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的写作背景,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2.学习摘抄和做笔记的读书方法,学会做摘抄、写提要和心得感受。(重点)
3.梳理保尔的成长经历,理解分析保尔的艺术形象。(重点)
4.分析和领悟保尔的生命态度,理解小说主题,理解“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重难点)
【课时安排】1或2课时
【新课导入】
讨论:
如果“钢铁”比喻人的精神品质,需要经历哪些“锻造过程”?
烈火=磨难,骤冷=挫折,捶打=考验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并非炼钢工人,书名却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锻造”?让我们从文本中寻找答案。
【作者简介】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只念了三年书就被迫走上社会。
他于1919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积极战斗并响应号召修筑铁路。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列宁勋章获得者
作者与书中主人公保尔的关联
【作品简介】
主要讲述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与苦难生活抗争,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不息,最终成为忠诚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
小说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无产阶级英雄的光辉形象。
从而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不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将自身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创造奇迹,最终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才能百炼成钢。
【时代背景】
火与冰的乌克兰
小说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初的苏联,特别是十月革命后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这一时期,苏联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随后发生了国内战争,红军与白军及各种反革命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中成长,投身于保卫新生政权的战斗。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面临着恢复经济、建设工业等诸多任务,人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新社会的建设中。
两大时代背景
第一部主要以前苏联的国内战争为背景; 第二部主要以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
明确阅读方法
【阅读策略】
1.阅读这部小说,要注意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魅力。
保尔·柯察金拥有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超越常人的顽强意志,同时他又充满温情,对亲情、爱情、友情无限眷恋。
阅读时可以通过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史、写人物小传等方式,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真正走近主人公,感受其人格魅力和榜样力量。
2.阅读这部小说,要注意做好摘抄和笔记。
这部小说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感染力强;有不少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语段,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不妨做一些摘抄、积累。
3.阅读这部小说,要理解“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①这部小说在中国影响巨大,自1937年中译本首次发行至今的80多年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被保尔钢铁般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所震撼。
②可以与自己的长辈探讨,分析这部小说能在中国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原因,思考它作为“红色经典”的代表,对于今天青少年成长的现实意义。
【阅读方法】
摘抄、做笔记——摘抄
梳理小说内容
任务1:梳理保尔的人生成长历程。
任务2:梳理保尔周围的人物的关系,填写表格或绘制思维导图。
【成长经历】
少年保尔:生活和反抗 ——战士保尔:战场上奋勇杀敌——建设者保尔:忘我工作——病人保尔:与疾病作斗争,病榻上完成创作。
【梳理人物】
梳理保尔的人物关系,完成表格或思维导图。
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特征
朱赫来 1.给保尔讲解各种知识和革命道理;2.营救犹太人;3.筑路过程中教育保尔,送他靴子和手枪。 大方无私,关爱他人
被匪兵用刀尖抵着后背时面不改色。 遇事沉着冷静
在战争中失去右臂。 坚定的革命信念
领导三百名士兵平息了一场风暴。 有很强的组织才能
阿尔焦姆 1.将欺负保尔的普罗霍尔打了一顿;2.列宁逝世后,响应党的号召,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孝顺,关心爱护弟弟,吃苦耐劳。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是朱赫来最好的助手
谢廖沙 1.积极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投身革命;2.上战场与波兰白军等战斗,最终被流弹击中而死。 善良、勇敢,积极进取,富有革命热情,革命意志坚定
冬妮娅 1.参加工友会时,穿着漂亮讲究,态度轻慢不屑;2.再见保尔时言语酸臭。 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情调,贪图安逸的生活
丽达 跟保尔共事过一段时间,与保尔志同道合。 机智勇敢,心地善良、憎分明,有着顽强的革命意志
达雅 1.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生病的保尔,给别人洗家什养家;2.跟随保尔学习,积极加入妇女工会,走上革命道路。 温柔体贴、勤劳、不怕困难、积极进取
人物关系图
摘抄分析探究
任务1:学习用摘抄、批注的方法,精读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分析保尔的形象,学习保尔的崇高品质。
任务2:学习用摘抄、批注的方法,精读小说中的重要语段,感知小说的主题。
【分析形象】
1.摘抄、批注,精读典型情节,分析保尔形象。
苦难的童年
情节分析:
保尔自幼丧父,当过童工,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受地下工作者朱赫来的影响产生革命意识,后因救朱赫来而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后被误放而逃出,由哥哥阿尔焦姆和冬妮娅悄悄送走,他奔赴战场,参加红军……
人物形象:饱受折磨和侮辱,但一直力求上进。
战场的搏杀
情节分析:
战场上冲锋在前,英勇作战,头部受重伤,右眼失明。手术后到冬妮娅的亲戚家疗养,因冬妮娅强烈的个性和小资产阶级情调,二人产生裂痕,从此分道扬镳。保尔又主动找到朱赫来参加了剿土匪的肃反工作,但紧张而又繁重的工作严重影响了保尔的健康,他病发时疼得失去了知觉。
人物形象:钢铁般的意志,为革命奋斗到底、不怕牺牲的精神。
工地的磨练
情节分析:
为尽快修好铁路把木材运送给倍受严寒威胁的后方百姓,以他为带头人的“潘克拉托夫小分队”疯狂地工作着,忍受着泥泞、大风雪、冻土等恶劣天气的折磨,还经常缺吃少穿、露天住宿,甚至受武装匪徒和疾病的威胁,伤寒夺去了许多战友的生命,在路快修好时,保尔也染上了肺炎兼伤寒,被送回家乡治疗。
人物形象:顽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屈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感悟精神】
2.结合典型情节,总结保尔精神。
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①因救朱赫来而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②为了革命英勇作战,头部受伤,右眼失明;
③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与冬妮娅的爱情;
④受重伤失去健康后,离开战场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忘我地工作。
钢铁般的意志
①筑路时,带领“潘克拉托夫小分队”克服种种艰难困苦,疯狂地工作着;
②失去工作能力、被发残疾证后,仍顽强地战胜了自杀的念头,与病魔搏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在病榻上写作;
③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搏斗时,多次令死神却步;
④在精力完全耗尽之前,他没离开过革命的队伍。
顽强奋斗、乐观豁达
①战场上头部重伤,右眼失明;
②脊椎被炮弹炸开的石子崩了个深窝,导致身体健康存在严重隐患;
③患伤寒,死里逃生;
④得重感冒还坚持工作,高烧引发急性风湿病,几乎丧失了工作能力;
⑤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只有右手能听使唤。
⑥重伤时,手术中,三次濒临死亡,他还坚持写作并乐观地安慰妻子达雅。
【探究主题】
3.摘抄、精读重要语段,感知小说主题。
语段一:
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理解:
“钢铁”,指的是意志和信念。“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意思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小说通过保尔的成长历程,真实地反映了青年一代是如何在革命熔炉中百炼成钢的,表现了“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这一主题。
语段二: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自由解放而斗争。
理解:
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无限的价值,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在生命的冬天,就可以毫无愧疚和悔恨,不去惋惜自己虚度的光阴,也不后悔自己错过的一切。
4.结合全书内容理解,总结小说主题。
小说通过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了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
核心主题——百炼成钢
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考点演练】
分析保尔四次“死里逃生”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思路:
第一,要明确作品背景与主题核心
第二,梳理四次"死里逃生"具体事件
第三,逐次分析对主题的深化作用
第四,综合作用分析
第一,明确作品背景与主题核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展现革命者的精神锻造过程。主题聚焦于个体意志的锤炼、革命信仰的坚守以及生命价值的升华。四次“死里逃生”是保尔从肉体到精神的“淬火”过程,直接服务于“钢铁如何炼成”的核心隐喻。
第二,梳理四次“死里逃生”具体事件
第一次(战争负伤) 在骑兵队冲锋时被炮弹炸成重伤,右眼失明。
第二次(伤寒病危) 在肃反工作中感染伤寒,被误判死亡后奇迹生还。
第三次(筑路磨难) 修筑铁路时患严重伤寒并发肺炎,濒临死亡仍坚持工作。
第四次(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身体瘫痪后通过文学创作重获新生
第三,逐次分析对主题的深化作用
第一次:揭示革命者的牺牲精神 (肉体与信仰的冲突)
主题呼应:"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理想首次通过肉体创伤具象化,暗示革命需要个体牺牲。
第二次:凸显环境对人的考验 (极端环境的象征:伤寒隐喻旧社会痼疾,误判死亡暗示革命道路的孤独性。)
主题深化:保尔在死亡边缘的挣扎,体现革命者必须战胜外部环境与内心恐惧的双重考验。
第三次:展现集体主义精神
主题升华:通过"个体融入集体"的叙事,证明革命意志需在集体奋斗中淬炼成型。
第四次:完成精神涅槃 (残疾与重生的辩证:瘫痪后以笔为枪创作小说,实现从"战士"到"思想者"的转型。)
主题终极表达:"钢铁"不仅是肉体的强韧,更是精神在绝境中的自我超越,呼应"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经典独白。
第四,综合作用分析
结构功能:四次经历构成递进式叙事链,分别对应“受伤—疾病—磨难—残疾”的升级,暗合“锤炼—淬火—成型”的炼钢过程。
象征体系:身体创伤逐步加重与精神境界持续升华形成反差,强化“肉体可毁,意志不朽”的哲理。
主题凝练:最终将个人命运与革命理想统一,证明真正的“钢铁”是在毁灭中创造新生的共产主义信仰。
选专题做笔记
任务1:再现PPT第34页保尔的人生经历,给这位主人公写一个小传。
任务2:探究“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阅读过程中详细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成读书笔记。
核心主题——百炼成钢
给保尔写小传
结合上面的人物信息,突出人物的经历,写一篇保尔的小传。
示例:生之所向,信念中的革命
他,在被资产阶级压迫后,勇于反抗;他,在几次死里逃生中,仍振奋士气,同伙伴一起,继续为革命而努力;他,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时,不肯放弃,在病榻上创作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他就是——保尔·柯察金。
人的一生,无非就是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对于形形色色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答案。而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似乎生来便有钢铁般的意志和坚贞不屈的信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保尔的光辉形象。
保尔的一生不算漫长,但无疑是不平凡而坎坷的。幼年时的保尔注定是不幸的。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早年丧父,一直靠母亲劳苦地维持生计,也正是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黑暗消极的环境中,无奈之下,保尔选择开始他的劳动生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失去一个本可以通过学习从而实现阶级跨越的人,必然是悲惨的命运。别人的十二岁,正是了解世界的年纪,也是调皮的年纪,但十二岁的保尔却从洗碗间到车站食堂,再到发电厂,生活苦不堪言。而在这如此不公平的生活中,与资产阶级抗争的念头也就此油然而生,钢铁的冶炼就此开始。
青年时保尔加入了骑兵部队,不幸的是,似乎命运格外嫉妒这个一腔热血的青年,在他战斗时,受了不少伤,严重时差点丧命,但这并没有磨灭他的信念,他一直在与命运作斗争。可如此悲惨的人生老天爷却仍旧没有眷顾他。双眼失明、双腿瘫痪,命运给予他的打击如同得寸进尺一样,从没有心软过。
可命运对他的打击以及肉体上的痛苦已经无法阻止他的前进,虽然不能为国做卓越贡献,但他可以用笔书写命运,出一份力。晚年时,在母亲与妻子的帮助下,他选择开启文学创作的道路。他为文学而快乐,为祖国而快乐,他钢铁般的意志,已经在千磨万击下炼成!没有什么能够遮掩群峰之巅的光,因为它引领着信念的方向。写作的历程一波三折,困难重重,但在不懈的努力下,他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
保尔生来就是信念之处的光,为革命而活,引领着时代的方向。
红色精神的现代启示
结合阅读感悟和现实思考,探究“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养分,人物面对挫折时的顽强不屈、追求理想时的永不言败、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作为一部“红色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那恢复国民经济的年代,保尔将全部热情都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将自身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展现了青年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所迸发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精神。
红色经典是精神力量的传递
“红色经典”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够成为新一代青年学习的榜样,是因为这些人为他们的生活、学习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修筑铁路的情节中,保尔所在的筑路小队“拼命走在前头”,以“疯狂的速度”工作,保尔也将全部热情投入到筑路工作之中,他那种苦干精神和拼搏精神,正彰显了第一代建设者们的崇高品质。21世纪的我们,也在被保尔的精神激励着、鼓舞着。
“红色人物”的示范作用
【总结】
通过这组阅读任务群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描写的那个充满战火与硝烟、冰雪与热血的年代,受到“红色经典”作品的熏陶,还能够通过阅读,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增进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人生观的启发,同时掌握多种阅读名著的方式,提升阅读能力。
【分层作业】
1.基础层
【经典语句摘抄】摘抄5句体现“钢铁精神”的名言(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结合上下文解释其含义。
2.进阶层
【人物性格分析】对比保尔与冬妮娅的人生选择,分析两人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可从阶级立场、价值观等角度切入)。
3.拓展层
【现实意义写作】以“当代青年是否需要‘保尔精神’”为题撰写议论文,结合社会现象(如“躺平”“内卷”)表达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