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初中名校联盟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湖北初中名校联盟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湖北初中名校联盟2025年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 16
一、选择题(共13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中国茶经》记载:恩施玉露于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匀整、紧圆、挺直、色绿。因其茶味鲜爽、毫白如玉、格外显露的特点,称为“玉露”。回答1 ~ 4题。
1.“恩施玉露”制作工序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采茶:从茶树上采摘茶叶B.蒸青:高温蒸汽破坏酶的活性
C.扇凉:将蒸青叶迅速扇凉,降低叶温D.揉捻:通过外力将叶片揉成条
2. “恩施玉露”也称“富硒茶”。这里的“硒”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3.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C22H18O11)是“恩施玉露”茶叶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关于茶 多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由22个碳元素、18个氢元素、11个氧元素组成
D.1个茶多酚分子由2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4.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呵护着“恩施玉露”的好品质。下列做法不符 合这一理念要求的是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C.废弃塑料回收利用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5.安全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硫酸钠:Na2SO3 B.铁离子:Fe+3 C.2个氦分子;2He2 D.银元素:Ag
7.下列劳动项目及应用化学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25年2月,我国科学家通过精确控制单层二硫化钼(MoS2)晶界形成,实现了高效盐水分离。二硫化钼也可用作某些反应的催化剂。回答9~10题。
9.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钼的原子序数是42
B.钼属于非金属元素
C.钼原子的质子数为42
D.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5
10.一定条件下,用二硫化钼作催化剂,可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触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对甲中的100 mL NaCl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实验一后,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二后,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实验二后,甲中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实验二后,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12.下表所示是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4种实验方案,其中“—”表示未进行金属化合物溶液与金属之间的实验。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籍中记载了丰富科学知识。下列对古籍记载理解错误的是
A.《山亭夏日》中记载“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B.《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指的是CaCO3高温分解可得CaO
C.《茶经》中记载“风能兴火”,说明充足的空气使可燃物燃烧更旺
D.《神农本草经》记载“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金属汞
二、非选择题(共7题,共32分)
14.(4分)化学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图1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这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 (填“大”或“小”)的性质。
(2)图2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滴灌,其优点有 (答一条即可)。
(3)图3中的尿素是工业生产的化工产品,也是一种化肥。尿素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4)图4中打开瓶盖后汽水自动喷出,其原因:①打开瓶盖后压强减小,CO2溶解度减小 而大量逸出;②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 (4分)阅读科普短文。
2024年9月,国产三折叠手机正式开售,引领折叠新时代。
手机屏幕:主要由涂层和柔性基板组成。其中,屏幕保护膜使用透光
率 92%的高透聚硅氧烷,聚硅氧烷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电绝缘性能。
散热系统:业界首创“超冷柔性石墨烯散热系统”,将石墨烯膜散热技术应用在更小尺寸的折叠屏上。石墨烯的热导率极高,理论上单层石墨烯的热导率可以达到 5 000 W/mK以上,远高于传统金属散热材料如铜(约400 W/mK)和铝(约200 W/mK)。其次,石墨烯能兼顾轻质和柔韧性,这使得它易于加工成不同的形状,适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散热设计。
充电时间短:手机电池一般采用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在充电时,充电器将外部电源提供的电能传输到手机电池中,根据评测,从1%电量开始,充电时间与充电电量如下表所示。
三折叠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我国将持续投入折叠屏技术研发,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1)聚硅氧烷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石墨烯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散热系统,是因为 _____。
(3)锂离子电池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 价。
(4)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充电特点是 。
16.(5分)铜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制造铜箔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1)铜原料主要是含铜99.8%的高纯铜,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溶铜”前,粉碎处理铜原料的目的是 。
(3)“操作1”的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该操作名称是 。
(4)“制箔”中,发生的反应:2CuSO4 +2H2O 2Cu + O2 ↑+2X,X的化学式为
(5)“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 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图2可知, 温度应控制在 (填字母)内。
a.45 ~49 0C b.50~52 0C c.53~55 0C d.56~60 0C
17.(5分)2025年4月1日12时,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 2CO2 ↑ +4H2O +3N2↑
(1)C2H8N2中,C、H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如果长征二号丙携带了 6 t偏二甲肼,则理论上需要四氧化二氮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8.(4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装置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装置甲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作用是 。
(4)若用装置乙收集并验满氧气,带火星小木条应放在__(填“b”或“c”)端。
19.(6分)家庭清洁好帮手一一去污盐,强效去污、绿色环保。兴趣小组同学对“去污盐”的去污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产生了兴趣。
【查阅资料】某去污盐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 3H2O2),溶于水产生Na2CO3和 H2O2,去污原理之一是H2O2在一定温度下释放出活性氧,溶解的活性氧对织物上的污溃起氧化作用达到去污目的。
(1)该去污盐溶于水后溶液的pH (填“大于”或“小于” )7。
(2)H2O2释放出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问题】影响该去污盐释放和溶解氧的因素有哪些?
【提出猜想】影响该去污盐释放和溶解氧的因素有温度和去污盐的质量。
【实验探究】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数据如表;
(说明:1 g该去污盐溶于水中产生的H2O2与0.92 mL 30% H2O2溶液中含有的H2O2相当)
【数据分析】
(3)由上表数据可知,去污盐释放和溶解氧的最佳温度是 0C。
(4)800C时,5 g去污盐在100 mL水中,最大溶解氧量少的原因是 。
(5)对比实验I、Ⅵ和Ⅶ,可推测去污盐溶于水后Na2CO3的作用是 。
【反思评价】
(6)有小组成员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去污盐”的情形以及从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角度看,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你认为不严谨之处是 。
20.(4分)氨气(NH3)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零碳燃料。“间歇式清洁电力Haber- Bosch法合成氨工艺”利用N2和H2(经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得)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制氨,是目前唯一大规模合成氨方法。该方法只使用可再生电力、水和空气,副产品只有氧气,是清洁可持续的合成氨生产方式。
N2常用液态空气分离法、膜分离法(如图1)和分子筛吸附法(如图2)获取。
生产H2有煤气化、天然气重整及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等方法。根据H2的来源,所合成的 氨分别称为棕氨、蓝氨和绿氨。绿氨为基本上零碳的氨。
(1)膜分离制氮技术利用高分子中空纤维膜对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等气体的可渗透性不同实现分离。由图1可知,氮气的渗透性比氧气的 。
(2)分子筛具有特定的孔径大小,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分子大小不同的气体。如图2,分子 筛对氮气的吸附性比对氧气的 。
(3)由图3可知分子筛吸附法制N2, 情况下更有利于分离氮气和氧气。
(4)Haber-Bosch工艺合成的氨属于 (填“棕氨”或“蓝氨”或“绿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