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科学试卷
1.(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的光现象,其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  )
A.露珠下的叶脉 B.树荫光斑
C.日晷计时 D.落日倒影
2.(2025八下·慈溪期中)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 错误的是(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声音的传播存在回声现象
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超声波具有的能量
3.(2025八下·慈溪期中)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分子、电荷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请回答下面小题。云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等原因,使云带电荷。通常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当两个云层靠近且达到一定条件时,上层云底部的负电荷向下运动从而产生放电现象,如图所示。产生这种运动的原因是(  )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C.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2025八下·慈溪期中)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图乙: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T图:手机声控密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密码的人说出密码才能打开手机,这一设置利用了不同的人音调不同
5.(2025八下·慈溪期中) 摩擦起电有时会给人们带来麻烦。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A.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B.用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C.保鲜膜在使用过程中,难以从手上脱离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6.(2025八下·慈溪期中)随着城市发展,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在逐渐深入。下列控制噪声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安装噪声监测器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隔音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2025八下·慈溪期中)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D.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
8.(2025八下·慈溪期中)将甲乙钥匙插入橙子电池,并连接开关、电流表及LED灯(如图),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ED灯是电路中的用电器
B.通过甲乙钥匙的电流大小相等
C.电路中有电池就一定有电流
D.闭合开关,水果会发生化学变化
9.(2025八下·慈溪期中)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I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I D.远视眼,镜片Ⅱ
10.(2025八下·慈溪期中)芳菲四月天,微风细水,花草茵茵,春天的宁波植物园鸟语花香,正是最佳观赏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鼻黏膜有嗅觉细胞,能产生嗅觉
B.因瞳孔大小可以调节,所以人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C.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
D.外界声音进入人耳的途径为:外耳道一听小骨一鼓膜→耳蜗
11.(2025八下·慈溪期中)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大脑
C.视网膜、大脑 D.大脑、视网膜
12.(2025八下·慈溪期中)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葭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为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中所做的实验,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此实验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的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13.(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面,在竖直的白墙上出现红点B,现欲使B点下移到 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水面上升
B.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水面下降
C.保持水面不变,入射光线MO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D.保持水面不变,将入射光线MO向左平移适当距离
14.(2025八下·慈溪期中)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15.(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图甲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图乙所示的光屏位置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
B.若将图乙中的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左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再次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C.若用遮光板挡住图乙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光屏只出现像的止半部分
D.若将图乙中的蜡烛移动到20cm处,光屏应向左移动到65cm处才能再次呈现蜡烛清晰像
16.(2025八下·慈溪期中)海水盐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固定间距金属片A、B之间海水的电阻越小。下列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海水盐浓度越大,电表示数越大的是(  )
A. B.
C. D.
17.(2025八下·慈溪期中)壶作为一种器具,种类多样,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壶最初用于盛水、盛酒,后来又用于泡茶、烧水等方面,其部分发展历程如图所示。请完成下面小题。
电热水壶通常集多功能于一体,能实现以下功能:①闭合蒸汽开关,指示灯亮,发热丝开始加热,且指示灯与发热丝独立工作;②水沸腾时蒸汽开关能自动断开,水壶立即停止工作;③当蒸汽开关故障无法自动断开时,处于常闭状态的温控开关会在水烧干时自动断开使水壶停止加热,指示灯熄灭。下列符合电热水壶电路设计的是(  )
A. B.
C. D.
18.(2025八下·慈溪期中)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程中,橡胶棒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从而带负电。用该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变大。如图所示,验电器B不带电,当用金属棒将AB连接起来,金属棒中的瞬时电流方向是     填“从A到B”或“从B到A”)。
19.(2025八下·慈溪期中)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刻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可以把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每当汽车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音乐声是由轮胎的    产生的,音乐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凹槽之间留不同的间距,目的是使轮胎发出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不同。
20.(2025八下·慈溪期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2平面镜成像;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④水面的倒影。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填序号)
21.(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为旋转式变阻器的结构图,a、b、c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d为旋钮触片。将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调节灯泡的亮度,当顺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灯光变亮,则应连接接线柱    (选填“a、b”、“b、e”或“a、c”)和灯泡    联后接入电路中。
22.(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架飞机在湖面上空飞行时的情景,飞机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   (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飞机上升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湖水深2m,飞机飞行到距水面100m时,飞机与它在水中的像相距   m。
23.(2025八下·慈溪期中)小宁利用一个电源、两个相同的电流表、一个开关、两个灯泡和若干导线进行实验,他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两电流表的指针均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   A,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   。(设灯泡电阻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24.(2025八下·慈溪期中)受过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学校开展了线上教学。有同学没有注意保护眼睛,导致视力下降。
(1)如图甲所示,视力正常的人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眼睛自动变焦,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分析两种情形的焦距大小,看近处时的焦距   看远处时的焦距。
(2)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乙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相当于一个   镜,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3)用全飞秒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后,以下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填字母)
A.物体成像的位置
B.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C.经过眼球拆光系统所成像的性质
25.(2025八下·慈溪期中)“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卫星通过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将探测到的信息传到地面。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6.(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7.(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 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出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
28.(2025八下·慈溪期中)小明喜欢吹笛子,他发现按住不同的孔时,笛子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学习了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后,小明意识到声音与空气柱的振动有关,他和其他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猜想1:空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和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空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和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和同学们找到不同规格的吸管、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大家选择5根吸管,堵住其中的一端对着另一端吹气,用示波器记录声音的频率。将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吸管的长度和横截面就相当于空气柱的长度和横截面)。
实验吸管 吸管长度/cm 吸管横截面积 S/mm2 频率 f/ Hz
1 10 5 3500
2 15 5 3146
3 10 8 3330
4.. 10 10 3112
5 20 5 2693
【交流分析】
(1)分析表格中实验吸管1、3、4的数据,可知空气柱   相同时,空气柱的横截面积越大,发声频率越低。
(2)为了验证猜想2,应分析表格中实验吸管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9.(2025八下·慈溪期中)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碰到以下两种情况:
①让三束平行光射向透镜,移动右侧的光屏,结果在距离透镜10cm处,看到光屏上一个亮点。
②将激光束换成蜡烛,一边移动点燃的蜡烛,一边移动光屏,记下的实验数据,见表:
实验序号 物距u/ cm 像距 v/ cm 像的大小
1 40.0 13.0 缩小
2 30.0 18.0 缩小
3 20.0 20.0 等大
4 15.0 30.0 放大
5 12.0 50.0 放大
根据以上情况:
(1) 该凸透镜的焦路=    cm。
(2)当蜡烛距离透镜中心60cm时,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为____.
A.10cm~13cm B.13cm~18cm C.18cm~20cm
(3)将物体由距离凸透镜40cm处匀速移动到距离凸透镜20cm处,所用的时间为2s,物体移动的平均速度    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____。
A.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B.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5)该同学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某个位置,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当他拿掉自己的眼镜后,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移动(选填“左”或者“右”)。
30.(2025八下·慈溪期中)小科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 Ro的电阻。在正确连接电路的基础上,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先后完成了四次实验,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1)表中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剔除后可得出导体的电阻)    
(2)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获得多组数据,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3)根据表中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的方向是   (填“向左”或“向右”)。
实验次数 U/V I/A R/Ω
1 1.0 0.50 2.0
2 1.5 0.14 10.7
3 2.0 0.19 10.5
4 2.5 0.23 10.9
31.(2025八下·慈溪期中)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
(1)若金属管内装满水则通过水传播的声音是第几声?   (选填1、2或3)
(2)敲击结束后通过空气传播听到声音需要多少秒?
(3)该金属中的声速。
32.(2025八下·慈溪期中)甲醛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因此装修房屋时检测甲醛污染指数很重要。如图甲是一款甲醛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3V,R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为可以感知甲醛污染浓度的可变电阻,其阻值随甲醛污染指数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当污染指数在50以下为轻度污染,50~100之间为中度污染,100以上为重度污染。问:
(1)由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当污染指数越大,电压表的示数   (填“越大”或者“越小”)。
(2)污染指数为50时,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
(3)通过计算说明电压表示数为1V时,是否属于重度污染
33.(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电路,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 的示数为0.2A。求:
(1)电源的电压;
(2) 流过 的电流;
(3)流过电流表A的总电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A、露珠下的叶脉放大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放大镜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树荫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日晷计时,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落日余晖下平静水面出现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分析】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具体描述如下:音调:取决于发声体的频率,频率高则音调高。响度: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自身因素有关,波形的细节不同。
【解答】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声音的传播存在回声现象,A 正确;
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色,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B错误;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正确;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超声波具有的能量,D正确;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当两个云层靠近且达到一定条件时,上层云底部的负电荷向下运动从而产生放电现象,如图所示,产生这种运动的原因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A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具体描述如下:音调:取决于发声体的频率,频率高则音调高。响度: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自身因素有关,波形的细节不同。
【解答】A 图甲: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A正确;
B 图乙: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B错误;
C 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错误;
DT图:手机声控密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密码的人说出密码才能打开手机,这一设置利用了不同的人音色不同,D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D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的原理是: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时发生电子转移,得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A、纸张不易分开的原理是摩擦起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A不符合题意;
B、头发与梳子摩擦发生电荷转移,梳子和头发带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不符合题意;
C、保鲜膜在使用过程中与手摩擦发生电荷转移,与手带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难以从手上脱离,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棒,手上的水遇冷凝固,将手粘在铁棒上,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A
【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减弱噪声的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安装噪声监测器不能减弱噪声的传播,只能显示噪声的大小,故C错误;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隔音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皮肤的图示掌握。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其中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对触觉最敏感。
【解答】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人体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抚摸一般用手指尖,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觉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故选:D
8.【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 A.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等元件组成。
B.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
C.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D.水果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 A.LED灯是电路中的用电器,消耗电能,故A正确;
B.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通过甲、乙钥匙的电流大小相等,故B正确;
C.闭合电路中,有电池一定有电流,故C错误;
D.闭合开关,水果会发生化学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C。
9.【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解答】图可知,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由图可知,镜片Ⅰ是凹透镜。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
【解答】A. 鼻黏膜有嗅觉细胞,能感受气味,但是嗅觉是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的,A错误;
B. 因瞳孔大小可以调节,所以人可以感受光线的亮暗,因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所以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B错误;
C. 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 ,C正确;
D. 外界声音进入人耳的途径为:外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D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C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 视网膜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觉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解答】 外界物体反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经过晶状体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3.【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折射定律由荷兰数学家斯涅尔发现,是在光的折射现象中,确定折射光线方向的定律。(1)折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界面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2)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别在法线的两侧;(3)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i'的正弦的比值,对折射率一定的两种媒质来说是一个常数。光从光速大的介质进入光速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光速小的介质进入光速大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A 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水面上升 ,正确,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A 正确;
B 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水面下降 ,B错误;
C 保持水面不变,入射光线MO绕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因为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C错误;
D 保持水面不变,将入射光线MO向右平移适当距离,D错误;
故答案为:A
14.【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线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一般来讲,在两种介质的分界处,不仅会发生折射,也发生反射。例如在水中,部分光线会反射回去,部分光线会进入水中。反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相同 ,折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不相同。
【解答】由于大气层的存在,太阳光发生折射,我们会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则有大气层时,我们会提前看到日出,看到日落会延迟,如果没有大气,日出会延后,日落会提前,C合理;
故答案为:C
15.【答案】D
【知识点】实像与虚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6.【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以外,其余各物理量之间均成正比(串联电路又名分压电路):(电流做的功指在通电相同时间内的大小);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串联电路中,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电压;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并联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功率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并联电路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电阻的横截面积定义: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路中特点:电路可分为干路和支路,一条支路断开,另一条支路还能可以形成电流的通路,所以不可以用短接法排除电路故障
【解答】A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所以不会改变,A错误;
B电压表测海水两端的电压, 海水盐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固定间距金属片A、B之间海水的电阻越小,电压表的示数越小,B错误;
C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海水浓度越大,电流越小,流过海水的之路电流越大,流过R0的电路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的读数增大,C正确;
D电流表的支路,电流大小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C
17.【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工作的特点分析。
【解答】 由题意知,指示灯与发热丝独立工作,是并联;闭合蒸汽开关,指示灯亮,发热丝开始加热,说明蒸汽开在干路上;
当蒸汽开关故障无法自动断开时,处于常闭状态的温控开关会在水烧干时自动断开使水壶停止加热,指示灯熄灭关,说明温控开也在干路上,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18.【答案】得到;从B到A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是指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其原理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两个物体带上等量但相反的电荷。具体来说,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而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摩擦起电的过程可以与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相区别,前者是物体在静电场中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而后者则是通过接触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例如摩擦塑料和毛衣时会产生静电,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因为电子带负电。用该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变大。如图所示,验电器B不带电,当用金属棒将AB连接起来,金属棒中的瞬时电流方向是 从B到A。因为电子从A到B,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方向相反,电流的方向为从B到A;
故答案为:(1)得到;从B到A
19.【答案】振动;空气;音调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1、响度: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音调: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Hz,赫兹),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波)。音色: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调。由于不同对象材料的特点,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音色本身就是抽象的东西。
【解答】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刻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可以把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每当汽车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音乐声是由轮胎的 振动产生的,音乐声是通过 空气传入人耳的,凹槽之间留不同的间距,可以使其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目的是使轮胎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调
20.【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实像与虚像
【解析】【分析】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上是可逆的。
【解答】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2平面镜成像;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④水面的倒影。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①,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②③④。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21.【答案】b、c;串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包括:材料: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不同,金属通常具有较低的电阻,而绝缘体具有较高的电阻。长度:电阻与电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一段较长的导体通常会有更大的电阻。横截面积:电阻与电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温度:温度升高会导致金属导体的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
【解答】如图为旋转式变阻器的结构图,a、b、c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d为旋钮触片。将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调节灯泡的亮度,当顺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灯光变亮,则应连接接线柱b、c和灯泡串 联后接入电路中。因为电阻的大小和到导体的长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故答案为:b、c;串
22.【答案】镜面;不变;200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飞机飞行到距水面100m时,则飞机在湖里所成的像距离水面也是100m,所以飞机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为
因为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当飞机上升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23.【答案】0.3;1:4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
【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
(1)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置确定两表量程,根据分度值读出示数。
(2)根据并联电路电流求出通过L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灯泡L1、L2的电阻之比。
【解答】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灯泡L1的电流。
(1)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置,
所以,干路电流表A1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I=1.5A,
L2支路电流表A2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I2=0.3A;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灯L1中的电流:I1=I-I2=1.5A-0.3A=1.2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由可知,灯泡L1、L2的电阻之比为:。
故答案为:0.3;1:4。
24.【答案】(1)小于
(2)凹透
(3)A;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实像与虚像;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解答】(1) 如图甲所示,视力正常的人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眼睛自动变焦,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分析两种情形的焦距大小,看近处时的焦距小于看远处时的焦距。因为晶状体的曲度越大,焦距越小;
(2) 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乙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相当于一个凹透镜,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近视眼的成因是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需要佩戴凹透镜,具有发散作用;
(3) 用全飞秒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后,以下会发生改变的是 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 物体成像的位置 ,AB都正确
故答案为:(1)小于(2)凹透(3)AB
25.【答案】相互;改变;电磁波;运动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第一,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二,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解答】“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改变,因为速度的方向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卫星通过电磁波将探测到的信息传到地面。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运动的的。
故答案为:相互;改变;电磁波;运动
26.【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进而找到平面镜的位置,然后补充光路即可。
【解答】①连接SS',然后作它的垂直平分线,这就是平面镜的位置;
②延长SA,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O;
③连接S'O,并将其延长为对应的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7.【答案】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分析】凸透镜绘图:平行于主光轴射入凸透镜,必然过一倍焦点出去;过一倍焦距点摄入,必然平行出去;过光心进入,沿直线出去;
【解答】
28.【答案】(1)长度
(2)1 、 2 、 5;空气柱横截面积相同时,空气柱的长度越长,发声频率越低。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音调的影响因素包括:振动频率: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发声体的材质和结构: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发声体会影响音调的高低。 发声体的长度和张紧程度:例如,琴弦的长度和张紧程度会影响音调。 振幅:虽然振幅主要影响响度,但也会间接影响音调的感知。 声音源的距离:声音源离听者的距离也会对音调产生影响。
【解答】(1) 分析表格中实验吸管1、3、4的数据,可知空气柱长度相同时,空气柱的横截面积越大,发声频率越低。
(2) 为了验证猜想2,应分析表格中实验吸管为1 、 2 、 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空气柱横截面积相同时,空气柱的长度越长,发声频率越低。
故答案为:(1)长度;(2)1/2/5;空气柱横截面积相同时,空气柱的长度越长,发声频率越低。
29.【答案】(1)10.0
(2)A
(3)大于
(4)C
(5)左
【知识点】实像与虚像;透镜的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30.【答案】(1)10.7
(2)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3)向左
【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 伏安法(又称伏特测量法、安培测量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利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U/I来测出电阻值。用电流表测出在此电压下通过未知电阻的电流,然后计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解答】(1) 表中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剔除后可得出导体的电阻) ( 10.7欧姆+10.5欧姆+10.9欧姆)/3=10.7欧姆;
(2) 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获得多组数据,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3) 根据表中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的方向是向左,因为定制电阻Ro两端的电压表读数在不断的增大,说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在减小;
故答案为:(1)10.7(2)取平均值,减小误差(3)向左
31.【答案】(1)2
(2)敲击结束后通过空气传播听到声音需:;
(3)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时间:t'=t-2.5s=3s-2.5s=0.5s;
则声音在金属管中的速度。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分析;
(2)根据公式计算出通过空气听到声音的时间;
(3)首先根据t'=t-2.5s计算出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再根据计算出声音在金属管中的速度。
【解答】(1)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金属管>v水>v空气,则听到声音的时间t金属管32.【答案】(1)大
(2)污染指数为50时 ,Ro=50Ω; 电源电压恒为3V,R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 ;
(3)当,,,;
,污染指数为150,为重度污染。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特点:电流相同: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走,因此电流大小相同。电压分配: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会分配到每个串联元件上,根据各个元件的电阻、电容或电感值不同,电压分配也会有所不同。总电阻增加:在串联电路中,多个串联元件的电阻会相加,因此总电阻会增加。功率相同:串联电路中的元件共享相同的电流,因此功率可以通过元件的电压和电流来计算。
【解答】(1) 由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当污染指数越大, Ro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小,所以Rl两端的电压越大;
(2)污染指数为50时 ,Ro=50欧姆; 电源电压恒为3V,R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 R总=Ro+R定=50欧姆+10欧姆=60欧姆;I==3V/60欧姆=0.05A;
(3)当,,,;,污染指数为150,为重度污染。
故答案为:(1)大(2)0.05A(3)重度污染
33.【答案】(1)
(2)
(3)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并联电路的特点包括:电压强度相等,因为各支路连接在一起,承受同一电源的电压。总电流等于各元件电流之和,因为每个支路提供了一个路径供电流通过。总电阻小于各元件电阻中最小的一个,因为并联提供了多条并行路径,降低了整体电阻阻碍。
【解答】(1)U=U1=IR=0.2A×30欧姆=6V;
(2)I2===0.6A;
(3)I总=I1+I2=0.2A+0.6A=0.8A
故答案为:(1)6V(2)0.6A(3)0.8A
1 / 1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科学试卷
1.(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的光现象,其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  )
A.露珠下的叶脉 B.树荫光斑
C.日晷计时 D.落日倒影
【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A、露珠下的叶脉放大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放大镜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树荫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日晷计时,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落日余晖下平静水面出现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025八下·慈溪期中)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 错误的是(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声音的传播存在回声现象
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超声波具有的能量
【答案】B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分析】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具体描述如下:音调:取决于发声体的频率,频率高则音调高。响度: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自身因素有关,波形的细节不同。
【解答】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声音的传播存在回声现象,A 正确;
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色,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B错误;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正确;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超声波具有的能量,D正确;
故答案为:B
3.(2025八下·慈溪期中)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分子、电荷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请回答下面小题。云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等原因,使云带电荷。通常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当两个云层靠近且达到一定条件时,上层云底部的负电荷向下运动从而产生放电现象,如图所示。产生这种运动的原因是(  )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C.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当两个云层靠近且达到一定条件时,上层云底部的负电荷向下运动从而产生放电现象,如图所示,产生这种运动的原因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正确;
故答案为:D
4.(2025八下·慈溪期中)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图乙: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T图:手机声控密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密码的人说出密码才能打开手机,这一设置利用了不同的人音调不同
【答案】A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具体描述如下:音调:取决于发声体的频率,频率高则音调高。响度: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自身因素有关,波形的细节不同。
【解答】A 图甲: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A正确;
B 图乙: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B错误;
C 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错误;
DT图:手机声控密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密码的人说出密码才能打开手机,这一设置利用了不同的人音色不同,D错误;
故答案为:A
5.(2025八下·慈溪期中) 摩擦起电有时会给人们带来麻烦。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A.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B.用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C.保鲜膜在使用过程中,难以从手上脱离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答案】D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的原理是: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时发生电子转移,得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A、纸张不易分开的原理是摩擦起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A不符合题意;
B、头发与梳子摩擦发生电荷转移,梳子和头发带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不符合题意;
C、保鲜膜在使用过程中与手摩擦发生电荷转移,与手带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难以从手上脱离,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棒,手上的水遇冷凝固,将手粘在铁棒上,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2025八下·慈溪期中)随着城市发展,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在逐渐深入。下列控制噪声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安装噪声监测器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隔音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A
【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减弱噪声的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安装噪声监测器不能减弱噪声的传播,只能显示噪声的大小,故C错误;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隔音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7.(2025八下·慈溪期中)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D.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皮肤的图示掌握。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其中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对触觉最敏感。
【解答】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人体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抚摸一般用手指尖,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觉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故选:D
8.(2025八下·慈溪期中)将甲乙钥匙插入橙子电池,并连接开关、电流表及LED灯(如图),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ED灯是电路中的用电器
B.通过甲乙钥匙的电流大小相等
C.电路中有电池就一定有电流
D.闭合开关,水果会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 A.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等元件组成。
B.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
C.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D.水果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 A.LED灯是电路中的用电器,消耗电能,故A正确;
B.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通过甲、乙钥匙的电流大小相等,故B正确;
C.闭合电路中,有电池一定有电流,故C错误;
D.闭合开关,水果会发生化学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C。
9.(2025八下·慈溪期中)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I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I D.远视眼,镜片Ⅱ
【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解答】图可知,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由图可知,镜片Ⅰ是凹透镜。
故选A。
10.(2025八下·慈溪期中)芳菲四月天,微风细水,花草茵茵,春天的宁波植物园鸟语花香,正是最佳观赏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鼻黏膜有嗅觉细胞,能产生嗅觉
B.因瞳孔大小可以调节,所以人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C.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
D.外界声音进入人耳的途径为:外耳道一听小骨一鼓膜→耳蜗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
【解答】A. 鼻黏膜有嗅觉细胞,能感受气味,但是嗅觉是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的,A错误;
B. 因瞳孔大小可以调节,所以人可以感受光线的亮暗,因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所以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B错误;
C. 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 ,C正确;
D. 外界声音进入人耳的途径为:外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D错误;
故答案为:C
11.(2025八下·慈溪期中)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大脑
C.视网膜、大脑 D.大脑、视网膜
【答案】C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 视网膜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觉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解答】 外界物体反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经过晶状体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5八下·慈溪期中)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葭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为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中所做的实验,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此实验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的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3.(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面,在竖直的白墙上出现红点B,现欲使B点下移到 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水面上升
B.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水面下降
C.保持水面不变,入射光线MO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D.保持水面不变,将入射光线MO向左平移适当距离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折射定律由荷兰数学家斯涅尔发现,是在光的折射现象中,确定折射光线方向的定律。(1)折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界面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2)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别在法线的两侧;(3)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i'的正弦的比值,对折射率一定的两种媒质来说是一个常数。光从光速大的介质进入光速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光速小的介质进入光速大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A 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水面上升 ,正确,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A 正确;
B 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水面下降 ,B错误;
C 保持水面不变,入射光线MO绕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因为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C错误;
D 保持水面不变,将入射光线MO向右平移适当距离,D错误;
故答案为:A
14.(2025八下·慈溪期中)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线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一般来讲,在两种介质的分界处,不仅会发生折射,也发生反射。例如在水中,部分光线会反射回去,部分光线会进入水中。反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相同 ,折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不相同。
【解答】由于大气层的存在,太阳光发生折射,我们会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则有大气层时,我们会提前看到日出,看到日落会延迟,如果没有大气,日出会延后,日落会提前,C合理;
故答案为:C
15.(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图甲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图乙所示的光屏位置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
B.若将图乙中的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左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再次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C.若用遮光板挡住图乙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光屏只出现像的止半部分
D.若将图乙中的蜡烛移动到20cm处,光屏应向左移动到65cm处才能再次呈现蜡烛清晰像
【答案】D
【知识点】实像与虚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6.(2025八下·慈溪期中)海水盐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固定间距金属片A、B之间海水的电阻越小。下列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海水盐浓度越大,电表示数越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以外,其余各物理量之间均成正比(串联电路又名分压电路):(电流做的功指在通电相同时间内的大小);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串联电路中,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电压;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并联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功率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并联电路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电阻的横截面积定义: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路中特点:电路可分为干路和支路,一条支路断开,另一条支路还能可以形成电流的通路,所以不可以用短接法排除电路故障
【解答】A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所以不会改变,A错误;
B电压表测海水两端的电压, 海水盐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固定间距金属片A、B之间海水的电阻越小,电压表的示数越小,B错误;
C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海水浓度越大,电流越小,流过海水的之路电流越大,流过R0的电路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的读数增大,C正确;
D电流表的支路,电流大小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C
17.(2025八下·慈溪期中)壶作为一种器具,种类多样,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壶最初用于盛水、盛酒,后来又用于泡茶、烧水等方面,其部分发展历程如图所示。请完成下面小题。
电热水壶通常集多功能于一体,能实现以下功能:①闭合蒸汽开关,指示灯亮,发热丝开始加热,且指示灯与发热丝独立工作;②水沸腾时蒸汽开关能自动断开,水壶立即停止工作;③当蒸汽开关故障无法自动断开时,处于常闭状态的温控开关会在水烧干时自动断开使水壶停止加热,指示灯熄灭。下列符合电热水壶电路设计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工作的特点分析。
【解答】 由题意知,指示灯与发热丝独立工作,是并联;闭合蒸汽开关,指示灯亮,发热丝开始加热,说明蒸汽开在干路上;
当蒸汽开关故障无法自动断开时,处于常闭状态的温控开关会在水烧干时自动断开使水壶停止加热,指示灯熄灭关,说明温控开也在干路上,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18.(2025八下·慈溪期中)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程中,橡胶棒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从而带负电。用该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变大。如图所示,验电器B不带电,当用金属棒将AB连接起来,金属棒中的瞬时电流方向是     填“从A到B”或“从B到A”)。
【答案】得到;从B到A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是指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其原理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两个物体带上等量但相反的电荷。具体来说,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而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摩擦起电的过程可以与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相区别,前者是物体在静电场中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而后者则是通过接触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例如摩擦塑料和毛衣时会产生静电,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因为电子带负电。用该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变大。如图所示,验电器B不带电,当用金属棒将AB连接起来,金属棒中的瞬时电流方向是 从B到A。因为电子从A到B,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方向相反,电流的方向为从B到A;
故答案为:(1)得到;从B到A
19.(2025八下·慈溪期中)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刻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可以把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每当汽车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音乐声是由轮胎的    产生的,音乐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凹槽之间留不同的间距,目的是使轮胎发出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不同。
【答案】振动;空气;音调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1、响度: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音调: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Hz,赫兹),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波)。音色: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调。由于不同对象材料的特点,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音色本身就是抽象的东西。
【解答】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刻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可以把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每当汽车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音乐声是由轮胎的 振动产生的,音乐声是通过 空气传入人耳的,凹槽之间留不同的间距,可以使其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目的是使轮胎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调
20.(2025八下·慈溪期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2平面镜成像;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④水面的倒影。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实像与虚像
【解析】【分析】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上是可逆的。
【解答】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2平面镜成像;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④水面的倒影。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①,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②③④。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21.(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为旋转式变阻器的结构图,a、b、c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d为旋钮触片。将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调节灯泡的亮度,当顺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灯光变亮,则应连接接线柱    (选填“a、b”、“b、e”或“a、c”)和灯泡    联后接入电路中。
【答案】b、c;串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包括:材料: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不同,金属通常具有较低的电阻,而绝缘体具有较高的电阻。长度:电阻与电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一段较长的导体通常会有更大的电阻。横截面积:电阻与电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温度:温度升高会导致金属导体的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
【解答】如图为旋转式变阻器的结构图,a、b、c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d为旋钮触片。将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调节灯泡的亮度,当顺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灯光变亮,则应连接接线柱b、c和灯泡串 联后接入电路中。因为电阻的大小和到导体的长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故答案为:b、c;串
22.(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架飞机在湖面上空飞行时的情景,飞机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   (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飞机上升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湖水深2m,飞机飞行到距水面100m时,飞机与它在水中的像相距   m。
【答案】镜面;不变;200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飞机飞行到距水面100m时,则飞机在湖里所成的像距离水面也是100m,所以飞机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为
因为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当飞机上升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23.(2025八下·慈溪期中)小宁利用一个电源、两个相同的电流表、一个开关、两个灯泡和若干导线进行实验,他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两电流表的指针均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   A,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   。(设灯泡电阻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答案】0.3;1:4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
【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
(1)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置确定两表量程,根据分度值读出示数。
(2)根据并联电路电流求出通过L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灯泡L1、L2的电阻之比。
【解答】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灯泡L1的电流。
(1)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置,
所以,干路电流表A1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I=1.5A,
L2支路电流表A2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I2=0.3A;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灯L1中的电流:I1=I-I2=1.5A-0.3A=1.2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由可知,灯泡L1、L2的电阻之比为:。
故答案为:0.3;1:4。
24.(2025八下·慈溪期中)受过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学校开展了线上教学。有同学没有注意保护眼睛,导致视力下降。
(1)如图甲所示,视力正常的人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眼睛自动变焦,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分析两种情形的焦距大小,看近处时的焦距   看远处时的焦距。
(2)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乙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相当于一个   镜,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3)用全飞秒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后,以下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填字母)
A.物体成像的位置
B.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C.经过眼球拆光系统所成像的性质
【答案】(1)小于
(2)凹透
(3)A;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实像与虚像;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解答】(1) 如图甲所示,视力正常的人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眼睛自动变焦,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分析两种情形的焦距大小,看近处时的焦距小于看远处时的焦距。因为晶状体的曲度越大,焦距越小;
(2) 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乙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相当于一个凹透镜,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近视眼的成因是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需要佩戴凹透镜,具有发散作用;
(3) 用全飞秒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后,以下会发生改变的是 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 物体成像的位置 ,AB都正确
故答案为:(1)小于(2)凹透(3)AB
25.(2025八下·慈溪期中)“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卫星通过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将探测到的信息传到地面。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答案】相互;改变;电磁波;运动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 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第一,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二,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解答】“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改变,因为速度的方向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卫星通过电磁波将探测到的信息传到地面。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运动的的。
故答案为:相互;改变;电磁波;运动
26.(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进而找到平面镜的位置,然后补充光路即可。
【解答】①连接SS',然后作它的垂直平分线,这就是平面镜的位置;
②延长SA,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O;
③连接S'O,并将其延长为对应的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7.(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 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出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
【答案】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分析】凸透镜绘图:平行于主光轴射入凸透镜,必然过一倍焦点出去;过一倍焦距点摄入,必然平行出去;过光心进入,沿直线出去;
【解答】
28.(2025八下·慈溪期中)小明喜欢吹笛子,他发现按住不同的孔时,笛子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学习了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后,小明意识到声音与空气柱的振动有关,他和其他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猜想1:空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和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空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和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和同学们找到不同规格的吸管、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大家选择5根吸管,堵住其中的一端对着另一端吹气,用示波器记录声音的频率。将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吸管的长度和横截面就相当于空气柱的长度和横截面)。
实验吸管 吸管长度/cm 吸管横截面积 S/mm2 频率 f/ Hz
1 10 5 3500
2 15 5 3146
3 10 8 3330
4.. 10 10 3112
5 20 5 2693
【交流分析】
(1)分析表格中实验吸管1、3、4的数据,可知空气柱   相同时,空气柱的横截面积越大,发声频率越低。
(2)为了验证猜想2,应分析表格中实验吸管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长度
(2)1 、 2 、 5;空气柱横截面积相同时,空气柱的长度越长,发声频率越低。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音调的影响因素包括:振动频率: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发声体的材质和结构: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发声体会影响音调的高低。 发声体的长度和张紧程度:例如,琴弦的长度和张紧程度会影响音调。 振幅:虽然振幅主要影响响度,但也会间接影响音调的感知。 声音源的距离:声音源离听者的距离也会对音调产生影响。
【解答】(1) 分析表格中实验吸管1、3、4的数据,可知空气柱长度相同时,空气柱的横截面积越大,发声频率越低。
(2) 为了验证猜想2,应分析表格中实验吸管为1 、 2 、 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空气柱横截面积相同时,空气柱的长度越长,发声频率越低。
故答案为:(1)长度;(2)1/2/5;空气柱横截面积相同时,空气柱的长度越长,发声频率越低。
29.(2025八下·慈溪期中)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碰到以下两种情况:
①让三束平行光射向透镜,移动右侧的光屏,结果在距离透镜10cm处,看到光屏上一个亮点。
②将激光束换成蜡烛,一边移动点燃的蜡烛,一边移动光屏,记下的实验数据,见表:
实验序号 物距u/ cm 像距 v/ cm 像的大小
1 40.0 13.0 缩小
2 30.0 18.0 缩小
3 20.0 20.0 等大
4 15.0 30.0 放大
5 12.0 50.0 放大
根据以上情况:
(1) 该凸透镜的焦路=    cm。
(2)当蜡烛距离透镜中心60cm时,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为____.
A.10cm~13cm B.13cm~18cm C.18cm~20cm
(3)将物体由距离凸透镜40cm处匀速移动到距离凸透镜20cm处,所用的时间为2s,物体移动的平均速度    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____。
A.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B.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5)该同学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某个位置,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当他拿掉自己的眼镜后,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移动(选填“左”或者“右”)。
【答案】(1)10.0
(2)A
(3)大于
(4)C
(5)左
【知识点】实像与虚像;透镜的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30.(2025八下·慈溪期中)小科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 Ro的电阻。在正确连接电路的基础上,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先后完成了四次实验,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1)表中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剔除后可得出导体的电阻)    
(2)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获得多组数据,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3)根据表中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的方向是   (填“向左”或“向右”)。
实验次数 U/V I/A R/Ω
1 1.0 0.50 2.0
2 1.5 0.14 10.7
3 2.0 0.19 10.5
4 2.5 0.23 10.9
【答案】(1)10.7
(2)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3)向左
【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 伏安法(又称伏特测量法、安培测量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利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U/I来测出电阻值。用电流表测出在此电压下通过未知电阻的电流,然后计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解答】(1) 表中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剔除后可得出导体的电阻) ( 10.7欧姆+10.5欧姆+10.9欧姆)/3=10.7欧姆;
(2) 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获得多组数据,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3) 根据表中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的方向是向左,因为定制电阻Ro两端的电压表读数在不断的增大,说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在减小;
故答案为:(1)10.7(2)取平均值,减小误差(3)向左
31.(2025八下·慈溪期中)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
(1)若金属管内装满水则通过水传播的声音是第几声?   (选填1、2或3)
(2)敲击结束后通过空气传播听到声音需要多少秒?
(3)该金属中的声速。
【答案】(1)2
(2)敲击结束后通过空气传播听到声音需:;
(3)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时间:t'=t-2.5s=3s-2.5s=0.5s;
则声音在金属管中的速度。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分析;
(2)根据公式计算出通过空气听到声音的时间;
(3)首先根据t'=t-2.5s计算出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再根据计算出声音在金属管中的速度。
【解答】(1)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金属管>v水>v空气,则听到声音的时间t金属管32.(2025八下·慈溪期中)甲醛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因此装修房屋时检测甲醛污染指数很重要。如图甲是一款甲醛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3V,R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为可以感知甲醛污染浓度的可变电阻,其阻值随甲醛污染指数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当污染指数在50以下为轻度污染,50~100之间为中度污染,100以上为重度污染。问:
(1)由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当污染指数越大,电压表的示数   (填“越大”或者“越小”)。
(2)污染指数为50时,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
(3)通过计算说明电压表示数为1V时,是否属于重度污染
【答案】(1)大
(2)污染指数为50时 ,Ro=50Ω; 电源电压恒为3V,R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 ;
(3)当,,,;
,污染指数为150,为重度污染。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特点:电流相同: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走,因此电流大小相同。电压分配: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会分配到每个串联元件上,根据各个元件的电阻、电容或电感值不同,电压分配也会有所不同。总电阻增加:在串联电路中,多个串联元件的电阻会相加,因此总电阻会增加。功率相同:串联电路中的元件共享相同的电流,因此功率可以通过元件的电压和电流来计算。
【解答】(1) 由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当污染指数越大, Ro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小,所以Rl两端的电压越大;
(2)污染指数为50时 ,Ro=50欧姆; 电源电压恒为3V,R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 R总=Ro+R定=50欧姆+10欧姆=60欧姆;I==3V/60欧姆=0.05A;
(3)当,,,;,污染指数为150,为重度污染。
故答案为:(1)大(2)0.05A(3)重度污染
33.(2025八下·慈溪期中)如图所示电路,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 的示数为0.2A。求:
(1)电源的电压;
(2) 流过 的电流;
(3)流过电流表A的总电流。
【答案】(1)
(2)
(3)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并联电路的特点包括:电压强度相等,因为各支路连接在一起,承受同一电源的电压。总电流等于各元件电流之和,因为每个支路提供了一个路径供电流通过。总电阻小于各元件电阻中最小的一个,因为并联提供了多条并行路径,降低了整体电阻阻碍。
【解答】(1)U=U1=IR=0.2A×30欧姆=6V;
(2)I2===0.6A;
(3)I总=I1+I2=0.2A+0.6A=0.8A
故答案为:(1)6V(2)0.6A(3)0.8A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