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5月月考·政治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BDCDD1.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①错误。材料中强调”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了国家安全法,这一规定表明,法由国家创制,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②正确。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表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③正确。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④错误。2.B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制定成文法,如郑国子产“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开启了制定成文法的进程,①正确。在夏朝就已经有了法律,如“禹刑”,商秧变法时素国已有系统的法律实践,秦朝是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而非“开始”,②错误。中华法系在古代曾长期领先世界,但到了近代,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等因素,逐渐落后,并非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③错误。唐朝《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封建法典,标志若中华法系的成熟,对东亚诸国法律影响深远,④正确。3.D“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强调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最高权威地位,而题干古训主要强调立法要结合国情民俗,未涉及宪法法律至上相关内容,①不符合题意。“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者重于强调法律适用上的平等,但题干未体现该方面意思,②不符合题意。“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侧宜”意思是治理国家,要根据风俗制定法律,考察国家根本情况来制定适宜政策。风俗、国情等都与人民紧密相关,体现了要以人民为主体,从人民实际出发,③正确。古训强调要观察时俗、考察国情来立法,启示我们今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从我国实际出发,④正确。4.D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不是法治建设成就的集中表现,①错误。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完备”的说法不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地完善法律,②错误。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和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削改革属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的集巾表现,③④正确。5.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A错误。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B符合题意。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党是领导力量,而非“主体作用”,C错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不选。6.A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还未得到实现,B说法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落实深化立法领域改革要求,预安排审议34件法律案,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更加完善,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人权的法治保障,C不符合题意。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政治职能逐步被社会职能所替代”说法错误,D排除。7.A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针对当前升学就业、财产分配、人身权利等领域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利于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坚特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A正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女权益保障法》休现尊重和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并扩大妇女群体的权利,B错误。“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休现”更适用于整体法律体系,而题干强调具体领域对妇女权益的平等保障,C排除。“宪法法律至上”侧重法律权威,与题干中法律修订的直接目的无直接关系,D排除。8.D重效率、轻程序的价值选择导致程序违法类败诉案件数量占比较高,这警示基层政府要运用法治思维履职,严格按照程序依法行政,D正确。材料强调政府要依法行政,不涉及规范行政决策流程、诚信政府建设和强化重点领城整治,A、B、C排除。9.B法治国家的内涵、如何建设法治国家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网铬暴力信总息治理规定》,旨在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未涉及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A不选。因为网路暴力问题犹乱网路秩序,影响人民生活,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其目的是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B正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其目的不是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C错误。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网路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旨在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未涉及调动人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D不选。【高一5月月考·政治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5414A-1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5月月考政治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3第七、八课。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和动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表明①法是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共同利益的体现②法由国家创制,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③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如④法是由人们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华法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法律实践的结晶,中华法系经历两千多年的发展,从未中断,凝聚了中华民族深邃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对于中华法系,理解正确的是阳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制定成文法②秦朝时期开始发布法律③中华法系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④唐朝时,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商君书》中的这句古训,启示我们今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①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②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④要坚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一5月月考·政治卷第1页(共6页)】5414A-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集中表现为①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不断发展②建立了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④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求“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此可见A,全面依法治国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B.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C.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发挥党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202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落实深化立法领域改革要求,预安排审议34件法律案,包括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外贸易法、国家赔偿法等。这意味着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更完善B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最终得到了实现C.人权的法治保障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D.法的政治职能逐步被社会职能所替代7.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妇女是重要力量。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针对当前升学就业、财产分配、人身权利等领域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A.坚持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B.意在扩大妇女群体的权利C.反映了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D.坚持了宪法法律至上8.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乡镇政府败诉案件占比较高,主要因为其承担了大量基层治理和征收拆迁中的具体实施工作。重效率、轻程序的价值选择也导致程序违法类败诉案件数量占比较高。这瞥示基层政府A.规范行政决策流程B.强化重点领域整治C,加强诚信政府建设D.运用法治思维履职【高一5月月考·政治卷第2页(共6页)】5414A-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卷.pdf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卷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