肌酸含量的比值下降,C错误。]
12.D [由题图可知,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伴随ATP的水解,形成的产物之一是ADP,ADP还需要再脱掉一个磷酸基团才能参与RNA的合成,D错误。]
13.C [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cAMP,故ATP不仅是生物的直接供能物质,还是合成cAMP的原料,但ATP水解后形成的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之一,C错误。]
14.B [1个ATP分子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A错误;研究发现ATP可以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血管、内脏平滑肌细胞及神经细胞上的P2X受体结合,所以注射的ATP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主要是利用了其信号分子的作用,B正确;肝细胞中的ATP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产生,C错误;由题意可知,注射的ATP几乎不能进入细胞,因此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
15.B [GTP中含有3个磷酸基团,GTP中的G代表鸟苷,A错误;G蛋白由非活性状态转化为活性状态时,G蛋白上结合的GDP变为GTP,即发生磷酸化,C错误;G蛋白的活性还受激动剂的影响,D错误。]
16.(1)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2)线粒体基质侧 保障线粒体内ATP的再生 (3)DNA、RNA、蛋白质 (4)米酵菌酸可以竞争性地结合在AAC上,从而抑制ADP和ATP的转换,导致人体细胞严重缺少能量而死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