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新课导入
明朝末年,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貌、地质、水文、植物,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方面,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你知道明清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吗?
第 21 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色
著作 作者 内容特点 地位
《本草纲目》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 )成就
《天工开物》 对我国古代的( )和( )进行全面总结
《农政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 )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关于农学的( )研究成果
李时珍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药物学
宋应星
农业
手工业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业生产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学巨著
自主学习
创新
一、科技名著
扁鹊
华佗
张仲景
孙思邈
李时珍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东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唐医学家(《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科 技 名 著
问题思考
材料研读: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天工开物》序言
宋应星为什么要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金银珠宝置于最后?
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顺序体现了作者重农的思想。
作品简介:
内容:①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为序,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例如粮食作物的栽培;食品加工;制盐;制糖;榨油;造纸;酿酒;冶铸;兵器;舟车制造;珠玉采琢等等),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和加工部门;宋应星还试图发现规律,比如化学反应中隐含的质量守恒定律、力学上的重心移动、生物学上的生态变种等等。②绘制120幅插图,生动清晰,具体直观地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天工:自然力量
开物: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
以农为本
手工业技术为主
结合三位科学家的生活和创作经历,说说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
李时珍
潜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在实践中悉心治疗病人。并深入社会实地调查,向人请教。不辞辛苦到深山野林采集药物标本,经过27年的努力终于写出《本草纲目》。
宋应星
虽担任地方官,但公务闲暇时就专心研究科技,整理各种技术和经验。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懈探究,写成《天工开物》。
徐光启
祖辈世代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在农村,从小博览群书,关注农业,研究农业,最终著就《农政全书》。
科 技 名 著
②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①注重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③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著作 作者 内容及影响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李时珍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应星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及作者的研究成果
明代科技名著
特点:没有较大突破、创新,多是总结性的著作。
1. 目的:
2. 起止点:
3. 构成:
防御北方蒙古族南扰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
关隘
烽火台
城台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秦长城 明长城
目的
起止点
抵御匈奴南下
防范蒙古族南扰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
比较秦长城与明长城的异同点
明长城和北京城
在元大都基础上,明朝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清军入关后,持续改建。
二、北京城
建造:
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故宫。
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从宫城到外城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了布局均衡、完整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结构:
特点:
北京城
宫城(紫禁城、故宫)——皇室生活区
皇城——中央各政府机构办公区
内城——市中心,多为官员生活区
外城——平民百姓生活区
北京城
看一看:
北京城的构成以及布局的特点?
整个平面呈现一个“凸”字;
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
对称展开,均衡分布
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宫城
皇 城
京 城
外 城
梁思成:这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贯穿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建筑彰显时代特点:
君主专制强化
三、明清的思想家
时期 代表人物 思想内容
明中期
明末清初
王守仁
心是万物的主宰,提倡“心即理(唯心主义)”“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批判“君为臣纲”的封建教条,认为做官应该“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把“亡国”与“亡天下”作区分,认为改朝换代是亡国,文化沉沦是亡天下,故“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社会是发展的、
进化的,不能泥古不化、厚古薄今。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其中以“四大名著"最为著名。
时间 书名 作者 内容 价值
元末明初
元末明初
明代中期
清朝中期
《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曹雪芹
描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以史实为基础,描写三国间的矛盾冲突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讲述梁山好汉的故事
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章回体小说的开创者
艺术成就最高
四、小说和戏曲
作品简介: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在于,他将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给予充分肯定,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
突出特点:反封建
四、小说和戏曲
成为全国性剧种
明万历末
发展到顶峰
走向衰落
清朝前期
清中后期
时间:
历程:
代表作:
汤显祖《牡丹亭》
洪 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二)昆曲
1.昆曲发展历程
2.特点:唱腔融合了南曲的轻柔婉转与北曲慷慨激昂,唱词大量糅和诗词歌赋多种文学形式,剧情节奏舒缓,舞姿柔美。
四、小说和戏曲
京剧
京调
徽剧
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
昆曲
汉调
秦腔
皮黄戏
(道光)
(三)京剧
2.特点: 京剧唱腔高亢爽朗,唱词通俗易懂、直白明了,剧情节奏紧致。还糅合了许多动作,比如武打。
1.京剧的形成
京剧流传广的原因:
①广大群众喜爱;
②皇室扶持;
③表演艺术家的创新完善

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

指女子,又分正旦、老旦、花旦、武旦、刀马旦、彩旦等。

指花脸,又分正净、副净、武净等。

指丑角,俗称“三花脸”,又分文丑、武丑等。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龙套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京剧
关于京剧
你还知道哪些?




(三)京剧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你知道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吗?
红:表示忠义、耿直、有血性,如:关羽。
白:表示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曹操。
黑:表示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
黄:表示骁勇凶暴。
蓝和绿:表示中性,草莽英雄。
金和银:表示神秘,代表妖神一类。如美猴王和白骨精。
京剧
思考:明清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
1.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为科技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
4.思想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治日益腐败,人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激发了反封建思想。
3.科技上:印刷业的发展,为小说传播提供了条件。
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如何做?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批判继承,与时俱进,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李时珍 《西游记》
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施耐庵 《农政全书》
罗贯中 《本草纲目》
吴承恩 《天工开物》
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五、习题巩固
五、习题巩固
1、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北京故宫
2、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宋应星和袁隆平两位科学家跨越时间握手令人动容,”贵五谷而贱金玉”的科学家宋应星的代表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
3、下列关于明朝文学艺术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
B.《水浒传》——官逼民反,英雄好汉
C.《西游记》——社会生活,真实再现
D.《牡丹亭》——爱情故事,批判礼教
B
C
C
4.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C
C
5、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者都属同一领域的是 ( )
A.《齐民要术》与《本草纲目》
B.《水经注》与《农政全书》
C.《千金方》与《本草纲目》
D.《资冶通鉴》与《天工开物》
6、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 )
A.鸭绿江 B.辽东 C.山海关 D.嘉裕关
7、北京城的中心是 ( )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A
A
8、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