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2节 第3课时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1.核移植中常用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不包括( )A.卵母细胞体积大,易操作B.细胞质较多,营养物质丰富C.含有促进全能性表达的物质D.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少2.用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牛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核,经过多次卵裂后,植入母牛子宫孕育所生牛犊 ( )A.为雄性B.为雌性C.性别不能确定D.雌、雄性比例为1∶13.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克隆牛的过程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A.从供体取出组织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B.用灭活的病毒促进供体细胞与MⅡ期的去核卵母细胞融合C.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发育进程D.选择合适时期的胚胎进行移植,使其发育成完整个体4.下列对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MⅡ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供核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5.(2024云南昆明期中)下列有关动物细胞核移植和克隆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低于体细胞核移植B.用于核移植的卵母细胞需要在体外培养到MⅡ期C.核移植后形成的重构胚可以直接移入受体动物体内D.克隆动物和体细胞供体动物的性状基本相同6.2017年,某国批准了首例使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三亲婴儿”的申请。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亲婴儿”的出生属于有性生殖B.“三亲婴儿”同时拥有父亲、母亲及卵母细胞捐献者的部分基因C.使用该技术母亲细胞质中的致病基因不会传递给后代D.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色盲基因传递给后代7.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个体2的遗传性状与提供b细胞的母羊完全不同B.动物个体2为克隆动物,c可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C.产生动物个体1和2的生殖方式均为有性生殖D.e细胞为已完成减数分裂的卵母细胞8.世界首批疾病克隆猴——5只生物节律紊乱的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开启了克隆猴模型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春天”。科学家采集了一只一岁半的、睡眠紊乱最明显的BMAL1(生物节律基因)敲除猴A6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5只克隆猴——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的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的猕猴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B.5只克隆猕猴细胞核基因型与核供体细胞完全一致C.体细胞核移植需用取自新鲜卵巢的卵母细胞直接作为受体细胞D.该研究可弥补实验猕猴繁殖周期长、单胎数量少的不足9.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体细胞克隆猴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1)据图可知,克隆猴培育过程用到了 、 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2)上述实验核移植的受体一般选用A猴处于MⅡ期的 ,原因是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且含有促进 表达的物质。 (3)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 。 (4)克隆猴的成功培育为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病、肿瘤等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与以往用普通猴子做实验相比,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10.粤东黑猪由于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等缺点,近年来已被列入我国濒危地方猪种。科研人员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顺利获得6头健康状况良好的纯种粤东黑猪,具体流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首先要将取得的耳部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用培养液将细胞制成细胞悬液B.②是细胞融合过程,常用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诱导细胞融合C.③是用电刺激、Ca2+载体、乙醇或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方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D.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可大量生产粤东黑猪,对地方猪的保种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1.(2024安徽阜阳月考)下图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优质奶牛的简易流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后代丁的遗传性状由甲和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B.过程①需要提供95%空气和5% CO2的混合气体C.过程②常使用显微操作法对受精卵进行处理D.克隆牛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12.(2024江苏南京期中联考)某研究团队成功用亲代猫的腿部皮肤细胞培育了克隆猫“大蒜”,它与亲代猫除在花纹上的几处细微差异外几乎完全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Ca2+载体法可以促进皮肤细胞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B.“大蒜”与亲代猫的细微差异可能是受细胞质基因的影响C.不直接用皮肤细胞进行克隆是由于该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D.皮肤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后需核重编程以使重构胚正常发育13.某研究人员将患有线粒体疾病妇女的受精卵中的细胞核移植到健康妇女捐献的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最终产下了健康的婴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项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B.此项技术的原理与克隆羊“多莉”完全相同C.健康妇女捐献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具有调控移入细胞核发育的作用D.婴儿出生后具有患病妇女及其丈夫以及捐献健康卵母细胞的妇女三方的遗传特征14.下图是某克隆羊培育过程模式图,试分析获得该克隆羊的生殖方式、该克隆羊的基因型以及该克隆羊发育成熟时所分泌的性激素依次是( )A.无性繁殖、Aa、雌激素B.无性繁殖、aa、雄激素C.有性生殖、aa、雄激素D.有性生殖、AA、雌激素15.科学家培育克隆羊时,使用了三种供体细胞,分别将这些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形成重组细胞,再将重组细胞培育成重构胚,这些重构胚的发育情况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核的供体细胞类型 妊娠数/受体母羊数乳腺上皮细胞 1/13胚胎成纤维细胞 4/10早期胚胎细胞 14/27A.早期胚胎细胞作为细胞核的供体细胞,妊娠成功率最高B.克隆羊所利用的细胞核也可以是卵细胞或精子中的细胞核C.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D.重组细胞发育与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有关16.现代社会压力使人类的作息时间很难严格遵循体内的生物钟。因为加班、频繁跨越时区、熬夜、肥胖等,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生物钟紊乱的困扰,导致失眠、睡眠中断、日间过度嗜睡,与人交流出现障碍等问题。2019年我国科研团队获得了5只基因BMAL1缺失(或敲除)的克隆猴,极大地推动了生物钟紊乱相关问题的研究。下图为克隆猴的培育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5只克隆猴是科学家利用 技术获得的。首先需将A猴卵母细胞培养至 期,并通过显微操作法进行 处理,然后将B猴体细胞注入去核A猴卵母细胞形成重组细胞。 (2)重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需要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其中培养液通常需要加入的天然成分是 。将细胞置于 中进行培养。 (3)为判断是否属于真的克隆猴,研究团队仔细检测了这些克隆猴的基因型,发现细胞核基因型与 相同,由此证明5只猴是真的克隆猴。 (4)为了验证这5只基因敲除猴是否存在昼夜节律紊乱问题,科学家给它们佩戴了检测设备,可以随时监测它们的昼夜活动情况,通过行为学分析检测其是否明显表现出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对照组的设置应为 。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猴的神经内分泌激素褪黑素分泌减少;与睡眠剥夺、抑郁症以及衰老等相关的基因表达增强;不再按照24 h的周期活动,在夜间活动明显增多,有人靠近时双手抱头,蜷缩在角落里,不敢活动。由此证明 。 (5)这5只猴成为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的遗传背景一致的疾病猴模型。请你谈谈基因敲除模型克隆猴在科学研究上的应用前景: 。 第2章 第2节 第3课时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1.D2.A 克隆动物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个体,因此克隆动物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个体基本相同。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提供细胞核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因此克隆动物的性别为雄性,A项符合题意。3.B 将供体细胞与MⅡ期的去核卵母细胞融合使用的是电融合法,B项符合题意。4.D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其细胞核遗传物质是由供体细胞提供的,但细胞质遗传物质是由卵母细胞和供体细胞共同提供的,所以不是对供核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5.C 重构胚被激活后,需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才能移入受体动物体内,C项错误。6.D 由图可知,“三亲婴儿”的培育需要采用体外受精技术,属于有性生殖,A项正确;图中“三亲婴儿”是经过核移植和体外受精产生的,其细胞核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细胞质基因来自卵母细胞捐献者,故“三亲婴儿”同时拥有父亲、母亲及卵母细胞捐献者的部分基因,B项正确;母亲卵母细胞取核去质,故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细胞质中的致病基因传递给后代,C项正确;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核基因,故该技术不可以避免母亲的色盲基因传递给后代,D项错误。7.B c提供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e中形成f,由f发育成的动物个体2为克隆动物,由于细胞b提供了细胞质,动物个体2的细胞质来自细胞b,动物个体2和细胞b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同,A项错误;c可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由f发育成的动物个体2为克隆动物,B项正确;a为精子,b为卵细胞,d为受精卵,动物个体1的产生方式为有性生殖,动物个体2为克隆动物,其生殖方式为无性繁殖,C项错误;e细胞为处于MⅡ期的卵母细胞,D项错误。8.C 体细胞核移植需将取自新鲜卵巢的卵母细胞培养到MⅡ期,才可进行核移植,C项错误。9.答案 (1)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 (2)卵母细胞 细胞核全能性 (3)显微操作法 (4)体细胞克隆猴的遗传背景相同,可避免个体间差异对实验的干扰,大大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体细胞克隆猴的制备时间缩短,基因编辑等可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进行10.B ①首先要将取得的耳部组织用机械法、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用培养液将细胞制成细胞悬液,A项正确;②是核移植的过程,使供体核进入去核卵母细胞,B项错误;③是用电刺激、Ca2+载体、乙醇或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方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C项正确;在畜牧生产中,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可大量生产粤东黑猪,对地方猪的保种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D项正确。11.B 后代丁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甲,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甲和乙,则丁的遗传性状由甲和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A项错误;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提供95%空气(保证细胞的有氧呼吸)和5%CO2(维持培养液的pH)的混合气体,B项正确;过程②常使用显微操作法对卵母细胞进行处理,C项错误;克隆牛的繁殖方式不涉及精卵结合过程,属于无性繁殖,D项错误。12.A 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用电融合法促进皮肤细胞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A项错误;“大蒜”与亲代猫的细微差异可能是受细胞质基因的影响,因为核移植过程使两者的核基因相同,B项正确;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所以不直接用皮肤细胞进行克隆,C项正确;皮肤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后需核重编程(以利于细胞核的一系列变化和基因表达分子的开关的启动)以使重构胚正常发育,D项正确。13.B 此项技术用的是受精卵的细胞核,而克隆羊“多莉”用的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分化程度不同,B项错误;该婴儿细胞的核基因由形成受精卵的夫妇提供,细胞质基因由提供去核的卵母细胞的妇女提供,D项正确。14.B 克隆羊是利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其生殖方式为无性繁殖;该克隆羊继承了B羊全部的细胞核基因和A羊的细胞质基因,因此其基因型为aa;由于B羊为雄性,因此该克隆羊亦为雄性,故该克隆羊发育成熟时所分泌的性激素是雄激素,B项符合题意。15.B 分析题表数据可知,早期胚胎细胞作为细胞核的供体细胞,妊娠成功率最高,A项正确;克隆羊所利用的细胞核应该为胚胎细胞或体细胞的细胞核,卵细胞或精子中的细胞核只含有一半染色体,目前还没有人成功用卵细胞或精子中的细胞核培育克隆动物,B项错误;由于动物体细胞的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C项正确;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核的全能性得到表达,故重组细胞发育与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有关,D项正确。16.答案 (1)动物细胞核移植 减数分裂Ⅱ中(MⅡ) 去核(2)(动物)血清 CO2培养箱(3)B猴(4)给没有做基因敲除的猴子佩戴检测设备,检测它们的昼夜活动情况,分析其是否明显表现出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5只基因敲除猴存在昼夜节律紊乱问题(5)基因敲除模型克隆猴的成功培育为我们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某些遗传病的成因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型,为解决人类生物钟紊乱问题揭开了新的一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