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选择题(共15小题,45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后面括号里。1.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呼号奔走、著书立说(见下面图片),号召人们( )INCLUDEPICTURE"8LJ+2.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全国\\8LJ+2.tif" \* MERGEFORMATINETA.引进西方技术,实现自强求富B.进行变法改革,实现救亡图存C.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主共和D.宣传民主科学,进行思想改造2.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不期年而加盟者逾万人,支部则亦先后成立于各省。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这表明同盟会的成立( )A.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B.使革命的目标发生了变化C.拉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D.标志第一个革命团体出现3.孙中山在某篇纪念文章中写道:“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材料所述事件( )A.开启近代化历程 B.主张变法图强C.推翻了封建帝制 D.体现革命艰辛4.武昌起义爆发后短短一个月内,全国已有鄂、湘、陕等省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三分天下有其二”。这可见( )A.清朝统治已经结束 B.革命形势蓬勃发展C.中华民国正式建立 D.军阀割据局面形成5.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辛亥革命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油画作品《武昌起义》B.国家博物馆馆藏《清帝退位诏书》C.鲁迅小说《阿Q正传》D.茅家琦等人所著的《孙中山评传》6.下面是朱峙三先生的一则日记,据此可知此日( )十三日 礼拜一 今日称元旦 晴 风 今日为……西历一千九百十二年一月一号。饭后出城,见寒溪学堂贴有新联,彩旗飘扬是为新历元旦。路人观者叹息,谓随洋人过年,行洋礼矣。A.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 B.袁世凯举行登基大典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清朝的皇帝宣布退位7.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许多政令、条例和法律,提出“凡政治、法律、风俗、民智种种之事业,均须改良进步”。这体现南京临时政府具有( )A.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B.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C.实行武装反清的意愿 D.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8.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9.革命打倒了皇帝,却没有也不愿连根刨除君主专制的经济根基;革命推翻了一个“洋人的朝廷”,却没有也不敢把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统统赶出中国。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的( )A.局限性 B.偶然性 C.进步性 D.必然性10.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由此可知,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B.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C.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占领了武昌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11.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负伤,送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这一史料可以纳入的主题是( )A.列强侵华,丧权辱国 B.军阀混战,民不聊生C.破坏民主,复辟帝制 D.国家统一,安居乐业12.1915年9月10日,《亚细亚日报》(上海版)创刊,公开宣布“以赞助帝制运动为宗旨”,遭到革命党人和爱国人士的强烈抵制,最终于1916年被迫停刊。这说明了( )A.新闻出版事业遭受重创 B.帝制残余势力依然强大C.君主专制制度彻底终结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3.下面的漫画反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 )INCLUDEPICTURE"3单元T13.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全国\\3单元T13.TIF" \* MERGEFORMATINETA.武昌起义 B.护国战争 C.北伐战争 D.二次革命14.从1915年到1928年间,“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据统计,在民国初年,光是四川内部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乱,即达400余次。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军阀的割据混战 B.袁世凯复辟帝制C.清政府腐败无能 D.革命派软弱无力15.下面的时间轴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INCLUDEPICTURE"8LJ+3.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全国\\8LJ+3.tif" \* MERGEFORMATINETA.民主共和已成社会共识 B.辛亥革命成果得到巩固C.民主共和之路艰辛曲折 D.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腐朽非选择题(共3小题,55分)1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动(部分)时间 早期革命活动1894年11月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1903年 出版《革命军》《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1905年8月 为集中革命力量,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1907年 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孙中山、黄兴领导镇南关起义,均失败1911年4月 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绘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动对辛亥革命成功所起到的作用。(6分)材料二 下面是某网站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单位:票)广州 5603票 37.96%武汉 7779票 52.70%南京 837票 5.67%上海 114票 0.77%北京 428票 2.90%(2)从材料二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得票率较高,请选择其中两座城市,说明其能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6分)材料三 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说它胜利,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那么好做了……而还有那么多人主张复辟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的含义。(8分)17.(20分)辛亥革命是中国步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构想共和】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摘自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实现上述三种革命目标而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的政治纲领及其地位。(3分)【浴血共和】材料二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句号”是指什么?(4分)【缔造共和】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进步的政治原则。这些原则有何进步意义?(7分)【维护共和】材料四 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之初,在其心目中,迟早是要实行独裁统治的。袁世凯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推行媚外外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代理人。——摘编自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4)根据材料四,概括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外政策。为了维护民主共和,针对“宋教仁案”和“袁世凯复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斗争?(6分)18.(15分)假设孙中山先生会发社交动态,下面是在他社交动态看到的四条信息。阅读以下信息,写一篇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准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0—120字)INCLUDEPICTURE"8LJ+5.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全国\\8LJ+5.tif" \* MERGEFORMATINET答案1.C 2.A 3.D 4.B 5.B 6.C 7.D 8.C 9.A 10.D 11.C 12.D 13.B 14.A 15.C16.(1)壮大了革命力量;宣传了革命思想;鼓舞了革命斗志;积累了革命经验;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答出三点即可)(2)广州:孙中山学习和战斗过的地方。武汉:武昌起义发生地。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中华民国首都,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任选其中两座城市即可)(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7.(1)政治纲领:三民主义。地位: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2)历史事件:武昌起义。“句号”: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3)政治原则:主权在民;民主共和;三权分立。意义:给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政体,有助于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意思相近即可)(4)政策: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出卖国家权益。针对“宋教仁案”:领导二次革命;针对“袁世凯复辟”:倡导护国战争。18.【示例】题目:孙中山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孙中山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孙中山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百折不挠、敢于担当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