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5、6单元)尖子生必刷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5、6单元)尖子生必刷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阶段学业质量评价(二)
一、书法社·学好汉字。读语段,完成练习。(19分)
几年前,恰féng( )政策优化改革,村里对附近的荒地进行了kuò jiàn ( ),将pín kùn( )户zhuǎn yí( )并给予了补贴,在村里打造了一处休闲场所。场地四周还种了各种树木,每到深秋,各种颜色的叶子聚集在一起,层层交错,在日出的一刹( )那被阳光xiāng( )上金边儿,如云霞般càn làn( )。春天的柳絮( ),夏天的萤( )火,秋日落叶冬日雪共同构成了这个 有人文价值, 有经济价值的“小天堂”,它是无可tì dài( )的“村庄名片”。
1.看拼音写字词,并给加点字注音。(15分)
2.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分)
3.语段中画“ ”的词语意思是__ ,近义词是_____ 。(2分)
二、文学社·能写会用。(23 分)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感彩与其他不同的一项( )。(3分)
A.点点阳光洒在水面上,像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
B.下课后,同学们像撒欢儿的马儿,在校园里愉快地玩耍着。
C.弟弟精力充沛,像活泼的猴子一般整日静不下来。
D.那个小偷盯着柜台里的珠宝,就像饥饿的老鼠盯着灶台上的美食。
2.写作训练。(8分)
训练一: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左右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分)
训练二:他忘了要买什么东西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儿后悔起来。(5分)
(1)画线语句运用了_ 描写。
(2)请你运用这种描写方法,描述一个人开心时的样子。
3.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12分)
(1)《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依次描写了 的日出和 的日出,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奇观的
之情。
(2)走进诗歌,去感受李白《独坐敬亭山》中“ , ”两句写出的诗人孤独悠闲的心境。
(3)读《囊萤夜读》,弘扬车胤“恭勤不倦, ”的苦读精神。像这样关于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我还知道 、 。
(4)《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很长,我们可以以雨来为主题,给六个部分分列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 、 、 、
。根据小标题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交流表达社。(6分)
1.小海和泉泉准备参加游记类征文比赛,下面是他们整理的游记写作技巧,请在正确的方法后画"√”。(3分)
(1)看到的景物都要详细地写出来。( )
(2)除了写看到的之外,还可以写自己的感受。( )
(3)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如游览顺序、景物变化顺序等。 ( )
2.小海和泉泉都想得到一等奖的荣誉,互相“转动”起来,认真写作。你是怎么看待“朋友竟争”的,请写一写。(3分)
四、读书社·学会阅读。(27分)
(一)铁杵成针(11分)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逢/老媪方/磨铁杵 B.逢/老媪方磨/铁杵 C.逢/老媪/方磨铁杵
2.运用下列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解释加点字词。(3 分)
(1)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字词:欲作针( )
(2)组成词语理解字词:未成,弃去( )
(3)借助偏旁理解字词:逢老媪方磨铁杵( )
3.说说“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的意思。(2分)
4.李白刚开始在山中读书时的表现是“_ ”(用文中原句回答);得知老媪要把铁杵磨成针后,他的表现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从这个故事中,我受到的启示是
。(4分)
(二)鸡毛信(节选)(16分)
海娃14岁,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要他马上到三王村去,送给张连长。//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远远地看见川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 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这样谁也看不出来。
这时鬼子来到了跟前,把海娃周身搜遍了,也没搜着什么。于是便放了他。
没想到鬼子看上了海娃的羊群,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村里去。
海娃没办法,只好跟着走。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个村子,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着吃。海娃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哩!//
鬼子吃饱了,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然后把海娃拉进屋里。鬼子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把海娃挤在最里头。
海娃睡不着,突然,他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哪一个 ”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气了。
鸡叫两遍了,海娃哪儿还躺得住。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打瞌睡呢。他悄悄地站了起来,踮着左脚把身边鬼子的胳膊轻轻拨开,从他身边跳过去,闪到了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哪一个 ”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海娃走进牲口圈,赶紧把老绵羊尾巴底下的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撒开两腿就跑,一口气跑上了村后的山梁。
1.文中画“ ”的句子写的是 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海娃 的特点。文中能体现他这一特点的描写还有哪些 用“ ”画出其中的一处。(6分)
2.这篇短文用“//”分为了三个部分,尝试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3分)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4.海娃一口气跑上了村后的山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请你补写一个恰当的结尾。(4分)
五、写作社·书写生活。(25分)
我们见识过名山大川,接触过平凡与不平凡的英雄人物或事迹,请以“我身边的”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人也可写物。不少于400 字。
阶段学业质量评价(二)
一、1.逢 扩建 贫困 转移 镶 灿烂 替代 chà xù yíng
2.既……又……
3.极短的时间 一瞬间
二、1.D
2.训练一:删掉“大约”或“左右”
训练二:(1)神态 (2)示例:得知自己获奖后,她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了,嘴角裂开,露出了一排整洁的牙齿。
3.(1)晴朗时 天边有云时 赞美
(2)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3)博学多通 程门立雪 悬梁刺股
(4)掩护李大叔 智勇斗鬼子 怀念雨来 机智脱险
三、1.(2)√(3)√
2.示例:朋友之间的竞争不是攀比,也不是妒忌,而是以共同进步为目的的。在学习中互为“竞争对手”,可以督促两人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在生活中互为“竞争对手”,可以增加生活乐趣,督促彼此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
四、(一)1.C
2.(1)想要(2)放弃(3)老妇人
3.李白被这位老妇人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4.未成,弃去 还卒业 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
(二)1,海娃藏鸡毛信聪明机灵画出:“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
2.示例:①接到任务 ②路遇鬼子 ③机智逃脱
3.示例:海娃接到了送鸡毛信的任务,可是途中遇到了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藏在羊尾巴下然后趁着晚上鬼子睡觉的时候带着信逃脱了。
4.示例:海娃一口气跑到了三王村,把信交给了引连长。而他自己则累得扑倒在地上。
五、写作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