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 小题共50分。)1.民勤县盛产蜜瓜,其肉嫩汁多,含糖量高,深受人们喜爱。瓜田中,影响一株蜜瓜生存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水 B.杂草 C.其他蜜瓜 D.以上都是2.在黄山有一种奇妙的植物一卷柏,它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又开始新的生活。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又名“九死还魂草”。这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 )A.水分 B.空气 C.阳光 D.适宜的温度3.下列诗句或俗语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草盛豆苗稀 B.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C.朵朵葵花向太阳 D.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4.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 D.蚯蚓能疏松土壤5.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造成“南橘北枳”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D.“草盛豆苗稀”反映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6.央视《人与自然》栏目中曾记录过以下场景,其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非洲大草原上的一群数以千计的野牛 B.我国建立最早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C.吉林查干湖冬捕活动中捞上来的所有种类的鱼D.高寒地带的蔬菜大棚内的所有生物7.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罗平油菜花田 B.会泽大海草山 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D.沾益海峰湿地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A.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C.循环流动,总量不变D.循环流动,逐级递减9.电影《流浪地球》提醒我们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全部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内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10.下图是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人工种子模型,首先将组织培养成胚状体,然后在胚状体外包裹一层供养分胶体,再包一层外膜。其中胶体相当于菜豆种子结构中的( )A.胚芽 B. 子叶 C.胚轴 D.胚乳11.将煮熟的玉米种子种到土壤中,在温度、水分和空气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却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A.种子不完整 B.胚已死 C.处于休眠期 D.无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12“拔苗助长”,为什么最后苗都死了 ( )A.损坏了根冠和分生区 B.损坏了幼根和根毛C.植物不适应环境D.损坏了根尖的伸长区13.豆荚中含有多粒豆子,这是因为花的结构中含有多个( )A.花药 B.花丝 C.子房 D.胚珠1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它的含义的是( )A. 螳螂→蝉→黄雀 B. 黄雀→螳螂→蝉→树C. 树→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15.夏初,露天种植的黄瓜纷纷上市,鲜嫩的黄瓜深得市民喜爱.黄瓜顶端的小黄花是(A.花序 B.雄花 C.雌花 D.两性花16.小刚同学在“五一”放假期间,帮助爷爷种花生,等幼苗出土后,发现不论种在贫瘠的土壤中还是种在肥沃的土壤中,苗都出得很整齐.花生种子萌发时,为其提供营养的结构是()A 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17.百色芒果将于6月下旬上市,要使本地芒果树上结出香甜可口的台农芒,常采用的繁殖方式是()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 D.杂交18.农民伯伯播种大豆时发现部分种子都被虫蛀咬了,一般这些种子都不能发芽,最主要的原因( )A.种皮被破坏 B.环境条件不适宜 C.种子的胚被咬坏 D.种子被细菌感染19.“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指花生中的(A.外果皮、内果皮、种子B.外层种皮、内层种皮、种子C.果皮、种皮、种子 D.果皮、种皮、胚20. 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主要原因是(A.光照不足 B.影响开花 C.影响传粉 D.病虫害多21. 11.在某生态系统中,能构成一条食物链的4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B. “①→②→③→④”可以表示一条食物链C.当①的数量大量减少时,短期内对④没有直接影响D.该生态系统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所占比例最多的是①22.植物的根不具有的生长特性是( )A·向阳生长 B. 向地生长 C. 向水生长 D. 向肥生长23.张掖葡萄多汁清甜,广受喜爱。葡萄的果肉由花的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A. 子房 B. 胚珠 C. 珠被 D.子房壁24.下列关于如图生态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瓶中所有生物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小鱼属于生产者C.“河泥一水草→小鱼”形成食物链 D.要有适宜的光照25.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①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⑥喷药灭虫A. ②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②④⑤⑥二、判断题:(10分)(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26.不同植物种子的结构差异很大。 ( )27.花的结构中,只有雌蕊与果实的形成有关。 ( )28.蚕豆和玉米的种子主要由胚、胚乳和种皮等结构组成。 ( )29.通过嫁接可以保留红富士苹果脆甜多汁的优良品质。 ( )30.梧桐有高大的茎,这是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的结果。 ( )31.陆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 ( )3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通过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 ( )34.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氧气。 ( )35.桃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能形成果实。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36.影响秦岭大熊猫生活的生态因素有土壤、温度和竹子等,其中竹子属于影响大熊猫的 因素。3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里,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 和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有机整体。38.在日常食用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其白嫩部分主要是由 发育而来的.39.嫁接时需使接穗和砧木的 紧密地结合,成功后表现出 的性状。四、识图作答题:([ ]内填序号每个1分,横线上填文字每空1分,共34分)40.(7分)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图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2)该生态系统中一共有 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自 ,该生态系统在平衡状态下,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4)外来因素干扰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5)“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41.(7分)同学们在学习种子结构时,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得到如下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3是 , 种子中 是新植株的幼体。(2)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一中的[ ] 。(3)在图二所示的玉米种子中[6]是 , [5]是(4)种子剥离的种皮属于 组织。42.(7分)下图是植物的根和芽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一的①是 ,其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了许多根毛,是根吸收 的主要部位。(2)植物的根是由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的 对于植物而言十分重要。根据你所学知识,图一中,生长的最快的部位是[ ] 。(3)图三中的 将来发育成图四中的6。43.(7分)如图甲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2)图中⑤和⑥组成的结构叫 ,结构④是 ,将来发育成种子。(3)“桃”是由[ .. 发育成的,我们食用的“果肉”是由图甲中的 (填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发育成的。 (4)图中①②⑨组成的结构叫 。44.(6分)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 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10粒玉米种子分别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C的橱柜里 种子不萌发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C的橱柜里 种子萌发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4°C的冰箱冷藏室里 种子不萌发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C的橱柜里 种子不萌发(1)本实验中,乙装置在实验中起 作用.(2)实验甲和乙形成对照实验,其中变量是 .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3)实验设计中,甲和丙能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丁装置中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5)将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