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高 考 针 对 性 训 练生 物 试 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 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绘图时 ,可用 2B铅笔作答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 ,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 ,共 30分 。 每 小题给出的 四 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核仁组织区是核仁中富含核糖体核酸基因的染色质区域,人体细胞中的核仁组织区分别位于5对不同的常染色体上。 细胞分裂时核仁解体,核仁组织区位于染色体的一端。 细胞分裂结束时核仁会以多条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为中心重新形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真核生物中,核仁是核糖体形成的场所B.细胞中核仁组织区仅由蛋白质和RNA组成C.核仁组织区与核仁周期性的消失与重建密切相关D.在细胞分裂期,核仁组织区中的基因会大量转录形成 rRNA2.农杆菌感知到植物分泌的酚类化合物后,会开启其侵染过程 ,胞 内蛋白 V 识别并切割T-DNA的边界序列 ,切割后的T-DNA的一条链与V 形成复合物经通道复合体进入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被农杆菌侵染后会合成磷酸化的蛋 白 (VIP1-P)激活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 ,农杆菌的VF蛋白通过通道复合体进入植物细胞使 VIP1-P去磷酸化且去除 T-DNA上的V 为 T-DNA的整合做准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 识别切割T-DNA并与其形成复合物的过程主要由线粒体供能B.VF降低了植物的抗菌能力并促进了 T-DNA与染色体DNA的整合C.T-DNA与 VF借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过胞吞进入细胞D.农杆菌侵染进入植物细胞的过程未涉及氢键、磷酸二酯键的断裂与形成3.癌细胞表面过表达的 PD-L1 与 T细胞表面的 PD-1结合能抑制 T细胞的活化。 可通过制备PD-L1抗体来解除这一抑制 ,使癌细胞裂解死亡。 PD-L1与其抗体结合后会被癌细胞摄入,摄入的PD-L1 小部分被降解 ,大部分储存在囊泡结构 中重新 分布到 质 膜上再利用。CMTM6与 PD-L1 的结合促使其 回到质膜 。 细 胞 内的 Hsc70 能 与 CMTM6 竞争结合PD-L1,促进.PD-L1降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MTM6抑制T细胞活化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Hsc70的过表达能促进癌细胞的凋亡C.联合抑制细胞内 CMTM6基因和 PD-L1基因的表达 ,抑癌效果可能更好D.用 PD-1抗体替代 PD-L1抗体治疗,癌细胞表面的PD-L1 的摄入量会减少高三生物试题 第 1页 (共 8页 )4.神经干细胞线粒体内的 METTL8蛋白能催化线粒体DNA控制合成的mt-tRNAT发生甲基化修饰,进而使其发挥正常功能。 敲除染色体上METTL8基因会使神经干细胞线粒体内的 翻译及呼吸过程受阻,引起神经干细胞加速分化乃至数目减少,进而导致某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药物P可以通过增强 METTL8基因过表达或线粒体功能对该疾病产生一定的疗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除METTL8基因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B.mt-tRNAThr 甲基化修饰后才能携带氨基酸到达核糖体参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C.METTL8蛋白是由线粒体内的DNA编码且在 mt-tRNA的参与下合成D.药物P能增强 METTL8基因的表达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裂 ,以增加神经干细胞的数目5.玉米的受精极核是由两个极核(基因型同卵细胞)和精子融合形成,可发育成胚乳。 胚乳细胞继续有丝分裂和分化发育成糊粉层细胞,含有显性基因A的糊粉层细胞表现为有色 ,不含基因 A则表现为无色。 胚乳发育为糊粉层的过程中,基因A所在的染色体端部可能会出现缺失,姐妹染色单体在此连接,着丝粒分裂后,两个着丝粒间任意位点可断裂形成两条子染色体。 若某玉米种子的部分胚乳细胞(Aaa)发生上述变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该种子的玉米植株基因型为AAB.该变异会使糊粉层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C.有色糊粉层细胞的基因型为AAaD.该变异会使有色 、无色糊粉层细胞掺杂而呈现花斑状6.同域性物种形成是指新物种从同一地域祖先物种演化而来 ,在没有地理隔离的情况下产生生殖隔离的过程。 异域性物种形成是原来物种由于地理隔离而进化形成新物种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地域不同种群间频繁的基因交流可延缓同域性物种形成的过程B.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属于同域性物种形成C.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出现异域性物种的根本原因D.上述两种物种形成过程中一定都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7.血清素(5-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通过与5-羟色胺受体结合,在情绪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过程涉及 5-羟色胺受体的负反馈机制。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 (SSRIs)是常用的抗抑郁药物。 下列关于5-羟色胺和SSRIs的叙述正确的是()。A.5-羟色胺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进而抑制神经元的兴奋B.SSRIs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降解,增加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浓度C.5-羟色胺受体主要位于突触后膜,其激活会增强 5-羟色胺的释放D.长期使用 SSRIs会导致突触后膜敏感性下降,有利于 5-羟色胺的释放8.某患者因地震被困,四肢被重物长时间压迫后获救。 伤者获救后 ,肌肉细胞中的钾离子和肌红蛋白会因细胞坏死进入血液循环,出现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以及由此引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受压迫部位出现发凉现象是由于该处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所致B.受压迫组织坏死后释放大量肌红蛋白 、钾离子等 ,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增加,出现肢体肿胀C.肌红蛋白会阻塞肾小管和集合管,出 现少尿的症状 ,此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可能减少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应优先改善肾脏功能,同时避免使用含钾药物高三生物试题 第 2页 (共 8页 )9.某病毒有两种高危亚型A、B,此外还有 C、D两种亚型。 利用该种病毒衣壳蛋白制备的疫苗有二价疫苗(针对 A、B型)、四价疫苗(针对 A、B、C、D型)。 科研人员对分别接种二价、四价两种疫苗的若干名接种者进行追踪检测血浆中抗体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抗体浓度相对值■二价疫苗 口 四价疫苗A型 B型A.该病毒疫苗价数越多,其中所含的抗原种类越多,可以预防的疾病类型越多B.四价疫苗和二价疫苗均能诱导人体产生靶向 A、B的抗体,效果相同C.就 A、B型而言随时间延长,四价疫苗比二价疫苗提供更持久的保护D.纯化该病毒的衣壳蛋白以制备疫苗注入机体后一般不会引起细胞免疫10.浮游动物象鼻强与盔型潘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研究人员设置了高磷、中磷和低磷三个处理组 ,各组碳含量充足且相同 ,定期更换培养液并保证其余条件均一致。 将象鼻强单独培养或与等比例的盔型潘混合培养,在象鼻潘种群数量增长到最大密度后终止实验,统计得到象鼻潼的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品大平均 邪种 群群 密增 府长 1率 d/d 1食物中的C含量/P含量 食物中的C含量/P含量A.在高磷处理组中,种间竞争对象鼻潘的最大种群密度影响程度最低B.随着磷限制增加,象鼻强种群增长率降低,增长速率减慢C.在 C含量/P含量为2400的条件下,象鼻强最大种群密度较低,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三组处理中在C含量/P含量为740的条件下象鼻潘与盔型潘之间的竞争最激烈11.研究人员对某山区均匀划分了多个样方 ,统计部分植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其中重要值是衡量某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指标,频数是指该物种在此区域出 现的样方数,生态位宽度反映了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种 重要值(%) 频数(个 ) 生态位宽度(BL)1 20.33 82 60.482 3.33 44 23.963 3.55 28 8.944 14.62 86 42.81A.四个物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排序为1、4、3、2B.物种 2可能是阴生植物,其细胞壁薄 ,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绿体颗粒小且色浅C.物种的重要值取决于该物种的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和种间关系等因素 ,与频数无直接关联D.若物种4不是优势种,其在该区域可能具有分布均匀、广泛且稀疏的特点高三生物试题 第 3页 (共8页 )12.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生产资源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B.少吃肉、奶,多吃蔬菜会减少生态足迹中草地面积的占用,增大耕地面积的占用C.某地区生物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越多 ,该地区的碳足迹越大D.可采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提高生态承载力13.毕赤酵母是一种能直接利用甲醇的微生物 ,其含有的醇氧化酶基因(AOX1)强效启动子在甲醇存在时被激活,可以驱动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 人体蛋白 MT1-MMP定位在细胞膜上,并在多种肿瘤中被高表达出 ,MT1-MMP能促进肿瘤转移。 为进一步研究肿瘤转移机制,科研人员将 MT1-MMP基因转化至毕赤酵母,先将转基因个体进行低密度发酵,然后再进行高密度发酵,最终获得 目标蛋白 。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 是()。A.转基因毕赤酵母和大肠杆菌作为发酵菌种都具有发酵周期短的优点B. 目标蛋白的产量受发酵培养基成分、甲醇 、温度、pH 的影响C.可将MT1-MMP基因插入AOX1 中以便通过甲醇调控基因表达D.甲醇的作用是作为碳源和氮源以及诱导目标蛋白的表达14.单亲二体(UPD)是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来自同一亲本,其它染色体组成正常的个体,其染色体组成是 2n。 微卫星DNA(STR)的核心序列为 2-6个碱基 ,重复次数和分布个数因染色体而异,可以随染色体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 可使用STR检测技术对 UPD进行诊断 :先在各条染色体上找到 STR区域 ,在 STR区域的两侧设计 PCR引物 ,每对引物当中有一条是带荧光标记的,在同一体系中进行 PCR得到带有不同荧光标记的扩增产物 ,经电泳后被检测到 ,然后进行比对 、确认。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同一体系中进行 PCR使用的引物的复性温度应大致相同B.用含有核酸染料的载样缓冲液来鉴定扩增得到的PCR产物C.UPD现象可能会导致隐性遗传病以显性方式传递D.检测过程需要分析多个STR位点以确定是否为UPD15.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向健康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才能从动物腹水中获得纯度高的抗体B.抗体检测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能与特定抗原结合C.利用有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定位诊断肿瘤、心血管畸形疾病D.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后的小鼠单克隆抗体可降低人产生免疫反应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 ,每小题 3分 ,共 15分 。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3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 ,有选错的得 0分 。16.细胞需要大量能量时,伴随着大量乳酸的产生或消耗来满足能量供应。 乳酸既可以作为能量释放的产物又可以作为能量释放的底物 ,乳酸脱氢酶 (LDH)可催化乳酸和丙酮酸的相互转化。 LDH1和 LDH5是 LDH的两种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结构不同的酶),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含量不同。 LDH1对乳酸的亲和力高 ,有 利于乳酸生成丙酮酸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参与化学反应。 LDH5对丙酮酸的亲和力高,有利于丙酮酸生成乳酸,乳酸积累后运往其他细胞转化利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乳酸和丙酮酸的相互转化伴随着还原型辅酶I的产生与消耗B.同工酶 LDH1 和 LDH5的作用底物不同C.比较 LDH1和 LDH5的特性,骨骼肌细胞中LDH5较高而心肌细胞中LDH1较高D.当乳酸转化为丙酮酸进入心肌细胞后,可被分解为无机物高三生物试题 第 4页 (共 8页)17.进行性脊柱性肌萎缩症(SMA)与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 良症(DMD)两种遗传病症状相似 ,均会导致肌肉力量不足,临床上较难区分。 SMA由等位基因 A、a控制 ,DMD由等位基因 B、b控制 ,A、a和 B、b不位于 Y染色体上。 图 1 为两种遗传病的 系谱图 ,图2为家系中部分个体两种病相关基因PCR扩增后获得的电泳(可分离不同基因,M为标准样品)图,不考虑突变和互换。 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O 正常男性、 女性患SMA女性患DMD男性两病均患男性肌肉力量不足的已去世女性图1 图2A.Ⅲ 的DMD致病基因来自于I B. Ⅱ 和Ⅱ 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5/16C.可调查I 父亲是否患病来判断I 的患病类型D.a基因可能由 A基因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突变而来18.科研工作者研究三种植物种子萌发情况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发 芽率(%)植物种类黑暗 光照 黑 暗+GA 光 照+GA植物 1 0 78 80 80植物 2 0 74 73 74植物 3 0 40 42 43A.三种植物种子在黑暗条件下均不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必须在光照下进行B.实验自变量有植物种类、光照条件、实验植物自身的内源赤霉素C.三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是光照和GA相互作用的结果D.除 GA外 ,油菜素内酯也能促进种子的萌发19.下图是对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E ~E,和 a~r均为与该生态系统成分相关的能量数值,其中E 以及 f、g、h、i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n中均含有第二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B.m中的能量最终会通过 e、i和 r所对应的途径均以热能形式散失C.第一 、二营养级之间 的 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c+g+k+p)/(b+f+j+n)×100%D.可将 a、b、c、d、e等数值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形成一个能量金字塔20.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为维持其可塑性 ,在受到实验性干预时其细胞发育会发生改变。 内细胞团包括上胚层(Epi)和原始内胚层(PrE)。 分别用 FGF4或 MEK抑制剂处理早期松散的细胞团,处理得到的细胞团转化为PrE或 Epi,然后通过免疫手术去除滋养层。 FGF4处理后,76.9%的胚胎为PrE标志物单阳性,其余 23.1%的胚胎含有少量表达高水平 PrE标志物和低水平Epi标志物的细胞;在 MEK抑制剂处理的胚胎中,81.2%的胚胎呈Epi标志物单阳性。 去除滋养层 48小时后,FGF4处理的胚胎中63.6%发生了滋养层从头重建,但用MEK抑制剂处理的胚胎只有29%发生滋养层重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 FGF4或 MEK抑制剂处理早期胚胎通常为桑甚胚或囊胚B.PrE可能具有重建滋养层的潜能,而 Epi细胞的可塑性较低C.内细胞团可塑性可依赖于 FGF4和滋养层的缺失D.PrE可以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产生Epi和滋养层高三生物试题 第 5页 (共 8页)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5小题 ,共 55分 。21. (11分)为研究独角金内酯调控葡萄幼苗耐盐性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探究了 不同浓度的独角金内酯类调节剂GR24对盐胁迫下葡萄幼苗光合作用相关参数及离子稳定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其中,SOS1、NHX是 Na*的转运蛋 白 、SKOR是K*的转运蛋白 ,SOS1、SKOR位于细胞膜上,NHX位于液泡膜上,葡萄幼苗通过它们调节细胞内相对稳定的Na+和 K+比值,维持正常生理状态。 全培养液中的Na+和 K+进入葡萄幼苗细胞分别是通过协助扩散和依赖于载体蛋白 AtHAK5的主动运输。注 : CK为空白对照组总 胞叶 气 间绿 孔 C索 导 O相 度 ,浓对 相 度相含 对 对量 值 值+0.5μmolL+1μmolL+2μmolLGR24 GR24 GR24 GR24 GR24 GR24 GR24 GR24 GR24图(一 )不同浓度的GR24对葡萄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细 细胞 胞 CK NaCl NaCl+GR24质 质基 基质 质中 中 SKOR表达量 高 低 中N Ka ·相 相 SOS1表达量 低 中 高对 对值 值 NHX表达量 低 中 高图(二 ) GR24对盐胁迫下葡 萄幼 苗 离子含量以及离子转运蛋白的影 响(1)从叶绿素合成所需的矿质元素角度分析,高浓度 NaCl导致葡萄幼苗总叶绿素含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2)据图一数据分析,GR24的最适作用浓度为 ,此浓度下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低的原因是 。 GR24 的 施用效果除了受浓度影响 外,还会受到哪些施用因素 的影响(答出两个即可)。(3)据图二数据分析,比较 CK组和盐胁迫组,SKOR起到 (填“外排”或“吸收”)K*的作用;盐胁迫时,喷施GR24会使葡萄幼苗的Na+和K*比值 (填“升高”或“降低”),推测GR24的作用机制可能是 。22. (14分)水稻 6号染色体上三个紧密连锁的基因 ORF3、ORF4 和 ORF5(可用 3、4、5 表示),共同调控水稻雌配子的育性,对雄配子没有影响。 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 ,籼粳稻亚种间杂种育性下降 ,结实率很低。 典型的籼稻和粳稻基因型分别3+3+4-4-5*5+、3~3-4+4+5~5~ (“+”代表有功能 ,“-”代表无功能)。 为研究基因 ORF3、ORF4和ORF5:对雌配子育性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实验一P F F 粳稻×籼稻 杂交型 籼稻型 :粳籼杂交型 : 粳稻型=89 : 99 : 0(1)F 杂交型水稻的基因型为 ,由 F 的性状分离比可知,基因型为 的雌配子育性大大降低。高三生物试题 第 6页 (共8页)(2)雌配子的育性可通过水稻自交检测,以各个单株Sf的平均值为检测数据,Sf=单株籽粒数/(单株籽粒数十单株空壳数)×100%。 将不同ORF基因分别导入籼稻或粳稻,鉴定筛选出 只在非 6号染色体上插入一个外源 ORF基因的个体作为转基因亲本,按照下表进行杂交实验。实验二:杂交组合 F 雌配子育性组别 F 植株类型父本 母本 (Sf平均值)含转基因4*的籼稻 约为 100%1 转入 4*的籼稻 转人4*的籼稻非转基因籼稻 约为 100%2 粳稻 转人 5*的粳稻 无含转基因5*的粳稻 约为 03 转人5*的粳稻 粳稻非转基因粳稻 约为 100%含转基因3*的粳籼杂交型 …4 籼稻 转入 3*的粳稻非转基因粳籼杂交型 约为 50%①通过实验二可知基因ORF4和 为雌配子育性的“杀手基因”,只要在原始生殖细胞存在过就对所有配子发挥作用,可使雌配子败育;基因 _为雌配子育性的“保护基因”,只有配子中存在该基因可消除“杀手基因”的作用。②5组实验中“ ”处Sf平均值约为 。(3)利用上表杂交组合中已有的转基因水稻材料设计杂交实验 ,验证“杀手基因”和“保护基因”的种类及作用机制,并预期F 植株类型及育性 。23. (9分)糖皮质激素(GC)是一种固醇类激素,对机体的认知、免疫和物质代谢等有重要调节作用,其分泌过程如图所示。持续来自环境的 分泌 调节机体认识、 免创伤、压力等 下丘脑 CRH- 垂体 ACTH- 肾上腺皮质 GC 疫和物质代谢等(1)血液中GC的含量比 CRH的含量 (填“高”或者“低”),原因是(2)GC分泌过多会损伤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影响 ,导致短时记忆减退 。(3)GC作为药物使用时 (填“能”或“不能”)口 服 ,但长期使用 的病人停药后 , 自身产生 GC 的量会 下 降 ,原因是 。(4)允许作用是指有些激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器官、组织或细胞而产生生理作用 ,但是它的存在却为另一种激素的生理学效应创造了条件的现象。 已知血压会随血管收缩而升高,为了验证GC、肾上腺素(A)和去甲 肾上腺素(NA)在血管收缩方面是否存在允许作用。 科研人员设计实验,结果如右图。在促进血管收缩方面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 ,起 时间/A允许作用的激素是 。24.(10分 )某湿地在数年间依次经历了秋茄+桐花树群落到白骨壤十秋茄群落,再到白骨壤群落的演替过程。 研究人员统计了不同的群落年龄中植被郁闭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高三生物试题 第 7页 (共 8页 )群落年 龄 4 年 17 年 56年 73 年郁 闭 度 26% 58% 77% 24%物种 多样性 指 数 1.79 0.83 1. 62 1. 3(1)决 定群 落性质 最重要的 因素 是 。 在调查初期,研究人员发现每年春夏季时秋茄由 于无性繁殖和不间断 的花果期而数量增加,而秋冬季时秋茄死亡率升高,桐花树出生率增加,在群落中更占优势,该过程 (填“发生”或“没有发生”)次 生演替,理 由是(2)秋茄和 白 骨壤在该 地不 同地 段的分 布和种群 密度 不 同,体 现 了群 落水平结构具有的特点 ,影 响该特点的生物因素有(3)郁 闭度通 常反 映 了植被地上部分遮蔽 地面的程度 。 在 没有人为干扰 的情况下 ,群落年龄在 4到 17年 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而 在群落年龄到 56年时物种多样性指数又逐渐恢复,从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生态位角度分析,原 因可能是 。(4)演替 晚期阶段,人为砍伐使该湿地受到破坏,出现了大量裸地,若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可采取的措施有 。 (答 出两点)25. (11 分 )研 究发现水稻MEL2基 因等位突变体 mel2 会 导致个体不能产生雌配子,个体 的花粉育性保持完 全 正 常 ,其 他 农 艺性 状 均不 受 影响。 科 研人 员将 野 生 型 M EL2 基 因经PCR扩增后 接入图甲 中含有杀花粉基 因 ZM-AA1 和糊 粉层 特异 性表 达 的红 色荧光 基因DsRed2 的双 T-DNA 载体中,以获得新的品系,构建过程如图所 示 。Fs′ 3'MEL PCRs'_ -3'2 MEL' 23' 5 7R 3' s′+-第一个T-DNA区 第二个T-DNA区-图甲: 载 体 11 NPT p 2 插入位点 12 P3 ZM-AAI 13 P4 DsRed2信息 LB1 RBILB2 RB2Bb Bisl Bb Btsl Bb,BtslSCCAGTCCCAGTACCACTTOCTCACTCCAACCAGTG Lacz CACToCTToCAGTCCCAGATCGAACACACCACTGG3CGTCACCGTCATCCTGAAGCAGTGACG CGTCAC GTGACGAACGTCACCGTCTACCTIGTGTCGTGACGSBb.Btsl Bb.Bisl Bb.Btsl框: 图甲载体插入位点序列信息使用Bb.Bts I 37℃, 60min;94℃, 30min;第一个T-DNA区- 第二个T-DNA区·图 乙: 重 组 11 NPT rt P2 MEL2 12 3 ZM-AAI 13 4 DsRed2 14载体信息 LB1 RBILB2 RB2注 : LB/RB:T-DNA边界序列 : NPT:新 霉素抗性基因 ; P1-4: 启 动 子; T14: 终 止子: LacZ: 半 乳糖苷酶基因, 表达后可使菌落为蓝色;BbBsl:一种切口酶,识别框中划线处5'CACTGC3’序列,并在框中黑三角处把单链切开一个缺口,最适温度为37℃。(1)通过 PCR扩 增水稻MEL2 基 因并正确连入 图甲载体中,使用的 F引物 5'端需要添加的序列为 5'_ CACTGC3'(写出 15bp序列)。(2)使 用 Bb.Btsl 对图甲载体插入位 点可得 到 个缺 口,推 测 图中 94℃处理 的目的是 ;使用 LacZ作 为菌落筛选基因时 ,重 组转化后的阳性菌落呈 色(填“蓝”或“白”)。(3)将重组载体导人 mel2纯合突变体,可在阳性转化苗(两 T-DNA均可检测到)的后代中挑 选 出只含 第二个 T-DNA插 入 的株 系 A,原 因是 ;假设 株系 A 只有 一个 T-DNA插入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功能,该株系自交后产生的种子中红色荧光种子的比例为 。高三生物试题 第 8 页 (共 8页).参考答案1-3 CBA 4-6 BDA 7-9 DAD 10-12 ADD 13-15 BBA16B 17CD 18 ABC19 BCD 20AD21. (11分 )(1)高浓度 NaCl导致土壤渗透压增大阻碍了葡萄幼苗对氮、镁元素的吸收(必须答出葡萄幼苗对氮、 镁元素元素的吸收量减少。) (2分 )(2) lumol/L (1分 ) 该浓度下, 虽然气孔导度增加使二氧化碳吸收量增加, 但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反应速率加快,吸收二氧化碳量增加, 最终导致胞间二氧化碳剩余量低 (2分) 施用时间、 施用部位、 施用方式 (2分 )(3) 外排 (1分) 降低 (1分) 独角金内酯上调了 SOSI、 NHX的表达量,SOS1使胞内过多的Na'排出细胞外、 NHX则会使过多的Na排入液泡储存,从而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的积累, 同时,载体蛋白 AtHAK5对钾离子的吸收增强,使胞内 K浓度增加,从而降低了Na'/K比,维持了胞内的Na/K平衡 (2分)22. (14分 )(1) 33 44~5'5° ( 1分 ) 3 45~ ( 2分 )(2) ①ORF5 (5) ( 2分 ) ORF3 (3) (2分 ) ② 75% (2分 )(3) 转入5的粳稻 (父本) ×转入3的粳稻 (母本) (1分 )F :非转基因粳稻: Sf约为 100% (1分 )转基因3'的粳稻: Sf约为 100% (1分 )含外源3和 5的粳稻: Sf约为 50% (1分 )含外源 5的粳稻: Sf约为Q (1分)23. (9分 )(1) 高 GC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可以增高激素含量,放大调节效应。 (2分 )(2) 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3) 能 长期使用GC,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 使肾上腺皮质萎缩, 停药后, 产生GC的量会减少。 (2分)(4) NA+A (或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GC (或者GC与 NA和 A)24. (10分 )(1) 物种组成(1分 ) 没有发生 (1分 ) 该现象为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1分 )(2) 镶嵌分布 (1分 )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 (1分 )(3)不同的物种对阳光的适应性有差异,导致部分物种被淘汰 随演替的进行, 群落的垂直结构越来越复杂,不同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资源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2分 )(4) 引入适合该环境的当地动植物物种; 种植秋茄和桐花树; 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禁止乱砍滥伐 (2分)25. (11分 )(1) CCAGTAGCACTTCGT (2分 )(2) 6 (1分 ) 打开氢键,使缺口间的短链解离形成突出 (黏性)末端 (2分 ) 白 (2分 )(3) 两个 T-DNA分别插到不同染色体上, 减数分裂后两T-DNA进入不同配子中 (2分 )1:1 (2分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