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01013)杭中初一科学期末复习专题卷(一)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例题变式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例1】 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人的体积约为350米3 B.科学课本的长度为256毫米C.课桌距地面高度为75毫米 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跟踪练习1-1】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180立方米=180立方米×1/1000=0.18立方分米B.1.8米=1.8×1000=1800毫米C.0.5千米=0.5千米×1000米=500米D.1.05升=1.05×1000毫升=1050毫升【跟踪练习1-2】小余在建立健康档案时用到以下几个数据,其中换算正确的是( )A.身高:1.79米=1.79×1000=1790毫米B.肺活量:3800毫升=3800毫升÷1000升=3.8升C.体重:56千克=56千克×1000=56000克D.平均每日睡眠时间:7.8小时=7.8×3600秒=28080秒【例2】 小敏同学测得他自己的身高为167.6厘米,则他此次测量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A、1cm B、1mm C、1dm D、1m【跟踪练习2-1】 如图所示,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测正方体的棱长 测圆锥的高C. D.测圆的直径 测量铅笔的长度【例3】 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跟踪练习3-1】 科学家门捷列夫说“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请结合所学的科学测量知识,完成问题。下列测量铁钉长度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C、 D、【例4】 某同学用一把卷尺三次测得教室门的宽度为80、19厘米、80、20厘米、80、20厘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求平均值后,结果应记录为80、2厘米 B、测量数据80、19厘米是错误的C、此卷尺的最小刻度是1厘米 D、80、20厘米中最后一个“0”是有意义的【跟踪练习4-1】2023年杭州亚运会已经落下帷幕。观看亚运会精彩赛事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许多科学知识。根据信息回答下面小题。小实测量亚运会吉祥物“莲莲”的长度时,4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8.12cm、18.14cm、18.62cm、18.13cm,则吉祥物的长度应记作( )A、18.13cm B、18.14cm C、18.17cm D、18.25cm【跟踪练习4-2】 在某次测量活动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把三角尺测出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请分析回答:(1)四位同学采用如图四种方式对圆柱体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A、 B、 C、 D、(2)小明同学对圆柱体的高进行了测量,并将五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 1 2 3 4 5测量值(cm) 17.72 17.69 17.7 17.18 17.71上表记录的数据中存在错误的是第 (填序号)次;这次测量的最终结果为 。(3)李红同学在测量圆柱体的直径时,想采用累积法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测量误差。于是她想出了下面的办法:用一条很长的薄纸条,紧密地叠绕在圆柱体上20圈,在重叠处用针扎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得两端孔之间的长度,然后除以20,就得到圆柱体的周长,再除以π就得到此圆柱体的直径。你认为她的方法合理吗 请说明理由。 【例5】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若要测量金属环的体积,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① ② ③ ④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跟踪练习5-1】 量杯是实验室测量体积的一种工具,其结构如图。下图能正确表示量杯中液体的体积V与液体高度H的关系的是 ( ) B、 C、 D、【跟踪练习5-2】 用量筒量取15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 ( )A、小于15毫升 B、等于15毫升 C、大于15毫升 D、无法确定【跟踪练习5-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跟踪练习5-4】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总体积V2,则石块的体积为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总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哪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更好 (填“甲”或“乙”)。(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石块的体积是 厘米3。(4)若一只量筒装有50毫升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木块恰好一半浸入水中,此时量筒的读数为58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厘米3。【例6】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如下:A、选取合适的温度计;B、估计待测液体温度;C、在温度计的液面稳定时读数;D、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几分钟。(1)合理顺序应该是 。(2)测烧杯中的水温时,图中温度计读数为 ℃。【跟踪练习6】 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 )A 、 B 、 C 、 D、【例7】小毛用体温计测量一位生病同学的体温为38.1℃,在未甩的情况下,又用该体温计先后给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甲为38.1℃、乙为38.4℃、丙为38.7℃,则 ( )A、只有甲的正确 B、甲可能正确 C、只有丙的正确 D、仅有乙、丙的正【跟踪练习7-1】 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段管径极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8.2℃,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一定都是38.2℃B.甲的体温一定是38.2℃,但乙和丙的体温可能高于38.2℃C.乙、丙两人体温一定都低于38.2℃D.甲的体温一定是38.2℃,但乙和丙的体温可能等于38.2℃【跟踪练习7-2】小俊在使用水银体温计给同学测量体温,在给甲同学测量前他看了读数为37℃,直接给甲同学测量结束后是37℃,甩了之后给乙同学测量温度为37℃,然后直接给丙同学测量的温度为37.5℃,测量的体温一定准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 C.甲乙 D.乙丙【例8】 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图甲:被腐蚀性试剂灼伤时,马上用纱布包扎灼伤处B.图乙:试剂溅入眼睛时,立即用手揉搓眼睛C.图丙:实验中不慎被烧伤或烫伤时,用大量热水冲洗受伤处D.图丁:燃着的酒精灯被打翻在桌上导致着火时,用湿抹布覆盖灭火【跟踪练习8-1】正确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跟踪练习8-2】 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A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 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清理B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以上C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扑灭D 被热的试管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例9】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10月8日在杭州收官,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01金111银71铜的好成绩,刷新了纪录。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检测人员会对运动员进行尿检、血检等方式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检测人员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 )A.提出问题 B.合作与交流 C.建立假设 D.获取事实与证据【跟踪练习9-1】 小科在研究燕麦生长是否具有向光性现象时,列出了如表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叙述甲 窗台上的盆栽燕麦幼苗为何向窗外弯曲乙 或许是单向光刺激引起燕麦幼苗弯曲生长丙 改变燕麦幼苗的光照环境,进行有无单向光刺激的对照,观察燕麦幼苗的生长和弯曲情况丁 燕麦幼苗的生长具有向光弯曲的特性A.甲为提出问题,丙为做出假设 B.甲为做出假设,丁为记录实验结果C.乙为提出问题,丙为设计并实施实验 D.乙为做出假设,丁为得出结论【跟踪练习9-2】 夏天,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某研究团队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①招募血型为A、B、AB、О型的志愿者各30人。②取150个培养皿,各加入2mL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③从每个志愿者体内采10mL血液,分别加入培养皿中并摇匀,按血型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向剩下的培养皿中各加入10mL生理盐水并摇匀,记为戊组。④把五组培养皿都摆放在蚊子较多的同一环境中,统计相同时间内各培养皿中吸引蚊子的数量。⑤先统计各组吸引蚊子数,再算出各组吸引蚊子数占五组总数的百分比。绘制成图像如图所示。(1)该团队开展以上实验想研究的问题是: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是否与 有关?(2)实验中戊组起 作用。(3)各组采用志愿者30人,而不是一人,理由是 。【跟踪练习9-3】 小虞的手电筒不亮了,他感觉很奇怪,昨天还好好的,为什么现在就不亮了?根据自己的常识和经验,他认为:可能是灯泡坏了,可能是某些地方接触不良,或许是电池没电了………为了搞清楚到底是哪种原因,他开始收集证据。他把手电筒打开,仔细检查,发现线路等均正常;又买来一个新灯泡换上还是不亮;最后他换上新电池,手电筒正常发光。原来是电池没电了,小虞很高兴,他终于找到了答案。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小虞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2)他提出的假设有哪些? 。(3)什么现象证明了不是因为小灯泡坏了? 。(4)小虞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