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1框贯彻新发展理念一、选择题1.(2024·浙江衢州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11月29日,习近平到上海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传递出城市建设要(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利益 ③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2024·河南南阳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本届亚运会发动广大群众参与亚运、奉献亚运,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导航让残障人士也能享受到亚运会释放的亚运“惠”带来的幸福感,真正做到了惠民亚运,回归人民至上的办赛初心。这启示我们要( )①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②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③采取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④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3.(2024·福建漳州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12月17日针对全国多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民政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加强兜底保障,全面落实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帮助受灾困难群众渡过难关。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依靠人民 ②贯彻协调发展理念,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③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2024·河南南阳高一统考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体现了党对教材建设的高度重视。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以一流学者锻造一流教材,以教材体系建设的新成果支撑创新发展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回应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的时代呼声。一流教材的建设( )①有利于提升人才质量,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②是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③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破解发展难题 ④表明人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流教材造就一流人才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5.(2024·广东高一校联考期末)在黄河上游,青海实施黄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在黄河中游,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区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在黄河下游,山东加强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年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这体现了黄河流域坚持( )A.同步发展 B.绿色发展C.创新发展 D.开放发展6.(2024·山东济南高一统考期末)为深入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加快推动“以竹代塑”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这体现了( )A.倡导践行绿色消费理念B.传统塑料制品的生产成本过高C.必须把环境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D.国家提高污染排放标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7.(2024·山东德州高一统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时指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这告诉我们推进城市治理( )①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②要着力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增强发展动力 ③要不断地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④应凸显城市建设者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2024·山西晋中高一校联考期末)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思想和行动力量。坚持新发展理念,就要做到( )①坚持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③坚持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文明发展道路 ④坚持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9.(2024·山西晋中高一校联考期末)杭州亚运会筹备以来,杭州和5个协办城市将惠民理念融入亚运会筹办过程中,打造亚运精品工程与惠民举措协调推进。加快推进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以亚运场馆改造提升为契机,大幅提升公共体育场馆综合开放服务水平;积极组织举办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营造全民健身迎亚运的浓厚氛围……杭州亚运会的筹备过程体现了( )①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办会成果更多惠及杭州市民 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③发展依靠人民,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筹办亚运会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0.(2024·山东泰安高一统考期末)绿色甲醇称为“合成可再生甲醇”,又叫电制燃料(英文称e-Fuel),通过对二氧化碳资源循环利用,进而实现降低碳排放。2023年杭州亚运会大量使用绿色甲醇,实现零碳排放,向世界传递了杭州打造首个碳中和亚运会的绿色理念。这体现了( )①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最终目标 ②绿色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 ③绿色发展理念解决了我国发展动力的问题 ④我国为世界实现碳中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1.(2024·浙江金华高一校联考期末)2023年H市全面启动“一环十一园”植物园链建设,增加城市绿色碳汇。到2025年,全市绿地总量、绿地质量、生态安全将显著提升,环境更加宜居,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将不断增强。材料表明H市政府( )A.积极构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B.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C.通过竭力减少资源消耗和消费总量,推动可持续发展D.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推进各项事业发展12.(2024·浙江宁波高一统考期末)近年来,浙江省以“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民生”为宗旨,会同22个省级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出台实施《浙江省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扎实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实现154项居民服务事项支持一卡通用。这一举措(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做到发展依靠人民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③体现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④促进区域内公共服务的便捷化,解决内外联动问题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3.(2024·安徽六安高一校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月23日上午,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省委书记韩俊主持,省长王清宪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节选)指出,扎实推进人才兴皖工程,深入实施江淮英才培养计划和万名博士后聚江淮行动,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加快皖北全面振兴,加快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落细合肥都市圈各区域功能分工,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向海而兴广阔空间,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美丽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更新改造市政污水管网1 500公里,新增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40万吨,完成人工造林25.95万亩,实施10处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222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着力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民生呼应”提质增效,提升教育公平和质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提高健康安徽建设水平。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安徽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14.(2024·河北衡水中学高一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黄坤明和省长王伟中陪同下,先后来到湛江、茂名、广州等地,深入企业、港口、农村等进行调研。习近平主席11日来到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调研,临别时,村民们高声欢呼“总书记好”“总书记辛苦了”。习近平亲切地对大家说,这是我第一次到粤西地区,看到乡亲们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过上了殷实的生活,我感到很欣慰。我们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强对后富的帮扶,让大家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们党和国家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和怎样的新发展理念。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1框贯彻新发展理念一、选择题1.D【解析】 习近平到上海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这说明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经济建设为中心,①不合题意。“各项利益”不符合事实,夸大了其作用,②排除。故本题选D。2.B【解析】 本届亚运会发动广大群众参与亚运、奉献亚运,这启示我们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①正确。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②错误。采取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满足人民的合理需要,而不是各种需要,③错误。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导航让残障人士也能享受到亚运会释放的亚运“惠”带来的幸福感,真正做到了惠民亚运,回归人民至上的办赛初心。这启示我们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④正确。故本题选B。3.D【解析】 材料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没有涉及发展依靠人民,①不符合题意。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②说法错误。各地民政部门加强兜底保障,全面落实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帮助受灾困难群众渡过难关。这表明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A【解析】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体现了党对教材建设的高度重视。一流教材的建设有利于提升人才质量,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破解发展难题,①③符合题意。共享发展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②排除。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5.B【解析】 “同步发展”说法错误,应该是共同发展,A排除。青海实施黄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东加强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年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这些体现了黄河流域坚持绿色发展,B正确。材料强调绿色发展,不涉及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C、D排除。故本题选B。6.A【解析】 加快推动“以竹代塑”发展,体现了倡导践行绿色消费理念,A符合题意。传统塑料制品的生产成本低,B说法错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C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推动“以竹代塑”发展,没有涉及提高污染排放标准,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7.B【解析】 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这告诉我们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应凸显城市建设者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并不涉及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D【解析】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①说法错误。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②说法错误。坚持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9.B【解析】 杭州亚运会的筹备过程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筹办亚运会,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办会成果更多惠及杭州市民,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也不体现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②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10.C【解析】 五大发展理念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容而非最终目标,①说法错误。杭州亚运会大量使用绿色甲醇,实现零碳排放,这体现了绿色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②符合题意。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③说法错误。杭州亚运会向世界传递了杭州打造首个碳中和亚运会的绿色理念,这体现了我国为世界实现碳中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1.B【解析】 “H市全面启动植物园链建设,增加城市绿色碳汇。到2025年,全市绿地总量、绿地质量、生态安全将显著提升,环境更加宜居”表明该政府坚持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减少资源消耗和消费总量,C不符合题意。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错误。故本题选B。12.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没有体现发展依靠人民,①不符合题意。浙江省扎实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实现居民服务事项支持一卡通用,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②符合题意。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公共服务的普惠化、便捷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③符合题意。开放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材料体现了共享发展,没有涉及开放发展,④排除。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13.【答案】 ①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扎实推进人才兴皖工程。②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加快皖北全面振兴,加快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③坚持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向海而兴广阔空间。④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美丽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⑤坚持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着力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分析】 背景素材: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考点考查:新发展理念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解析】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问题指向“分析安徽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新发展理念,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结合材料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扎实推进人才兴皖工程→可联系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关键词②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加快皖北全面振兴,加快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落细合肥都市圈各区域功能分工,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可联系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关键词③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向海而兴广阔空间,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可联系坚持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关键词④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美丽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可联系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关键词⑤:着力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民生呼应”提质增效,提升教育公平和质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提高健康安徽建设水平→可联系坚持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14.【答案】 ①材料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强对后富的帮扶,让大家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体现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②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体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分析】 背景素材:习近平主席先后来到湛江、茂名、广州等地进行调研考点考查: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新发展理念”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乡亲们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过上了殷实的生活→可联系教材知识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键词②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强对后富的帮扶,让大家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可联系教材知识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了共享发展理念。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