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八章 认识国家素养提升 探讨建设大坝的利弊情 境 导 入人们为了开发利用河流,在许多河流上建设了大坝。大坝的建设带来了诸多效益,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三峡大坝溪洛渡大坝伊泰普大坝新 课 探 究素养提升探讨建设大坝的利弊尼罗河全长 6 67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历史上,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洪水淹没下游两岸土地,留下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尼埃及罗河河谷附近种植的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形成了“绿色走廊”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析地索因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多,尼罗河水位上涨。尼罗河为沿岸人们生活和生产提供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便利的交通,为埃及创造灿烂的古文明和发展现代经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说明在沙漠广布的埃及境内形成一条“绿色走廊”的原因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尼罗河纳赛尔水库是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形成的巨大人工湖,蓄水能力1 689亿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3 240平方千米,并把大面积洪泛区改造成灌溉区。水库的形成,导致几十万人被迫调迁,几个重要的考古学地点被放弃或最终移向更高的地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辩证分析利1纳赛尔水库为埃及提供了稳定水源,发展水产养殖2大坝下游减少了洪水的威胁,扩大了灌溉面积3阿斯旺大坝发电量巨大,为埃及和邻国提供丰富的电力4提高尼罗河通航能力,发展旅游业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辩证分析弊1在入海口处,尼罗河三角洲海岸线遭受侵蚀, 面积缩小, 海水倒灌,地下水变咸,土壤盐碱化加剧2在大坝下游,沿河耕地因淤泥减少,土壤肥力下降3大坝影响了鱼类的洄游,造成沙丁鱼几乎绝迹4库区淹没大量土地,导致大量居民和文物古迹搬迁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明理悟道由于大坝设计的时候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大坝建成后在对埃及的经济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大坝使泥沙滞留于库区,使下游丧失了大量富有养料的泥沙沃土,土壤肥力丧失殆尽。如今埃及是世界上最依赖化肥的国家。1水坝严重扰乱了尼罗河的水文。原先富有营养的泥沙沃土沿着尼罗河冲进地中海,养活了在尼罗河入海处产卵的沙丁鱼。如今沙丁鱼已近乎绝迹。2这对此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型水坝建设工作起了警示作用。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明理悟道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01防洪长江中下游洪涝频繁。工程可使其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02发电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为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03航运三峡工程结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历史,使“黄金水道”通航条件进一步改善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人文影响淹没地上古迹和聚落环境影响地质风险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库截水导致下游干旱和入海口海水侵蚀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从大坝对环境的影响来看,有利影响多在长江中下游沿线和地区,不利影响则多在库区沿线和地区。因此三峡大坝建成后的生态治理以上游库区保护为重点,同时兼顾下游生态系统恶化治理。1建立统一的库区生态环境监测和突发性事故应急系统2加大对三峡上游长江天然林和水土保持力度3保护濒危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生态保护高效排沙移民安置三峡工程在设计时特别强调了生态保护措施。例如,建立鱼类繁殖场就是一个创新举措。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详尽的计划,确保受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不降低,同时为他们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三峡工程采纳了高效的排沙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大坝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情况,保持河流的自然流动状态,避免因泥沙沉积引发的生态失衡。长江三峡的智慧课 堂 小 结素养提升探讨建设大坝的利弊析地索因——建设目的建设大坝的利弊辩证分析——利弊共存明理悟道——人地协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