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始,科学家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发现了它,起初以为只是一颗普通的小行星,但经过进
九江一中2025届高三5月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步的细致观测发现,它不仅拥有小行星的稳定轨道,还长着六条“尾巴”一彗尾,就像孔雀开
屏一样。
专家表示,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探测,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演化机制,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此外,311P的直径大约有480米,有观测结果显示,它可
考生须知:
能还有一颗卫星。如果属实,311P便是少有的“双小行星”系统。天问二号届时将通过近距离探测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
提供更直接的数据,解开311P的更多奥秘。
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三)
2客观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深空探测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落火,中国通过一次发射,实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主观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
施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陆续取得的科学成果,丰富
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了人类对火星演化历史、环境变化规律、火星表面典型地形地貌成因等的认知。从月球到行星及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小行星探测,中国深空探测正在走向更远、更深的新阶段,不断推动着人类对太阳系和宇宙的理
解和探索。
一、阅读(72分)
在2025年发射天问二号之后,中国还将在2028年前后及2030年前后陆续发射天问三号和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天问四号。其中天问三号作为中国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确立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突破火面采样、火面起飞上升、环火交会和行星保护等关键技术,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的目标。
材料一:
天问四号则将对木星和木星的卫星进行研究,对木星空间和内部结构进行深测。
近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计划于2025年实施
(摘编自刘饶《逐星问天,中国深空探测新远征》)
发射。按照计划,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
材料二
带普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
2025年,中国航天又将迎来一个重要时刻一天问二号即将发射。
继天问一号探索火星之后,天问二号为何选择2016HO3作为新目的地?未来,它又会带回
“天问”!我猜,其实很多人对这一名字并不陌生。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由长征五
宇宙中怎样的秘密?
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问”一词正是来源于屈原的诗高《天问》。
(一)
屈原的《天问》,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独特的形式,一口气提出了
2016H03小行星的名字听起来有些“冷冰冰”,但它的背后有一段有趣的发现故事。2016年,
170多个问题,从宇宙的起源、天地的形成,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无所不包。在那个科学技
美国夏威夷的泛星计划巡天望远镜首次在浩瀚星空中捕捉到它的踪迹,这颗小行星也由此得名
术尚不发达的时代,屈原凭借着非凡的想象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试图探寻世界的本质,这种探
一2016代表发现的年份,H03则表示小行星在4月下甸被发现的顺序编号。
索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6H03绕太阳公转周期为365.4天,与地球的365.25天几乎完全同步。对于这类与地球
而“天问二号”,则是现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伟大创举。它是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重要组
一起绕着太阳公转的小行星,科学家将其称之为“准卫星”。目前,地球附近的准卫星有5颗,其
成部分,肩负着对小行星进行探测等重大使命,
中2016HO3距离地球最近、运行最稳定.
从屈原的《天问》到“天问二号”,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探索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这种精神,
天问二号为何选择2016HO3?据专家介绍,这类小行星保留着太阳系诞生之初的原始信息,
是对未知的好奇,是对真理的渴望,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在古代,人们通过文学创作
是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组成、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也有科学
来表达对世界的思考;在现代,我们则借助科技的力量,将探索的脚步迈向更遥远的宇宙。
家推测,这颗直径约40—100米的天体,可能是某次远古撞击事件的抛射物,甚至可能与地球
“天问二号”的每一次数据传输、每一个科学发现,都像是对屈原《天问》的回应。它告诉
和月球存在“亲戚关系”
我们,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探索的道路上,
为此,天问二号计划对2016HO3进行伴飞、测绘、途感、采样,获取其热辐射状态、表面
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的智慧和精神,更要不断创新,勇于突破。同时,“天问二号”也象征着中华
特征、密度、成分等信息。其研究结果有可能回答准卫星的起源以及轨道演化历史和未来趋势等
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代表着中国在航天领城的卓越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就像屈
科学问题,并为小行星乃至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原的《天问》曾经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一样,“天问二号”也将激励着当代中国人,在各个领域不
(二)
断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天问二号的另一个深测对象是主带彗星311P,它于2013年被美国科学家深测发现。一开
(摘编自陈明月《跨越千年的“天问”:从屈子诗章到航天壮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