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小学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饭后漱口 B.用牙签剔牙缝C.多吃蔬菜 D.不吃很烫的食物【答案】B【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脾胃功能的消化及营养的吸收。用牙签挑牙缝可能损伤牙齿,所以C选项错误。2.(2024五上·长兴期末)通常用“一马平川”“一望无际”等词来形容的地形是(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盆地【答案】C【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平原的特征是地势平坦、起伏极小,面积广阔,符合 “一马平川”(指地势平坦,适合战马奔跑)和 “一望无际”(指视野开阔,看不到边界)的描述。3.(2024五上·长兴期末)光可以完全穿透的物体是( )的。A.全透明 B.不透明 C.纯黑色 D.纯白色【答案】A【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全透明物体(如玻璃、纯净的水)允许光线完全穿透,几乎不吸收或反射光线,符合 “光可以完全穿透” 的条件。A正确。4.(2024五上·长兴期末)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活动的是( )。A.关节 B.骨骼 C.肌肉 D.血管【答案】B【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分析】骨骼是人体的支架系统,具有以下核心功能:支撑身体:构成人体的基本框架,维持身体形态(如脊柱支撑上半身,下肢骨骼支撑全身重量)。保护内脏:例如颅骨保护脑,肋骨保护心脏、肺等重要器官,骨盆保护腹腔内脏。提供运动基础:骨骼与肌肉、关节协同作用,通过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如手臂骨骼在肌肉牵引下完成抬手动作)。5.(2024五上·长兴期末)小脑的功能主要是协调人体的( )。A.食欲 B.书写能力 C.语言能力 D.身体平衡【答案】D【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小脑的核心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动和调节姿势。它通过整合来自前庭系统(平衡觉)、肌肉和关节的信息,确保动作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如行走时保持稳定、伸手抓物时控制力度)。D正确。6.(2024五上·长兴期末)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 )。A.口腔 B.脊髓 C.小肠 D.脑干【答案】B【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B正确。7.(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列不会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是( )。A.容器太粗 B.水太多C.刻度不准 D.容器颜色太鲜艳【答案】D【知识点】水钟【解析】【解答】容器的颜色不会影响水钟计时的准确性。D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水钟的容器需要具有上下一样粗,刻度均匀且水量适中的特点。8.(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列工具无法用来计时的是( )。A.日晷 B.沙漏 C.潜望镜 D.滴漏【答案】C【知识点】制作潜望镜【解析】【分析】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涵盖各方各面,工具的使用推动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潜望镜不属于计时工具。9.(2024五上·长兴期末)“湖静映彩霞”是光的( )现象。A.直线传播 B.折射 C.反射 D.透射【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原理产生的。平静的水面可以视为一个平面镜,能够反射水面上的物体并形成虚像。“湖静映彩霞”是光的反射现象。10.(2024五上·长兴期末)“1小时、1个时辰、1刻”按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A.1小时>1个时辰>1刻 B.1个时辰>1小时>1刻C.1个时辰>1刻>1小时 D.1小时=1个时辰=1刻【答案】B【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1 个时辰:中国传统计时单位,古代将一天分为 12 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 2 小时。1 小时:现代计时单位,1 小时=60 分钟。1 刻:古代称 15 分钟为 “一刻”(现代仍沿用此称),即 1 刻=15 分钟。由此可知,1个时辰>1小时>1刻。11.(2024五上·长兴期末)视觉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 B.抽象记忆 C.特殊记忆 D.深度记忆【答案】A【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视觉记忆力是感知记忆的一种,它通过看来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典型的直观性。形象记忆:指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官形成的记忆。12.(2024五上·长兴期末)关于心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B.心脏也是需要休息的C.心跳的快慢是不变的 D.心脏会舒张也会收缩【答案】C【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心脏会舒张也会收缩,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C错误。13.(2024五上·长兴期末)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等自然力的作用下( )进行的。A.快速 B.缓慢 C.立刻 D.匀速【答案】B【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流水、风、冰川等自然力的作用下是缓慢进行的,需要很长的时间。14.(2024五上·长兴期末)如图所示,地核是指( )处。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答案】A【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图中甲是地核,乙是地壳,丙是地幔。15.(2024五上·长兴期末)要做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结果每分钟摆动35次,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A.增加摆绳长度 B.增大摆锤质量C.加大摆幅 D.缩短摆绳长度【答案】A【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摆长越长,摆摆动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越快。现在摆每分钟摆动次数比需要的次数多,可以增加摆长来降低摆动次数。16.(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 )。A.玄武岩 B.砂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答案】C【知识点】矿物的组成【解析】【分析】根据岩石的形成来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将岩石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变质岩是地壳中原有的岩浆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等。17.(2024五上·长兴期末)摆锤中间的装饰铜片掉了(质量变轻了),这个摆锤摆动的速度会( )。A.变慢 B.变快 C.不变 D.不确定【答案】C【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角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摆锤质量改变,不会影响摆的速度。18.(2024五上·长兴期末)心肌越强健,心跳速度越( )。A.慢 B.快 C.不变 D.不确定【答案】A【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心肌(心脏肌肉)越强健,其收缩力越强,每次心跳(心搏)输出的血液量(每搏输出量)就越多。为满足身体的血液需求,心脏无需通过加快跳动频率来代偿,因此心跳速度会相应减慢。19.(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列选项中,不会影响地球表面地形的是( )。A.大气层 B.人造卫星 C.地震 D.砍伐树木【答案】B【知识点】人造卫星【解析】【分析】人造卫星运行于地球外层空间,其轨道活动(如绕地飞行、通信等)不直接作用于地球表面,无法对地形产生影响。B正确。20.(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的水流速度一样快B.摆的快慢与摆幅的大小有关系C.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D.水钟又叫圭表,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答案】C【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解析】【分析】国物理学家傅科在研究摆的时候,发现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并利用摆的这个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C正确。21.(2024五上·长兴期末)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都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 )【答案】正确【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合理休息的作用:避免心脏长时间负荷过重,减轻心肌耗氧量,维持心率和血压稳定,降低心脏疾病风险。良好睡眠的意义:睡眠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脏得以放松和修复。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等风险,而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自主神经功能平衡,保护心脏健康。题目说法正确。22.(2024五上·长兴期末)人的情绪、意志和行为可以完全通过大脑来控制。【答案】正确【知识点】情绪管理【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视觉和听觉等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上进行工作的。题目说法正确。23.(2024五上·长兴期末)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答案】正确【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气温、重力、动植物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24.(2024五上·长兴期末)身体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的。【答案】正确【知识点】人的一生【解析】【解答】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分析】人类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看书,多个部位可以同时工作。25.(2024五上·长兴期末)传出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 )【答案】错误【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传入神经(感觉神经):负责将身体各器官、组织的感觉信号(如触觉、痛觉)传递到神经中枢(脑或脊髓),是 “由外周向中枢” 的传递。传出神经(运动神经):负责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信号传递到效应器(如肌肉、腺体),引发运动或分泌等反应,是 “由中枢向外周” 的传递。26.(2024五上·长兴期末)我们对那些身体有残疾需要帮助的人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答案】正确【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解答】身体是一个整体,做动作时总是由多个部分同时参与、共同完成。如果有任一部分的缺损一定会影响动作的完成,所以对身体有残疾的人应给与更多的关爱。【分析】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7.(2024五上·长兴期末)大风把沙、土壤运到远方并沉积下来,会形成沙漠。( )【答案】正确【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沙漠形成主因是气候干旱,大风搬运沉积是表现之一,仅搬运沉积未必成沙漠。28.(2024五上·长兴期末)研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时,一次可以改变两个因素,这样研究的效率更高。( )【答案】错误【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解析】【分析】研究摆的快慢需用控制变量法,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同时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否则无法明确单一因素影响,多因素同时改变会使结果不可靠。29.(2024五上·长兴期末)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答案】正确【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合理锻炼(如跑步、游泳等)能增强呼吸肌力量,扩大胸廓活动范围,增大肺活量;还可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30.(2024五上·长兴期末)风和水的作用对地形地貌的改变通常是缓慢的。【答案】正确【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风和水通过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改变地形地貌,如风力形成沙丘、流水塑造河谷,这些过程通常历经漫长时间逐渐显现。31.(2024五上·长兴期末)将下列身体的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连起来。心脏 为人体运动提供动力肌肉 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脑干 控制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大脑 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小脑 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答案】【知识点】心脏的运动;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心脏的作用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肌肉的作用是为人体运动提供动力;脑干的作用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大脑的作用是控制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小脑的作用是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32.(2024五上·长兴期末)将下列图片与其对应的名称连起来。沙漏 水钟 日晷 摆钟 石英钟【答案】【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创始时间不晚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前222)。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之一。题中图片从左到右分别是石英表,摆钟,日晷,水钟,沙漏。33.(2024五上·长兴期末)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光是沿 传播的。【答案】直线【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34.(2024五上·长兴期末)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射光沿直线传播B.光年指的是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距离C.光每秒走30万千米D.光年指的是光在一年中所经过的时间【答案】D【知识点】光的传播;光年【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一面镜子挡住它的去路时,会改变传播的方向,被反射回去。光的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D正确。35.(2024五上·长兴期末)目前人类研究出的最快的速度 (填“能”或“不能”)超过光速。【答案】不能【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光速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目前人类研究的所有物体速度均无法超越光速。36.(2024五上·长兴期末)请画出下图中的箭头经过小孔后,在屏上所成的像。【答案】【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但小孔成像原理是:物体上部光线经小孔射向屏下部,下部光线射向屏上部,形成倒立实像。 在小孔成像的过程中,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37.(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索降雨量的大小与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关系的实验。(1)该实验是一个 实验。(2)按照步骤,在两个实验盒中动手制作两个 的小山丘模型。(3)分别浇 的水,观察“雨水”对两个小山丘的影响。(4)我们会发现,( )。A.浇水更多的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更大B.浇水更多的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更小C.无论浇多少水,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相同D.浇水的多少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5)雨水对土地除了有侵蚀作用,还有 作用。【答案】(1)对比(2)相同(3)不等量(4)A(5)沉积【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1)对比实验的特点是只改变一个条件。该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2)需确保两模型的坡度、土壤成分、植被覆盖等条件完全相同,以保证对比实验中单一变量(降雨量)的有效性。(3)分别浇不同量的水(如 “多” 和 “少” 或 “大雨” 和 “小雨”),观察 “雨水” 对两个小山丘的影响。通过控制浇水量模拟降雨量差异,对比侵蚀程度,体现降雨量大小与土地侵蚀的关系。(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降雨量越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更大,因此浇水更多的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更大。(5)雨水对土地除了有侵蚀作用,还有沉积作用。雨水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在流速减慢时会逐渐沉积,如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1)对比实验的特点是只改变一个条件。该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2)对比实验的特点是只改变一个条件,所以在两个实验盒中动手制作两个相同的小山丘模型。(3)探索降雨量的大小与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关系,因此要分别浇不等量的水,观察“雨水”对两个小山丘的影响。(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降雨量越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更大,因此浇水更多的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更大。故选A。(5)雨水对土地除了有侵蚀作用,还有沉积作用。38.(2024五上·长兴期末)做一个“水钟”来计时。实验材料:饮料瓶、打孔器、水、笔、纸条、钟表、剪刀等。实验步骤:(1)初步制作。(2)观察水滴滴落的速度,并进行调整,确定合适的 。(3)在饮料瓶壁上贴上纸条,用笔在纸条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 。然后,依据 来推算,分别标出1~10分钟的时间封刻度。(4)测试:用 测试水钟计时是否准确。(5)结论:我们的水钟计时 ,且 会影响水钟计时的准确性。A.十分准确 B.不太精确 C.容器颜色不固定 D.滴水速度不固定【答案】滴水速度;水位刻度;水位;钟表;B;D【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解析】【分析】古代人一般用太阳钟或者水钟测量时间,太阳钟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或光影计时,水钟是用水来测量时间。水钟计时依赖稳定的滴水速度,需调整 “滴水速度”;标定时根据 1 分钟、5 分钟的实际水位确定 “刻度”,再按规律推算其他时间刻度;用 “钟表” 对比水钟刻度,验证准确性;受滴水速度不稳定影响(如水位高低改变水压),水钟通常 “不太精确”。39.(2024五上·长兴期末)如果我们想要听一听自己的心跳,可以使用( )。A.呼吸机 B.听诊器 C.耳机 D.家用电话机【答案】B【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听诊器是专门用于听取人体内部声音(如心跳、呼吸)的医疗仪器,通过探头收集声音并经管道放大,适合直接监听心跳。B正确。40.(2024五上·长兴期末)小明平静状态下的心跳是每分钟70次,他跑完步后的心跳可能是每分钟( )。A.50次 B.20次 C.30次 D.110次线【答案】D【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人在运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心脏会加快跳动以输送更多血液,因此运动后的心率通常显著高于平静状态。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心脏在0.2秒完成跳动,0.8秒休息,不是一刻不停地工作的。成年人在平静的状态下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小明平静状态下的心跳是每分钟70次,他跑完步后的心跳会增加,可能是每分钟110次。41.(2024五上·长兴期末)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运输血液,主要是为了运输( )。(多选题)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氢气【答案】A,B【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人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其中血管是血液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流动,其核心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实现体内的气体交换与物质循环:血液从肺部获取氧气后,由心脏泵至全身组织细胞,满足代谢需求。全身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返回心脏,再经肺动脉运输至肺部排出体外。42.(2024五上·长兴期末)健康的心脏可以让我们拥有健康的体质。满满是一位五年级的男生,他的体重指数为19千克/米2,他属于( )。A.肥胖 B.超重 C.低体重 D.正常【答案】D【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根据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五年级男生体重指数(BMI)的评价标准如下:低体重:BMI<14.4正常:14.4≤BMI<21.4超重:21.4≤BMI<24.2肥胖:BMI≥24.2满满体重指数为19 千克 / 米2,处于14.4~21.4的正常范围内,因此属于 D(正常)。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小学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饭后漱口 B.用牙签剔牙缝C.多吃蔬菜 D.不吃很烫的食物2.(2024五上·长兴期末)通常用“一马平川”“一望无际”等词来形容的地形是(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盆地3.(2024五上·长兴期末)光可以完全穿透的物体是( )的。A.全透明 B.不透明 C.纯黑色 D.纯白色4.(2024五上·长兴期末)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活动的是( )。A.关节 B.骨骼 C.肌肉 D.血管5.(2024五上·长兴期末)小脑的功能主要是协调人体的( )。A.食欲 B.书写能力 C.语言能力 D.身体平衡6.(2024五上·长兴期末)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 )。A.口腔 B.脊髓 C.小肠 D.脑干7.(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列不会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是( )。A.容器太粗 B.水太多C.刻度不准 D.容器颜色太鲜艳8.(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列工具无法用来计时的是( )。A.日晷 B.沙漏 C.潜望镜 D.滴漏9.(2024五上·长兴期末)“湖静映彩霞”是光的( )现象。A.直线传播 B.折射 C.反射 D.透射10.(2024五上·长兴期末)“1小时、1个时辰、1刻”按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A.1小时>1个时辰>1刻 B.1个时辰>1小时>1刻C.1个时辰>1刻>1小时 D.1小时=1个时辰=1刻11.(2024五上·长兴期末)视觉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 B.抽象记忆 C.特殊记忆 D.深度记忆12.(2024五上·长兴期末)关于心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B.心脏也是需要休息的C.心跳的快慢是不变的 D.心脏会舒张也会收缩13.(2024五上·长兴期末)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等自然力的作用下( )进行的。A.快速 B.缓慢 C.立刻 D.匀速14.(2024五上·长兴期末)如图所示,地核是指( )处。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15.(2024五上·长兴期末)要做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结果每分钟摆动35次,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A.增加摆绳长度 B.增大摆锤质量C.加大摆幅 D.缩短摆绳长度16.(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 )。A.玄武岩 B.砂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17.(2024五上·长兴期末)摆锤中间的装饰铜片掉了(质量变轻了),这个摆锤摆动的速度会( )。A.变慢 B.变快 C.不变 D.不确定18.(2024五上·长兴期末)心肌越强健,心跳速度越( )。A.慢 B.快 C.不变 D.不确定19.(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列选项中,不会影响地球表面地形的是( )。A.大气层 B.人造卫星 C.地震 D.砍伐树木20.(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的水流速度一样快B.摆的快慢与摆幅的大小有关系C.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D.水钟又叫圭表,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21.(2024五上·长兴期末)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都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 )22.(2024五上·长兴期末)人的情绪、意志和行为可以完全通过大脑来控制。23.(2024五上·长兴期末)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24.(2024五上·长兴期末)身体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的。25.(2024五上·长兴期末)传出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 )26.(2024五上·长兴期末)我们对那些身体有残疾需要帮助的人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27.(2024五上·长兴期末)大风把沙、土壤运到远方并沉积下来,会形成沙漠。( )28.(2024五上·长兴期末)研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时,一次可以改变两个因素,这样研究的效率更高。( )29.(2024五上·长兴期末)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30.(2024五上·长兴期末)风和水的作用对地形地貌的改变通常是缓慢的。31.(2024五上·长兴期末)将下列身体的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连起来。心脏 为人体运动提供动力肌肉 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脑干 控制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大脑 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小脑 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32.(2024五上·长兴期末)将下列图片与其对应的名称连起来。沙漏 水钟 日晷 摆钟 石英钟33.(2024五上·长兴期末)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光是沿 传播的。34.(2024五上·长兴期末)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射光沿直线传播B.光年指的是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距离C.光每秒走30万千米D.光年指的是光在一年中所经过的时间35.(2024五上·长兴期末)目前人类研究出的最快的速度 (填“能”或“不能”)超过光速。36.(2024五上·长兴期末)请画出下图中的箭头经过小孔后,在屏上所成的像。37.(2024五上·长兴期末)下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索降雨量的大小与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关系的实验。(1)该实验是一个 实验。(2)按照步骤,在两个实验盒中动手制作两个 的小山丘模型。(3)分别浇 的水,观察“雨水”对两个小山丘的影响。(4)我们会发现,( )。A.浇水更多的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更大B.浇水更多的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更小C.无论浇多少水,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相同D.浇水的多少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5)雨水对土地除了有侵蚀作用,还有 作用。38.(2024五上·长兴期末)做一个“水钟”来计时。实验材料:饮料瓶、打孔器、水、笔、纸条、钟表、剪刀等。实验步骤:(1)初步制作。(2)观察水滴滴落的速度,并进行调整,确定合适的 。(3)在饮料瓶壁上贴上纸条,用笔在纸条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 。然后,依据 来推算,分别标出1~10分钟的时间封刻度。(4)测试:用 测试水钟计时是否准确。(5)结论:我们的水钟计时 ,且 会影响水钟计时的准确性。A.十分准确 B.不太精确 C.容器颜色不固定 D.滴水速度不固定39.(2024五上·长兴期末)如果我们想要听一听自己的心跳,可以使用( )。A.呼吸机 B.听诊器 C.耳机 D.家用电话机40.(2024五上·长兴期末)小明平静状态下的心跳是每分钟70次,他跑完步后的心跳可能是每分钟( )。A.50次 B.20次 C.30次 D.110次线41.(2024五上·长兴期末)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运输血液,主要是为了运输( )。(多选题)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氢气42.(2024五上·长兴期末)健康的心脏可以让我们拥有健康的体质。满满是一位五年级的男生,他的体重指数为19千克/米2,他属于( )。A.肥胖 B.超重 C.低体重 D.正常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脾胃功能的消化及营养的吸收。用牙签挑牙缝可能损伤牙齿,所以C选项错误。2.【答案】C【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平原的特征是地势平坦、起伏极小,面积广阔,符合 “一马平川”(指地势平坦,适合战马奔跑)和 “一望无际”(指视野开阔,看不到边界)的描述。3.【答案】A【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全透明物体(如玻璃、纯净的水)允许光线完全穿透,几乎不吸收或反射光线,符合 “光可以完全穿透” 的条件。A正确。4.【答案】B【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分析】骨骼是人体的支架系统,具有以下核心功能:支撑身体:构成人体的基本框架,维持身体形态(如脊柱支撑上半身,下肢骨骼支撑全身重量)。保护内脏:例如颅骨保护脑,肋骨保护心脏、肺等重要器官,骨盆保护腹腔内脏。提供运动基础:骨骼与肌肉、关节协同作用,通过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如手臂骨骼在肌肉牵引下完成抬手动作)。5.【答案】D【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小脑的核心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动和调节姿势。它通过整合来自前庭系统(平衡觉)、肌肉和关节的信息,确保动作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如行走时保持稳定、伸手抓物时控制力度)。D正确。6.【答案】B【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B正确。7.【答案】D【知识点】水钟【解析】【解答】容器的颜色不会影响水钟计时的准确性。D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水钟的容器需要具有上下一样粗,刻度均匀且水量适中的特点。8.【答案】C【知识点】制作潜望镜【解析】【分析】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涵盖各方各面,工具的使用推动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潜望镜不属于计时工具。9.【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原理产生的。平静的水面可以视为一个平面镜,能够反射水面上的物体并形成虚像。“湖静映彩霞”是光的反射现象。10.【答案】B【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1 个时辰:中国传统计时单位,古代将一天分为 12 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 2 小时。1 小时:现代计时单位,1 小时=60 分钟。1 刻:古代称 15 分钟为 “一刻”(现代仍沿用此称),即 1 刻=15 分钟。由此可知,1个时辰>1小时>1刻。11.【答案】A【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视觉记忆力是感知记忆的一种,它通过看来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典型的直观性。形象记忆:指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官形成的记忆。12.【答案】C【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心脏会舒张也会收缩,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C错误。13.【答案】B【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流水、风、冰川等自然力的作用下是缓慢进行的,需要很长的时间。14.【答案】A【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图中甲是地核,乙是地壳,丙是地幔。15.【答案】A【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摆长越长,摆摆动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越快。现在摆每分钟摆动次数比需要的次数多,可以增加摆长来降低摆动次数。16.【答案】C【知识点】矿物的组成【解析】【分析】根据岩石的形成来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将岩石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变质岩是地壳中原有的岩浆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等。17.【答案】C【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角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摆锤质量改变,不会影响摆的速度。18.【答案】A【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心肌(心脏肌肉)越强健,其收缩力越强,每次心跳(心搏)输出的血液量(每搏输出量)就越多。为满足身体的血液需求,心脏无需通过加快跳动频率来代偿,因此心跳速度会相应减慢。19.【答案】B【知识点】人造卫星【解析】【分析】人造卫星运行于地球外层空间,其轨道活动(如绕地飞行、通信等)不直接作用于地球表面,无法对地形产生影响。B正确。20.【答案】C【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解析】【分析】国物理学家傅科在研究摆的时候,发现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并利用摆的这个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C正确。21.【答案】正确【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合理休息的作用:避免心脏长时间负荷过重,减轻心肌耗氧量,维持心率和血压稳定,降低心脏疾病风险。良好睡眠的意义:睡眠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脏得以放松和修复。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等风险,而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自主神经功能平衡,保护心脏健康。题目说法正确。22.【答案】正确【知识点】情绪管理【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视觉和听觉等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上进行工作的。题目说法正确。23.【答案】正确【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气温、重力、动植物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24.【答案】正确【知识点】人的一生【解析】【解答】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分析】人类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看书,多个部位可以同时工作。25.【答案】错误【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传入神经(感觉神经):负责将身体各器官、组织的感觉信号(如触觉、痛觉)传递到神经中枢(脑或脊髓),是 “由外周向中枢” 的传递。传出神经(运动神经):负责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信号传递到效应器(如肌肉、腺体),引发运动或分泌等反应,是 “由中枢向外周” 的传递。26.【答案】正确【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解答】身体是一个整体,做动作时总是由多个部分同时参与、共同完成。如果有任一部分的缺损一定会影响动作的完成,所以对身体有残疾的人应给与更多的关爱。【分析】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7.【答案】正确【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沙漠形成主因是气候干旱,大风搬运沉积是表现之一,仅搬运沉积未必成沙漠。28.【答案】错误【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解析】【分析】研究摆的快慢需用控制变量法,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同时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否则无法明确单一因素影响,多因素同时改变会使结果不可靠。29.【答案】正确【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合理锻炼(如跑步、游泳等)能增强呼吸肌力量,扩大胸廓活动范围,增大肺活量;还可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30.【答案】正确【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风和水通过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改变地形地貌,如风力形成沙丘、流水塑造河谷,这些过程通常历经漫长时间逐渐显现。31.【答案】【知识点】心脏的运动;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心脏的作用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肌肉的作用是为人体运动提供动力;脑干的作用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大脑的作用是控制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小脑的作用是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32.【答案】【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创始时间不晚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前222)。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之一。题中图片从左到右分别是石英表,摆钟,日晷,水钟,沙漏。33.【答案】直线【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34.【答案】D【知识点】光的传播;光年【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一面镜子挡住它的去路时,会改变传播的方向,被反射回去。光的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D正确。35.【答案】不能【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光速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目前人类研究的所有物体速度均无法超越光速。36.【答案】【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但小孔成像原理是:物体上部光线经小孔射向屏下部,下部光线射向屏上部,形成倒立实像。 在小孔成像的过程中,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37.【答案】(1)对比(2)相同(3)不等量(4)A(5)沉积【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1)对比实验的特点是只改变一个条件。该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2)需确保两模型的坡度、土壤成分、植被覆盖等条件完全相同,以保证对比实验中单一变量(降雨量)的有效性。(3)分别浇不同量的水(如 “多” 和 “少” 或 “大雨” 和 “小雨”),观察 “雨水” 对两个小山丘的影响。通过控制浇水量模拟降雨量差异,对比侵蚀程度,体现降雨量大小与土地侵蚀的关系。(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降雨量越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更大,因此浇水更多的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更大。(5)雨水对土地除了有侵蚀作用,还有沉积作用。雨水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在流速减慢时会逐渐沉积,如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1)对比实验的特点是只改变一个条件。该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2)对比实验的特点是只改变一个条件,所以在两个实验盒中动手制作两个相同的小山丘模型。(3)探索降雨量的大小与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关系,因此要分别浇不等量的水,观察“雨水”对两个小山丘的影响。(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降雨量越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更大,因此浇水更多的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更大。故选A。(5)雨水对土地除了有侵蚀作用,还有沉积作用。38.【答案】滴水速度;水位刻度;水位;钟表;B;D【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解析】【分析】古代人一般用太阳钟或者水钟测量时间,太阳钟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或光影计时,水钟是用水来测量时间。水钟计时依赖稳定的滴水速度,需调整 “滴水速度”;标定时根据 1 分钟、5 分钟的实际水位确定 “刻度”,再按规律推算其他时间刻度;用 “钟表” 对比水钟刻度,验证准确性;受滴水速度不稳定影响(如水位高低改变水压),水钟通常 “不太精确”。39.【答案】B【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听诊器是专门用于听取人体内部声音(如心跳、呼吸)的医疗仪器,通过探头收集声音并经管道放大,适合直接监听心跳。B正确。40.【答案】D【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人在运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心脏会加快跳动以输送更多血液,因此运动后的心率通常显著高于平静状态。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心脏在0.2秒完成跳动,0.8秒休息,不是一刻不停地工作的。成年人在平静的状态下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小明平静状态下的心跳是每分钟70次,他跑完步后的心跳会增加,可能是每分钟110次。41.【答案】A,B【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人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其中血管是血液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流动,其核心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实现体内的气体交换与物质循环:血液从肺部获取氧气后,由心脏泵至全身组织细胞,满足代谢需求。全身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返回心脏,再经肺动脉运输至肺部排出体外。42.【答案】D【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根据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五年级男生体重指数(BMI)的评价标准如下:低体重:BMI<14.4正常:14.4≤BMI<21.4超重:21.4≤BMI<24.2肥胖:BMI≥24.2满满体重指数为19 千克 / 米2,处于14.4~21.4的正常范围内,因此属于 D(正常)。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小学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小学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