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六章综合评价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示意我国部分重要地理界线的分布。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B)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地理界线与图中界线④大致吻合的是(C)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C.1月0℃等温线D.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完成3~4题。3.关于图中序号与其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叙述正确的是(D)A.①表示的是北方地区 B.②表示的是西北地区C.③表示的是南方地区 D.④表示的是青藏地区4.正常年份,②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可能是(A)A.2℃ B.-12℃C.-2℃ D.-23℃ “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马鞭和牛鞭甩在了一起,草场和庄稼展开了拉锯……”这描述的是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的情况。如图为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5.图中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大致与我国 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B) A.200毫米 B.400毫米C.800毫米 D.1 600毫米6.甲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是(A)A.冷湿 B.暖湿 C.干旱 D.高寒7.乙地区的传统民居是(C)A.碉房 B.冰屋 C.窑洞 D.蒙古包 “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读图,完成8~9题。8.“白山”“黑水”在图中分别是(C)A.⑤和③ B.④和② C.④和① D.⑤和①9.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D)A.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B.黑土广布C.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光照条件好,全年热量充足 如图为东北三省简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影响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D)A.市场B.森林资源C.科技D.矿产资源11.近年来,东北三省传统工业衰落,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适合该地冬季发展的旅游项目是(B)A.去沼泽湿地保护区观鸟B.欣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C.骑马在绿色的草原上驰骋D.乘船欣赏松花江两岸风光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河流经该高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完成12~13题。12.关于黄河流经省级行政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B)A.①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西安B.②省级行政区域是湖北省,拥有小浪底水利枢纽C.③省级行政区域位于黄河的下游,简称鲁D.④省级行政区域煤炭资源丰富13.下列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A.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沟壑纵横B.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水资源缺乏C.植被遭受破坏,石漠化现象严重D.生态环境脆弱,应禁止开发矿产资源14.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不包括(B)A.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B.气温低,降水少C.地表缺乏植被保护D.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15.黄土高原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D)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大力发展种植业C.大力发展旅游业D.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16.下图所示针对黄土高原各部位的水土流失采取的治理措施中,错误的是(D)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北京市空间结构规划(2016~2035年)图。据此完成17~18题。17.该规划确定北京市西北部为“生态涵养区”,其依据有(C)①该地区人口密度大 ②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③该地区交通便利 ④该地区位于河流的中上游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②③18.故宫和人民大会堂均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它们分别体现出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B)A.科技创新中心 文化中心B.文化中心 政治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 政治中心D.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大发展需要大谋划,大战略催生大跨越。“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读图,完成19~20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示意图19.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重点发展的产业类型是(C)A.采掘业B.重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D.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20.从图示信息可知河北省最突出的优势条件是(A)A.资源丰富B.资金雄厚C.海运便利D.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二、综合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21.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降水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气温和降水 ,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地势 。 (2)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 ③和④ (填数字序号),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①和② (填数字序号)。 (3)从气候资料图来看,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比较冷的是 甲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纬度位置 ;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丙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海陆位置 。22.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小组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主题一 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及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比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和自然条件,完成下表。耕地类型 气候 地形小麦 集中 产区 以旱地 为主 冬季② 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以④ 平原 、高原为主 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水稻 集中 产区 以① 水田 为主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③高温多雨 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 如图为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2)1949年至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 上升 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 下降 趋势。 主题二 粮食增产与科学技术(3)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举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应用。(至少答出两点,2分)参考答案: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等等。主题三 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餐桌上的食物多来源于粮食作物。(4)粮食消费可分为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食用米饭、馒头等属于直接消费,食用 肉、蛋、奶 等属于间接消费。 23.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某同学对家乡农业生产及环境状况开展了调查活动,根据他收集的图文材料及撰写的调查报告,完成下列问题。(9分)材料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类型多样。平原地区夏季温暖多雨,沃野千里,机械化耕作,粮食产量高,大量粮食外运,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开展了林下种植、养殖等农业经营活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三江平原新建了许多国营农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图1为东北地区略图,图2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环境变迁调查报告。图2(1)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两地中适宜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的是 大兴安岭 ;受 纬度和地势 两方面影响,雪期较长的是 大兴安岭 。(2)东北地区 黑土 (土壤类型)广布,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400毫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2分)参考答案:粮食产量高,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铁路、海运等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等。(4)说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2分)参考答案: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蓄洪抗旱;等等。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 延安的蜕变历史上,延安市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加快。目前,该市植被覆盖率高达81.3%,每年输送到黄河的泥沙量由2.5亿吨下降到0.31亿吨。黄土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银山”。这片民俗独特的革命老区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欣欣向荣、赏心悦目的生态“大公园”。材料二 延安市的位置及生态治理示意图和延安市逐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生态治理示意延安市逐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延安市位于我国的 黄土高原 (地形区),该地形区南部的 秦岭 (山脉)与淮河构成了一条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延安市的降水、土质特点和 植被稀少 的地表状况,导致每逢雨季,泥沙俱下,水土流失严重,这是过去延安市生态环境的写照。(3)延安市通过 植树造林、修筑梯田 等措施进行治理,使昔日的黄土地变成了土不下坡,绿水长流的生态“大公园”。 (4)家乡环境美起来,人民生活富起来,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延安市充分利用 革命纪念地 (列举当地的旅游资源)等优势发展旅游业。同时,积极发展林果业、特殊养殖业等,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试举出一例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坡脚建挡土坝、护坡林;陡坡退耕还林、还草。25.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 北京市简图和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读北京市简图,①是 太行山脉 余脉,为 东北—西南 走向。(2)北京市地处 华北 平原西北端,该市的地势特点是西北 高 、东南 低 。 (3)根据“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北京市降水季节分配 不均 ,针对这个特点可知,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缺乏的途径之一是 兴建水库 。 第五、六章综合评价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示意我国部分重要地理界线的分布。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地理界线与图中界线④大致吻合的是(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C.1月0℃等温线D.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完成3~4题。3.关于图中序号与其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的是北方地区 B.②表示的是西北地区C.③表示的是南方地区 D.④表示的是青藏地区4.正常年份,②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可能是( )A.2℃ B.-12℃C.-2℃ D.-23℃ “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马鞭和牛鞭甩在了一起,草场和庄稼展开了拉锯……”这描述的是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的情况。如图为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5.图中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大致与我国 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 A.200毫米 B.400毫米C.800毫米 D.1 600毫米6.甲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A.冷湿 B.暖湿 C.干旱 D.高寒7.乙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A.碉房 B.冰屋 C.窑洞 D.蒙古包 “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读图,完成8~9题。8.“白山”“黑水”在图中分别是( )A.⑤和③ B.④和② C.④和① D.⑤和①9.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B.黑土广布C.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光照条件好,全年热量充足 如图为东北三省简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影响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市场B.森林资源C.科技D.矿产资源11.近年来,东北三省传统工业衰落,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适合该地冬季发展的旅游项目是( )A.去沼泽湿地保护区观鸟B.欣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C.骑马在绿色的草原上驰骋D.乘船欣赏松花江两岸风光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河流经该高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完成12~13题。12.关于黄河流经省级行政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西安B.②省级行政区域是湖北省,拥有小浪底水利枢纽C.③省级行政区域位于黄河的下游,简称鲁D.④省级行政区域煤炭资源丰富13.下列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沟壑纵横B.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水资源缺乏C.植被遭受破坏,石漠化现象严重D.生态环境脆弱,应禁止开发矿产资源14.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不包括( )A.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B.气温低,降水少C.地表缺乏植被保护D.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15.黄土高原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大力发展种植业C.大力发展旅游业D.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16.下图所示针对黄土高原各部位的水土流失采取的治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北京市空间结构规划(2016~2035年)图。据此完成17~18题。17.该规划确定北京市西北部为“生态涵养区”,其依据有( )①该地区人口密度大 ②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③该地区交通便利 ④该地区位于河流的中上游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②③18.故宫和人民大会堂均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它们分别体现出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 )A.科技创新中心 文化中心B.文化中心 政治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 政治中心D.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大发展需要大谋划,大战略催生大跨越。“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读图,完成19~20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示意图19.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重点发展的产业类型是( )A.采掘业B.重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D.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20.从图示信息可知河北省最突出的优势条件是( )A.资源丰富B.资金雄厚C.海运便利D.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二、综合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21.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2)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 (填数字序号),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填数字序号)。 (3)从气候资料图来看,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比较冷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2.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小组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主题一 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及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比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和自然条件,完成下表。耕地类型 气候 地形小麦 集中 产区 以旱地 为主 冬季② ,夏季高温多雨 以④ 、高原为主 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水稻 集中 产区 以① 为主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③ 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 如图为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2)1949年至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 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 趋势。 主题二 粮食增产与科学技术(3)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举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应用。(至少答出两点,2分)主题三 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餐桌上的食物多来源于粮食作物。(4)粮食消费可分为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食用米饭、馒头等属于直接消费,食用 等属于间接消费。 23.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某同学对家乡农业生产及环境状况开展了调查活动,根据他收集的图文材料及撰写的调查报告,完成下列问题。(9分)材料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类型多样。平原地区夏季温暖多雨,沃野千里,机械化耕作,粮食产量高,大量粮食外运,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开展了林下种植、养殖等农业经营活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三江平原新建了许多国营农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图1为东北地区略图,图2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环境变迁调查报告。图2(1)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两地中适宜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的是 ;受 两方面影响,雪期较长的是 。(2)东北地区 (土壤类型)广布,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填“大于”或“小于”)400毫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2分)(4)说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2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 延安的蜕变历史上,延安市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加快。目前,该市植被覆盖率高达81.3%,每年输送到黄河的泥沙量由2.5亿吨下降到0.31亿吨。黄土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银山”。这片民俗独特的革命老区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欣欣向荣、赏心悦目的生态“大公园”。材料二 延安市的位置及生态治理示意图和延安市逐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生态治理示意延安市逐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延安市位于我国的 (地形区),该地形区南部的 (山脉)与淮河构成了一条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延安市的降水、土质特点和 的地表状况,导致每逢雨季,泥沙俱下,水土流失严重,这是过去延安市生态环境的写照。(3)延安市通过 等措施进行治理,使昔日的黄土地变成了土不下坡,绿水长流的生态“大公园”。 (4)家乡环境美起来,人民生活富起来,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延安市充分利用 (列举当地的旅游资源)等优势发展旅游业。同时,积极发展林果业、特殊养殖业等,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试举出一例具体措施。 25.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 北京市简图和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读北京市简图,①是 余脉,为 走向。(2)北京市地处 平原西北端,该市的地势特点是西北 、东南 。 (3)根据“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北京市降水季节分配 ,针对这个特点可知,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缺乏的途径之一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六章综合评价 - 学生版.docx 第五、六章综合评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