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专题 04 综合题一、综合题1.(2024五下·光明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水培植物种植是一种植物无土栽培的方式,通过让植物的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而不是土壤来进行生长。以下是一套较为完整的种植流程:①选种:推荐紫叶生菜,小白菜等生长快、出菜率高的植物。②育苗:湿润的育苗纸上均匀撒上种子,盖上遮光板减少水分蒸发,每天早晚适量喷水,保证种子处于湿润状态。幼苗长到 2cm 后去掉遮光板,在补光灯下继续育苗两天,使根茎更加粗壮,减少移植死亡率。③移苗:定植棉浸透水分,用镊子夹住幼苗根系,移植到定植棉中。④继续育苗:移植好的幼苗放在育苗盘中继续补充水分与增加光照以提高种植效率,幼苗长到如拇指大小再将其移入种植架,继续培养至收获。(1) 育苗过程中,撒上种子后盖遮光板是为了 ,同时也说明种子的萌发不需要 。(2) 根据育苗流程,蔬菜需要有 和 才能持续正常生长。为了深入探究绿豆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晓光继续做了几组实验,以下是晓光的实验记录,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实验组 场所 纸巾状态 温度 发芽率① 阳光下 潮湿 25℃ 96%② 阳光下 干燥 25℃ 0③ 暗室中 潮湿 25℃ 97%④ 暗室中 潮湿 0℃ 0(3)若要研究:“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吗 ”,晓光可以选择实验组 和实验组 ,根据实验记录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4) 实验组①与实验组③中种子的发芽率并不是100%,晓光猜测最可能的原因是: 。(5)种子发芽后,晓光将生长中的绿豆苗放在右侧开孔的纸箱中,请你猜测一周后绿豆苗的生长情况,并在下图中画出来。2.(2024五下·光明期末)晓明在测试不同方法的保温效果,在20℃的实验室里,把热水装在玻璃瓶中,用衬衫和羽绒服做实验,多次测量得到如下表的数据。编号 包裹的材料 初始温度 10分钟后的温度 20分钟后的温度 30分钟后的温度① 无 60℃ 42℃ 29℃ 20℃② 衬衫 60℃ 48℃ 39℃ 32℃③ 羽绒服 60℃ 55℃ 51℃ 48℃(1) 实验中,下面哪些条件应保持不变 请在方格内打勾。□包裹材料的大小 □包裹材料的颜色 □热水的初始温度□测量间隔的时间 □温度计的种类(2) 包裹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 )。A.这些材料能生热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C.这些材料完全不传3.(2024五下·光明期末)如图所示,晓明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在铁丝中间加热,观察火柴的掉落顺序。(1) 晓明研究的问题是 ( )A.金属会热胀冷缩吗 B.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C.金属和木头哪个传热本领大 (2) 实验中选用蜡粘火柴的主要原因是 ( )。A.蜡遇火不会燃烧 B.蜡是热的不良导体 C.蜡遇热会熔化(3) 实验中铁丝上的火柴的主要作用是 ( )。A.火柴会燃烧,能帮助我们推测传热的方向B.火柴掉下的顺序能帮助我们推测传热的方向C.火柴的颜色会改变,能帮助我们推测传热的方向(4)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绘制出热在铁丝上传递的方向。(5)这个实验说明了热是从温度 的一端传向温度 的一端。(填“高”或“低”)4.(2024五下·五华期末)阅读资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我国的资源状况如下:①资源总量大,如水能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居世界第二位。②资源种类多,类型齐全,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质量不够理想。如水资源分布呈现南多 (占比82.8%) 北少 (占比17.2%), 耕地资源北多 (占比 63.9%) 南少(占比38.1%)。③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1) 根据上述材料,我国资源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总量大 B.人均占有量高C.分布不均衡 D.种类多(2) 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应该珍惜水资源,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A.用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B.避免水龙头跑、冒、滴、漏C.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D.云南是水资源大省,不需要节约用水(3) 目前人们使用的能源,有些是可再生的,有些是不可再生的。以下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 B.煤 C.太阳能 D.天然气(4) 燃烧化石燃料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排放了污染大气的气体,请你结合科学学习,写出2条解决这个矛盾的合理建议。① 。② 。5.(2024五下·通河期末)根据如图所示的情形,回答相关问题。(1)下列现象属于热传导的是 ( )。A.水壶温度逐渐升高了B.男孩站在煤炉旁边感到热起来了C.站在煤炉上方的猫也感到热了(2)除了热传导,我还知道热传递方式有 和 。如水壶内的水不断翻滚,是利用 的方式传递热量。(3)水壶中的水很快就烧开了,这是因为水壶是用热的 制成的。6.(2024五下·珙县期末) 我们与环境,请根据你所了解知识解决下列问题。聚焦: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1) 关于环境问题,以下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酸雨与环境问题有关B.雾霾天气不影响我们在户外的活动C.在城市的城中湖中多开发餐饮和游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D.水污染会危害水里的鱼虾等生物,但对人类没有影响(2)探索:合理利用资源和解决垃圾问题从身边做起。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广大市民通过垃圾分类、减排限产等进行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D.焚烧化(3) 下列选项中,能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 )。A.垃圾堆肥 B.填埋垃圾C.减少垃圾数量 D.焚烧垃圾(4) 目前街道上常常可以看见以下标志的垃圾箱。我们吃剩的果皮茶渣应该投入( ),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应该投入( ),过期的药口应该投入( )。(5)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洗澡用淋浴代替盆浴B.农业上用滴灌代替漫灌C.我国实施南水北调D.为了粮食增收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6) 为了节约能源,生活中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夏季空调不低于B.常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C.使用节能灯泡,注意随手关灯D.大部分时间使用电风扇的中低档研讨:(7) 以“有效、合理利用能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可以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说出具体二种值得提倡的做法。拓展:(8)当今许多市民采取不乘坐私家车而改为骑自行车出行。从环保角度这最主要是有利于减少城市的( )。A.噪音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大气污染(9)近年来城市出现了许多新能源汽车,小明发现新能源汽车的专用车牌是( )的。A.黄色 B.蓝色 C.绿色 D.红色(10) 请利用生活中的矿泉水瓶制作一个给盆栽植物浇水的简易滴灌装置。试简要说明制作的方法。(可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7.(2024五下·永定期末)科学小组进行“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根据光照、温度、水分三种因素,设计了甲、乙、丙三组实验,每组各播种三颗蚕豆种子,实验方法与结果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甲组 乙组 丙组光照 阳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温度 23℃ 23℃ 23℃水分 每天浇适量水 不浇水 每天浇适量水实验结果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1)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应该选择 和 两组做对比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蚕豆种子发芽 阳光。(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还能发现:蚕豆种子发芽时,首先钻出种皮的是 。根据实验现象发现,乙组的种子没有发芽,其原因是 。(3)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 、 。8.(2024五下·慈利期末)加热烧杯里的水实验目的:利用观察证据来分析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水、火柴、抹布。实验步骤:①按下图所示装置,加热烧杯中的水;②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并测量水温;③根据水温数据,绘制水温变化折线图;④根据观察结果与统计图,分析热量的变化。(1)在上述实验器材中,还少了一个关键器材,它是( )。A.水槽 B.温度计 C.记录单(2)加热过程中,会看见水面上升起白雾,这些白雾是( )。(3)如图乙时段的水温保持不变,这时的水温接近于( )。A.0℃ B.37℃ C.100℃(4)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的正确做法是( )。A.用灯帽盖灭 B.用抹布扑灭 C.用嘴吹灭(5)下列示意图中(黑点为加热点),能正确反映热在石棉网内传递过程的是( )。A. B. C.9.(2024五下·慈利期末)材料一:据统计,生产1吨纸需要20棵大树、300吨水计算,生产55万吨纸就要砍伐1100万棵大树、消耗1.65亿吨水,产生的污水又要更多的费用去治理,给人类的资源、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垃圾回收,变废为宝。回收1吨纸能生产再生纸800千克,也就相当于少砍16棵大树,少消耗很多纸,大家行动起来,节约用纸,保护环境。材料二:水利部统计显示,2022年8月25日旱情高峰时,长江流域耕地受旱面积达6632万亩,有499万人、92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1)造纸会产生下列哪些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不会造成环境 B.产生大量废水污染 C.森林资源破坏(2)用回收的废纸做再生纸有什么意义?( )。A.保护环境 B.节约能源 C.二者都是(3)下面是再生纸的制作方法,正确的顺序是( )。①加水搅拌成稀纸浆②挤压出水分③晒干④平铺在毛巾上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4)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值得提倡的是( )。A.不间断放水刷牙B.为了洗干净衣服使用大量的洗衣粉C.用洗脸水冲洗厕所(5)人类在面对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时,治理的原则应该是( )。A.多种措施合理、平衡使用B.找一种最有效的措施即可C.顺其自然,任其发展10.(2024五下·东阳期末)回家路上,小科发现有的车牌是绿色的,爸爸说绿色的是新能源车,蓝色的是燃油车。爸爸还说燃油车使用的是化石能源,会大大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造成“温室效应”。为了模拟温室效应,回家后小科和爸爸用2只型号相同的温度计、1个透明密封袋设计了一个实验。(1)实验时,需要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同时放置在( )。A.教室内 B.树荫下 C.阳光下 D.冰箱里(2)实验中采用透明密封袋而不是黑色密封袋的主要原因是( )。A.黑色密封袋读数不方便 B.透明密封袋的吸热效果好C.二氧化碳气体是透明的 D.透明塑料袋透气(3)一段时间后,透明密封袋内的温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密封袋外的温度。(4)这个实验既是 实验,也是 实验,实验结果说明 。(5)为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植树造林 B.大量使用煤做燃料C.开发新能源 D.夏天空调温度调高 1度11.(2024五下·东阳期末)如图所示,用边长12cm的正方形铝箔纸设计、制作不同的小船。(1)由上图可知,相同大小的铝箔纸,当底面积变大后,船舷高度( )。A.随之变小 B.随之变大 C.不会改变 D.无法判断(2)用方案1的纸船测试时,向船中加小垫圈,当小垫圈加到25个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 ( )。A.23个小垫圈 B.24个小垫圈 C.25个小垫圈 D.26个小垫圈(3)在测试小船的载重量时,下列摆放垫圈的方法最合理的是( )。A.将垫圈集中摆放在船头 B.将垫圈集中摆放在中间C.将垫圈均匀摆放在小船里 D.将垫圈集中摆放在船尾(4)上述方案中小船载重量最大的是(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一样大12.(2024五下·滨城期末)在“船的研究”单元的学习中,某科学小组制作了“双动力小船”(见左图)。(1)此设计中的双动力是指的 ( )。(多选 )A.重力 B.风力 C.反冲力 D.弹力(2)在多次试航中,两种动力同时作用时,小船就会出现“原地打转”不能前行的现象,这是应为 ( )。A.小船的双动力都不起作用B.双动力产生的运动方向不一致C.只有一种动力起作用了(3)要解决“原地打转”的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13.(2024五下·南海期末)科学小组前往了佛山月岛湖湿地公园,调查该地的生物情况。图为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链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1)生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构成多条“链状”联系,称之为食物链。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描述是正确的是 ( )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河虾→白鹭B.白鹭→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C.浮游动物→河虾→鱼→白鹭(2)受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商贩在会电捕野生蚯蚓,蚯蚓减少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 A.落叶的数量减少 B.鸟类的数量减少 C.蝗虫的数量减少(3)科学小组决定做一个生态瓶,为了让生态瓶维持较长的时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B.动植物种类、数量均衡C.定期更换干净的自来水14.(2024五下·巨鹿期末)生物防治害虫。资料(一):菜蛾绒茧蜂体形很小,它是小菜蛾的天敌。它可将卵产在小菜蛾幼虫体内。当蜂卵孵化成幼蜂时,幼蜂便会吃掉小菜蛾的幼虫。资料(二):鸟类是森林害虫的天敌。悬挂人工鸟巢不仅可以起到保护鸟类的作用,还能招来益鸟防治害虫。资料(三):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寄生在昆虫体内的细菌,具有很强的杀虫能力。苏云金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芽孢和伴孢晶体。伴孢晶体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蛋白质晶体,能使害虫瘫痪致死。(1)通过资料(一)(二)(三)可知,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 治虫、以 治虫,以 治虫。(2)生物防治害虫的优点有( )。A.对环境不造成污染B.有毒性,会造成农药残留C.会杀死大量益虫(3)把下面制作人工鸟巢的材料、方法补充完整。材料:刀子、钉子、棉絮、 。制作人工鸟巢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薄木板,将木板切割成相应的形状。按照图示组装成一个小房子,里面铺上 ,然后将这个小房子悬挂到树上。15.(2024五下·常熟期末)小虞五一劳动节假期很充实,跟着父母学会了不少生活技能,也从中获得了很多科学知识。(1)小虞准备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习做几道菜。他发现厨房里的煎锅、铁铲等炊具的把手大多是木材、塑料等材料制作的,主要是为了 ( )。A.方便清洗 B.更加美观 C.隔热 D.传热(2)小虞在妈妈的指导下煎了几个鸡蛋,煎鸡蛋的锅底是平的,当用小火在锅底中心加热时,图 ( )最合适用来表示热在锅底表面的传递过程。(3)妈妈经常 用空气炸锅来烹饪食物。小虞通过爸爸的介绍,了解了空气炸锅的结构(如图)它是如何加热食物的呢 原来,它是由热源和一个大风扇组合而成,热源中的加热管对空气加热(加热管与食物没有直接接触),从上述资料和图示,它加热食物主要是运用了 ( )原理。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循环(4)小虞还在爸爸的指导下学会了在某APP上网购海鲜食材,他发现商家用泡沫箱运输食物,并在里面放置了冰袋。泡沫箱的作用是 ( )。A.泡沫箱能降低箱内的温度B.泡沫箱能保持箱内温度不变C.泡沫箱能减缓箱内温度变化D.泡沫箱坚固轻便,节省运输成本(5)清蒸海鲜时,小虞忍不住打开了锅盖,发现有大量“白气”冒出。这些“白气”是( )。A.水受热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B.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C.水蒸气吸热凝结成的小水滴 D.水蒸气受热凝结成的小水滴16.(2024五下·杭州期末)龙舟,最初是用单木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传统龙舟用坤甸木来做,可以浸在水里长年不腐,随着科技的发展,标准赛龙舟也已经逐渐更换为玻璃钢化合物材质。登舟比赛队员包括: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以及划手多人。(1)龙舟最初从单木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你认为龙形船的优点有( )。A.载重量小 B.稳定性不强 C.船体材料易得(2)当龙舟比赛结束,参赛队员返回地面之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龙舟浸人水中的体积变大B.龙舟浸人水中的体积变小C.龙舟受到的浮力不变(3)龙舟的外形基本是船首尖而上翘,船底平坦。这样设计最大的好处是( )A.减小阻力,增加稳定性B.增加美观度,增大载重量C.节约材料,增大空间(4)龙舟在行驶过程中,向右偏离航向,为了能保持正向航行,舵手应使船舵( )A.向左偏转 B.保持正向 C.向右偏转(5)龙舟比赛中划手用臂力划桨,同时腰腹也用力,划桨时身体尽量往前伸,龙舟速度才能快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划手划桨主要靠肌肉用力B.划手划桨主要靠关节活动C.划手划桨靠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配合完成(6)龙舟划手排两队,左右两边队员人数相等,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体重轻的坐船头,让船头翘起来减小阻力B.左边队员的体重加起来一定要等于右边队员的体重C.把船身造大一些,可以让船行驶更快17.(2023五下·广州期末)虎豹家因的越冬食物链冬天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很特别,白茫茫的林海雪原宛如童话世界。冬季的地表积雪厚度能达到50厘米左右。极寒之下,野生动物们何以为生 每年初冬,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开始飘起阵阵雪花,这时,黑熊会到洞穴中安家,开始冬眠。山脊向阳的一面相对温暖一些,生长着喜干燥而抗寒的蒙古栎树。蒙古栎树果实富含优质蛋白,是动物们的最爱,鼠类、野猪、梅花鹿、马鹿和狍子等动物尤其喜欢,东北虎和东北豹也常沿着林间小道或野猪踩踏出来的路活动。每年春天,积雪融化与冰冻交替进行,雪的表面有着成千上万条小刀一样的晶体,很容易划破胞子和鹿纤细的腿,所以雪地上,经常可见它们在硬雪壳上留下的血迹,在冷热交替变化极大的时候,老弱病残的鹿很容易成为东北虎和东北豹的猎物。有这象表明,在积雪融化与冰冻的交替期,一些物种的存活率大幅降低。这些物种包括土壤中的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和有蹄类动物。每年3月末,黑熊会从冬眠的洞穴中走出,寻找冬天里死亡的动物或刚刚萌发的青草。4月上旬,残雪尚存,早春植物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竟相绽放。(1)根据资料内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寒冷环境下,一些动物会选择冬眠来度过冬天B.蒙古栎树喜干燥而抗寒,多生长在山上比较阴冷的地方C.相较于冬天,东北虎更容易在春天捕猎(2)根据资料,下列食物链关系正确的是( )A.蒙古栎树一梅花鹿一东北虎B.东北豹一马鹿一青草C.阳光一青草一狍子一东北虎(3)下列关于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冬天来临,黑熊进入冬眠,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变化B.春天刚到,小草就伸出嫩芽,说明生物能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C.植物不像动物能够运动,所以植物不能改变环境(4)在积雪融化与冰冻的交替期,一些物种的存活率大幅降低是因为( )A.这些物种适应环境能力较差B.这些物种适应环境能力较强C.这些物种改变环境能力较差(5)为了维持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为了保护东北虎和东北豹,可以帮忙猎杀一些鹿和野猪等B.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尽量减少对森林的破坏C.为了保护狍子和鹿,人类可以在春天到森林里铲除积雪18.(2023五下·苍南期末)读我国的电能来源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使用的电能大部分来自 。(2)华润电力苍南 1 号海上风电项目靠风力发电,风能属于( )A.化石能源 B.可再生能源 C.不可再生能源(3)火力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温室效应加剧。为了研究温室效应的影响,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取两支规格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放在透明塑料袋中并封口,另外一支放在塑料袋外;两支温度计放在室外阳光下,观察记录五分钟。如下图,放置在塑料袋外的温度计有①②③三种摆放方式,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摆放最恰当的是( )。A.温度计① B.温度计② C.温度计③(4)这个实验使用的方法是(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既是对比实验,又是模拟实验(5)小明在该实验中应该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19.(2023五下·苍南期末)小明在园内“仙女浴池”喂鱼时受到启发,他找来塑料水瓶、沙子、小石子等材料制作了生态瓶,如图所示。(1)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 )。①在生态瓶中种上几棵水草,并在水面放一些浮萍②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③找一个透明的塑料水瓶,洗干净后剪去上半部分④在瓶子的底部铺上一层干净的沙子、小石子,再装入大半瓶自然水域的水A.③④①②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2)小明在生态瓶中不仅放了生物,还放了沙子、小石子等,整个生态瓶构成了一个整体,叫作( )。A.生物群落 B.生态系统 C.生态环境(3)生态瓶中水草生长所需物质、能量的获得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字母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A.氧气、养料 B.养料、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养料20.(2023五下·莲都期末)垃圾问题。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垃圾已经成为人类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1)垃圾分类是政府当前大力提倡的工作,请帮助小区居民将下面的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分装。①碎石子 ②吃剩的饭 ③用完的电池 ④玻璃酒瓶 ⑤过期药品⑥旧报纸 ⑦蔬菜老叶 ⑧可乐瓶 ⑨破铁门 ⑩香蕉皮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 - - -(2)下列垃圾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将垃圾集中倾倒入土坑中,进行填埋B.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一起处理C.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并对一些有毒垃圾进行处理(3)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有 、 和无害化。(4)除了垃圾问题,我们当前还面临 、 等环境问题。(5)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能做些什么 (写出两条) 、 。答案解析部分1.(1)减少水分蒸发;光照(2)水分;光照(3)③;④;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4)实验的偶然性(5)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1)由于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所以育苗过程中,撒上种子后盖遮光板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照。(2)移植好的幼苗放在育苗盘中,需要继续补充水分与增加光照以提高种植效率,幼苗长到如拇指大小再将其移入种植架,继续培养至收获。(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吗,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应该选择③和④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实验记录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4)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条件相同,所以可能是实验的偶然性。(5)植物具有向光性,所以生长中的绿豆苗会向着右侧开孔的方向生长,这样有利于吸收更多的阳光。2.(1)(2)B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包裹的材料,其他条件比如包裹材料的大小、热水的初始温度、测量间隔的时间、温度计的种类等都要保持不变。(2)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3.(1)B(2)C(3)C(4)(5)高;低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1)根据实验图可知,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2)实验中,选用蜡粘火柴的原因是蜡遇热会熔化。(3)实验中,火柴会依次掉落,火柴的作用是火柴掉落的顺序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4)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离热源越近,热传递所需时间越短,离热源越远,热传递所需时间越长。(5)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4.(1)B(2)D(3)C(4)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我们的资源总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不高。(2) 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应该珍惜水资源,云南是水资源大省,但是很多地方却缺水,我们需要节约用水。(3)根据能源是否能够短时间内再生,我们将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太阳属于可再生能源。(4) 燃烧化石燃料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排放了污染大气的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这些气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燃烧化石燃料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5.(1)A(2)热对流;热辐射;热对流(3)良导体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在厨房间点燃煤炉,下列现象属于热传导的是水壶温度逐渐升高了,男孩站在煤炉旁边感到热起来、站在煤炉上方的猫也感到热了是热辐射和对流。(1)下列现象属于热传导的是水壶温度逐渐升高了。(2)除了热传导,我还知道热传递方式有热对流和热辐射。如水壶内的水不断翻滚,是利用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3) 水壶中的水很快就烧开了,这是因为水壶是用热的导体制成的。 水壶通常是由热的导体材料制成,如金属,这使得热量能够迅速传递到整个水壶中的水。6.(1)A(2)D(3)C(4)C;A;B(5)B(6)C(7)(合理即可)(8)B(9)C(10)(略)(1)雾霾天气不影响我们在户外的活动,错误;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呼吸器官有伤害,会影响我们在户外的活动;长年累月呼吸被污染的空气,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水污染会危害水里的鱼虾等生物,但对人类没有影响,错误;水污染会危害水里的鱼虾等生物,通过食物链从而间接危害人类。(2)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属于减量化,做一个堆肥箱属于资源化。有害化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3)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旨在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4)易腐垃圾箱通常用于收集厨余垃圾,包括食物残渣、果皮、蔬菜茎叶、动物内脏等有机物质。这些垃圾在自然条件下易于分解,因此被归类为易腐垃圾。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5)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可以在农业上用滴灌替代漫灌。(6)为了节约能源,生活中使用节能灯泡,注意随手关灯。(7) 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技节能灯泡;白天可以干完的事小留着晚上做,洗衣服、写作业在天黑之前完成;自家煮饭炒菜,量足够吃就好,不多炒;出行叫以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8)当今许多市民采取不乘坐私家车而改为骑自行车出行。从环保角度这最主要是有利于减少城市大气污染。(9)近年来城市出现了许多新能源汽车,小明发现新能源汽车的专用车牌是绿色。(10)制作步骤 打孔 在矿泉水瓶的瓶盖上用剪刀尖或其他尖锐工具钻一个小孔,小孔的大小要能紧紧插入吸管。 插入吸管 将细吸管插入瓶盖的小孔中,确保吸管与瓶盖紧密连接,如果连接不紧密,可以用胶带在吸管与瓶盖的连接处缠绕几圈进行密封。 装水 把矿泉水瓶装满水,然后拧紧带有吸管的瓶盖。 放置与调节 将矿泉水瓶倒置,使吸管朝下,并将瓶子插入盆栽植物的土壤中。根据植物需水情况调节吸管插入土壤的深度,如果希望滴灌速度慢一些,可以将吸管插入土壤较深的位置;如果希望滴灌速度快一点,可以插入较浅的位置。7.(1)甲;丙;不需要(2)胚根;缺少水分(3)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1)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控制的变量是阳光,其他条件不变,应该选择甲组和丙组做对比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阳光下和黑暗中的蚕豆种子都发芽了,说明蚕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2)种子发芽时,首先钻出种皮的是胚根,然后是胚芽。乙组的种子没有发芽,其原因是没有水,缺乏种子发芽的条件。(3)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充足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阳光、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条件。8.(1)B(2)AA.小水珠 B.小冰晶 C.白色粉尘(3)C(4)A(5)C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波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热量传递。水从液态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一个吸热过程;水蒸气受冷也凝结成液态的水,是一个放热过程,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再提一下灯帽,再重复盖一次。(1)A、在探究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特点时,不需要用到水槽,故A不符合题意;B、探究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实验装置中,不需要记录单,故B不符合题意;C、读图可知,图中烧杯内有水温温度计,而实验器材中没有水温温度计,故C符合题意;(2)加热过程中,会看见烧杯水面上升起白雾,这些白雾是热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珠,不是小冰晶,更不是白色粉末。(3)读图可知,图乙时段的水温保持不变,这时的水温接近于100℃℃,水达到了沸点,继续加热,水吸收热量,但是水温不再升高。(4)正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效果最好,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再提一下灯帽,再重复盖一次。坚决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5)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图中黑点为加热点,热在石棉网内传递过程的是从加热点向四周放射状传播。故C选项正确。9.(1)A(2)C(3)C(4)C(5)A(1)造纸会用到大量木材,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同时产生很多污水,给人类的资源、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森林资源破坏、产生大量废水是造纸产生的环境问题,但不会产生光污染,选项A的说法错误。(2)废纸可以回收制造再生纸,用回收的废纸做再生纸的意义有节省成本、保护环境、节约能源。(3)首先,需要将废纸加水搅拌成稀纸浆,这样可以使纸张的纤维分散开来。接着,将搅拌好的纸浆平铺在毛巾上,毛巾可以起到吸水和支撑的作用然后,需要挤压出多余的水分,以便让纸张更加紧密和平整。最后,将挤压过的纸浆晒干,以去除剩余的水分,完成再生纸的制作。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②③(4)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紧张,我们要注意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生活中可以用洗脸水冲洗厕所。不间断放水刷牙和为了洗干净衣服使用大量的洗衣粉都会浪费水资源。(5)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通常要求采取多方位的解决策路。单一措施往往难以全面解决问题,或者可能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因此,结合技术、政策、教育等多种手段,以及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采取合理平衡的措施,是更为可持续和有效的治理原则。因此A符合题意。10.(1)C(2)A(3)高于(4)对比;模拟;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5)B(1)实验时,需要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同时放置在阳光下。(2)实验中采用透明密封袋而不是黑色密封袋的主要原因是黑色密封袋读数不方便。(3)一段时间后,透明密封袋内的温度高于密封袋外的温度。(4)这个实验既是一个对比试验,也是一个模拟实验。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实验结果说明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5)为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我们应该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煤做燃料。11.(1)A(2)B(3)C(4)A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1)由图可知,相同大小的铝箔纸,设计图中当底面积变大之后,船舷高度会随之变小。故选A。(2)载重量,又称总载重量,是表示船舶所具有载重能力的指标。用方案!的纸船测试时,向船中加小垫圈,当小垫圈加到25个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24个小垫圈。故选B。(3)测试小船的载重量时,要将垫圈均匀地摆放在小船里。故选C。(4)小船体积越大,小船载重量越大,方案一的小船体积为8x8x2=128(立方厘米),方案二的小船体积为6x6x3=108(立方厘米),方案三的小船体积为4x4x4=64(立方厘米)。故选A。12.(1)B(2)B(3)安装船舵(1)观察图中设计可知,此设计中的双动力指的是风力和反冲力。(2)在多次试航中,两种动力同时作用时,小船就会出现“原地打转”不能前行的现象,这是应为双动力产生的运动方向不一致。(3) 当小船在水中原地打转时, 这通常意味着船身在水中受到的阻力两边不均衡。 如果船身右侧受到的阻力大, 那么船就会一直向左打转, 反之亦然。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是, 在船底后方安装一个简易的方向舵, 这个方向舵可以使用塑料片或金属片制作。 根据船头转向的方向, 调整方向舵的角度, 以实现船的直线前进或转弯。 这个原理与鱼在水中游动时通过尾鳍摆动来改变方向是相似的。 通过这样的调整, 小船就能成功向前行驶, 而不是仅仅在原地打转。 13.(1)A(2)B(3)B(1)食物是动物生存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河虾→白鹭这条食物链是正确的。故选A。(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受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商贩在会电捕野生蚯蚓,蚯蚓减少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衡,鸟类的数量减少。故选B。(3)生态瓶里的生物与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能平衡和谐地生存下去。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要控制动植物种类、数量均衡。故选B。14.(1)虫;鸟;菌(2)A(3)木条;棉絮(1)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2)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使用性激素等,这些措施都是基于保护和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流动原理,旨在通过自然的方式控制害虫,避免使用化学农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在制作小鸟的鸟屋的时候,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将木材切割成相应的形状。在制作完成鸟屋后,在内部铺上干草,我们在使用工具的时候,定要要注意安全,还要注意钉子不要伤着小鸟。15.(1)C(2)C(3)B(4)C(5)B(1)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不同,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小虞准备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习做几道菜。他发现厨房里的煎锅、铁铲等炊具的把手大多是木材、塑料等材料制作的,主要是为了隔热,减缓热量传递,防止烫伤。故选C。(2)我们平时说的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直接传给另一个物体。热量的传递具有方向性,通常会从加热点向四周传递。图C最合适用来表示热在锅底表面的传递过程。(3)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妈妈经常用空气炸锅来烹饪食物。小虞通过爸爸的介绍,了解了空气炸锅的结构(如图)它是如何加热食物的呢 原来,它是由热源和一个大风扇组合而成,热源中的加热管对空气加热(加热管与食物没有直接接触),从上述资料和图示,它加热食物主要是运用了热对流原理。故选B。(4)泡沫箱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缓热量的传递。小虞还在爸爸的指导下学会了在某APP上网购海鲜食材,他发现商家用泡沫箱运输食物,并在里面放置了冰袋。泡沫箱的作用是:泡沫箱能减缓箱内温度变化。故选C。(5)清蒸海鲜时,小虞忍不住打开了锅盖,发现有大量“白气”冒出。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故选B。16.(1)C(2)B(3)A(4)A(5)C(6)B(1)载重量小、稳定性不强从描述上看都是缺点。船体材料易得是优点。(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小有关,当龙舟比赛结束,参赛队员返回地面之后,龙舟入水体积减小,龙舟受到的浮力变小。(3)龙舟的外形基本是船首尖而上翘,船底平坦。这样设计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减小龙舟前行时的阻力,增加船身的稳定性。(4)船的行进方向由船舵方向决定,操纵船舵的方向与船行驶的方向一致,如果小船在行驶中始终向右偏离航线,为了保持正向航行,可在船尾安装一个船舵并使船舵向左偏转。(5)龙舟比赛中划手用臂力划桨,同时腰腹也用力,划桨时身体尽量往前伸,龙舟速度才能快起来,划手划桨靠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配合完成。(6)龙舟划手排两队,左右两边队员人数相等,左边队员的体重加起来一定要等于右边队员的体重,否则龙舟容易侧翻。17.(1)B(2)A(3)C(4)A(5)B(1)根据资料内容可知,蒙古栎树喜干燥而抗寒,多生长在山上比温暖的地方。(2)食物链一般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根据材料可知,正确的食物链为:蒙古栎树→梅花鹿→东北虎。(3)植物能够改变环境,植物具有防止土壤流失,制造氧气等功能。(4)在积雪融化与冰冻的交替期,一些物种的存活率大幅降低是因为这些物种适应环境能力较差。(5)为了维持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尽量减少对森林的破坏。选项B正确。18.(1)火力发电(2)B(3)A(4)C(5)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1)从图中发现,我们使用的电能大部分来自于火电,占比达到62%。(2)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两类。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而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不可以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3)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摆放最恰当的是和塑料袋内的温度计摆放方式相同,应该选择温度计①。(4)这个实验使用的方法是既是对比实验,又是模拟实验,设置两个温度组成对照,同时使用塑料袋模拟温室环境。(5)小明在该实验中应该观察记录的内容是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的就是比较温度的高低。19.(1)A(2)B(3)C(1)生态瓶的制作步骤:首先思考设计要求,然后找一个大的透明塑料桶,洗干净后剪去上半部分;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水草,静置等待植物存活;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将瓶子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周围环境通风,防止阳光直射;长期观察并做好记录。所以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①②。(2)像生态瓶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3)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字母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养料。20.(1)④⑥⑧⑨;③⑤;②⑦⑩;①(2)C(3)减量化;资源化(4)大气污染;水污染(5)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生活当中的每一滴水;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尽量自带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1)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玻璃酒瓶、旧报纸、可乐瓶和破铁门都属于可回收物;用完的电池和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吃剩的饭、蔬菜老叶和香蕉皮都属于厨余垃圾;碎石子属于其他垃圾。(2)A:将垃圾集中倾倒入土坑中,进行填埋,错误;这样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B: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一起处理,错误;医疗垃圾是有毒的;C: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并对一些有毒垃圾进行处理,正确。(3)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有利于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4)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环境问题,特别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变得更加突出,人类主要污染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5)保护环境的做法有: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宣传具体的保护环境知识;参加捡拾垃圾、保护母亲河等公益活动;节约水电等能源;不乱扔垃圾,学会垃圾分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