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Fe: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磨的特点B.晶体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电阻率低的特点2.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不能作为反应2SO2(g)+ O2(g) 2SO3(s)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A.相同时间内 SO2消耗1mol,同时SO3也消耗1mol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D.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溶液与H2SO3溶液反应生成3mol S,转移电子数目为4NAB.标准状况下,2.24 LSO3所含原子数目为0.4NAC.足量S和56g Fe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D.,在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 N2和3mol H2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kJ4.下列反应对应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Ba2++SO2+H2O=BaSO3↓+2H+B.向足量铁粉中滴加少量稀硝酸:3Fe+8H++2N=3Fe2++2NO↑+4H2OC.氯化铁溶液刻蚀铜制电路板:2Fe3++3Cu=2Fe+3Cu2+D.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硫化氢溶液:4H++2S2-+SO2=3S+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该图像可以表示酸碱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途径,从而改变反应热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工业制硫酸:B.工业制硝酸:C.纯碱工业:NaCl溶液D.工业制备高纯硅: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某固体试样加水溶解,滴加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固体试样中仍可能含有B.取少量样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样品中含有C.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除去和时,所加试剂顺序为:后过滤,再加入稀盐酸D.Cl 检验:取样,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硫酸沉淀不消失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足量SO2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B 取少量Fe(NO3)2固体溶于蒸馏水,然后滴加少量稀硫酸,再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 无法判断Fe(NO3)2固体是否变质C NO2通入湿润的淀粉—KI试纸 试纸变蓝 NO2将I 氧化为I2D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Cl>H2CO3>H2SiO3A B.B C.C D.D9.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备受关注。利用钠离子在电极间“脱嵌”实现充放电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硬碳做正极,做负极B.放电时,电子由流向硬碳,再经过电解质流向C.放电时,当电路中转移电子时,正极质量减少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10.我国科学家利用两种不同的铋基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电化学还原制取。其反应历程中相对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每步转化只标注了含碳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B.使用Bi2O3催化剂的反应历程中,*比*更稳定C.使用Bi2O3催化剂比使用Bi催化剂反应更快,放出的能量更多D.使用催化剂时,控速步骤的能垒为11.中国所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 H - O键 O= O键 H-H键 O-O键键能/(kJ·mol-1) 463 496 436 138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4molH2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4H2O4H2↑+2O2↑ B.过程Ⅲ属于吸热反应C.过程Ⅱ中涉及极性键的形成 D.有4molH2O参与过程I吸收了926kJ能量1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和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A.进行喷泉实验 B.加热熔融NaOHC.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D.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A. A B.B C.C D.D1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是淡黄色固体,d为酸性氧化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试管内壁附着b,可用CS2进行洗涤B.c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C.由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c会形成酸雨D.过量Zn与e的稀溶液反应时加入硫酸铜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形成了原电池14.某课外兴趣小组以反应:为例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 序号 温度 Na2S2O3 稀硫酸 H2O 反应停止 所需时间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1 20℃ 20.0 0.10 20.0 0.50 0 t12 40℃ 20.0 0.10 20.0 0.50 0 t23 20℃ V1 0.20 V2 0.25 V3 t3A.可以通过观察相同时间内生成沉淀的多少比较反应速率B.若实验1中,t1为1min,则v() = 0.1mol·L-1·min-1C.若实验1和2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t1>t2D.若实验1和3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V3≤22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15.Ⅰ.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A、B两种气体间发生转化反应,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4分)(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min末,反应______(填“达到”或“未达到”)化学平衡,v正__________(填“>”、“<”或“=”)v逆。(3)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A.向容器中充入He B.向容器中充入A C.升高温度 D.及时分离出BⅡ.一种 和O2形成的燃料电池的结构如下图所示。(4)电极c的反应式为 ,若转移2mol电子,则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5)d极附近溶液的pH会逐渐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16.Ⅰ.某化学自主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被还原(、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14分)(1)A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E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甲、乙分别是 (填标号)。a.硫酸、浓硫酸 b.碱石灰、无水氯化钙c.碱石灰、碱石灰 d.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3)若能够被还原,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硫酸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通常可以用铝制容器储存浓硫酸,原因是_______。浓硫酸能使蔗糖变黑,体现出浓硫酸具有_________性,并膨胀,产生大量CO2和SO2气体,检测CO2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17. I.将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在容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和3mol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和(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14分)时间 0min 3min 6min 9min 12min/mol 0 0.50 0.65 0.74 0.81/mol 1 0.50 0.35 a 0.19(1) ;3~9min内, 。(2)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氦气,该反应速率不变B.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C.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为1:3:1:1时,反应达到平衡(3)上述反应12min末时,混合气体中(g)和(g)的质量之比是 。II.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部分含硫、氮物质的类别与硫元素和氮元素化合价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4)R的电子式为 。(5)下列有关图中所示含N、S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a.图中所示的物质中,只有W、D、E属于电解质b.Z、C、F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都是酸性氧化物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的R溶液和浓的W溶液,玻璃棒靠近时有白烟产生d.制备Na2S2O5,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可选择B、D与某些钠盐反应(6)C与氯水混用漂白性是否增强?请结合离子方程式分析:_______________18.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又称反应热,包括燃烧热、中和热等,其数据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方面。(16分)I.(1)若1g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akJ,则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甲烷干重整反应(DRM)可以将两种温室气体(CH4和CO2)直接转化为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和H2),反应方程式为CH4(g)+CO2(g) 2CO(g)+2H2(g)。已知几种物质的燃烧热如下表:物质 CH4(g) CO(g) H2(g)燃烧热/(kJ·mol-1) 893 283 286则上述甲烷干重整反应CH4(g)+CO2(g) 2CO(g)+2H2(g)的 ΔH= kJ·mol-1。II.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测出盐酸的温度为20.1℃,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内筒中;②测出NaOH溶液的温度为20.3℃,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③将NaOH溶液沿玻璃棒分几次缓慢倒入内筒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为23.4℃。(2)上述实验步骤中一处不合理的操作应改成: 。(3)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4)假设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中和反应的反应热ΔH= kJ·mol-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结果与有偏差,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A.用温度计测量盐酸起始温度后直接测量溶液的温度B.一次性把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C.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D.量取盐酸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5)如果采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测得的最高温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3.4℃,中和反应的反应热ΔH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A B C D A B D C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B A B B非选择题(两分一空)15题(14分)(1)2A B(2)未达到; >(3)BC(4)CH OH 6e-3 - +H2O=CO+2+6H ; 11.2(5)增大16题(14分)(1) NH3 H2O CaO Ca OH NH3 ; Cu 4HNO2 3 浓 Cu NO3 2NO2 2 2H2O(2)b催化剂(3)8NH3 6NO2 7N2 12H O△ 2(4)常温下,铝遇浓硫酸钝化(5)脱水; 将气体先后通入酸性 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若品红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 CO217题(14分)(1)0.26 0.02 (2)BC (3)22:3(4)(5)c(6)否,SO +Cl +2H O= 4H++2Cl-+SO2 2 2 2 4 ,SO2和 Cl2均具有漂白性,产物无漂白性18题(16分)(1)C(石墨,s)+O2(g)=CO2(g) ΔH=-12akJ·mol-1 +245(2)将 NaOH 溶液一次性迅速倒入内筒中(3)玻璃搅拌器(4)-53.5; AC(5)小于; 偏大答案第 1页,共 1页{#{QQABSYIEogigAABAARgCUQWqCgGQkBAACQoGQBAYMAAAQA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重庆市南坪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答案(图片版).pdf 重庆市南坪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