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十章综合评价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纪录片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相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1.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C)A.干旱 B.湿热C.高寒 D.炎热2.青藏高原显著的地形特征是(A)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3.在拉萨可拍摄到的景观是(D) 某旅行团沿世界著名高海拔公路——219国道(新藏线)旅行。如图示意219国道路线。读图,完成4~5题。4.该公路在麻扎穿越的山脉是(A)A.昆仑山脉 B.冈底斯山脉C.祁连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5.旅行途中可品尝到当地的特有美食(A)①牦牛肉干 ②粽子 ③青稞酒 ④海蛎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简图,完成6~8题。 6.该省级行政区域的特色农业是(D)A.旱地农业 B.绿洲农业C.水田农业 D.河谷农业7.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B)A.水稻、小麦B.小麦、青稞C.水稻、青稞D.小麦、玉米8.该地区农作物单产高的自然原因主要是(C)A.二氧化碳浓度高B.气温高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降水量适中 下面为柴达木盆地简图。读图,完成9~10题。9.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原因是(A)A.矿产资源丰富B.稀土资源丰富C.生物资源丰富D.森林资源丰富10.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地应治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D)A.耕地退化B.湿地退化C.林地退化D.草地退化 我国青海省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遗产地。读青藏地区图,完成11~13题。11.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申遗成功的优势是(D)①位置偏僻,远离人口稠密区,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良好 ②有藏羚羊、藏野驴等多种高原特有野生动物 ③湖泊、冰川众多,科学考察价值高 ④政府重视,政策支持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2.可可西里、三江源等重要的自然保护区都位于青藏地区。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因海拔高、气候寒冷,形成典型的高寒气候B.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孕育了长江、黄河、珠江等众多大江大河C.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D.空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1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D)①发展旅游,增加收入 ②保护高原湿地③保护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 ④恢复草场植被,发展畜牧业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青海省以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14~15题。14.青海省的清洁能源主要来自(A)①风能 ②太阳能 ③核能 ④煤炭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5.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是青海省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其观赏的最佳时间是(B)A.12月 B.7月 C.1月 D.3月 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16~18题。16.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C)A.青海主要向外输送火电B.山西的火电主要输送到东北地区C.湖北主要向外输送水电D.云南、广西主要输送火电到珠江三角洲地区17.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A.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气源主要来自我国最大的盆地B.输气管线贯穿地势三级阶梯并三次穿越黄河C.该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沿线气候条件恶劣D.该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百利而无一害18.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C)①西气东输 ②北煤南运 ③南水北调 ④西电东送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壮大海洋经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对我国意义重大。下图为中国部分疆域及邻国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 题。19.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海域,油气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最丰富的是(D)A.① B.② C.③ D.④20.下列关于我国海岸线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海岸线长,有利于带来丰沛的降水B.有利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C.多优良海港,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D.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丰富二、综合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21.墨子巡天望远镜是位于青海省的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第一个投入运行并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大型设备,已于2023年9月17日发布首光图像,2023年11月18日首次观测到首批近地小行星。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1)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高寒 。 (2)图中所示的铁路是 青藏铁路 ,该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3)青藏地区湖泊众多,大多数属于 内 (填“内”或“外”)流湖。 (4)三江源中的“三江”中,没有流经云南省的是 黄河 。 (5)拉萨被称为“日光城”,说明该地区 太阳能 资源丰富。 (6)在青海省的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投入运行墨子巡天望远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地势高,空气稀薄,有利于进行天文观测。22.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1)青藏地区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 交通线 附近。 (2)林芝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纺织工业 ,其发展该工业部门的原料与青藏地区的 畜牧业 (农业部门)密切相关。 (3)该区域清洁能源比较丰富,如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等 ,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保障。 (4)青藏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这里有我国建立的 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 (5)青藏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理由是青藏地区 生态环境 脆弱,一旦破坏,恢复非常困难;青藏地区是众多 大江大河 的发源地和 水源 涵养地,其环境保护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青藏地区是高海拔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保护青藏地区的环境有利于维护 生物多样性 。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的特高压通道,起于青海,经甘肃、陕西,止于河南,连接了清洁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中东部地区。该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绿电”替代部分煤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材料二 下图为青豫直流工程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青豫直流工程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 3(或三;一、二、三) 级阶梯。(2)该工程从河南到青海,年降水量变化的趋势大致是 变少(或减少、自东向西减少、自西向东增大) 。 (3)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大部分是太阳能,青海省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 。 (4)青海省的西北部有被称为“聚宝盆”的 柴达木 盆地。 (5)青豫直流工程止于河南,该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郑州 ,说出该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为河南及其所在的中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答出一点即可,2分)。 参考答案:缓解能源短缺;改善大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6)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少开空调等低碳生活方式可助推“碳达峰”和“碳中和”。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中学生,还可践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有 绿色出行;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按时关灯,节约用电 。(答出一点即可,2分) 24.下面图示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把西部丰富的 天然气 输往东部沿海地区,其起点是 塔里木 盆地的轮南,终点是上海,途中三次穿越 黄 河。(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长江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 华北、西北 地区,其中东线工程利用已有的 京杭运河 输水。(3)西电东送有三条线路,中线、南线主要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地区。西部水电丰富的原因是地势高低不平, 落差 大;东部能源不足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材料 海南省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广的地级市。(1)三沙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洋资源的类型主要是 海洋生物(渔业)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 。 (2)甲为 莺歌海 盐场,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纬度低 ,气温高,蒸发强;地处山地 背风 坡,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晒海盐。 (3)乙处海域容易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大量排入海洋,产生海洋污染。赤潮发生后,会给沿海地区的 海水养殖 业带来重大损失。 (4)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珊瑚岛面积 小 ,难以集水;该岛获取淡水资源的方式有收集雨水、 海水淡化 、从岛外输入淡水等。第九、十章综合评价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纪录片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相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1.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A.干旱 B.湿热C.高寒 D.炎热2.青藏高原显著的地形特征是(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3.在拉萨可拍摄到的景观是( ) 某旅行团沿世界著名高海拔公路——219国道(新藏线)旅行。如图示意219国道路线。读图,完成4~5题。4.该公路在麻扎穿越的山脉是( )A.昆仑山脉 B.冈底斯山脉C.祁连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5.旅行途中可品尝到当地的特有美食( )①牦牛肉干 ②粽子 ③青稞酒 ④海蛎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简图,完成6~8题。 6.该省级行政区域的特色农业是( )A.旱地农业 B.绿洲农业C.水田农业 D.河谷农业7.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A.水稻、小麦B.小麦、青稞C.水稻、青稞D.小麦、玉米8.该地区农作物单产高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二氧化碳浓度高B.气温高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降水量适中 下面为柴达木盆地简图。读图,完成9~10题。9.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原因是( )A.矿产资源丰富B.稀土资源丰富C.生物资源丰富D.森林资源丰富10.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地应治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耕地退化B.湿地退化C.林地退化D.草地退化 我国青海省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遗产地。读青藏地区图,完成11~13题。11.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申遗成功的优势是( )①位置偏僻,远离人口稠密区,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良好 ②有藏羚羊、藏野驴等多种高原特有野生动物 ③湖泊、冰川众多,科学考察价值高 ④政府重视,政策支持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2.可可西里、三江源等重要的自然保护区都位于青藏地区。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海拔高、气候寒冷,形成典型的高寒气候B.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孕育了长江、黄河、珠江等众多大江大河C.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D.空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1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 )①发展旅游,增加收入 ②保护高原湿地③保护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 ④恢复草场植被,发展畜牧业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青海省以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14~15题。14.青海省的清洁能源主要来自( )①风能 ②太阳能 ③核能 ④煤炭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5.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是青海省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其观赏的最佳时间是( )A.12月 B.7月 C.1月 D.3月 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16~18题。16.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主要向外输送火电B.山西的火电主要输送到东北地区C.湖北主要向外输送水电D.云南、广西主要输送火电到珠江三角洲地区17.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气源主要来自我国最大的盆地B.输气管线贯穿地势三级阶梯并三次穿越黄河C.该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沿线气候条件恶劣D.该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百利而无一害18.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①西气东输 ②北煤南运 ③南水北调 ④西电东送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壮大海洋经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对我国意义重大。下图为中国部分疆域及邻国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 题。19.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海域,油气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最丰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下列关于我国海岸线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岸线长,有利于带来丰沛的降水B.有利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C.多优良海港,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D.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丰富二、综合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21.墨子巡天望远镜是位于青海省的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第一个投入运行并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大型设备,已于2023年9月17日发布首光图像,2023年11月18日首次观测到首批近地小行星。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1)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2)图中所示的铁路是 ,该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3)青藏地区湖泊众多,大多数属于 (填“内”或“外”)流湖。 (4)三江源中的“三江”中,没有流经云南省的是 。 (5)拉萨被称为“日光城”,说明该地区 资源丰富。 (6)在青海省的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投入运行墨子巡天望远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22.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1)青藏地区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 附近。 (2)林芝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其发展该工业部门的原料与青藏地区的 (农业部门)密切相关。 (3)该区域清洁能源比较丰富,如 ,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保障。 (4)青藏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这里有我国建立的 自然保护区。 (5)青藏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理由是青藏地区 脆弱,一旦破坏,恢复非常困难;青藏地区是众多 的发源地和 涵养地,其环境保护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青藏地区是高海拔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保护青藏地区的环境有利于维护 。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的特高压通道,起于青海,经甘肃、陕西,止于河南,连接了清洁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中东部地区。该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绿电”替代部分煤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材料二 下图为青豫直流工程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青豫直流工程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 级阶梯。(2)该工程从河南到青海,年降水量变化的趋势大致是 。 (3)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大部分是太阳能,青海省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4)青海省的西北部有被称为“聚宝盆”的 盆地。 (5)青豫直流工程止于河南,该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说出该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为河南及其所在的中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答出一点即可,2分)。 (6)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少开空调等低碳生活方式可助推“碳达峰”和“碳中和”。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中学生,还可践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有 。(答出一点即可,2分) 24.下面图示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把西部丰富的 输往东部沿海地区,其起点是 盆地的轮南,终点是上海,途中三次穿越河。(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 地区,其中东线工程利用已有的 输水。(3)西电东送有三条线路,中线、南线主要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地区。西部水电丰富的原因是地势高低不平, 大;东部能源不足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材料 海南省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广的地级市。(1)三沙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洋资源的类型主要是 。 (2)甲为 盐场,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气温高,蒸发强;地处山地 坡,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晒海盐。 (3)乙处海域容易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大量排入海洋,产生海洋污染。赤潮发生后,会给沿海地区的 业带来重大损失。 (4)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珊瑚岛面积 ,难以集水;该岛获取淡水资源的方式有收集雨水、 、从岛外输入淡水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九、十章综合评价 - 学生版.docx 第九、十章综合评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