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市2025年高考三模 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沈阳市2025年高考三模 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A D C C B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C B D B D
二、非选择题
16.(14 分,每空 2 分)
(1)铜
(2)0.81g
(3)β-萘酚和 NaNO2 均在强碱性环境稳定
(4)4Co2+ + C + 10H6ONOH + 4H = 4Co3+ + C10H6NH2OH + H2O
(5)Zn2+、Cd2+
(6)锌铁离子也可与 C10H6ONO 形成配合物盐
(7)
17. (13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
(1)点燃酒精灯,加热右侧试管,若 N 形管中间的导管处的液柱高度逐渐降低,降低
至导管与左侧试管的接口处,使左侧试管产生气泡,则说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2)C(1 分)
(3) - - [Cu(H2O)4]2+ + 4Cl [CuCl4]2 + 4H2O
(4)①CuO、铜与浓硫酸反应必有稀硫酸剩余,氧化铜能溶于稀硫酸
②氯化钡、硫化铜
18. (14 分,每空 2 分)
(1)+491
106.4
(2)①上方 ②b 、
4
③a和b两条曲线之间的区域为反应①自发进行、反应③非自发进行对应的区域,
温度越高速率越快;压强越大抑制反应③
(3)①10% ②3
19. (14 分,每空 2 分)
(1)酰胺基
(2)保护羟基
(3)还原反应
(4)
(5)
(6) 、2025 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
化 学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
定区域。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 I卷用黑色水性笔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
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科技发展见证国家强大,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悬浮列车使用双氧铜钡钇作为超导材料,Ba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s 区
B.长征 6 号丙运载火箭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利用 CO2 合成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实现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化
D.麒麟芯片主体材料晶体类型与石墨晶体类型相同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式表述中正确的是
A.SiO2的电子式: B.SO2 的 VSEPR 模型:
C.天然橡胶的结构简式: D.sp2 杂化轨道示意图:
3.下列安全事故处理中错误的是
A.误食重金属离子,喝煮沸过的牛奶
B.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可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
C.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D.轻微烫伤时,可先用冷水处理,再涂抹烫伤膏
4.Li+替代 MgO 晶体中部分 Mg2+的位置,但由于二者的离子半径和化合价不同会导致
部分 O2-脱离形成“氧空位”以保证晶体的电中性。MgO 晶胞结构如下图,密度为 ρ
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晶体中与 O2-最近且等距的 Mg2+有 6 个
3 160
B.晶胞的边长为 ×1010ρN pm A
C.若 a 为晶胞顶点,则 c 位于棱心
D.若 b 处 Mg2+被 Li+替代,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LiMg3O4
5.蛇纹石主要成分为 R3Si2O5(OH)4(R=Mg 或 Ni),利用绿矾(FeSO .4 7H2O)焙烧时产生的
SO3可以提取蛇纹石中的金属镍,工艺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已知:①焙烧时蛇纹石的反应为:R3Si2O5(OH)4 +3SO3= 3RSO4+2SiO2+2H2O
②滤液中镍元素以配离子形式存在
焙烧
A.焙烧时绿矾发生的反应为 4FeSO .4 7H2O + O2 ==== 2Fe2O3 + 4SO3 + 28H2O
B.滤渣的主要成分有 Fe2O3和 SiO2
C.氨水只用于沉淀 Mg2+
D.沉镁后的滤液电解,可在阴极得到 Ni
6.核酸的某一结构片段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结构片段存在 3 个手性碳原子
B.核酸水解时涉及磷酯键断裂
C.其单体戊糖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D.形成此片段的核苷酸能与酸、碱发生反应
7.某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结构模型如图。已知 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
周期元素,Z 的核外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 4∶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负性:Z>Y
B.1 mol 该阳离子中含有 1 mol 配位键
C.同周期第一电离能在 Y 与 Z 之间的元素有 3 种
D.X 与 Y、Z 均能形成正四面体形的离子
8.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B C D
通电后使钢制管桩表 验证金属锌 熔融纯碱 提纯氢氧化铝
面的腐蚀电流接近零 保护铁 胶体
9.大连物化所邓德会团队通过惰性电极电解实现了空气阴阳极同时活化制硝酸,其电
化学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流方向:正极→电极 A→电极 B→负极 B.电极电势:A>B
C.Fe2+是 3H2O2=2·OH + 2H2O 的催化剂 D.消耗 3molO2生成硝酸 0.4mol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0~11 小题。
铜盐是最常见的含铜化合物,其[Cu(H2O)4]2+常呈蓝色、[Cu(NH ) 2+3 4] 常呈深蓝色、
[CuCl 2-4] 常呈黄色,常作为蓝铜矿和绿松石等矿物颜色的来源,历史上曾用作颜料。
10. 下列有关二价铜盐说法正确的是
A.往[Cu(NH3)4]SO4 溶液中加入 95%乙醇,可制备硫酸四氨合铜晶体
B.粗铜精炼时,电解液硫酸铜的浓度保持不变
C.解毒 Cu2+可口服 K4[Fe(CN) ]溶液,反应为 K++Cu2+6 +Fe(CN)
3–
6 =KCu[Fe(CN)6]↓
D. 除去 CuSO 溶液中的 Fe2+4 可加入 CuS 固体
11. 某实验小组为制备高铜酸钠(NaCuO2)并探究其与浓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异同,设计
如下实验:已知 NaCuO2为不溶于水的黑色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uO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3
CuCl2
B.推测现象ⅰ中反应有 2NaClO ==== 2NaCl + O2
C.通过对比现象ⅲ和ⅳ,说明还原性 -Cl > SO2–4
D.现象ⅲ和ⅳ中溶液颜色差异是因为形成了不同的含铜配合离子
12.溴乙烷在水中发生反应机理如下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溴乙烷在水中进行取代和消去反应均为自发反应
B.溴乙烷在水中发生取代反应速率比发生消去反应慢
-
C.溴乙烷发生取代或消去反应过程中 OH 进攻的原子不同
-
D.溶剂不同时,溴乙烷与 OH 反应的选择性可能不同
13.顺铂是人类发现和应用最早的抗癌药物,它进入人体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如下,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顺铂为极性分子,水中溶解性比反铂大
B.进入细胞后能发生 1 转化原因是氯离子浓度减小
C.鸟嘌呤没进行碱基互补配对说明配位键比氢键强度大
D.推测反铂也能发生此转化,也有抗癌活性
14.温度 335℃,在恒容密闭反应器中进行高压液态十氢萘(1.00mol)催化脱氢实验,
反应Ⅰ:C10H18(l) C10H12(l)+3H2(g);反应Ⅱ:C10H12(l) C10H8(l)+2H2(g);
△H1>△H2>0,测得 C10H12 和 C10H8 的产率
x1 和 x2(以物质的量分数计) 随时间的变化关
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反应活化能Ⅱ< Ⅰ
B.温度对Ⅱ反应限度影响大
C.改变催化剂可调控两种有机生成物比例
D.8h 时,共产生 H2 1.951 mol
15.配合反应的平衡常数用配合物稳定常数表示,Cd2+与乙二胺(EDA)在水溶液中存在
K1 K2
如下平衡 (K 、K 2+1 2 、K3 是 Cd 的逐级稳定常数 ) : Cd2+ -→ [Cd(EDA)]2+ -→
K3
[Cd(EDA)2]2+-→ [Cd(EDA)3]2+。向硫酸镉溶液中缓慢加入乙二胺,实验测得各含镉
微粒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中游离乙二胺浓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是
A.曲线 d 表示[Cd (EDA) 2+ 3]
B.Cd2+ + 3EDA = [Cd(EDA)3]2+的平衡常数 K 稳=K1·K2·K3
C.c(EDA)= 10-3 mol·L-1 时,c[Cd(EDA)2]2+ > c[Cd (EDA) ]2+ 3 > c[Cd(EDA)]2+
lg K1 + lg K2 + lg K3
D.M 点时,lg c(EDA) =
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14 分)
湿法炼锌净化钴渣中含有 Zn、Co、Cd、Cu、Fe 的单质及其氧化物。一种用 β-萘酚
(C10H8O)法提取钴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β-萘酚(C10H8O)溶于碱液而难溶于水,NaNO2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②镉(Cd)溶于非氧化性酸,生成 Cd(Ⅱ)
③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lg[c(M) /mol·L-1 ]和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浸渣中含有的金属成分为 。
(2)“除铜”步骤中,处理含铜 0.009 g/L 100 L“沉铁”后溶液,需至少加入锌粉的质量为
g(“除铜”后液中 Cu2+浓度要求小于 0.001 g/L,两位有效数字)
(3)“沉钴”前,将 β-萘酚(C10H8O)、NaNO2 按比例在 NaOH 溶液中混合配制,这样做的
原因 。
(4)“沉钴”时,利用 β-萘酚与 NaNO2 先合成 α-亚硝基-β-萘酚(C10H6ONOH),然后在酸
性环境下,α-亚硝基-β-萘酚(C10H6ONOH)将 Co2+氧化为 Co3+,自身被还原为
C10H6NH2OH,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
+
(5)滤液成分中除 Na 外,还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
(6)“沉钴”后形成红褐色络盐沉淀 Co(C10H6ONO)3,若“沉钴”前不除去铜和铁元素,可
能引起的后果是 。
(7)Co3O4 的晶胞具有尖晶石结构。不同价态钴离子和氧离子构成 A、B 两种结构,
Co3O4 晶胞由 4 个 A 和 4 个 B 构成(如下图)。
如上图建立坐标系,取 z = 0,得 Co3O4晶胞截面如图 1,若取 z = 7/8,在.图.2.中.补.
全.相.应.原.子.位.置.(分别用△和 o 表示)
17.(13 分)
某科研小组对教材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进行创新改进,具体实验装置如下图。实验
过程和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步骤 I: 装药品,按左图组装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Ⅱ:加热浓硫酸至有少量白雾生成,将磁环向下移动,控制铜丝与浓硫酸接触,
蘸有品红溶液滤纸褪色。待反应约 50 秒后,左侧试管中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由蓝色
变为红色,熄灭酒精灯,将磁环向上移动,终止反应。
步骤Ⅲ:冷却后,旋转三通阀,使 a、c 口相通,缓慢注入约 4 mL 蒸馏水。现象:
右侧试管底部有灰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浅墨蓝色; 加入蒸馏水后,沉淀溶解,溶液变
为浅蓝色,漂浮着黑色小颗粒。
步骤Ⅳ:旋转三通阀,使 a、b 口相通,向其中缓慢注入 4 mL 1 mol/L NaOH 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 I 中检查气密性方法 。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褪色,说明 SO2 具有强氧化性
B.左侧试管中含石蕊的 NaOH 溶液由蓝色变为红色,说明 SO2 具有漂白性
C.实验结束后从 b 口注入过量 NaOH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3)本实验铜丝预先要用砂纸打磨,所用的水以及配制溶液的水均要使用蒸馏水。因
为铜丝表面通常会有一层聚氯乙烯,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氯离子,且自来水中含
有氯离子,若溶液中氯离子浓度过高会使溶液含铜微粒发生转化,使步骤Ⅲ溶液
呈现绿色。此过程出现含铜微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分析步骤Ⅲ中黑色物质中可能含有 CuO 和CuS,该小组继续实验探究。已知 CuS
是难溶于水、难溶于稀硫酸的黑色固体,能溶于浓硝酸。
①黑色物质不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判断依据是 。
②将黑色物质过滤出并洗涤干净,加入浓硝酸,充分反应后,加入 ,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黑色物质为 。
18.(14 分)
新型碳还原白云石(MgO.CaO)炼镁工艺分为“炼镁”和碳化钙“再生”两阶段,对应的
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①:MgO.CaO(s) + CaC2(s) = Mg(g) + 2CaO(s) + 2C(s) △H = +27 kJ /mol Kp1
反应②:CaO(s) + 3C(s) = CaC2(s) + CO(g) △H = +464kJ/mol Kp2
反应③:MgO.CaO(s)+C(s) Mg(g)+CaO(s)+CO(g) △H Kp3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③的△H3= kJ/mol。
(2)已知:△G=△H-T△S,△G=0时,反应处于平衡态; △G<0时,反应正向自发。
反应①和反应③分别在△G=0时,体系温度T(℃)与压强p(Pa)变化关系如图。为获
得高纯镁应从源头上避免镁蒸气与CO接触(即抑制反应③发生),图中阴影区域为
最佳工艺条件。
①两个反应正向自发的区域应分别位于对应曲线的 (填“上方”或“下方”)。
②反应①对应的曲线为 (填“a”或“b”), 在1400℃时,Kp3= Pa 。
③从平衡与速率视角综合考虑,阴影区域为最佳工艺条件的原因为 。
(3)为优化“炼镁”阶段的反应条件,测定不同条件下、反应2 h后,镁的还原率α1和α2
反应前后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差
如下表。已知:α1 = ×100% 反应前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
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
α2 = ×100%反应前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
实验组别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温度/℃ 1250 1350 1350
压强/Pa 2000 2000 4000
α1/% 72 97 92
α2/% 80 104 94
①实验1所得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上述五组实验中,产品纯度最高的是实验 (填标号)。
19.(14 分)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药物艾曲波帕(H)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H 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除羟基、羧基外还有 。
(2)合成路线中设计 A→B 和 C→D 的目的为 。
(3)D→E 的反应类型为 。
(4)F→G 转化可能分三步:①F 分子内的氨基与乙酰乙酸乙酯加成;②加成产物消去;
③消去产物分子内取代生成 G,已知推电子效应-OC2H5 > -CH3,第一步化学反应方
程式为 。
(5)写出一个满足下列条件的 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含苯环;②核磁共振氢谱 3 组峰,峰面积比 1:1:1;③含硝酸酯的结构
(6)参考题中合成路线,设计化合物 L 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 M
和 N 的结构简式为 和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