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扫描版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扫描版有解析)

资源简介

秘密★启 用前
河南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
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


号 生 物
注意事项 :
1.答卷前 ,考 生务必将 自己 的姓名、班级 、考场号 、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
2.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 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
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 写在
考 本试卷上无效 。
场 3.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 ,共 48分 。 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符
合题 目要求 。
1.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只能是酶的种类
B.光 合色素提取实验中,叶片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正式实验时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
D.孟德尔对杂交和自交实验的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然后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2.PCS基因过量表达会增强刚毛柽柳细胞对镉(Cd)的耐受力,研究人员将 PCS基因导入到刚
毛柽柳的细胞中,培养36、48、72h后检测PC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如图1所示。 PCS基因不同表
考 达量的刚毛柽柳经CdCl 处理后,细胞中镉离子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生 ( )。 ② PCS正常表达
号 相 镉 300- □ PCS过量表达对
表 离
达 子
虽 含200

100
姓 处理时间/h 不做Cdc 处理 CdC 处理

图-1 图 2
A.正常情况下 ,镉离子在刚毛柽柳的细胞中含量较多,是大量元素
B.在 CdCl 胁迫处理下,PCS基因过量表达组和正常表达组中镉离子的含量均明显上升
C.据图1可知 ,36 h时 PC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说明PCS基因没有成功转化
D.抑制 PCS基因的表达 ,有利于农作物的抗镉胁迫
3.西葫芦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现有品种P 和 P 杂交得到F ,F 自交得到F ,结果如图所示,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葫芦的黄皮和绿皮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
离定律

( B.对 F 做自交实验时 ,与豌豆的处理方式一样

、 C.对 F 进行测交实验得到子代的性状分离 比 为黄皮 : 绿
区 皮=3 : 1
)
D.F 绿皮植株中的纯合子占
生物试题 第 1 页 (共8页 )
4.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部分时期,图2表示每条染色体 DNA含量的变化。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 C
图 1 图 2
A.图 1 中 A细胞表示减数分裂 I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B.图 2 中d点可以是有丝分裂后期,与图1中B细胞在同一时期
C.图 1 中C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可以作为B细胞的子细胞
D.图2中的c→d的变化,不会在减数分裂I过程中出现
5.基 因组表观修饰主要有两种机制:DNA的CpG二核苷酸(C和 G的二核苷酸序列)甲基化
修饰和染色质中组蛋白 甲基化修饰, 高水平的甲基化修饰会导致启动子沉默和异染色质
(染色质出现更加紧密的结构)的特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异染色质特征的出现,不会影响DNA的复制
B.高水平的甲基化修饰会导致异染色质,进而提高转录的难度
C.甲基化既增强了DNA的稳定性,又改变了碱基序列和数量
D.若甲基化发生在基因的启动子序列 ,可能影响DNA聚合酶的识别
6.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表现尿急)是一种储尿期症状综合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排尿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条件反射
B.脊髓对膀胱的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大脑完全支配的
C.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能会引起与OAB相似的症状
D.尿液充盈时,排尿中枢脊髓会产生尿意
7.研究发现,男子在进行反复性最大强度运动过程中,血液中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 ,去甲肾
上腺素(由交感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表现出类似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一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A.运动过程中由于消耗了大量能量 ,可能会导致血糖明显下降
B.反复性最大强度运动过程中机体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C. 由图可知,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相反
D.运动后去甲肾上腺素降低的速度比肾上腺素降低的速度慢
生物试题 第 2 页(共 8页 )
8.如 图为某健康人体的体温变化情况 ,可能引起 ab、bc段体温产生波动的原因分别是( )。
A.皮肤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B.血流量减少、骨骼肌战栗
C.汗腺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组织细胞代谢活动增强、汗液蒸发增加
9.不 同种群在时间上存在同步反应的现象,通常与非生物条件有关,即所有种群都倾向于在有
利年份增加生物量,在不利年份减少生物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气候、食物、时间等属于非生物条件
B.不同种群之间在有利年份的同步反应,会加剧种群之间的竞争
C.这种现象的发生,说明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D.所有种群都有出生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10.研究发现,紫丁香中的二甲双胍能够治疗糖尿病。 现使用植物细胞工程大量获得二甲双
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均可能造成糖尿病
B.使用植物细胞工程得到新个体后,再从细胞中大量提取二甲双胍
C.在培养过程中 ,需要经再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悬浮培养愈伤组织细胞
D.二甲双胍可能通过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治疗糖尿病
11.微型生物碳泵(MCP)主要由深海海洋中的微生物和浮游植物通过特定的生理过程实现有
机碳的沉降,相比生物泵具有更好的沉降作用。 如图表示深海中的微型生物碳泵和生物泵
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浮游植物
科期
浮游动物 有机物
蔽 藏
食 回
生物泵 孤 细菌 i


颗粒
有机物
微型生物碳泵
生物试题 第 3 页 (共 8页)
A.参与 MCP过程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
B.MCP通过减少无机环境中CO 的释放,减少了温室效应
C.碳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MCP在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它在生态系统中的间接价值
12.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其布莱法:每行必茎叶颠倒安之 。 旧盐汁还泻瓮
中。 道(泡菜)色黄而味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茎叶颠倒安之”有助于蔬菜摆放均匀,充分与盐水接触
B.泡 菜制作过程中,要对使用的器具和蔬菜进行灭菌处理
C.一般情况下,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D.“旧盐汁还泻瓮中”的目的是为了接种乳酸菌,与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一样
13.香豆素是从豆科植物中提取的产物,具有补肾、健脾等功效,肉桂酰辅酶A邻羟基化酶
(CCHs)是其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研究者获得这种酶的途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CCHs 氨基酸序 蛋自质的 预期功能
基因 mRNA 列多肽链 5 三维结构 生物功能
A.对 CCHs进行合理设计可能得到多种基因序列,但仍然可以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B.蛋 白质工程流程是从CCHs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出发
C.从 图中可以看出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与中心法则完全一致
D.过程 3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A-T、T-A、G-C、C-G
14.如 图所示,植物细胞膜上的H+-ATP酶 (图中I所示)和 SOS1(Na+- H+逆向转运蛋
白,图中 Ⅱ所示)的作用机制,在盐胁迫下会将 Na+运出细胞,以维持胞内的低 Na+水平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由 H+-ATP酶运出细胞的方式和Na+运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B.A侧为细胞的内侧 ,B侧为细胞的外侧
C.SOS1将 Na+运出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D.H+-ATP酶抑制剂可使胞内Na+水平升高
生物试题 第4页(共 8页)
15.J型青光眼是由小梁网细胞中M 基 因(位于 2号染色体)突变引起的,M 基因突变后,导致
视神经磷酸酶过量表达,进而影响小梁网的功能 ,引发青光眼。 某男性是青光眼患者,对此
患者及其部分家庭成员的相关基因进行PCR扩增并用酶 A酶切,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健康人 父亲 母亲 患者
条带1 电

条带2 方

条带3
A.突变的M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 间接影响性状-
B.青 光眼发病的原因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所导致的
C.M 基因突变后,酶 A的酶切位点增加
D.该夫妇再生育一个儿子,患病的概率为
16.类器官是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能够在结构和功能上模拟真实器官。 研 究者通
过对结膜细胞培养并加入相关基因,使其诱导成为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并模拟胚胎发
育,逐步形成特定的类器官。 如图是人类结膜细胞培养成第一个人结膜类器官的示意图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结膜细胞
iPS细胞 结膜类器官
A.结膜细胞的遗传物质与iPS细胞是相同的
B.培养上述细胞过程中可加入适量抗生素及血清,以提供一些天然成分
C.成纤维细胞诱导培养成为人结膜类器官的过程中,细胞一直保持高度分化
D.上述过程中iPS细胞可以分化形成结膜类器官,不 足以说明其具有全能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 题 ,共 52分 。
17.(10分)黄瓜为我国常见蔬菜之一,也 是设施蔬菜 的主栽品种 ,黄瓜幼苗适宜生长温度为
25~30 ℃,某生物农技研究小组以21优 黄瓜品种为实验材料,探 究高温胁迫下黄瓜品种
耐热性及对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设定温度为昼温 28℃/夜温 18℃(对照组)和昼温
40℃/夜温 25 ℃(高温组),适宜光照强度下光照12 h,定时测量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等
生理指标,结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试题 第 5 页(共8页)
叶绿素含量 胞间CO 浓度 蒸腾速率 净光合速率
处理时间及
(μg/gFW) (μI/L) (mmolm /s) (μmol/m /s)
相关生理指标
对照组 高温组 对照组 高温组 对照组 高温组 对照组 高温组
0天 2 2 250 250 2.8 2.8 20.0 20.0
1天 2.05 1.9 249 275 2.6 4.0 20.02 11.05
2天 2.10 1.8 250 325 2.5 4.11 19.88 9.87
3天 2.15 1.5 251 375 2.46 4.05 19.72 8.97
4天 2.25 1.4 250 365 2.65 3.61 20.0 7.65
5天 2.3 1.3 249 360 2.72 3.21 20.51 7.02
(1)黄瓜幼苗细胞光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的 ,参与光反应的色素有
_,这些色素主要利用的光是 ,色素提取的原理是
o
(2)根据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高温胁迫第 1天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下降明显 ,从高温
胁迫对叶绿素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o
(3)根据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温组第 1天黄瓜幼苗蒸腾作用升高,胞间 CO 浓度
(填“降低”或“升高”),而净光合速率下降明显。 黄瓜幼苗在蒸腾作用过程中散失的
是 _ _水,这种水的作用是 _(答出 2点 ) 。
18. (10分)某雌雄同株 自花传粉的植物,雄性不育和雄性可育由一组复等位基因 Ms、ms、
Ms*控制,其中ms为雄性可育基因,Ms(对 ms为显性)为雄性不育基因,Ms*为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且对Ms为显性。 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植株甲和基因型为Ms+Ms*的植株乙杂交,F 植株全部表现雄性可育,甲的
基因型为 ,F 中的植株自交得到F ,F 中雄性不育占 _。
(2)现有该植株的突变体,抗倒伏基因D位于4号染色体上,易感条锈病基因T位于8号
染色体上,野生型相应染色体上为隐性基因d(易倒伏)、t(抗条锈病)。 将野生型和纯合突
变体杂交得到F ,F 自交得到 F 。统计并检测 F 的基因型及相应基因型个体数,结果如
表所示 。
基因型 DD Dd dd TT Tt tt
相应基因
502 1018 505 310 1520 1211
型数目
野生型 突变型
①D基因和 T基因的遗传 _ 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 。
②研究人员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有差异,重复实验后发现结果不变,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
生物试题 第 6 页 (共 8页)
某种雄配子的活性减弱,雌配子活性均正 常。 从 表中的数据可知含_ _(填“D”或“d”
或“T”或“t”)基 因的雄配子异常 ,原 因是 _,该
异常配子的成活率为 _。
③现有野生型 、突变型和 F 植 株若干,设计杂交实验验证以上推测,并预测子代 的表型及
比例 。
实验设计: ;
预测结果:
19.(10分 )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虽 然其肝毒性较低,但在长期或大剂
量使用的情况下 ,可能仍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其致病机理如图所示,“+”表示促进。 回答下
列问题 :
布洛芬
药物-蛋白复合物、 途径1 途径3 攻击肝细胞肝脏
代谢物 内的分子
途径2↓
含药物半抗原肽 +
抗原呈递细胞 的肝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一 细胞毒性T细胞 自


→B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
药物性
肝损伤
(1)在血糖浓度升高时 , 分泌胰岛素增加,并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膜
上的受体结合,促 进葡萄糖进入肝、肌肉组织中合成 ,同时抑制
,进而维持血糖的稳定 。
(2)途径 3产生的自由基可以攻击肝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进而产生更多的自由基,使肝细
胞大量死亡,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_(填 “正”或“负”)反馈调节 。
(3)肝损伤时肝星状细胞(HSC)会被激活导致肝纤维化。 研究发现活化 的人肝星状细胞会
大量合成和分泌I型胶原蛋白沉积在肝小叶的窦间隙,大量产生I型胶原蛋白是肝星状细
胞活化的标志之一。 人 I 型 胶原蛋 白主要由 COL1A1 基因编码,为了建立能直观反映 I
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改变的细胞 模型,推 进抗 纤维化药物研发 ,科研人员通 过基 因工程技术
将人 COL1A1基 因与绿色荧光蛋白 (EGEP)基因融合,并成功导入 LX-2细胞(永生化的
人肝星状细胞,需要诱导剂才能活化)中,筛选并获得重组细胞 LX-2-CE,建立一个人肝星
状细胞活化的可视化报告系统。 现有实验材料;LX-2-CE细胞 、TGF-β1(LX-2-CE
细胞活化的诱导剂,诱导COL1A1 正 常表达)、青蒿琥酯,为探究青蒿琥酯具有抗肝纤维化
作用 ,设计如下实验 :
对实验进行分组处理,A组(对照组);无诱导处理的一定量的LX-2-CE细 胞,B组 (模型组):
,C组 (实验组): 。 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LX-2-CE细
胞的 _,若 ,则说明青蒿琥酯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生物试题 第 7 页(共8页)
20. (12分)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 ,其具有多重生态功能,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保护生
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兔
吃草 ,兔又被狐捕食。 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草原和森林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_。 一般情况下 ,草原生态系统的植
物单一 ,其 (填“抵抗力稳定性”或“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
(2)若研究兔子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_ 。 当 草原返青时,兔子在远
处通过识别植物的“绿色”来搜寻食物,然后在近处通过植物的气味来辨别和摄取食物,此
过程兔子利用了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是 _,兔子在生态系统中
作用是 _ 。
(3)羊草和苜蓿是草原群落中 常见的两种植物 ,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_法或 法,这两种植物同化量的去向除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外 ,其他的
去向是 。 为改变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单一的现象,引进了适合在草原
上生长的针茅,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 原理。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草原生
态系统的开发与利用提 1点建议:_ .○
21.(10分)将马铃薯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导入杨树细胞,培育抗虫杨树。 如 图表示利
用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和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图中Amp 表示氨苄青
霉素抗性基因,Neo 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限制酶的酶切位点,相关酶的识别序
列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引物1 EcoR I 引物2 启动子 终止子 启动子 EcoR I 终止子
5' 3' 业
3'- 5'
引物3 Pin-Ⅱ 引物4 Neo Pin-Ⅱ
T-DNA
+
EcoR I
KnpI
Neo Hind
N
Ⅲ ec^pm-
Sm 1aI
限制酶 识别位点
Amp* I 5' GIAA TC Am EcoR T 3 p'
KnpI 5'GGTACIC3'
复制原点 HindⅢ 5'AIAGCTT3' 复制原点
Smal 5'CcclGGG3
(1)PCR扩增技术是体外进行DNA复制 ,每次循环一般可以分为变性、 _和
三步,在此过程中使用的酶是 。 变性破坏 _键 ,因 此 DNA中G和 C的含
量越多,要求变性的温度越_ _(填“低”或“高”) 。
(2)据图可知 ,利用 PCR扩增目的基因时 ,应选择引物 _。 为使目的基因与质粒高
效重组,选用Kpn I和 Hind Ⅲ比选用Kpn I和 Sma I效果更好,原因是 。
(3)PCR的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所依据的原理是 。
(4)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杨树细胞只能表现出新霉素抗性,原因是 _ _ 。
生物试题 第 8页 (共 8页 )
河南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
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
生物 参考答案
1.D 【解析】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可以是 有同源染色体 ,处 于减数分裂 Ⅱ后期 ,C细胞不可
底物的种类或者酶的种类 ,A错误;光合色素提取 以作 B细胞的子细胞,C错误;图2中的 c→d发生
实验中,叶片研磨时应加入碳酸钙中和有机酸以防 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不会在减数分裂I过程中
止色素被破坏,B错误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 出现,D正确。 故选 C 。
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通过预实验 已经确定 5.B 【解析】表观修饰主要有两种机制 ,DNA的甲
了生长素类似物的大致浓度范围 ,故正式实验时不 基化修饰和染色质中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 ,高水平
用设置空白对照组 ,C错误 ;孟德尔对杂交和 自交 的甲基化修饰会导致启动子沉默和出现异染色质 ,
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设计测交实验 异染色质的结构会更加紧密 ,可能影响 DNA的解
进行了验证,D正确 。 故选 D。 旋,导致 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转录均不能正常进
2.B 【 解析】正常情况下 ,镉离子是有害金属 ,在细 行,A错误、B正确;甲 基化可能增强了 DNA 的稳
胞中的含量较少 ,不是大量元素 ,A错误 ;图 2 中 定性 ,但碱基序列和数量不发生改变,C错误;若甲
CdCl 胁迫处理下 ,PCS基因过量表达组和正常表 基化发生在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可能影响 RNA聚
达组中镉离子的含量均明显上升 ,B正确;图 1 中 合酶的识别 ,D错误。 故选 B。
36 h时 PC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已经明显增加 ,说 6.C 【解析】排尿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
明 PCS基因已成功转化,C错误 ;促进 PCS基因的 反射 ,A错误;脊髓对膀胱的控制受大脑支配 ,但脊
表达 ,有利于农作物的抗镉胁迫 ,D错误。 故选 B。 髓本身也参与其中,B错误;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
3.D 【解析】P、P 均为绿皮 ,F 出现了绿皮 ,且黄 可能会促进膀胱收缩 ,导致尿急 、尿频等症状 ,与
皮 : 绿皮=183 : 144≈9 : 7,可知黄皮和绿皮这对 OAB症状相似 ,C正确 ;在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而
相对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 自 由 不是脊髓,D错误。 故选 C。
组合定律 ,A错误 ;西葫芦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自 7.D 【解析】在运动过程中虽然消耗大量的能量 ,但
交时需要人工授粉 ,而豌豆是闭花授粉 ,自然状态 肾上腺素的 含量明显升高,肾上腺素可 以升高血
下即可实现 自 花传粉完成 自交 ,B错误;假设相关 糖,故不会导致血糖明显下降 ,A错误;在运动过程
基因用 A/a、B/b表示 ,双亲 的 基因型 为 AAbb× 中机体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B错误 ;两
aaBB,F 的基因型为 AaBb,对 F 进行测交实验得 种激素同升同降,推测二者作用可能相似 ,C错误;
到子代的性状分离 比为黄皮 : 绿皮 =1 : 3,C错 由图可知,运动后去甲 肾上腺素降低的速度比肾上
误;据选项 C可知 ,A 和 B同时存在时为黄皮 ,其 腺素降低的速度慢,D正确 。 故选 D。
余均为绿皮 ,绿皮植株中AAbb、aaBB、aabb是纯 8.D 【解析】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37 ℃左右 ,引
起体温向上波动的 因素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骨骼
合子·占 ·D正确。 故选 D- 肌战栗,甲 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组织细胞代谢活动
4.C 【解析】图 1 中A细胞表示减数分裂 I后期 ,同 增强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减少散热等 ;引
源染色体分离 ,A正确 ;图 1 中 B细胞中的着丝粒 起体温下降的因素 :汗腺分泌增多 ,汗液蒸发,增加
分裂,含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后期 ,图 2中 d 散热使体温下降 ,综上所述 ,D正确。 故选D 。
点表示每条染色体上有 1 个 DNA分子 ,可以是有 9.B 【 解析】自然灾害 、气候 、时间属 于非生物条件 ,
丝分裂后期,与 图 1 中 B细胞可以在同一时期 ,B 食物属于生物条件,A错误;不同种群之间在时间
正确 ;图 1 中,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细胞没 上的同步反应,即都在有利年份增加生物量 ,种群
· 生物答案 (第 1 页,共5 页) ·
之间的食物和空间等竞争压力增大 ,B正确 ;虽然 14.D 【解析】由 H*运出细胞需要ATP提供能量可
不同种群之间有同步反应现象,但生态系统仍具有 知,膜 外 H*的 含 量 多 于膜 内,故 H* 由 H+ -
一定的 自我调节能力 ,C错误 ;有些个体没有性别 , ATP酶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在盐胁迫下
如豌豆雌雄同体 ,没有性别 ,因此不是所有种群都 膜外的 Na+多于膜内,Na*运入细胞的方式是协
有性别比例 ,D错误。 故选 B。 助扩散 ,两者不相同,A错误 ;由于 ATP在细胞内
10.A 【解析】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机体对胰岛素 产生 ,故 B侧是细胞内,A侧是细胞外,B错误 ;在
不敏感 ,均可能造成糖尿病 ,A正确 ;从细胞中提 盐胁迫下膜外的 Na+多于膜内,Na*运出细胞需
取二甲双胍 ,不需要将其培养成为植株 ,经脱分化 要消耗H*浓度差形成的势能提供的能量,C错误;
形成愈伤组织后 ,扩大培养植物细胞 即可大量获 H*-ATP 酶抑制剂可使 H*-ATP 酶活性降低,
得二甲 双胍,B错误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经脱分 H*浓度差减小,为Na+运出细胞提供的能量减小,
化形成愈伤组织 ,然后悬浮培养愈伤组织细胞 ,C 运出的 Na+减少 ,故胞 内 Na*水平升高,D正确 。
错误 ;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 故选 D。
的敏感性 ,进而治疗糖尿病 ,D错误。 故选 A 。 15.A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 M 基因突变后 ,导致视
11.A 【解析】由图可知,参与 MCP过程的微生物利 神经磷酸酶过量表达 ,进而影响小梁网的功能 ,引
用的 是现成有机物 ,不属于生产者 ,A错误 ;海洋 发青光眼,说明突变的M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
微型生物碳泵有利于增加海洋储碳量 ,减少空气 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进而间接影响性状 ,A正确 ;
中的二氧化碳 ,可减轻全球温室效应 ,B正确;碳 由电泳条带可以看出,健康人有 2、3两条电泳条
在生物群落 中主要 以含碳有机物 的形式传递 ,C 带 ,说明正常 M 基因有 1 个酶 A酶切位点 ,父亲
正确;微型生物碳泵在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 与健康人相同,说明父亲也健康,而母亲和患病儿
表现在降低了碳的排放,体现了它在生态系统 中 子条带相同,均 比健康人多 出了条带 1,条带 1 为
的间接价值,D正确 。 故选 A。 突变的 M基因条带 ,说明母亲也患病 ,母亲与患
12.B 【解析】腌制泡菜过程中,在放置蔬菜时 ,每一 者同时含有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患病为显性性
行的蔬菜需要将茎叶颠倒放置 ,有助于蔬菜摆放 状且位于2号染色体上,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
均匀,充分与盐水接触,A正确 ;泡菜制作过程中, 性遗传 ,B错误 ;M 基因突变 为显性致病基因,突
要对使用的器具消毒 ,蔬菜进行适 当清洗即可 ,B 变基因只有条带1,无酶切位点,C错误;假设该夫
错误;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 妇的基因型是母亲 MM'和父亲 MM,已确定生育
小,C正确;加入陈泡菜水相 当 于接种了乳酸菌,
了一个男孩·患 病 的 概率 .D
而“旧盐汁还泻瓮 中”的目的也是为 了接种 乳酸
菌,D正确。 故选 B 。 误。 故选 A 。
13. A 【解析】根据预期的蛋 白 质功能出发 ,设计预 16.D 【解析】iPS细胞是加入关键基因后诱导出 来
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 的,故与结膜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一样 ,A错误 ;细
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获得所需要的 蛋 胞培养过程中加入适量抗生素可以防止微生物污
白质,对 CCHs进行合理设计可能得到多种基因 染,血清可以提供一些天然成分 ,B错误 ;成纤维
序列 ,由于密码子简并性表达出相 同的蛋白质 ,A 细胞诱导培养成为人结膜类器官的过程中,转入
正确 ;蛋 白质工程设计流程是从预期的蛋 白质功 相关因子后诱导形成的 iPS细胞分化程度较低,C
能出发 ,B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 出蛋 白质工程的基 错误;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
本途径与中心法则相反,C错误 ;3 过程是翻译过 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
程 ,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 A-U、U-A、G-C、 和特性 ,图中 iPS细胞只发育形成了结膜类器官 ,
C-G,D错误。 故选 A。 不足以说明具有全能性,D正确。 故选 D 。
· 生物答案 (第 2 页,共 5 页) ·
17.【答案】(10分 ) 病=1 : 1,且抗倒伏 : 易倒伏=1 : 1(1分 ) (2分)
(1)类囊体(薄膜) (1 分 ) 叶绿素和类胡 萝 卜 【解析】(1)甲植株雄性不育植 ,故作为母本 ,由于
素 (1 分) 红光和蓝紫光 (1 分) 色素能够 F 植株全部表现雄性可育 ,所 以甲的 基 因型 为
溶解在有机溶剂 (无水乙醇)中 (1 分 ) Msms或 MsMs,若甲植株基因型为 Msms,与乙
(2)叶绿素含量下降,使得光反应减弱,产生 的
植株 Ms+Ms+杂交 ,F 的基因型为
NADPH和 ATP减 少 ,NADPH 和 ATP是三碳
化合物还原所需物质,故暗反应速率也随之下降, .两 种基因型植株 分 别 自交后 F。 中雄
光合速率下降 (2分 ,合理即可)
(3)升高 (1 分) 自由水 (1 分 ) 细胞内的良 性不育 植 株 若 甲植 株 基 因 型 为
好溶剂;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运送营养物质和 MsMs,与乙植株 Ms+Ms+杂交 ,F 的 基因型 为
代谢废物 ;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等 (2 分 ,答出 Ms+Ms,F 自 交后 F 中雄性 不育植株 MsMs
两点即可)

【解析】(1)黄瓜幼苗细胞参与光反应的有两类色
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 卜素 ,这些色素主要利用 (2)①因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 的基因分别位于 4
的是红光和蓝紫光 ,可 以利用色素能够溶解在有 号和8号染色体上,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提取色素 。 基因,故易倒伏与抗倒伏 、易感条锈病与抗条锈病
(2)据表可知 ,高温胁迫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 ,使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得光反 应 减 弱 ,产生 的 NADPH 和 ATP 减 少 , ②通过表中的 数据可 知 ,TT
: Tt : tt= 310 : 1
NADPH和 ATP是三碳化合物还原所需物质 ,故 520 : 1 211≈1 : 5 : 4,野生型 (tt)和纯合突变型
暗反应速率也随之下降,光合速率下降。 (TT)杂交得到F (Tt),若不考虑配子活性下降 ,
(3)与对照组比较 ,高温组第一天黄瓜幼苗蒸腾作 则F 自交获得 F 中 TT : Tt : tt应为 1 : 2 : 1,
用升高 ,胞间 CO 浓度升高 ,黄瓜幼苗净光合速 与实际比值相比,F 中 tt 的比例增 大 ,由 此可知
率下降明显。 黄瓜在蒸腾作用过程中散失的是 自 含T基因的配子成活率下降 。 设 T雄配子成活
由水 ,自 由水是细胞内的 良好溶剂,参与多种生物 率是 x,其余配子均正常 ,则 TT : Tt : tt=x :
化学反应 ,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并为细胞提 (×+1) · 1-1 · 5 · 4· 由比 例计 算可 得
供液体环境等。
③实验设计: F 与野生型做正交 和反交 ,统计后
18.【答案】(10分)
代的表型和 比例 。
(1)Msms或 MsMs (1分 ) ÷ (2分 ) 预期结果 :F 作父本时 ,子代 中易感条锈病 : 抗
(2)①遵循 (1 分 ) 条锈病=1 : 4,且抗倒伏 : 易倒伏 =1 : 1;F 作
②T (1分) F 中DD : Dd : dd ≈1 : 2 : 1,符 母本时,子代中易感条锈病 : 抗条锈病=1 : 1,且
合分离定律的分离比,而 TT : Tt : tt ≈1 : 5 : 抗倒伏 : 易倒伏=1 : 1。
4,tt的比例增大 ,由此可知含 T基因的配子成活 19.【答案】(10分)
(1)胰岛B细胞 (1 分 ) 肝 、肌糖原(或糖原)
率下降 (1分 ,合理即可) (1分 )
(1 分)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③F 与野生型进行正交和反交 ,统计后代的表型 (2分 )
及比例 (1 分 ) F 作父本时 ,子代 中易感条锈 (2)正 (1 分 )
病: 抗条锈病=1 : 4,且抗倒伏 : 易倒伏 =1 : 1 (3)TGF-β1处理的等量的 LX-2-CE细胞
(1分 );F 作母本时,子代中易感条锈病 :抗 条锈 (1 分 ) (不同浓度/适宜浓度/一定量的)青蒿琥
· 生物 答案 (第 3 页,共 5 页) ·
酯和TGF-β1共同处理的等量的LX-2-CE细 植物单一,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胞 (2分) 荧光强度 (1 分 ) 实验组 的荧光 (2)若研究兔子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它的栖息
强度低于模型组 (高于对照组) (1 分 ,用字母表 地 、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 当草
示也可) 原返青时 ,兔子在远处通过识别植物的“绿色 ”来
【解析】(1)在血糖浓度升高时 ,胰岛B细胞分泌胰 搜寻食物 ,然后在近处通过植物 的气味来 辨别 和
岛素增加 ,进而促进血糖氧化分解。 并通过体液 摄取食物,“绿色”作为物理信息,气味作为化学信
运输到靶细胞 ,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葡 息,兔子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消费者的作用
萄糖进入肝、肌肉组织中合成肝 、肌糖原,同时抑 是能够加快生态 系统的物质循环 ,对于植物的传
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 萄糖 ,进而 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
维持血糖的稳定 。 (3)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在取样时
(2)途径 3产生的自 由基可以攻击肝细胞膜 中的 可根据地形选用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 ,羊草
磷脂分子,进而产生更多的自由基,使肝细胞大量 和苜蓿同化能量的去 向是呼 吸作用散失、被下一
死亡 ,属 于正反馈调节 。 营养级所同化 、未被利用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针
(3)人肝星状细胞会大量合成和分泌 I 型胶原蛋 茅适合在草原中生长体现了协调原理 ,而 引进针
白沉积在肝小叶 的窦 间隙 ,大量产生 I 型胶原蛋 茅增加了草原生态系统 的生物多样性 ,又体现了
白是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标志之一。 因此可以检测 自生的原理。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 ,可采取
I 型 胶 原 蛋 白 ,以判 断 肝 脏 纤 维 化 的 程 度 , 合理放牧或者改善生态环境并优化植物生长条件
LX-2-CE细胞需要诱导后才能活化 ,B组 加入 等措施 。
TGF-β1 处理的等量 LX-2-CE细 胞 ,C组加 21.【答案】(10分 )
入(不同浓 度/适宜浓 度/一定量 的)青 蒿琥酯 和 (1)复性(引物与模板链结合 ) (1 分) 延伸 (合
TGF-β1共同处理的等量 LX-2-CE细胞。 实验 成子链) (1 分 ) 耐高温 的 DNA聚合 酶 (Taq
结束后,检测各组 LX-2-CE细胞的荧光强度,若 DNA聚合酶) (1分) 氢键 (1分) 高 (1分 )
实验组的荧光强度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 组 ),则 (2)2和 3 (1 分) Sma I 切割 DNA后形成平
说明青蒿琥酯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 末端,T4 DNA连接酶连接平末端的效率相对较
20.【答案 】(12分 ) 低 (1分 ,合理即 可 )
(1)物种组成 (1分 ) 恢复力稳定性 (1分 ) (3)在凝胶 中 DNA 分子的迁移 速率与凝胶 的 浓
(2)栖息地、食物 、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 度、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等有关 (2分 )
系 (1 分 ) 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 (1 分 ) 加 (4)只有新霉素抗性基因会随着 T-DNA 区段导
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对于植物的 传粉和种 子 入受体细胞,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不会导入受
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2分) 体细胞中 (1 分 ,合理即可)
(3)五点取样 (1 分) 等距取样 (1 分 ) 呼吸 【解析】(1)PCR扩增技术是体外进行 DNA复制 ,
作用散失和 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 (1 分 ) 协调 每次循环一般可以分为变性 、复 性和延伸三步 ,在
和自生 (2分 ,答出 1 点给 1 分 ) 合理放牧 ;改 此过程中使用的酶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变
善生态环境并优化植物生长条件等 (1 分 ,合理 性是破坏氢键,因此 G+C的含量越多 ,要求变性
即可 ) 的温度越高。
【解析】(1)区分草原和森林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 (2)据图可知,利用 PCR扩增目的基因时 ,应选择
种组成。 一般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单, 引物 2 和引物 3。 为使 目 的基 因与 质粒高效 重
· 生物 答案 (第 4 页,共 5 页) ·
组,选用 Kpn I和 Hind Ⅲ比选用 Kpn I 和 Sma 度 、DNA分子的 大小和构象等有关。
I效果更好 ,因为 Sma I切割 DNA后形成平末 (4)只有新霉素抗性基因会随着 T-DNA 区段导
端,T4 DNA连接酶连接平末端的效率相对较低。 入植物受体细胞 ,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不会导
(3)PCR 的 产 物 一般通 过 琼脂 糖凝胶 电泳 来鉴 入植物受体细胞中,即成功导入 目 的基因的 杨树
定。 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的浓 细胞只能表现出 新霉素抗性 。
· 生物答 案 (第 5 页,共 5 页)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