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伊拉克战争爆发壹重难点重点:冷战结束后,世界历史发展的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四大特点,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难点:美国的一超独大与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性相互影响等。贰课程标准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新特点,认识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课重点本单元时间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壹1.1.概念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表明在多极化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世界正走向多极化,其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2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1)背景:冷战结束,两极格局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谋求领导世界,并认为只有美国具备领导世界的力量。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根据白宫方面的统计,1990--1991年,美国领导人在各种讲话中有42处提到“世界新秩序”,最终目的是建成“美国治下的和平”,即美国主导的单级世界。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乔治·W·H·布什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2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2)表现:①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指责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是恐怖活动的策划者,迅速开展反恐活动。②2001年10月发动阿富汗战争。③2003年3月,发动伊拉克战争,造成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2001年“9·11”事件◎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思考: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根源是什么?二战后初期: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1991年——现在: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美国苏联中国日本西欧第三世界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欧盟第三世界美国苏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兴独立国家(1)具体原因:(2)直接原因:(3)根本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美国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3 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1.3.1 背景俄罗斯:取代苏联地位,推行多极化外交,地位仍举足轻重日本:保持经济大国,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欧盟: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希望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⑤②③④①⑥根据地图结合所学,分析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主要表现。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3 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1.3.2 表现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3 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1.3.3 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发展趋势特点?因素:(1)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的消失。(2)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3)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多极化。特点:(1)和平过渡:不是通过战争而是在长期冷战中产生(2)竞争过度:美,日,中,俄,欧存在相互竞争相互牵制(3)长期过度:霸权和强权不会轻易结束。“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学习任务: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影响:(1)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3)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5)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3 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1.3.3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影响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的主要依据,它①有利于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②增强民众“欧洲意识”③开始了欧洲统一市场的运作④使一体化开始扩大到政治、军事领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A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其促进因素有①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 ②日本经济的起飞 ③中国的发展④第三世界的兴起 ⑤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D有学者认为,今后国际制度的演变,美国将发挥比任何其他国家更大的影响,但它拥有的力量要比数十年来所曾拥有的小,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已经瓦解B.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C.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和壮大D.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C欧盟的形成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其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共同体的建立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贰2.1.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2.2.表现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15-16世纪起 源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20世纪初发 展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二战后-70年代促 进IMF、WB、GATT20世纪70年代后推 动新的科学技术成为主要推动力量(信息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 快跨国公司+世贸组织21世纪时代潮流科学技术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自主探究:梳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国际协调资本原始积累跨国贸易、经济体系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市场、贸易、资本2.3.发展历程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2.4 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①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结合教材,梳理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②大部分利润流入西方发达国家。③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1970年 1992年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影响对世界:推动世界经济日益繁荣;各国经济依赖性增强;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引进资金、技术等,带动经济高速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挑战:西方高污染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结合教材,梳理经济全球化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有哪些?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2.5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课堂探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应积极参与,顺应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在参与过程中要以积极方式保卫自身的经济安全:①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②完善金融体制,保持金融领域的独立性;③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④构建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中国: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2.2 区域经济集团化定义: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正式协议,在诸成员国之间相互消除人为的贸易壁垒,统一贸易规章,形成内部统一的市场机制或贸易体系的过程。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连连看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结合教材,梳理下图连线。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必然归宿必经之路促进阻碍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相继成立表明( )A.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渐弱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A如果让你为下侧漫画配上一个标题,比较合适的是A.“世界货币体系制度化建设迫在眉睫”B.“各国货币改革须在美元主导下进行”C.“人民币、美元和欧元等货币结成了同盟”D.“全球化和多极化呼吁重建国际货币体系”D如图为欧元50欧分硬币的一面,为欧盟各国统一的图案画面,另一面的图案则带有不同同的特点,如法国为象征法国的玛丽安娜肖像,德国为象征着民族分裂与统一的勃兰登堡门,西班牙为著名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这表明A.欧元的使用增强了欧洲民众的认同感B.欧盟在“一体”下追求“多元”并存C.区域集团化的实现仍然任重而道远D.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并行发展B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叁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3.1 社会信息化(1)含义: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影响①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②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之时,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移动支付◎健康码◎隐私泄露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3.2 文化多样化(1)地位: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2)面临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眼中的普世主义,对非西方来说就是帝国主义。……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应当接受西方的价值观、体制和文化,是不道德的,因为实现这一目标是不道德的。19世纪末欧洲国家几乎遍及世界的扩张和20世纪末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使得西方文明传播到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然而,欧洲人在全世界的扩张已经结束。……正如我们所论证的,权力的扩大带来文化的传播。……随着亚洲文明和穆斯林文明开始越来越坚信其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西方人将日益认识到普世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联系。——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3.2 文化多样化(3)应对:①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②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如果非西方社会感到与西方相比自己相对弱小,他们就援引西方的价值观,如自决、自由主义、民主和独立,来为其反对西方的控制辩护。现在他们不再弱小而是日益强大,于是他们便毫不犹豫地攻击起那些他们先前曾用来维护自己利益的价值观。对西方的反叛最初是通过宣称西方价值的普遍性来证明真合理性的,现在则是通过宣称非西方价值的优越性来加以证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李子柒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要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C.互联网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C信息社会,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为基本发展资源,以信息服务性产业为基本社会产业,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本社会交往方式的新型社会。信息化社会到来的标志是A.国际互联网的使用B.计算机的使用C.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B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学者提出“信息化”的概念,认为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它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了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这说明A.信息化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B.信息化的出现推动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到来C.信息化全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D.信息化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