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岳阳市2025届高三信息卷历史本试卷共10页,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和姓名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3分x16=48分)1.史籍中的“秦夏”原指“西方之秦”。商鞅变法之后,过去以华夏正统自居的礼乐旧邦,不能同新近崛起的“秦夏”相抗衡,秦人更将此“夏”解释成为“华夏”。“秦夏”释义之变A.缘于颠覆周代基本制度 B.旨在构建集权统治基础C.催生了华夏认同的观念 D.伴随中原文化向东扩展2.下表反映了汉高祖至汉元帝时期郡、国二千石官吏的出身情况(单位:人)。这种变化高祖 惠帝 吕后 文 帝 景 帝 武 帝 多 帝 宣 帝 元 帝a 1 0 0 4 3 4 4b 11 2 3 2 7 8 3 5 3a/a +b 1/17 0/2 0/7 4/12 3/6 4/9 4/7(a:历任县、道的长吏升为郡、国二千石官吏的人数;b:只担任过中央文、武官后调任郡、国二千石官吏的人数)A.加速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B.推进地方治理的专业化发展C.为世家大族崛起提供契机 D.源于人才选拔制度的多样化3.曹魏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独立为外朝机构,尚书令的权势日益扩大,于是又设中书令,杜佑对此评价:“魏置中书省,有监、令。遂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减矣!”这一变化A.实践了因事设官的原则B.表明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C.反映了君权的逐渐弱化 D.体现了中枢机构的权力制衡4.隋朝始设义仓,仓粮主要来自百姓捐助;唐代延续,“岁不登,则以赈民;或贷为种,至秋而偿”。至玄宗天宝年间,命将义仓粮和正租一样输入京城;唐宪宗时重建义仓,“天下州府,每年所税地子数内,宜十分取二分,均充常平仓及义仓”。义仓的发展变化表明A.义仓的民间救荒功能弱化 B.粮食仓储体系得到完善C.义仓保障了粮食价格稳定 D.民间救助成为救济主流5.开凿于西夏中晚期的榆林窟第3窟,绘有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在观音像的左右对称画有《犁耕图》《踏碓图》《酿酒图》《锻铁图》。此外,还有《行旅图》和锹、镐、锄、犁、耙、斧、锯、镑、剪、尺、规等。这一现象能够折射出A.民族交融的时代特色 B.三教合一潮流盛行C.农耕经济出现了转型 D.契丹族封建化进程6.清代政务的处理有一明一暗两条渠道,明的是指官员将题本、奏本递送至通政司,由其转交内阁,内阁票拟后呈送皇帝裁决;暗的是指臣僚将奏折直接递呈皇帝,皇帝御览亲批后发回奏折人。这意味着清代A.中枢机构运作更趋合理 B.权力分配体制发生变化C.官僚政治发展更加完善 D.政务处理效率有所提升7.下表为清朝前期与后期财政收入结构表(注:厘金是在商品运输途中抽取的捐税)这体现出时间 田赋 盐税 关税 厘金 杂税 总计岁入 万两 比 重 岁入 万两 比重 岁入 万两 比重 岁入 万两 比重 岁入 万两 比 重 岁入 万两 比重1766 3986 71.8 574 10.4 540 9.4 0 0 449 8.1 5549 1001903 3546 33.8 1250 11.9 3042 29 2298 21.9 356 3.4 10492 100A.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B.晚清财税体制转型C.政府财政危机加强D.西方势力操控税收8.下图《你看,我全身统统是国货》刊载于1915年第2期《国货月报》。据此可知,当时A.西方商品加速向中国倾销 B.新文化运动助推国货发展C.民众消费意识受时局影响 D.中华民族意识已全面觉醒9.抗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向中国提供了飞机1300多架,火炮1800多门,汽车2200多辆以及其他各种武器弹药;截至1945年9月,中国政府使用英国信用贷款8055406英镑;使用苏联易货贷款173175810.36美元;使用美国易货贷款176299386.04美元。这A.增强了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 B.表明了中国战场的重要地位C.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走向 D.奠定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10.1948年至1950年间,北方老解放区干部大量外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南下干部群体。据统计,南下干部有十余万人,加上留驻南方的部队以及随迁的干部家属,总人数接近千万。这一人口迁移运动在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上占据着十分特殊的地位。这种“特殊”地位主要是因其A.文化交流范围广 B.迁移人数规模大C.经济恢复成效高 D.政治建设贡献大11.20世纪80年代初,一部分返城的年轻人,一时找不到工作,被称为“待业青年”。下文是1982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个体经济就业成为趋势 B.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C.民众就业观念日新月异 D.社会经济活力的显现12.库斯科西北处的莫雷梯田是一个实验性农业培育基地,印加人在石灰岩高原上开凿了3个47-84米不等深度的圆锥形凹地梯田,每个梯田复制了帝国不同生态区的气候环境,以帮助印加进行农业栽培实验。由此可知,印加梯田A.促进农作物品种多样化 B.破坏美洲自然环境C.生产主要农作物是玉米 D.增加了土壤侵蚀性13.阅读下表:“17世纪以来英国的关税与经济政策”。下述政策时间 关税与经济政策17世纪 禁止羊毛出口,同时提高法国、荷兰纺织品进口税18世纪初 先后取消了包括毛织品在内的100多种出口货物关税,并给予本国商品出口奖金18世纪中期 进一步提高进口关税A.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B.拓展了政府财政收入的渠道C.巩固并扩大了海内外商品市场 D.巩固了“世界工厂”的地位14.1931年,德奥订立关税同盟,规定两国之间取消关税边界,遭到英、法、意等国的强烈反对。1932年,英国召集它的殖民地和自治领签订了《帝国特惠协定》,宣布在英帝国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帝国特惠制”,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这些现象A.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 B.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先河C.冲击了美国霸权地位 D.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行为15.1974年,美国与沙特签署“石油美元”协议,形成了石油-美元-美债的有机组合。2007年,俄罗斯在圣彼得堡成立了以卢布为计价单位的石油交易所;2008年5月,伊朗提出彻底“去美元化”,欧盟对伊石油交易用欧元结算;日本近年来也在中东推销以日元为计算方式的日本国债。据此可推知A.美元的霸权地位已经丧失 B.政治多极化趋势有所发展C.美国与其盟友的关系恶化 D.能源危机改变了大国关系16.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并推动了全球文化的融合,批评家有时将全球文化的均质化说成是世界的“美国化”或者“麦当劳化”。但阿根廷的政治和文化偶像伊娃·庇隆的形象在世界尤其是美洲不断出现,以她为素材的电影、音乐剧风靡欧美。这说明了A.文化行为的分享和施加是双向的 B.美国输出文化冲击了文化多样性C.经济全球化增强各国经济依存度 D.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二、非选择题(52分)17.中华文明之生成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一成不变。在比较的视野和世界文明的大格局中,考演化之路径,察历史之创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何以中国?“中国”概念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由最初标杆竖旗以示居处方位的中心概念-“余其宅兹中国”(铭文见于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逐渐发展到文化和权力叠加的辐射概念-“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进而再到愈益清晰化的政区地理界分的民族国家疆域概念。有学者研究推测,早在陶寺文化就已经有了地中的观念。约铸于西周中晚期的遂公盨(又名豳公盨)铭文有“天命禹敷土(划分土地),随山浚川”等记载。生于斯,长于斯,共同的历史记忆奠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历史认同。章太炎说:“国之有史久远,则亡灭之难。”钱穆说:“断断无一国之人相率鄙弃其一国之史,而其国其族犹可以长存于天地之间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据钱穆《国史大纲》等整理(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解读何尊发现的意义,概括禹的历史功绩。(8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章太炎“国之有史久远,则亡灭之难”的认识入手,例举人类文明演进的相关史实,以“共同的历史记忆”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自拟标题,史实例举充分,观点陈述正确,结论合理)(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有同学在自主学习时,对某AI平台提出要求:“请用数据对比的方式,列表说明 1940年代-2020年代四川教育发展的情况。”AI做出如下回复:时期指标 1940年代(解放前) 1950-1980年代(初步建设期) 1990-2010年代(改革开放深化期) 2010-2020年代(高质量发展期)学校数量 普通高校仅10所(1949年) 中等师范学校110所(1985年) - 各级各类学校2.5万所,普通高校126所(2019年)在校生规模(万人) 小学生推测低于50,普通高校在校生0.9(1949年) 小学生300(1952年)高中不足10(1981年),大学生14(1989年) - 小学生555.8,初中生273.7,高中生139.8,普通本专科166.2万,研究生12.2万(2019年)教育普及率 文盲率80%(推测) 文盲率39.96%(1964年) 94%的县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4.64%,小学入学率99.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4%(2019年)学历结构(每10万人) - 大学及以上284人(1964年) 大学及以上6675人(1990年) 初中文化31,443人,高中文化13,301人,大学及以上13,267人(2020年)请在现有表格下面增加一行,明确指出新增行的“指标”,说明增加的理由,然后就表格部分或整体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并简要评述。(要求:指标简明,理由符合逻辑,观点明确,评述史论结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某校举办的一场历史专题辩论赛中,正方的立论如下表所示。正方立论 依据1:史家论断 若干人者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梁启超 世界历史就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所取得的种种成就的历史,实质上也就是在世界上活动的伟人的历史。 -【英】托马斯·卡莱尔依据2:史事 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等诸多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请你运用历史知识,为反方拟定立论观点并提供立论依据。(要求:观点正确,依据充分。)岳阳市2025届高三信息卷历史学科答案与评分细则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D A A B B C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A C A B A二、非选择题17.(20分)(1)意义:最早记载“中国”一词的实物见证;研究“何以中国”的重要史料。(4分)大禹贡献:大禹治水(2分),建立夏朝(2分)。(2)层次一:无标题或标题指向不明确;史实缺失或过于单一;观点缺失或过于单一;结论缺失或不明确。层次二:标题指向较恰当明确;史实例举较充分;观点较明晰或较全面;结论较合理;层次三:标题指向恰当明确;史实例举充分;观点正确全面;结论合理。说明:论述应站在文明连续性和共同历史记忆对于文化认同重要性的角度。18.示例1:指标:教师数量(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设施面积、教育信息化程度、职业教育占比等)(2分)理由:表格现有学校数量、在校生规模等,按此逻辑,教师数量可以是成为指标。在教育发展的要素中,教师数量是重要因素,理应关注。在四川教育发展中,教师数量应该有明显变化。(4分)观点:新中国建立以来,四川教育发展成就显著。(2分)评述: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四川也不例外。得益于本省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的推动和政策、法规、资金、技术等支持保障,四川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四川教育发展体现在学校数量的增加,办学层次的丰富,在校生规模和毕业人数的增多,教师队伍的壮大,教育普及率的提升等各个方面。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四川教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四川教育事业的发展后,反过来又会推动四川各项事业的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突出贡献。(8分,要求从原因、成就、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评述)示例2:指标:教育经费投入(教师数量、教育设施面积、教育信息化程度、职业教育占比等)(2分)理由:表格现有学校数量、在校生规模、教育普及率等,按此逻辑,教育经费可以是成为指标。在教育发展的要素中,教育经费是重要因素,理应关注。(4分)观点:新时代以来,四川教育发展突飞猛进。(2分)评述: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四川也不例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在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助推了四川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新时代四川教育发展体现在学校数量、办学层次、在校生规模、毕业人数、教师队伍、教育普及率、学历层次等指标上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新时代四川教育事业发展后,反过来又会推动其他事业的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突出贡献。(8分,要求从原因、成就、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评述)示例3:指标:教育信息化程度(教师数量、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设施面积、职业教育占比等)(2分)理由:表格现有学校数量、在校生规模等,按此逻辑,教育信息化程度可以是成为指标。在人工智能与各项事业、人们生活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教育信息化程度直接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理应关注。(4分)观点:对人工智能的运用,既要欢迎又要审慎。(2分)评述:人工智能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对很多事业都有帮助,对我们的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在本题中例举的自主学习中,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搜索和分析整理能力,将四川教育发展的成就进行了列表式概括、数据化展示。我们应积极用好AI,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但人工智能有其缺陷,尤其是相关模型训练不充分时,可能产生数据疏漏、认知偏差等,比如本题表格数据统计有所疏漏,时间分期不够科学-如果凸显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的准确时间节点,会更为合适。所以对A的运用,我们应该审慎。(8分,要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评述)19.示例:立论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立论依据:唯物史观认为,杰出人物会加快或延缓历史进程,但他们并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改变历史规律。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民族独立是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共同追求,独立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华盛顿的领导,更离不开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英勇抗争。1787年宪法为改变邦联政府的松散无力而制定,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部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的宪法凝聚了北美各州代表的智慧。结论:人民造就时代,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是时代的产物,英雄只有顺应时代才能推动社会进步。(1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