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储能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 期中考试 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储能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 期中考试 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储能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 期中考试 科学试题
1.(2025七下·海曙期中)如图表示动物细胞某种生理过程,下列选项中对这种生理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生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2.(2025七下·海曙期中)在大豆种子中,可以用碘液检测的营养物质及颜色变化分别是(  )
A.脂肪、变蓝色 B.淀粉、变蓝色
C.淀粉、变红棕色 D.脂肪、变红棕色
3.(2025七下·海曙期中)秋海棠叶片上会长出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
A.营养繁殖 B.出芽生殖
C.植物组织培养 D.分裂生殖
4.(2025七下·海曙期中)正确书写元素符号是学习科学的基础。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氯 B.镁 C.钠 D.铝
5.(2025七下·海曙期中)2024年6月,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五星红旗在月背成功展开。 嫦娥六号探测器钻杆主体采用铝基碳化硅材料,其中铝、碳、硅是三种不同的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6.(2025七下·海曙期中)引起草莓灰霉病的病原生物有细胞壁、细胞核,能产生孢子,该病原生物属于(  )
A.草履虫 B.小球藻 C.细菌 D.真菌
7.(2025七下·海曙期中)“含铁酱油”、 “高钙奶”、 “富硒茶”,这里的“铁、钙、硒”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金属 D.单质
8.(2025七下·海曙期中)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甲、乙两种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下列有关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是蜜蜂,乙是蝗虫,则阴影部分可表示有蛹期
B.若甲是鸽子,乙是家兔,则阴影部分可表示胎生
C.若甲是蟾蜍,乙是家鸽,则阴影部分可表示卵生
D.若甲是蝉,乙是青蛙,则阴影部分可表示体内受精
9.(2025七下·海曙期中)根据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子宫内进行的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卵巢内完成的
C.③-④的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全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
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进入母体血液,然后由母体排出体外
10.(2025七下·海曙期中) 随着物流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外来物种在我国境内繁衍,部分物种给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以下关于外来物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美洲牛蛙的生命周期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B.清道夫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其繁殖方式是胎生
C.巴西龟是爬行动物,受精卵发育的营养主要来自卵黄
D.黑腹果蝇的生命周期为卵→幼虫→蛹→成虫
11.(2025七下·海曙期中)为实现高效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科研人员开展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研究。铌(N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是41,下列关于 Nb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是41 B.核电荷数是41
C.原子质量是41 D.核外电子数是41
12.(2025七下·海曙期中) 下列模型( 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
A. B.
C. D.
13.(2025七下·海曙期中)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要高出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说明(  )
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细胞质流动有加速物质交换的作用
D.叶绿体有吸收碘的作用
14.(2025七下·海曙期中)下列关于生物的结构层次判断正确的是 (  )
A.热水烫过的番茄表面撕下的一层“皮”属于上皮组织
B.猕猴桃果实属于营养器官,含有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
C.被子植物的根与哺乳动物的皮肤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D.血管在体内分布广泛,与血液同属于结缔组织
15.(2025七下·海曙期中)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是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现象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空气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隔增大
B.长期堆放煤炭的地面和墙面的里层也会变黑———分子不断运动
C.CO 可以作为燃料,CO2可以用作灭火剂——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水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隙
16.(2025七下·海曙期中)研究发现,苍蝇之所以能免受细菌感染,是由于其体内能产生过氧化氢(H2O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过氧化氢是一种混合物
D.过氧化氢不具有杀菌作用
17.(2025七下·海曙期中)宁波杨梅个大、肉质细嫩、汁液丰富且味道甜美而著称。下列关于宁波杨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杨梅的食用部分由胚珠发育而来
B.杨梅种子中的胚是由胚芽、胚轴和胚根构成的
C.杨梅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D.杨梅种子只要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就能萌发
18.(2025七下·海曙期中)2024年中国钠电池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钠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其成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理想选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23
C.钠的原子质量为22.99 D.钠原子与钠离子质量几乎相等
19.(2025七下·海曙期中) 《Nature》重磅:同济大学许维团队首次成功精准合成了两种全新的芳香性环型碳C10、C14环形纯碳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10、C14属于同位素
B.
C.10、C14分子是由碳元素组成的C.一个C14分子中有14个碳原子
D.C10、C14属于化合物
20.(2025七下·海曙期中)在学校组织的劳动课上,在翻整土地、播种育苗的过程中,同学们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不断地被验证。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及包含和并列关系,则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
  甲 乙 丙
A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孢子繁殖
B 玉米种子 胚 子叶
C 细菌 真菌 病毒
D 雄蕊 柱头 花丝
A.A B.B C.C D.D
21.(2025七下·海曙期中)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已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具有早期大脑、跳动心脏和肠道等的小鼠胚胎模型。
(1)研究人员能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心脏大脑和肠道等,说明细胞具有   能力,其中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可用图中的   (选填“a”或“b”)表示。
(2)与植物相比,小鼠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22.(2025七下·海曙期中)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两种角度,人们常透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 思考、推理,建立微观模型,看清事物本质。
(1)如图甲为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 是   。
(2)如图乙为红墨水扩散实验,红墨水能扩散的微观本质是   。
23.(2025七下·海曙期中)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两位初中生最近发现自己身体出现明显变化,小刚的声调变得低沉,喉结突出,还开始长胡子了;小红的声调变得较高,乳腺开始发育了。两人都觉得自己长大了,自我意识增强,心思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资料二】:青春期是指11-20岁的青少年身体和心理迅速发育直至成熟的一段时期。此时青少年的脑部结构和功能趋于完善,生殖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如图所示,曲线A、B、C分别代表人身体不同部位(或器官)的生长速度。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一中描述的男女差异,属于   (填“第一”或“第二”)性征的表现;这些生理变化是由男生   分泌的雄性激素、女生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所引起。
(2)资料二中的曲线   (选填“A” “B”或“C”)表示生殖器官的生长速度。
(3)资料一中的小刚和小红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你认为他们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我已经长大,我的事不用你管
②生活中的矛盾心理,主动与老师或家长交流,寻求帮助
③内心世界复杂,不想跟父母交流
④正确认识两性上的差别,男女同学相处中做到有礼有节
24.(2025七下·海曙期中) “立夏饭”(如图甲)是宁波百姓在立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有:糯米、土豆、菜豆、玉米等。其中糯米来自于糯稻的种子(如图乙),宁波地区糯稻一般一年种植一季,糯稻幼苗在生长时期喜好高温多水,糯稻成熟收获时宜干燥。从糯稻幼苗到成熟一般为4个月左右,比普通水稻生长期略长。
(1)糯稻的繁殖方式属于   (选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如图丙为宁波地区年降水和气温变化曲线图。根据糯稻的习性,农民一般选择7月左右进行糯稻育苗和插秧,请简述理由   。
(3)图丁是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   (填序号)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25.(2025七下·海曙期中)葡萄酒味美甘甜。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微生物的知识后,尝试酿造葡萄酒。
(1)榨汁装瓶:他们将清洗干净的葡萄榨汁装瓶。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如题图甲,可以自然发酵。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通气培养:用几层纱布封住瓶口放置一段时间,让酵母菌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快速繁殖。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细胞中有[   ]   ,属于真核生物。密封发酵:将装置封口放在温暖的地方,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3)探究原理:同学们在探究学习中发现,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酒精和葡萄糖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如图乙)。分析曲线可知,在发酵前期的0~96小时内,酵母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增多;发酵后期的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乃至衰亡,分析其原因:   (写出一点)。
26.(2025七下·海曙期中)根据以下微粒模型回答问题:
(1)C的化学符号为   。
(2)图1中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序号)。
(3)图2的反应属于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7.(2025七下·海曙期中)钢铁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认识铁的有关知识很有意义。铁有多种氧化物,根据下列信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
(1)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某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2,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8.(2025七下·海曙期中)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从宏观角度看,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从微观角度看,氢气是由   构成的;硫酸亚铁中含有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是   (填写离子符号)。
29.(2025七下·海曙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表中位置①处的元素符号是   。
(2)N是一种    元素。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写出表中②和③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30.(2025七下·海曙期中)为了研究小麦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若干,培养皿,脱脂棉,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分别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
②挑选600粒小麦种子并随机分成六等分,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培养皿内,放到6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
③6天后。……
结果记录如表所示,分析回答:
组别 A B C D E F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发芽率/% 18 74 82 91 86 75
(1)挑选的600粒种子应具有的条件   (写出一点即可)。
(2)由上述实验设计可知,验证的猜想是   。
(3)补充实验步骤③的内容   。
(4)为进一步明确小麦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应在   温度范围内进行细分开展实验。
31.(2025七下·海曙期中)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成为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为了解酒精对人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斑马鱼开展了相关研究:
步骤1:用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发育24小时,选取50枚发育正常的胚胎。
步骤2:使用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稀释无水酒精,获得浓度为0.01%、0.1%、1%、10%的
酒精溶液。
步骤3:将斑马鱼胚胎各10枚,分别置人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和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中。在受精卵发育72小时后,观察胚胎存活和循环系统发育情况,记录如下: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酒精浓度 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0%) 0.01% 0.1% 1% 10%
死亡率/% 0 0 0 9 100
循环系统畸形率/% 0 0 9 88 /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实验成败。利用斑马鱼进行人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的原因是   。
(2)该实验中①组起   作用。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10枚而不是1枚, 目的是    。
(3)由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怀孕期间孕妇饮入的部分酒精会通过   、脐带从母体进入胎儿,对胚胎发育造成影响。
32.(2025七下·海曙期中)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后人就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
【实验步骤】
I.按如图安装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II.往U形管中装入水(其中加有一定的NaOH,水面略低于支管口),开始实验;
III.取下注射器,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IV.将注射器活塞推到顶后,连接注射器,再次打开电源。当注射器Ⅰ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线处,关闭电源;
V.检验气体。
【问题讨论】
(1)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实验中设置步骤Ⅲ的目的是   。
(3)实验结束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线   处。
(4)电解水过程由如图步骤的模拟构成(图中的●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完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____(填标号)。
A.
B.
C.
33.(2025七下·海曙期中)余姚梁弄果农种植蓝莓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2)花青素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3)28.7克花青素中含有几克碳元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结合图像及细胞分裂的概念分析,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分化使细胞的种类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解答】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四个,且新生成的子细胞与原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相同,结合图像可知此过程属于细胞分裂。
故答案为:C
2.【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种子里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盐,有机物如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在这些有机物中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解答】大豆种子为双子叶,有机物主要储存在子叶中,其子叶中且含有淀粉,根据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可知, 在大豆种子中,可以用碘液检测的营养物质及颜色变化分别是淀粉、变蓝色。
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殖方式包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而植物的无性生殖是通过营养器官直接来繁殖后代,如营养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等,营养繁殖包含嫁接,扦插插,压条等。
【解答】A.由题中秋海棠叶片上直接长出幼苗可知,这种生殖方式是由叶片来繁殖出新个体的,叶片属于营养器官,故此生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A正确;
B.出芽生殖常见于水螅和酵母菌等,植物中无出芽生殖,B错误;
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部分器官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人工操作培养出愈伤组织,最终培养成新植株的过程,由题中可知秋海棠叶片上长出幼苗并没有人为操作,C错误;
D.分裂生殖常见于细菌和一些原生生物,植物中无分裂生殖的方式,D错误。
故答案为:A
4.【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 A.氯的元素符号是Cl,故A错误;
B.镁的元素符号是Mg,故B错误;
C.钠的元素符号是Na,故C错误;
D.铝的元素符号是Al,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6.【答案】D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菌与真菌、单细胞动植物的区别,结合这三类生物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A.草履虫无细胞壁,A错误;
BC.小球藻和细菌都有细胞壁,但它们通过分裂生殖,不能产生孢子,B和C错误;
D.真菌有细胞壁和成型细胞核,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食品、药品、矿泉水、各类营养品、调味剂等中的“铁、钙、硒”及其他微量元素不是以单质,分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再此指元素。
【解答】“含铁酱油”、“高钙奶”、“富硒茶“,这里的“铁、钙、硒”不是以金属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昆虫类的发育模式:包括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阶段,幼虫与成虫形态差异显著(例:家蚕、蝴蝶),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阶段,若虫与成虫形态相似(例:蝗虫、蟋蟀);
(2)两栖类为体外受精,卵生,水生至陆生的变态发育(卵→蝌蚪→幼体→成体,例:青蛙);
(3)爬行类为体内受精,卵生繁殖 (陆地产卵适应性进化),典型代表如扬子鳄;
(4)鸟类为体内受精,卵生(产硬壳卵), 亲代孵化行为;
(5)哺乳类为胎生(胚胎子宫内发育),哺乳哺育。
【解答】A.阴影部分表示蜜蜂和蝗虫都有蛹期 ,但蜜蜂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无蛹期,A错误;
B.阴影部分表示鸽子和家兔都是胎生,但鸽子属于鸟类,卵生;B错误;
C.阴影部分表示蟾蜍和家鸽都是卵生,蟾蜍是两栖类,体外受精卵生; 家鸽是鸟类,体内受精卵生;C正确;
D.阴影部分表示蝉和蛙都是体内受精,蝉属于昆虫,体内受精;蛙是两栖类,体外受精;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解析】【分析】(1)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哺乳动物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中;
(2)细胞分裂是指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加;
(3)人的胚胎发育场所在子宫,发育初期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卵细胞的卵黄,当形成胎盘和脐带后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且产生发废物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排出。
【解答】A. ① 表示受精过程,场所在输卵管中,A错误;
B.受精卵卵裂属于细胞分裂,开始于输卵管中,B错误;
C. ③-④ 为受精卵发育初期到形成胚胎的过程,此过程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受精卵的卵黄和母体, C错误;
D.胎儿在母体中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废物,这些废物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排出,D正确。
故答案为:D
10.【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方式;昆虫的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鸟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1)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
(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
(4)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5)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孵化是在母体外进行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卵黄和卵白提供,其中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和营养物质;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
【解答】A、福寿螺的身体柔软,体外外套膜,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生命周期为卵→幼体→成体,我们可通过铲除其卵来消灭福寿螺,A正确。
B、清道夫是一种杂食性鱼类,雌雄异体,体外受精,B错误。
C、巴西龟是卵生的爬行动物,受精卵发育的营养主要来自卵黄,C正确。
D、黑腹果蝇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D正确。
故答案为:B。
11.【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与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
【解答】对于原子来说,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C错误。
故答案为:C
12.【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根据一氧化碳的分子结构分析
【解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所以C选项的模型属于一氧化碳分子模型。
故答案为:C
13.【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如图:
【解答】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海带细胞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海水中的碘不断进入细胞,B符合题意。
C、细胞质能流动,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不能吸收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动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以及花、果实、种子三种繁殖器官。
【解答】A.番茄表面的“皮”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A错误;
B.果实属于繁殖器官,不是营养器官,B错误;
C.被子植物的根属于营养器官,动物的皮肤属于器官,结构层次都属于器官,C正确;
D.血管包含各种组织,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通常间隙大小为:气体>液体>固体;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同。
【解答】A.分子的热运动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热运动加剧,分子间隔变大,A 正确;
B.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会导致部分煤炭“微粒”进入到地面和墙面,使其变黑,B 正确 ;
C.CO具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做灭火剂,CO与CO2的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C 正确 ;
D.分子间有间隙,间隙大小通常为:气体>液体>固体,且间距越小越难被压缩,水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小,分子间存在排斥力,D错误。
故答案为:D
16.【答案】A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分析;根据混合物定义分析;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分析。
【解答】A、 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叙述正确;
B、 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叙述错误;
C、过氧化氢是纯净物,叙述错误;
D、过氧化氢有杀菌作用,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A。
17.【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植物的无性生殖;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18.【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A、根据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D、根据原子和离子电子数不同,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分析。
【解答】A、 钠属于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B、 钠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11,不符合题意;
C、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不符合题意;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质量小,忽略不计,钠原子与钠离子只电子数不同,质量几乎相等 ,符合题意;
故选D。
19.【答案】C
【知识点】同位素;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同位素的概念,化合物的概念及分子、原子、元素、物质的关系解答
【解答】A.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 C10、C14 属于分子,由同种碳原子构成,A错误;
BC.在强调分子与原子的关系时通常表示微观,此时既要强调种类又要强调个数,如: 一个C14 分子 由14个碳原子构成;元素和物质通常强调的是宏观,不讲个数,如:不可以说一个元素。B错误,C正确;
D.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物质,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物质,故C10、C14属于单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20.【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
21.【答案】(1)分化;b
(2)系统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而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鼠干细胞经过分化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不同,由此可知其具有分化能力;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再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各种器官如心脏、皮肤、大脑等。人体的心脏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如图中的b所示。
(2)动物的结构层次由低到高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而植物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可知小鼠特有的层次是系统。
故答案为:(1)分化;b (2)系统
22.【答案】(1)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1)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则水分子会进入酒精分子之间,酒精分子会进入水分子之间,最终导致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
(2)根据扩散现象的本质分析。
【解答】(1)如图甲为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是: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2)如图乙为红墨水扩散实验,红墨水能扩散的微观本质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3.【答案】(1)第二;睾丸
(2)C
(3)②④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一个人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是在青春期,其中身高突增及生殖器官的发育是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此外青春期除了身体上的变化外,心理上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解答】(1)男女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异属于第一性征,刚出生就能体现;除此之外的其他差异属于第二性征。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为睾丸,分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为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
(2)在青春期时身高突增,生殖器官发育速度较快,此外,婴幼儿其身高增加也较快,所以B为身高变化曲线,C为生殖器官变化曲线。
(3)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男女生逐渐性成熟,但心理上没有成熟,家长在尊重小孩的同时更要注意有效引导,适当管理。
故答案为:(1)第二;睾丸 (2)C (3)②④
24.【答案】(1)有性生殖
(2)七月时高温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
(3)⑥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玉米种子为单子叶,种子内含有胚(胚由胚轴、胚根、胚芽、子叶组成)和胚乳等。图中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⑤果皮和种皮、⑥胚乳。
【解答】(1)糯稻是通过稻种繁殖,而种子的形成过程会涉及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2)糯稻幼苗在生长时期喜好高温多水,根据对图乙分析可知,在七月时高温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所以,农民一般选择7月左右进行糯稻育苗和插秧。
(3)玉米种子为单子叶,种子内含有胚(胚由胚轴、胚根、胚芽、子叶组成)和胚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为胚发发育提供营养。
故答案为:(1)有性生殖 (2)七月时高温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 (3)⑥
25.【答案】(1)高温杀死原有的杂菌
(2)①;细胞核
(3)酒精浓度的升高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或葡萄糖浓度减少,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真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题图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质,③是液泡。
【解答】(1)高温条件下微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会受到威胁,甚至死亡。因此,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利用高温)杀死原有杂菌,以防止杂菌污染导致发酵失败。
(2)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的细胞中有 ① 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结合分析和曲线可知,在发酵前期的0~96小时内,酵母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多;发酵后期的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乃至衰亡,分析其原因:一是酒精浓度的升高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二是葡萄糖浓度的减少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故答案为:(1)高温杀死原有的杂菌 (2)①;细胞核 (3)酒精浓度的升高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或葡萄糖浓度的减少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26.【答案】(1)Mg
(2)E
(3)化学变化;-1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构成;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27.【答案】(1)Fe2O3
(2)FeO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在化学式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Fe和O的最简个数比, 进而书写化学式;
(2)结合该氧化物化学式为FexOy及Fe和O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列出方程式,化简即可得出Fe和O的原子个数,进而书写化学式.
【解答】(1)根据化学式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当铁的化合价为+3价,氧的化合价为-2价可知,原子个数比应为2:3,化学式为:Fe2O3。
(2)根据氧化物化学式为FexOy可得:56x+16y=72,所以7x+2y=9,因为x、y是正整数,所以x=1,y=1,所以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O。
故答案为:(1)Fe2O3 (2)FeO
28.【答案】Al;氢分子;Fe2+、SO42-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氢气的构成、硫酸亚铁的构成分析回答。
【解答】从宏观角度看,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从微观角度看,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硫酸亚铁(FeSO4)由亚铁离子、硫酸根离子构成,阳离子是亚铁离子,符号为Fe2+,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符号为 SO42-。
故答案为:(1)Al (2)氢分子 (3)Fe2+、SO42-
29.【答案】(1)O
(2)非金属
(3)NaCl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指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一竖行指同一族,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2)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中带有“金”字旁的金属元素,带有“气”字头的为气体;
(3)化学式中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解答】(1) ① 处元素为第8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8号元素为氧,符号为:O;
(2)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氮为非金属;
(3) ② 处为第11号元素, ③ 处为第17号元素,分别为Na元素和Cl元素,Na元素和Cl元素组成氯化钠,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l元素化合价为-1价,化学式为:NaCl。
故答案为:(1)O (2)非金属 (3)NaCl
30.【答案】(1)完整而有活力的胚(种子具有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
(2)温度可能会影响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3)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4)20~25℃或25~30℃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31.【答案】(1)斑马鱼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或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等
(2)对照;避免实验偶然性
(3)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显著)
(4)胎盘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因此成为了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取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研究中的单一变量是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除了这一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应该完全相同,遵循了设计实验的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2)受精卵孵化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酒精进行处理,①组起对照作用;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10枚而不是1枚,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该实验结果显示,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显著)。
(4)怀孕期间,要慎用药品,是因为酒精的毒副作用要通过孕妇的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胎盘与脐带进入胎儿体内,容易造成胎儿畸形。
故答案为:
(1)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或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等)
(2)对照;避免实验偶然性
(3)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显著)
(4)胎盘
32.【答案】(1)水氢气+氧气
(2)排出装置内空气
(3)20mL
(4)A;B;C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微观角度讲,水分子先裂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再重新组合,分别形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解答】(1)电解水的过程中,消耗水而产生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水氢气+氧气;
(2) 实验中设置步骤Ⅲ取下注射器,打开电源通电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能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3)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实验结束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线20mL处;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从微观角度讲,水分子先裂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再重新组合,分别形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故完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ADBC。
故答案为:(1)水氢气+氧气 (2)排出装置内空气 (3)20mL (4)ADBC
33.【答案】(1)15: 11: 6
(2)287
(3)18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
1 / 1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储能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 期中考试 科学试题
1.(2025七下·海曙期中)如图表示动物细胞某种生理过程,下列选项中对这种生理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生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结合图像及细胞分裂的概念分析,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分化使细胞的种类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解答】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四个,且新生成的子细胞与原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相同,结合图像可知此过程属于细胞分裂。
故答案为:C
2.(2025七下·海曙期中)在大豆种子中,可以用碘液检测的营养物质及颜色变化分别是(  )
A.脂肪、变蓝色 B.淀粉、变蓝色
C.淀粉、变红棕色 D.脂肪、变红棕色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种子里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盐,有机物如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在这些有机物中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解答】大豆种子为双子叶,有机物主要储存在子叶中,其子叶中且含有淀粉,根据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可知, 在大豆种子中,可以用碘液检测的营养物质及颜色变化分别是淀粉、变蓝色。
故答案为:B
3.(2025七下·海曙期中)秋海棠叶片上会长出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
A.营养繁殖 B.出芽生殖
C.植物组织培养 D.分裂生殖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殖方式包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而植物的无性生殖是通过营养器官直接来繁殖后代,如营养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等,营养繁殖包含嫁接,扦插插,压条等。
【解答】A.由题中秋海棠叶片上直接长出幼苗可知,这种生殖方式是由叶片来繁殖出新个体的,叶片属于营养器官,故此生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A正确;
B.出芽生殖常见于水螅和酵母菌等,植物中无出芽生殖,B错误;
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部分器官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人工操作培养出愈伤组织,最终培养成新植株的过程,由题中可知秋海棠叶片上长出幼苗并没有人为操作,C错误;
D.分裂生殖常见于细菌和一些原生生物,植物中无分裂生殖的方式,D错误。
故答案为:A
4.(2025七下·海曙期中)正确书写元素符号是学习科学的基础。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氯 B.镁 C.钠 D.铝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 A.氯的元素符号是Cl,故A错误;
B.镁的元素符号是Mg,故B错误;
C.钠的元素符号是Na,故C错误;
D.铝的元素符号是Al,故D正确。
故选D。
5.(2025七下·海曙期中)2024年6月,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五星红旗在月背成功展开。 嫦娥六号探测器钻杆主体采用铝基碳化硅材料,其中铝、碳、硅是三种不同的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6.(2025七下·海曙期中)引起草莓灰霉病的病原生物有细胞壁、细胞核,能产生孢子,该病原生物属于(  )
A.草履虫 B.小球藻 C.细菌 D.真菌
【答案】D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菌与真菌、单细胞动植物的区别,结合这三类生物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A.草履虫无细胞壁,A错误;
BC.小球藻和细菌都有细胞壁,但它们通过分裂生殖,不能产生孢子,B和C错误;
D.真菌有细胞壁和成型细胞核,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D正确。
故答案为:D
7.(2025七下·海曙期中)“含铁酱油”、 “高钙奶”、 “富硒茶”,这里的“铁、钙、硒”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金属 D.单质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食品、药品、矿泉水、各类营养品、调味剂等中的“铁、钙、硒”及其他微量元素不是以单质,分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再此指元素。
【解答】“含铁酱油”、“高钙奶”、“富硒茶“,这里的“铁、钙、硒”不是以金属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故答案为:A
8.(2025七下·海曙期中)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甲、乙两种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下列有关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是蜜蜂,乙是蝗虫,则阴影部分可表示有蛹期
B.若甲是鸽子,乙是家兔,则阴影部分可表示胎生
C.若甲是蟾蜍,乙是家鸽,则阴影部分可表示卵生
D.若甲是蝉,乙是青蛙,则阴影部分可表示体内受精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昆虫类的发育模式:包括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阶段,幼虫与成虫形态差异显著(例:家蚕、蝴蝶),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阶段,若虫与成虫形态相似(例:蝗虫、蟋蟀);
(2)两栖类为体外受精,卵生,水生至陆生的变态发育(卵→蝌蚪→幼体→成体,例:青蛙);
(3)爬行类为体内受精,卵生繁殖 (陆地产卵适应性进化),典型代表如扬子鳄;
(4)鸟类为体内受精,卵生(产硬壳卵), 亲代孵化行为;
(5)哺乳类为胎生(胚胎子宫内发育),哺乳哺育。
【解答】A.阴影部分表示蜜蜂和蝗虫都有蛹期 ,但蜜蜂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无蛹期,A错误;
B.阴影部分表示鸽子和家兔都是胎生,但鸽子属于鸟类,卵生;B错误;
C.阴影部分表示蟾蜍和家鸽都是卵生,蟾蜍是两栖类,体外受精卵生; 家鸽是鸟类,体内受精卵生;C正确;
D.阴影部分表示蝉和蛙都是体内受精,蝉属于昆虫,体内受精;蛙是两栖类,体外受精;D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5七下·海曙期中)根据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子宫内进行的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卵巢内完成的
C.③-④的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全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
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进入母体血液,然后由母体排出体外
【答案】D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解析】【分析】(1)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哺乳动物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中;
(2)细胞分裂是指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加;
(3)人的胚胎发育场所在子宫,发育初期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卵细胞的卵黄,当形成胎盘和脐带后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且产生发废物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排出。
【解答】A. ① 表示受精过程,场所在输卵管中,A错误;
B.受精卵卵裂属于细胞分裂,开始于输卵管中,B错误;
C. ③-④ 为受精卵发育初期到形成胚胎的过程,此过程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受精卵的卵黄和母体, C错误;
D.胎儿在母体中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废物,这些废物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排出,D正确。
故答案为:D
10.(2025七下·海曙期中) 随着物流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外来物种在我国境内繁衍,部分物种给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以下关于外来物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美洲牛蛙的生命周期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B.清道夫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其繁殖方式是胎生
C.巴西龟是爬行动物,受精卵发育的营养主要来自卵黄
D.黑腹果蝇的生命周期为卵→幼虫→蛹→成虫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方式;昆虫的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鸟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1)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
(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
(4)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5)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孵化是在母体外进行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卵黄和卵白提供,其中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和营养物质;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
【解答】A、福寿螺的身体柔软,体外外套膜,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生命周期为卵→幼体→成体,我们可通过铲除其卵来消灭福寿螺,A正确。
B、清道夫是一种杂食性鱼类,雌雄异体,体外受精,B错误。
C、巴西龟是卵生的爬行动物,受精卵发育的营养主要来自卵黄,C正确。
D、黑腹果蝇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D正确。
故答案为:B。
11.(2025七下·海曙期中)为实现高效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科研人员开展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研究。铌(N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是41,下列关于 Nb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是41 B.核电荷数是41
C.原子质量是41 D.核外电子数是41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与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
【解答】对于原子来说,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C错误。
故答案为:C
12.(2025七下·海曙期中) 下列模型( 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根据一氧化碳的分子结构分析
【解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所以C选项的模型属于一氧化碳分子模型。
故答案为:C
13.(2025七下·海曙期中)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要高出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说明(  )
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细胞质流动有加速物质交换的作用
D.叶绿体有吸收碘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如图:
【解答】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海带细胞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海水中的碘不断进入细胞,B符合题意。
C、细胞质能流动,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不能吸收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2025七下·海曙期中)下列关于生物的结构层次判断正确的是 (  )
A.热水烫过的番茄表面撕下的一层“皮”属于上皮组织
B.猕猴桃果实属于营养器官,含有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
C.被子植物的根与哺乳动物的皮肤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D.血管在体内分布广泛,与血液同属于结缔组织
【答案】C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动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以及花、果实、种子三种繁殖器官。
【解答】A.番茄表面的“皮”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A错误;
B.果实属于繁殖器官,不是营养器官,B错误;
C.被子植物的根属于营养器官,动物的皮肤属于器官,结构层次都属于器官,C正确;
D.血管包含各种组织,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D错误。
故答案为:C
15.(2025七下·海曙期中)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是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现象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空气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隔增大
B.长期堆放煤炭的地面和墙面的里层也会变黑———分子不断运动
C.CO 可以作为燃料,CO2可以用作灭火剂——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水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通常间隙大小为:气体>液体>固体;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同。
【解答】A.分子的热运动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热运动加剧,分子间隔变大,A 正确;
B.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会导致部分煤炭“微粒”进入到地面和墙面,使其变黑,B 正确 ;
C.CO具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做灭火剂,CO与CO2的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C 正确 ;
D.分子间有间隙,间隙大小通常为:气体>液体>固体,且间距越小越难被压缩,水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小,分子间存在排斥力,D错误。
故答案为:D
16.(2025七下·海曙期中)研究发现,苍蝇之所以能免受细菌感染,是由于其体内能产生过氧化氢(H2O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过氧化氢是一种混合物
D.过氧化氢不具有杀菌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分析;根据混合物定义分析;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分析。
【解答】A、 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叙述正确;
B、 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叙述错误;
C、过氧化氢是纯净物,叙述错误;
D、过氧化氢有杀菌作用,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A。
17.(2025七下·海曙期中)宁波杨梅个大、肉质细嫩、汁液丰富且味道甜美而著称。下列关于宁波杨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杨梅的食用部分由胚珠发育而来
B.杨梅种子中的胚是由胚芽、胚轴和胚根构成的
C.杨梅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D.杨梅种子只要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就能萌发
【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植物的无性生殖;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18.(2025七下·海曙期中)2024年中国钠电池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钠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其成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理想选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23
C.钠的原子质量为22.99 D.钠原子与钠离子质量几乎相等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A、根据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D、根据原子和离子电子数不同,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分析。
【解答】A、 钠属于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B、 钠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11,不符合题意;
C、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不符合题意;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质量小,忽略不计,钠原子与钠离子只电子数不同,质量几乎相等 ,符合题意;
故选D。
19.(2025七下·海曙期中) 《Nature》重磅:同济大学许维团队首次成功精准合成了两种全新的芳香性环型碳C10、C14环形纯碳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10、C14属于同位素
B.
C.10、C14分子是由碳元素组成的C.一个C14分子中有14个碳原子
D.C10、C14属于化合物
【答案】C
【知识点】同位素;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同位素的概念,化合物的概念及分子、原子、元素、物质的关系解答
【解答】A.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 C10、C14 属于分子,由同种碳原子构成,A错误;
BC.在强调分子与原子的关系时通常表示微观,此时既要强调种类又要强调个数,如: 一个C14 分子 由14个碳原子构成;元素和物质通常强调的是宏观,不讲个数,如:不可以说一个元素。B错误,C正确;
D.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物质,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物质,故C10、C14属于单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025七下·海曙期中)在学校组织的劳动课上,在翻整土地、播种育苗的过程中,同学们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不断地被验证。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及包含和并列关系,则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
  甲 乙 丙
A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孢子繁殖
B 玉米种子 胚 子叶
C 细菌 真菌 病毒
D 雄蕊 柱头 花丝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
21.(2025七下·海曙期中)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已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具有早期大脑、跳动心脏和肠道等的小鼠胚胎模型。
(1)研究人员能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心脏大脑和肠道等,说明细胞具有   能力,其中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可用图中的   (选填“a”或“b”)表示。
(2)与植物相比,小鼠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答案】(1)分化;b
(2)系统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而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鼠干细胞经过分化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不同,由此可知其具有分化能力;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再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各种器官如心脏、皮肤、大脑等。人体的心脏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如图中的b所示。
(2)动物的结构层次由低到高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而植物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可知小鼠特有的层次是系统。
故答案为:(1)分化;b (2)系统
22.(2025七下·海曙期中)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两种角度,人们常透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 思考、推理,建立微观模型,看清事物本质。
(1)如图甲为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 是   。
(2)如图乙为红墨水扩散实验,红墨水能扩散的微观本质是   。
【答案】(1)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1)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则水分子会进入酒精分子之间,酒精分子会进入水分子之间,最终导致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
(2)根据扩散现象的本质分析。
【解答】(1)如图甲为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是: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2)如图乙为红墨水扩散实验,红墨水能扩散的微观本质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3.(2025七下·海曙期中)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两位初中生最近发现自己身体出现明显变化,小刚的声调变得低沉,喉结突出,还开始长胡子了;小红的声调变得较高,乳腺开始发育了。两人都觉得自己长大了,自我意识增强,心思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资料二】:青春期是指11-20岁的青少年身体和心理迅速发育直至成熟的一段时期。此时青少年的脑部结构和功能趋于完善,生殖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如图所示,曲线A、B、C分别代表人身体不同部位(或器官)的生长速度。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一中描述的男女差异,属于   (填“第一”或“第二”)性征的表现;这些生理变化是由男生   分泌的雄性激素、女生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所引起。
(2)资料二中的曲线   (选填“A” “B”或“C”)表示生殖器官的生长速度。
(3)资料一中的小刚和小红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你认为他们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我已经长大,我的事不用你管
②生活中的矛盾心理,主动与老师或家长交流,寻求帮助
③内心世界复杂,不想跟父母交流
④正确认识两性上的差别,男女同学相处中做到有礼有节
【答案】(1)第二;睾丸
(2)C
(3)②④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一个人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是在青春期,其中身高突增及生殖器官的发育是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此外青春期除了身体上的变化外,心理上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解答】(1)男女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异属于第一性征,刚出生就能体现;除此之外的其他差异属于第二性征。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为睾丸,分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为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
(2)在青春期时身高突增,生殖器官发育速度较快,此外,婴幼儿其身高增加也较快,所以B为身高变化曲线,C为生殖器官变化曲线。
(3)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男女生逐渐性成熟,但心理上没有成熟,家长在尊重小孩的同时更要注意有效引导,适当管理。
故答案为:(1)第二;睾丸 (2)C (3)②④
24.(2025七下·海曙期中) “立夏饭”(如图甲)是宁波百姓在立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有:糯米、土豆、菜豆、玉米等。其中糯米来自于糯稻的种子(如图乙),宁波地区糯稻一般一年种植一季,糯稻幼苗在生长时期喜好高温多水,糯稻成熟收获时宜干燥。从糯稻幼苗到成熟一般为4个月左右,比普通水稻生长期略长。
(1)糯稻的繁殖方式属于   (选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如图丙为宁波地区年降水和气温变化曲线图。根据糯稻的习性,农民一般选择7月左右进行糯稻育苗和插秧,请简述理由   。
(3)图丁是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   (填序号)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答案】(1)有性生殖
(2)七月时高温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
(3)⑥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玉米种子为单子叶,种子内含有胚(胚由胚轴、胚根、胚芽、子叶组成)和胚乳等。图中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⑤果皮和种皮、⑥胚乳。
【解答】(1)糯稻是通过稻种繁殖,而种子的形成过程会涉及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2)糯稻幼苗在生长时期喜好高温多水,根据对图乙分析可知,在七月时高温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所以,农民一般选择7月左右进行糯稻育苗和插秧。
(3)玉米种子为单子叶,种子内含有胚(胚由胚轴、胚根、胚芽、子叶组成)和胚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为胚发发育提供营养。
故答案为:(1)有性生殖 (2)七月时高温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 (3)⑥
25.(2025七下·海曙期中)葡萄酒味美甘甜。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微生物的知识后,尝试酿造葡萄酒。
(1)榨汁装瓶:他们将清洗干净的葡萄榨汁装瓶。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如题图甲,可以自然发酵。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通气培养:用几层纱布封住瓶口放置一段时间,让酵母菌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快速繁殖。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细胞中有[   ]   ,属于真核生物。密封发酵:将装置封口放在温暖的地方,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3)探究原理:同学们在探究学习中发现,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酒精和葡萄糖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如图乙)。分析曲线可知,在发酵前期的0~96小时内,酵母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增多;发酵后期的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乃至衰亡,分析其原因:   (写出一点)。
【答案】(1)高温杀死原有的杂菌
(2)①;细胞核
(3)酒精浓度的升高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或葡萄糖浓度减少,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真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题图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质,③是液泡。
【解答】(1)高温条件下微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会受到威胁,甚至死亡。因此,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利用高温)杀死原有杂菌,以防止杂菌污染导致发酵失败。
(2)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的细胞中有 ① 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结合分析和曲线可知,在发酵前期的0~96小时内,酵母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多;发酵后期的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乃至衰亡,分析其原因:一是酒精浓度的升高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二是葡萄糖浓度的减少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故答案为:(1)高温杀死原有的杂菌 (2)①;细胞核 (3)酒精浓度的升高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或葡萄糖浓度的减少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26.(2025七下·海曙期中)根据以下微粒模型回答问题:
(1)C的化学符号为   。
(2)图1中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序号)。
(3)图2的反应属于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答案】(1)Mg
(2)E
(3)化学变化;-1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构成;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27.(2025七下·海曙期中)钢铁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认识铁的有关知识很有意义。铁有多种氧化物,根据下列信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
(1)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某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2,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Fe2O3
(2)FeO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在化学式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Fe和O的最简个数比, 进而书写化学式;
(2)结合该氧化物化学式为FexOy及Fe和O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列出方程式,化简即可得出Fe和O的原子个数,进而书写化学式.
【解答】(1)根据化学式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当铁的化合价为+3价,氧的化合价为-2价可知,原子个数比应为2:3,化学式为:Fe2O3。
(2)根据氧化物化学式为FexOy可得:56x+16y=72,所以7x+2y=9,因为x、y是正整数,所以x=1,y=1,所以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O。
故答案为:(1)Fe2O3 (2)FeO
28.(2025七下·海曙期中)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从宏观角度看,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从微观角度看,氢气是由   构成的;硫酸亚铁中含有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是   (填写离子符号)。
【答案】Al;氢分子;Fe2+、SO42-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氢气的构成、硫酸亚铁的构成分析回答。
【解答】从宏观角度看,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从微观角度看,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硫酸亚铁(FeSO4)由亚铁离子、硫酸根离子构成,阳离子是亚铁离子,符号为Fe2+,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符号为 SO42-。
故答案为:(1)Al (2)氢分子 (3)Fe2+、SO42-
29.(2025七下·海曙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表中位置①处的元素符号是   。
(2)N是一种    元素。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写出表中②和③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答案】(1)O
(2)非金属
(3)NaCl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指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一竖行指同一族,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2)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中带有“金”字旁的金属元素,带有“气”字头的为气体;
(3)化学式中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解答】(1) ① 处元素为第8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8号元素为氧,符号为:O;
(2)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氮为非金属;
(3) ② 处为第11号元素, ③ 处为第17号元素,分别为Na元素和Cl元素,Na元素和Cl元素组成氯化钠,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l元素化合价为-1价,化学式为:NaCl。
故答案为:(1)O (2)非金属 (3)NaCl
30.(2025七下·海曙期中)为了研究小麦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若干,培养皿,脱脂棉,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分别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
②挑选600粒小麦种子并随机分成六等分,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培养皿内,放到6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
③6天后。……
结果记录如表所示,分析回答:
组别 A B C D E F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发芽率/% 18 74 82 91 86 75
(1)挑选的600粒种子应具有的条件   (写出一点即可)。
(2)由上述实验设计可知,验证的猜想是   。
(3)补充实验步骤③的内容   。
(4)为进一步明确小麦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应在   温度范围内进行细分开展实验。
【答案】(1)完整而有活力的胚(种子具有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
(2)温度可能会影响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3)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4)20~25℃或25~30℃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31.(2025七下·海曙期中)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成为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为了解酒精对人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斑马鱼开展了相关研究:
步骤1:用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发育24小时,选取50枚发育正常的胚胎。
步骤2:使用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稀释无水酒精,获得浓度为0.01%、0.1%、1%、10%的
酒精溶液。
步骤3:将斑马鱼胚胎各10枚,分别置人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和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中。在受精卵发育72小时后,观察胚胎存活和循环系统发育情况,记录如下: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酒精浓度 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0%) 0.01% 0.1% 1% 10%
死亡率/% 0 0 0 9 100
循环系统畸形率/% 0 0 9 88 /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实验成败。利用斑马鱼进行人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的原因是   。
(2)该实验中①组起   作用。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10枚而不是1枚, 目的是    。
(3)由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怀孕期间孕妇饮入的部分酒精会通过   、脐带从母体进入胎儿,对胚胎发育造成影响。
【答案】(1)斑马鱼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或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等
(2)对照;避免实验偶然性
(3)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显著)
(4)胎盘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因此成为了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取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研究中的单一变量是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除了这一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应该完全相同,遵循了设计实验的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2)受精卵孵化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酒精进行处理,①组起对照作用;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10枚而不是1枚,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该实验结果显示,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显著)。
(4)怀孕期间,要慎用药品,是因为酒精的毒副作用要通过孕妇的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胎盘与脐带进入胎儿体内,容易造成胎儿畸形。
故答案为:
(1)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或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等)
(2)对照;避免实验偶然性
(3)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显著)
(4)胎盘
32.(2025七下·海曙期中)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后人就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
【实验步骤】
I.按如图安装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II.往U形管中装入水(其中加有一定的NaOH,水面略低于支管口),开始实验;
III.取下注射器,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IV.将注射器活塞推到顶后,连接注射器,再次打开电源。当注射器Ⅰ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线处,关闭电源;
V.检验气体。
【问题讨论】
(1)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实验中设置步骤Ⅲ的目的是   。
(3)实验结束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线   处。
(4)电解水过程由如图步骤的模拟构成(图中的●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完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____(填标号)。
A.
B.
C.
【答案】(1)水氢气+氧气
(2)排出装置内空气
(3)20mL
(4)A;B;C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微观角度讲,水分子先裂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再重新组合,分别形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解答】(1)电解水的过程中,消耗水而产生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水氢气+氧气;
(2) 实验中设置步骤Ⅲ取下注射器,打开电源通电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能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3)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实验结束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线20mL处;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从微观角度讲,水分子先裂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再重新组合,分别形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故完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ADBC。
故答案为:(1)水氢气+氧气 (2)排出装置内空气 (3)20mL (4)ADBC
33.(2025七下·海曙期中)余姚梁弄果农种植蓝莓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2)花青素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3)28.7克花青素中含有几克碳元素
【答案】(1)15: 11: 6
(2)287
(3)18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