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皋学校2025年上八年级5月学科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描述的生物特征是 (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经过“太空旅行”的水稻种子中能发育成幼苗的结构是 ( )A.胚芽 B.胚根C.胚乳 D.胚3.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在适宜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及长势的情况分别是 ( )A.乙先发芽,甲、乙长势一样好 B.甲先发芽,甲、乙长势一样好C.同时发芽,甲长势好,乙长势不好 D.同时发芽,甲长势不好,乙长势好4.下列实验或活动中,目的与步骤或方法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 步骤或方法 目的A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对光时转动反光镜 使物像在视野中央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叶片脱色、漂洗后加碘液 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C 观察、解剖花 用刀片将子房纵切 观察子房内的胚珠D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 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5.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C.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D.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增多6.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放进透明密闭的容器内,满足植株所需要的所有自然条件。然后测定夏季一昼夜间容器内二氧化碳(CO )浓度的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当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曲线上对应这一生理状况的点有 ( )A. a点和d点B. b点和c点C. a点、b点和c点D. b点、c点和 d 点7.如图为胎盘和脐带示意图。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与绒毛之间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脐带与胎儿相连,内有脐动脉和脐静脉,连接它们的毛细血管位于绒毛内。与脐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脐动脉中的血液( )A.含氧量高、营养物质含量高 B.含氧量低、营养物质含量低C.含氧量高、营养物质含量低 D.含氧量低、营养物质含量高8.花生也被称为“长生果”,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医生提示患有下列哪种病的人应少吃花生( )A.胆囊炎 B.贫血 C.糖尿病 D.白血病9.人体内肺泡可以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数目多,扩大了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表面积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C.通过呼吸作用实现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D.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10.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B段表示吸气过程,肋骨间的肌肉收缩B. BC段表示呼气过程,胸腔容积缩小C.在AB段,外界大气压小于肺内气压D.在B点和C点,外界大气压等于肺内气压11.如图曲线代表人体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代表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的含量变化B.血液流经胃部时氧气的含量变化C.血液流经肝脏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一段时间内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12.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较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内,达到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的目的。此过程中雾化后的药物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心脏中的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13.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缓解,原因是 ( )A.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 B.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C.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 D.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14.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 “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 ( )A.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 B.夜盲症、坏血病C.脚气病、佝偻病 D.呆小症、肢端肥大症15.“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有脊柱 B.有两对翅C.有口无肛门 D.呈辐射对称16.春天,变色树蜥(爬行)喜欢在有阳光的清晨先晒太阳,再去觅食,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它晒太阳主要为了( )A.清洁身体 B.防止水分散失C.升高体温 D.躲避天敌17.在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上,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会向国旗敬礼。下列对敬礼动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敬礼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完成此动作需要消耗能量C.只需运动系统参与即可完成 D.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18.冰壶运动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它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髋关节的灵活性能让运动员在投壶时维持较低的身体重心。如图是髋关节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②中的滑液和④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B.结构⑤从结构③滑脱出来,叫作骨折C.髋关节在运动中起到了支点的作用D.完成投壶动作的动力来自骨骼肌19.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绘制了不同温度下某种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的成活情况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细菌成活数越多B.影响细菌生活的环境因素仅有温度C.随着气温的转暖,该细菌会大量繁殖,危害人体D.为了彻底杀死这种细菌,可以将它们煮沸20.下列为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和乙的细胞结构相似B.丙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C.丁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D.四类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21.“蝗灾”在历史上一直是农业的噩梦,在化学农药没有普及的时候,蝗虫常常铺天盖地,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22.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 )A.奔跑飞快 B.脑容量增加C.后肢粗壮 D.用火和使用工具23.下列是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的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相同B.丙的幼虫与成虫生活习性完全相同C.丁中④为果实,是由③中的胚珠发育而来的D.这四种生物的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24.某些兰科植物的花瓣在形状、颜色和绒毛方面,酷似雌黄蜂的外表,可以吸引雄黄蜂与它“交尾”。下列关于兰花的这一特性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植物为了成功传粉而产生的变异 B.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D.有利于繁殖后代25.对某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在防治传染病的各项措施中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0分。)26.(每空1分,共10分)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图形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图一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甲、乙、丙的某些生理过程。材料二:某国将核污水排入海洋。这种污水中的核物质随着洋流和食物链扩散,影响生态安全、人类健康等方面,.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该国的内部问题,也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国际问题。图二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1)在图一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图二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2)在图二组成食物网的动物中,可以把海贝、乌贼分为一类,带鱼、大黄鱼、鲨鱼、海牛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3)图二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一中的 (选填“甲”“乙”或“丙”)。若图一中的a、b、c代表图二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三种生物,则b代表的生物是 .(4)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 ,图二中海贝和海牛的关系是 .(5)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用图一中数字列出表示“碳中和”的等式: 。由图一可知,为了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么做 (写出一条即可)。27.(每空2分,共10分)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吃的草莓“果实”是由花托膨大发育而成。草莓“种子”是受精后的子房膨大形成的瘦果,附着在膨大花托的表面。请根据图片、曲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文字叙述和图一、图二,附着在膨大花托表面的瘦果属于 (填器官名称)。(2)冬季草莓种植主要是在温室大棚中进行,白天果农将取暖的蜂窝煤炉搬进大棚,其目的是(3)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草莓温室大棚内进行了系列实验。若将该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①②,发现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这说明 ,(4)图四表示晴天密闭草莓温室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草莓体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填图四中的字母),原因是 。28.(每空2分,共10分)近几年来,痛风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青少年中不断升高。痛风是血液中尿酸(主要存在形式为尿酸盐)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引发的疾病。火锅、海鲜、高果糖饮料、啤酒等是引发痛风的饮食因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尿酸主要在肝脏中形成,随血液循环由下腔静脉最先流回心脏四个腔中的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大部分尿酸经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进入到肾小囊内,最终排出体外。(2)当血液中尿酸过量,部分会以尿酸盐形式被肾小管重吸收,流回血液引发痛风。如图1所示,肾小管细胞有许多刷状缘,该结构能促进尿酸盐的重吸收,请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原因: 。请再举出一个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并分析说明: .(3)痛风患者易患肾结石,医学上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治疗手段,将较大结石转变为非常小的结石,据图2 写出小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肾脏→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4)预防痛风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起。请结合资料,提出两条生活建议: 。29.(每空1分,共5分)高低肩体态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若长期使用右肩背书包,右侧肩胛提肌(如图1)会经常处于 状态,导致两侧肌肉力量不均衡,从而出现肩部右高左低的现象。(2)如图2所示,正常的肩关节中,[④] 及周围的韧带对关节形成包裹,保证关节的牢固性。如果关节周围的部分肌肉过于紧张,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异常。(3)严重的高低肩会导致脊柱和胸廓的形态改变,稍做运动便气喘吁吁,影响了肺与 的气体交换。(4)研究人员对高低肩人群开展了肩、背部功能性训练的研究,结果如下表。研究阶段 双肩差(cm)对照组(不做训练) 力量训练组 力量训练+柔韧训练组训练前 1.86 1.90 1.80一段时间后 2.08 1.71 1.37由研究数据可知:如果不做任何干预,可能会导致高低肩现象 (选填“加剧”或“改善”);进行相关训练可以有效改善高低肩现象。(5)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高低肩体态 (写出一条即可)。30.(每空1分,共5分)下图为某同学在校园科技节上的参赛作品————血液循环演示模型,其中单向阀模拟瓣膜(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演示过程:a.同时挤压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橡皮球经红色软管流出,进入烧杯;b.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烧杯经蓝色软管流入橡皮球。(1)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 过程。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 。若乙烧杯模拟肾脏,则蓝色软管2中的血液明显减少的成分是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 (选填“打开”或“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3)指导老师指出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可进一步完善。模型中缺少的心脏结构及应补充的位置分别是 。31.(每空1分,共5分)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图一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图二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作答。(1)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图一所示。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图一中 (选填“甲”或“乙”)表示雌果蝇体细胞。(2)根据图二的杂交实验可知,长翅是显性性状,子代个体中出现残翅雄果蝇的概率是 .(3)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AA 还是 Aa,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一:从图二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方案二:从图二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长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你认为方案 是可行的,理由如下:①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 AA;②若杂交后代 ,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 Aa。32.(每空1分,共5分)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2023年2月, 甲型流感在我国进入高发期,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严重的会引发肺炎或其他脏器的衰竭。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通过消化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资料二: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 40%~60%,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在我国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传播现象,其原因是幽门螺杆菌虽然主要分布在胃内,但部分感染者的唾液和牙菌斑中也可检出。(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流病毒和幽门螺杆菌都属于 ,两者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2)接种流感疫苗是避免患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没有接种甲流疫苗的人属于易感人群。学校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了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3)幽门螺杆菌可寄生在人胃内,主要通过分裂生殖的方式繁殖,胃黏膜分泌的溶菌酶和胃酸,可杀死多种病菌,属于 免疫,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唯一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细菌,其会导致上皮损伤,进而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甚至导致胃癌。(4)请根据资料分析,写出阻断幽门螺杆菌在家庭聚集中传播的具体措施: (写一项即可)。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D2. D3. C4. A5. B6. B7. B8. A9. C10. C11. B12. C13. B14. A15. B16. C17. C18. B19. C20. D21. D22. B23. D24. A25. A二、非选择题答案26.(1)二氧化碳(CO );食物链和食物网;太阳能(2)体内有无脊柱(3) 丙; 带鱼(4) 乙→a→b→c; 捕食和竞争(5) ①+②=③+④; 示例: 绿色出行、节约用电27.(1) 果实(2)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3)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4)B;此时二氧化碳浓度最低,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最多28.(1) 右心房; 肾小囊(2)刷状缘增大重吸收面积;示例:小肠绒毛增大吸收面积(3) ①→③→④(4)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少喝啤酒29.(1)收缩(2) ①关节囊(3) 外界(4)加剧;力量训练+柔韧训练(5)双肩交替背书包30.(1)收缩;主动脉;尿素、氧气(2) 关闭(3)心房;橡皮球与单向阀之间31.(1) 3对常染色体+XY; 乙(2) 12.5%(3)一;出现长翅和残翅(或残翅占50%)32.(1)病原体;甲流病毒无细胞结构,幽门螺杆菌有细胞结构(2)切断传播途径(3)非特异性(4)使用公筷、餐具消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