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四川卷)02(原卷版+解答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四川卷)02(原卷版+解答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四川卷)02
(全卷满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得分
答案 D A C A C B B A C A B B B D
第Ⅰ卷(选择题 共2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D)
A.统一了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了轨道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2.给下列这组图片拟一个合适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
A.宋朝经济的繁荣 B.宋朝先进的科技
C.宋代农业的发展 D.宋朝的商业发达
3.自古以来,守土护边、抵御外族一直是中央朝廷的职能之一。“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这段材料主要歌颂的工程是(C)
A.都江堰 B.故宫 C.长城 D.大运河
4.1860年,英军随军牧师罗伯特·麦吉这样写道:“一个也不留,一栋房屋也不剩,让这里再无宫殿的痕迹吧。现在,咱们回北京去,大功已告成。”他描述的是(A)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邓世昌黄海大战
C.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
D.南京大屠杀暴行
5.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了如表材料。该材料旨在论证洋务运动(C)
企业名称 地位 后世发展
汉阳铁厂 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 武汉钢铁公司
江南机器 制造总局 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工业 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轮船招商局、中国招商银行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D.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6.“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1949年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28年的光辉历程时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华大地上第一个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B)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7.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这个学校是(B)
A.京师大学堂 B.黄埔军校 C.北京大学 D.京师同文馆
8.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的根本目的是(A)
A.争取国内和平 B.庆祝抗战胜利
C.签订《双十协定》 D.准备迁都重庆
9.依据教材构建“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历程”思维导图(如图)。这一历程体现了(C)
A.经济建设的市场化  B.现代中国工业化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社会生活信息化
10.史料种类众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以下选项作为研究古希腊历史第一手史料最恰当的是(A)
A.雅典卫城的遗址
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电影《诸神之战》
D.希波战争的故事讲述
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引起欧洲政治版图如图变化的重要原因是(B)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12.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B)
A.飞梭的发明 B.珍妮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进 D.蒸汽机车的出现
13.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年代尺,其中圆圈处所对应的史事与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哪一节点有关(B)
A.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B.独立战争的开始
C.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D.独立战争的结束
14.如图是《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示意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D)
A.长期战争的破坏  B.农村人口的减少
C.农业生产的衰退  D.工业化持续推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2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承前启后,上承唐代,下启明清,书院在这一时期成为一个普遍性的教育组织。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宋元书院教育注重明辨义利的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同时书院在教育思想中是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即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上大都把以“四书五经”的经学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同时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之际,虽然朝代变更,宋元分属不同政权,但对书院在教化民众,从而稳定家族,并最终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都有着相同的认识。因此,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4分)
特点:①进入发展和成熟期,承上启下,日益完善与规范;②课程以儒学经典为主,注重儒学价值观的培养;③重视学术争辩与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自由;④承载着教化民众的功能。(答出任意2点4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4分)
原因:①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②重文轻武,崇尚文治;③社会相对稳定;④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⑤民间重学风气的推动。(答出任意2点4分)
材料二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这些文件统称《奏订学堂章程》。颁布后,在朝野的合力推动下,新式学堂高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大。新式学堂取代学校、书院、学塾,最终成为定局。传统风俗教化也转变为社会教育,普及识字,推广新知。而全盘接受西式教育体制及其知识系统,导致中国的知识体系前后两分。因操之过急,以及官绅趁机渔利,期间也出现名实不符等诸多弊端,加重了民众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各地毁学风潮此起彼伏。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式学堂存在的弊端。(2分)
弊端:全盘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和内容;操之过急,滋生腐败,名实不符;加重了民众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答出1点即可得2分)
16.(12分)历史上,大国崛起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但是他们的崛起都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让我们完成以下探究。
【制度创新】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世界现代化历程》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概括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1分)
法律依据:《权利法案》。(1分)影响: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答出任意1点1分)
【科技创新】
材料二 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经济方面分析1851年英国为何能首先举办世博会?(1分)并列举出一例它的重大发明成果及其影响。(2分)
原因: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就,生产力得到发展。(1分)发明成果及影响:蒸汽机的改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火车机车——铁路时代开始。(任选1例,答出成果1分,答出影响1分,共2分)
【政策创新】
材料三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新,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3分)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2分)
贡献:荷兰: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推行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每点1分,共3分)共同特征: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1分)共同作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本国在世界的地位。(1分)
(4)综上所述,谈一谈你的认识。(2分)
认识:先进的制度、科技的进步、创新的政策等都是促进国家崛起的重要因素。(2分)
17.(10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绚丽华章。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坚守初心·汲取力量”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探究一 理清时序——重温百年奋斗】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时间轴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3分)并说一说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理解。(2分)
①1921年;②遵义会议;③伟大转折。(每点1分,共3分)理解: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2分,任答1点即可)
【探究二 解读史料——思想引领道路】
材料二 拥有先进理论武装和高度先进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脱颖而出,民族复兴的大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肩上……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摘编自张燕、周书焕《大党魅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1分)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
【探究三 唱响红歌——力量铸就辉煌】
材料三
歌曲一 五四,五四!爱国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雄鸡一唱天下白,同声击贼贼胆悸!爱国俱同心,壮哉此日!壮哉五四!
歌曲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歌曲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歌曲四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3)红歌催生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请从材料三的红歌中任选一个,写出其体现的时代精神及内涵。(2分)
示例:歌曲一:时代精神——五四精神,(1分)内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等。(1分)
(4)通过以上探究,你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有怎样的感悟?(2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2分,言之成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四川卷)02
(全卷满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得分
答案 D A C A C B B A C A B B B D
第Ⅰ卷(选择题 共2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D)
A.统一了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了轨道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2.给下列这组图片拟一个合适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
A.宋朝经济的繁荣 B.宋朝先进的科技
C.宋代农业的发展 D.宋朝的商业发达
3.自古以来,守土护边、抵御外族一直是中央朝廷的职能之一。“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这段材料主要歌颂的工程是(C)
A.都江堰 B.故宫 C.长城 D.大运河
4.1860年,英军随军牧师罗伯特·麦吉这样写道:“一个也不留,一栋房屋也不剩,让这里再无宫殿的痕迹吧。现在,咱们回北京去,大功已告成。”他描述的是(A)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邓世昌黄海大战
C.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
D.南京大屠杀暴行
5.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了如表材料。该材料旨在论证洋务运动(C)
企业名称 地位 后世发展
汉阳铁厂 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 武汉钢铁公司
江南机器 制造总局 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工业 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轮船招商局、中国招商银行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D.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6.“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1949年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28年的光辉历程时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华大地上第一个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B)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7.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这个学校是(B)
A.京师大学堂 B.黄埔军校 C.北京大学 D.京师同文馆
8.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的根本目的是(A)
A.争取国内和平 B.庆祝抗战胜利
C.签订《双十协定》 D.准备迁都重庆
9.依据教材构建“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历程”思维导图(如图)。这一历程体现了(C)
A.经济建设的市场化  B.现代中国工业化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社会生活信息化
10.史料种类众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以下选项作为研究古希腊历史第一手史料最恰当的是(A)
A.雅典卫城的遗址
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电影《诸神之战》
D.希波战争的故事讲述
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引起欧洲政治版图如图变化的重要原因是(B)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12.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B)
A.飞梭的发明 B.珍妮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进 D.蒸汽机车的出现
13.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年代尺,其中圆圈处所对应的史事与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哪一节点有关(B)
A.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B.独立战争的开始
C.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D.独立战争的结束
14.如图是《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示意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D)
A.长期战争的破坏  B.农村人口的减少
C.农业生产的衰退  D.工业化持续推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2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承前启后,上承唐代,下启明清,书院在这一时期成为一个普遍性的教育组织。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宋元书院教育注重明辨义利的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同时书院在教育思想中是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即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上大都把以“四书五经”的经学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同时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之际,虽然朝代变更,宋元分属不同政权,但对书院在教化民众,从而稳定家族,并最终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都有着相同的认识。因此,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4分)
特点:①进入发展和成熟期,承上启下,日益完善与规范;②课程以儒学经典为主,注重儒学价值观的培养;③重视学术争辩与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自由;④承载着教化民众的功能。(答出任意2点4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4分)
原因:①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②重文轻武,崇尚文治;③社会相对稳定;④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⑤民间重学风气的推动。(答出任意2点4分)
材料二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这些文件统称《奏订学堂章程》。颁布后,在朝野的合力推动下,新式学堂高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大。新式学堂取代学校、书院、学塾,最终成为定局。传统风俗教化也转变为社会教育,普及识字,推广新知。而全盘接受西式教育体制及其知识系统,导致中国的知识体系前后两分。因操之过急,以及官绅趁机渔利,期间也出现名实不符等诸多弊端,加重了民众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各地毁学风潮此起彼伏。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式学堂存在的弊端。(2分)
弊端:全盘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和内容;操之过急,滋生腐败,名实不符;加重了民众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答出1点即可得2分)
16.(12分)历史上,大国崛起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但是他们的崛起都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让我们完成以下探究。
【制度创新】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世界现代化历程》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概括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1分)
法律依据:《权利法案》。(1分)影响: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答出任意1点1分)
【科技创新】
材料二 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经济方面分析1851年英国为何能首先举办世博会?(1分)并列举出一例它的重大发明成果及其影响。(2分)
原因: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就,生产力得到发展。(1分)发明成果及影响:蒸汽机的改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火车机车——铁路时代开始。(任选1例,答出成果1分,答出影响1分,共2分)
【政策创新】
材料三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新,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3分)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2分)
贡献:荷兰: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推行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每点1分,共3分)共同特征: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1分)共同作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本国在世界的地位。(1分)
(4)综上所述,谈一谈你的认识。(2分)
认识:先进的制度、科技的进步、创新的政策等都是促进国家崛起的重要因素。(2分)
17.(10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绚丽华章。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坚守初心·汲取力量”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探究一 理清时序——重温百年奋斗】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时间轴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3分)并说一说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理解。(2分)
①1921年;②遵义会议;③伟大转折。(每点1分,共3分)理解: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2分,任答1点即可)
【探究二 解读史料——思想引领道路】
材料二 拥有先进理论武装和高度先进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脱颖而出,民族复兴的大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肩上……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摘编自张燕、周书焕《大党魅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1分)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
【探究三 唱响红歌——力量铸就辉煌】
材料三
歌曲一 五四,五四!爱国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雄鸡一唱天下白,同声击贼贼胆悸!爱国俱同心,壮哉此日!壮哉五四!
歌曲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歌曲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歌曲四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3)红歌催生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请从材料三的红歌中任选一个,写出其体现的时代精神及内涵。(2分)
示例:歌曲一:时代精神——五四精神,(1分)内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等。(1分)
(4)通过以上探究,你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有怎样的感悟?(2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2分,言之成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