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七章 认识地区第五节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新 课 探 究第五节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包括周围的岛屿和濒临的海域。位置60°S以南的地区范围南极洲南极大陆周围岛屿、濒临的海域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南极洲的陆地几乎都位于南寒带,海域部分主要位于南温带;周围被大洋包围,孤立在地球最南部。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我国目前在南极地区共有5个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北逆南顺”秦岭站在昆仑站的_________方向在长城站的__________方向________站无极昼极夜现象东北西南长城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覆盖北极圈以内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的周边陆地位置北极圈以北的陆地和海洋范围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黄河站我国目前在北极地区建立了一个科考站:黄河站。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南极大陆面积约为1239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南极大陆几乎全部常年被冰雪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酷寒、干燥和烈风是南极地区气候的基本特征大部分地区气温常年在-60℃~-10℃,极端低气温接近-90℃“寒极”多大风天气,风力常常超过10级“风极”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气候干燥“白色荒漠”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南极大陆冰层的平均厚度超过2000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冰盖,储存了全球72%的淡水,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宝库。煤炭、铁矿储量巨大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拓展阅读磷虾是形态似虾的无脊椎动物,以微小的浮游植动为食,因自身可以发光而得名。磷虾常以群集方式生活,有时密度可以达到每立方米1万~3万只,是蓝鲸、长须鲸、企鹅、海豹和很多鱼类的食物来源。南极海域磷虾总量有6亿~12亿吨。在维持种群正常繁衍,不影响生态平街的情况下,年捕捞量最大可达5000万吨。南极磷虾蛋白高、脂肪低,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被誉为人类未来的“蛋白资源仓库”。人类未来的“蛋白资源仓库”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的中心。是世界最小、最浅、最冷的大洋。这里冬季冰雪约占洋面的4/5,夏季减少到一半,生活着海象、海豹、鲸、鲱鱼、鳕鱼等海洋动物。北极地区边缘的大陆及岛屿为多年冻土区,分布着广阔的冰原和苔原,生活着北极熊、北极狐、驯鹿、雪兔等动物。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和铁、金等金属矿产储量丰富。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因纽特人、鄂温克人、涅涅茨人等是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传统上以狩猎、捕鱼为生。↑涅涅茨人与驯鹿↑因纽特人与冰屋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实践活动对比北极熊与南极企鹅的生存环境我们这里非常寒冷,大部分地区常年冰冻。……我们这里的风速可达每秒100米,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北极科考◎1831年,英国探险家约翰·罗斯和詹姆斯·罗斯发现了北磁极。◎1909年,美国探险家皮尔里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1957-1958年,环绕北极的国家建有54个科学考察站,北极考察进入正规化、现代化阶段。南极科考◎1895年,挪威海员博尔赫格列文克第一次登上南极大陆。◎1904年,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阿根廷奥尔卡达斯站建成。◎1911年,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南极冰芯具有保真性强(低温环境)、信息含量大、时间分辨率高、记录序列长的特点。科学家通过南极冰芯揭秘全球大气环境的变化历史,分析人类活动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20世纪以来,人类在极地的活动从自然探险进入了以科学考察为主的阶段。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为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这里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地区,极地科考能够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雪龙2号”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全球首次采用了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2019年“雪龙2号”与“雪龙号”首次联合,圆满完成了南极科考任务。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开启南极科考之旅。截至2023年,中国开展了40次南极科考活动,建立了多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探究活动揭秘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1985长城站19892009中山站昆仑站2014泰山站2024秦岭站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探究活动揭秘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1.说一说,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南极科学考察站 2.想一想,为什么我国赴南极科学考察多选择在11月出发 3.议一议,泰山站的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中国南极泰山站房屋地基很深,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房屋外观呈十六边形,朝不同方向开门,还设有天窗。1.利用独特的环境进行科学研究2.此时南极处于暖季,气温稍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考察。3.采用架空离地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迎风面被大雪掩埋,同时也能防止狂风的侵袭 ,提高稳定性。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北极航道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由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两条航道构成。随着全球气侯变暖,北冰洋冰盖消融量逐渐增大,通航时间延长,加上亚洲地区对能源等需求的激增、北极东北航道商贸往来快速升温。随着北极航道的开通,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跃升,北极科考活动日益频繁。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中国1999年首次组织开展北极科考活动,2004年7月建立了北极黄河站,开展了海洋、大气、生态、空间物理等科研领域的观测研究。←2004年7月,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落成,这是中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设施。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南极地区的冰架坍塌,冰山消融速度加快。→商业化捕捞鲸和磷虾等,使极地地区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拓展阅读南极条约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实践活动践行极地保护行动课 堂 小 结第五节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