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鞍山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营口市、鞍山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下 学 期 第 十 周 阶 段 检 测
七 年 级 生 物
(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一个生态系统中生活着海带、鲸等生物。这个生态系统属于 ( )
A.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2.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后,对鼠妇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
A.放进垃圾桶中 B.放回适宜其生活的大自然或采集地
C.处死后扔掉 D.扔到下水道,放水冲走
3.下列生物的形态与干旱缺水环境相适应的是
A.猎豹锐利的牙齿 B.荷花宽而大的叶片
C.沙柳发达的根系 D.海豹皮下厚厚的脂肪
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关系如图。分析可知,乙最有可能代表的是
A. 草 B. 昆虫
C.食虫鸟 D.猫头鹰
5.我省地貌类型丰富,拥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6.防止环境污染是保障生态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下列做法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是( )
A.利用寄生蜂防治园林害虫 B.放养青蛙消灭稻田害虫
C.科学推广种植抗虫棉 D.就地焚烧公园落叶
7.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物质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 )
A.有机物先增多后减少,水分减少 B.有机物先增多后减少,水分增多
C.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多,水分增多 D.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多,水分减少
8.一场大雨过后,农田里积了很多水,播种在水涝地里的种子很难萌发,主要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
A.水分 B.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完整的胚
9.在垂柳的叶芽中,发育成“细叶”的结构是( )
A.芽轴 B.幼叶 C.整个叶芽 D.芽原基
10.油菜是人们爱吃的蔬菜,下列有关油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幼根生长最快的是分生区 B.油菜生长只需要无机盐
C.叶片由叶芽的芽轴发育而来 D.开花期可放蜂提高授粉率
11.向日葵的籽粒常有空瘪现象,主要是因为 ( )
A.缺乏营养 B.没有开花 C.传粉不足 D.缺乏氧气
12.夏天,西瓜深受人们的喜欢,下列关于西瓜在开花结果的过程中描述,正确的是( )
A.西瓜的雕花只要经过传粉后就能结出果实
B.花粉能产生卵细胞
C.受精卵发育成西瓜籽
D.西瓜可食用部分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 (3分)小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同样也是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小麦的生长过程,如图一是小麦籽粒的结构图,图二是小麦根尖的结构。请阅读回答问题:
(1)小麦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 (填序号)。
(2)培养一段时间后,小麦种子萌发了,观察发现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5 。
(3)如图二根尖包括四个区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该区域与这一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4)根能够不断生长,这是图二中② 和③ 共同作用的结果。
14. (3分)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常常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科研人员对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部分生物体内的农药积累量进行了研究,发现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鹊和田鼠。为尝试解释上述现象,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该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 。
(2)该食物网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 ,流经该食物网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
(3)农民喷洒的农药属于影响农田生物的 (选填“生物因素”或“非生物因素”)。该物质在进入生态系统后,将会沿着 流动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
15. (3分)某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1)1班同学选择了参观某公园内的两栖馆、熊猫馆和猛禽馆,了解了三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请写出以上三类动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的一条共同特征: 。
(2)2班同学选择了研学旅行,在公园看到了工人正在对湖面“生态浮岛”上的水生植物进行补植与养护(如图
一所示)。经查阅资料,了解到生态浮岛是一种经过人工设计建造、浮于水面的生物生态设施。主要有净化水质、扩展生物(鱼类、鸟类)的栖息空间、改善景观和恢复生态等作用。图二表示浮岛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①生态浮岛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生态浮岛能净化水体,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②图二中,若A、B、C、D表示河道中的四种鱼,请写出A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用文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③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使用生态浮床这一治理方式的好处: (答出1点即可)。
(3)3班同学选用神仙鱼这种热带鱼开展了制作水族箱的实践活动,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三所示。
通过对图三的分析,可知神仙鱼生活的最适温度为 ℃左右。
16. (3分)湿地又称“地球之肾”,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重要作用。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面是“湿地修复”,烟台市鱼鸟河湿地经过几年的修复,由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河,吸引了生态保护的同学前来实践和研究。
(1)修复后的鱼鸟河湿地风景如画。春天,樱花、海棠、美人梅、玉兰等争奇斗艳,花瓣中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中。深秋,水杉,红枫等观叶树木五彩斑斓,影响树叶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2)湿地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社团同学经过调查后,绘制了该湿地部分生物的食物网(如图),其中鳙鱼和白鹭的关系是 。
(3)修复后的鱼鸟河水质清澈。河里生长着大量的芦苇、菖蒲、茭草等水生植物,这些修复时种植的植物对水质有净化作用吗 同学们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对菖蒲吸收磷酸盐的情况进行探究:
①取甲、乙2个相同的塑料桶,在乙桶中植入10株菖蒲,两个桶中均加入20升生活污水,检测磷酸盐的含量。
②将塑料桶放到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连续培养3~4周。
③每周最后一天从甲、乙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磷酸盐含量,计算出磷酸盐减少的比率(即去除率,是污水净化指标之一)。结果如下:
组别 第一周 (去除率) 第二周(去除率) 第三周(去除伞)
甲 0 0 0
乙 52.3% 80.6% 90.2%
该实验的变量是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4)湿地修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为了保护修复好的湿地,你去湿地游玩时应该怎样做 。
17. (3分)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 “田中之肉”、 “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大豆在栽培中会经历种子到种子的过程,下面是大豆一生的生命周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表示大豆种子,其主要部分是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 四部分组成。与我国另一重要粮食作物玉米的种子相比,玉米种子除了具有种皮和胚,还具有贮存营养物质的 这一结构。
(2)图乙所示为大豆幼苗,由大豆种子萌发形成。其中⑧所示部分,由图甲中 (填图中序号)所示结构发育而来。
(3)大豆苗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图丙表示大豆花中的雌蕊,胚珠受精后将发育为
(4)图丁表示豆角,整个豆角是雌蕊中的 发育而成。大豆从开花到结果必经传粉和 两个过程。
18. (3分)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某“桑蚕种养科研所”研学。回校后,同学们将科研所赠送的桑树嫩枝进行扦插种植,发现生根时间较长,成活率也比较低。向科研人员请教后,同学们用ABT生根粉处理桑树嫩枝。为探究ABT生根粉对扦插效果的影响,同学们选择了100株桑树嫩枝分为甲、乙两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甲组 乙组
处理方法 清水400mL浸泡 基部3小时 ABT生根粉溶液400mL浸泡基部3小时
生根率85%以上所用时间/天 42 15
六个月成活率/% 40 82
(1)从生殖方式上看,扦插属于 生殖;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选题“甲”或“乙”)组。
(2)每组实验所用的桑树嫩枝的数量为 株,这些桑树嫩枝的长短、粗细、腋芽数量、生长状况等特征应 。
(3)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
(4)为使结论更科学、准确,还应进行 实验。
答案
1-5 CBCAA 6-10 DCBBD 11-12 CD
13. (1)6 (2)胚根 (3)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加吸收的表面积 (4)伸长区 分生区14.(1)生产者 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非生物环境)
(2)雀鹰 太阳光能(或太阳能) (3)非生物因素 食物链(或食物链和食物网)
15.(1)体内都有脊柱 (2)①生产者 生物影响环境 ②浮游藻类→A ③净化水质、扩展生物栖息空间 (3)28
16.(1)液泡 温度 (2)捕食关系和竞争 (关系) (3)菖蒲 菖蒲对水质有净化作用 (4)不乱扔垃圾,爱护湿地动植物
17. (1)子叶 胚乳 (2)③ (3)种子 (4)子房 受精
18. (1)无性 甲 (2)50 (大致)相同 (3)ABT生根粉对扦插效果有影响,可以缩短插条生根时间,提高成活率 (4)多次重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