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5月月考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聚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2(25%),选择性必修3第1章(40%),第2章第1一2节
(3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明代丘容在《大学衍义补》中写道“天之所覆者虽无所不至,而地之所容者则有限焉”,诗句中
蕴含的生态学原理是
A环境容纳量
B.群落演替
C.物质循环
D.整体性
2.棉铃虫是棉花的重要害虫,其低龄幼虫啃食嫩叶、花,老熟幼虫通常在土壤中或植物根际附近
化蛹,直到成虫羽化。放养赤眼蜂及利用杨树枝把诱捕棉铃虫可提高防治效果。杨树枝把中
的杨素水解产生的单糖及邻位苯醇对棉铃虫成虫有吸引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棉铃虫幼虫从棉花中摄取的有机物的能量大于其同化的能量
B.放养赤眼蜂及利用杨树枝把诱捕棉铃虫的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C.棉田中赤眼蜂数量制约着棉铃虫密度,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D.低龄幼虫与老熟幼虫在棉田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3.稻田养蟹是我国稻作区重要的生态农业模式。图中的X、Y、Z代表稻作区“水稻→稻飞虱→
河蟹”这条食物链中的三种生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X增加、
Y增加
Z增加
X减少
Y减少
Z减少
A图中的X、Y、Z分别代表河蟹、稻飞虱、水稻
B.稻田养蟹生态农业模式可体现循环原理、整体原理
C,稻飞虱同化的能量可以通过自身的遗体残骸和粪便流向分解者
D.稻田养蟹生态农业模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4.“碳汇渔业”又称“不投饵渔业”,是指充分发挥生物碳汇功能,通过收获水产品直接或间接减
少CO2的渔业生产活动,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践行“大食物观”的举措之一。下列生产活
动属于“碳汇渔业”的是
A.开发海洋牧场,发展深海渔业
B.建设大坝鱼道,保障鱼类洄游
C.控制无序捕捞,实施长江禁渔
D.增加饵料投放,提高渔业产量
【高二5月月考·生物学卷第1页(共6页)】
5414B
5.据研究表明人侵植物通过3种途径影响食物网:一是人侵植物能够直接被土著草食者取食,
进人土著食物网;二是入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引入新的消费者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三
是入侵植物通过非营养作用影响土著生物群落和食物网结构。根据下图分析,错误的是

P


P
不同级别的消费


⑧①
士著植物入侵植物
g
C2

个基于入侵植物的营养流动

个基于土著植物的营养流动
(1)→N
(→N
I)→N
令非营养作用
途径I
途径Ⅱ
途径Ⅲ
A.相较途径I,途径Ⅱ入侵植物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B.如果食物网中食性广的消费者较多,则人侵植物更容易以途径I影响食物网
C.途径Ⅲ中显示C和P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D.“裂稃燕麦产生碎屑增加入侵地土壤湿度,从而促进土著植物生长”属于途径Ⅲ
6.《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酿制烧酒的过程,“以糯米或粳米等蒸熟,酿瓮中七日…人甑蒸令汽
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糯米或粳米中所含物质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氨源
B.利用酵母菌发酵的“七日”中一开始就有大量酒精产生
C.“入甑蒸令汽上”充分利用了酒精易挥发的特点
D.“酸坏”是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酸,温度应为30一35℃
7.传统的醋酸发酵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淀粉糖化、乙醇发酵和醋酸发酵。由于较高浓度的乙醇
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因此科研人员筛选出耐乙醇的醋酸菌用于醋酸发酵。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传统的醋酸发酵一般会先将原料蒸煮,其主要目的是灭菌和将淀粉水解
B.发酵产生的乙醇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并作为醋酸菌发酵的原料
C.乙醇发酵阶段结束后需要密封发酵装置并升温,但不会有大量气泡产生
D.筛选醋酸菌时,在选择培养基中添加乙醇的目的主要是提供碳源
8.发酵工程在工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结合赖氨酸或谷氨酸的生产实
际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从自
基因工程

赖氨

分离
细胞工程
,生补→圹大培养拉区时现②一袋贸
菌种

料+培养基配制
A.①为诱变育种,②为萃取或蒸馏、离子交换等
B.通过发酵工程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制成微生物饲料
C.由于该发酵菌种为好氧菌,在此生产过程中常需增加通氧量
D.为使赖氨酸或谷氨酸源源不断地产生,可采用连续培养的发酵方式
9.为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将含抗生素的滤纸片放到接种了大肠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
(如图),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抑菌圈的直径。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扩大培养,
重复实验2~5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涂布器将培养液均匀涂抹在培养基平板上
B.①处滤纸片上不含抗生素,起对照作用
滤纸片
C.重复2~5次实验后,抑菌圈的直径会变大
一抑菌圈
D.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的细菌抗药性较强
【高二5月月考·生物学卷第2页(共6页)】
5414B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5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B
BA
D
C
D
D
A
1.A诗句“天之所覆者虽无所不至,而地之所容者则有限焉”的意思是:天空覆盖的范围虽然无限广阔,但土
地能够承载的(生物或资源)却是有限的。这体现了生态学中的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即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
一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的某一物种的最大个体数量,其他选项与诗句含义不符,CD错误,A正确。
2.D摄入量=同化量十类便量,故棉铃电幼虫从棉花中摄取的有机物的能量大于其同化的能量,A正确:放
养赤眼蜂及利用杨树枝把诱捕棉铃虫的防治方法是利用不同生物的关系进行的防治,属于生物防治,B正
确:密度制约因素是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棉田中赤眼蜂数量制约着棉铃虫密度,属于密
度制约因索,C正确:垂直结构是群落内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低龄幼虫与老熟幼虫是同种生物,低
龄幼虫与老熟幼虫在棉田的分布不属于垂直结构,D错误。
3.C当X增加时,Y成少,因此Y的营养级比低,当乙增加时,Y增加,因此Y比乙的营养级高,由此可知Z
→Y→X,由此可知图中的X、Y、乙分别代表河蟹、稻飞虱、水稻,A正确:稻田养蟹生态农业模式,螃蟹可以吃
掉稻田中的杂草、残稻秆和腐败有机物,将这些有机物转化为螃蟹的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和脂肪,同时也将粪
便排泄到稻田中,为稻田提供养分可体现循环原理,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稻田生态良性循环体现整体原理,B
正确:稻飞虱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稻飞虱的同化量,属于水稻的同化量,C错误:河蟹捕食稻飞虱,可诚少
稻飞虱对水稻的取食,从而增加水稻产量,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D正确
4.A开发海洋牧场,发展深海渔业可获取水产品且不需要投饵,属于“碳汇渔业”,A符合题意;建设大坝鱼
道,保障鱼类洄游、控制无序捕捞,实施长江禁渔,均没有收获水产品,不属于“碳汇渔业”,℃不符合题意:增
加饵料投放,不符合“不投饵渔业”,不属于“碳汇渔业”,D不符合题意。
5.C相较途径I,途径Ⅱ人侵植物会引人新的消费者,形成新的食物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A正确:食物网中食广性消费者较多时,人侵植物能被土著草食者取食的可能性更大,则此时入侵植物主要
通过途径I影响食物网,B正确:通过非营养作用影响土著生物群落和食物网结构,属于通过途径Ⅲ影响食
物网,C和P的种间关系为捕食,没有种间竞争关系,C错误:产生的碎屑能够增加半干旱系统中土壤的湿
度,从而促进土著植物的生长,对食物网产生了强烈的上行效应,使土著草食者和捕食者丰富度均呈现增加
趋势,导致食物网结构发生改变,属于途径Ⅲ,D正确。
6.B糯米或梗米中所含物质淀粉、蛋白质等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A正确;酵母菌发酵的“七日”中,前
期主要是有氧呼吸,该过程产生水,后期才开始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水和酒精不是同时产生的,B错误;
“入甑蒸令汽上”充分利用了酒精易挥发的特点,C正确:“酸坏”是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酸,醋酸菌是好氧菌,
若密封不严,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酸,温度应为30~35℃,D正确。
7.B传统的醋酸发酵一般先将原料蒸煮,主要目的包括灭菌和使淀粉易于水解等,而不是将淀粉水解,A错
误;发酵产生的乙醇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同时也是醋酸菌发酵的原料,B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不能密
闭,没有大量气泡产生,C错误:筛选醋酸菌时在选择培养基中添加乙醇,目的不仅是提供碳源,更主要是筛
选出耐乙醇的醋酸菌,D错误。
8.B通过发酵获得大量微生物菌体,即单细胞蛋白,用单细胞蛋白制成微生物饲料,B错误
9,C用涂布器将培养液均匀涂抹在培养基平板上,使平板上长出菌落,利于观察抑菌圈,A正确:①处滤纸片
周田未出现抑菌圈,滤纸片上不含抗生素,起对照作用,B正确:随重复次数增加,抗药菌株的比例增加,抑闲
圈的直径会变小,C错误:抑菌圈边缘的菌落可能是耐药菌,所以,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的细菌抗药性较
强,D正确。
10.B微生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需要保持水分,通常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A错误;耐高温的、需要保特干燥的
物品,如玻璃制品和金属用具,可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B正确:加人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需要进行
灭菌,C错误:巴氏消毒法是在6265℃消毒30min或80一90℃处理30s一1min,可消灭牛奶中大多数
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但基本不破坏其营养,D错误。
11.A焙烤可以杀死大麦种子的胚,但不使淀粉酶失活,没有进行灭菌,A错误: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
可以促进α一淀粉醇合成,因为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因而能促进细胞代谢,B正确;酒精主要是在主发酵
阶段由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同时还会产生二氧化碳,C正确:加人啤酒花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啤酒的风
味,D正确。
12.D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过程①需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壁,A错误:过程②是植
【高二5月月考·生物学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5414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