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CONTENTS
目 录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政治:多极化 (霸权退潮vs多极竟合)
二、 经济:全球化 (深度融合vs壁垒反弹)
三 、 社会:数字化 (赋能加速vs规则失序)
四 、 文化:多样性(本土坚守vs超域传播)
第22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 政治:多极化 (霸权退潮vs多极竟合)
(一)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1.背景: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1991年底,苏联解体,被美国当权者视为一家独霸全球的绝好机会。而主要由于以信息化为代表的高科技的推动,从1991年4月起到2000年底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17个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期。经济如此快速的增长,更使美国“牛”气十足,认为自己是当仁不让的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不断地企图强化“单一制”、即单极世界,多方位地加紧向全球扩展。
——齐世荣 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2.表现:
①“9·11”事件之后,展开反恐行动。
②2001年10月,发动阿富汗战争。
③2003年3月,发动伊拉克战争。
2001年阿富汗战争
2003年伊拉克战争
(一)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一、 政治:多极化 (霸权退潮vs多极竟合)
“极”即力量中心,一国或组织是否是国际关系中的一“极”,可以用以下一种或数种力量作为判断依据:
(1)经济:在世界中占一定比重,且具有较重大影响;
(2)政治: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和号召力;
(3)军事和科技:有较强实力(包括核力量);
(4)文化:较强的感召力,国民的文化素质高;
(5)其它:较大的国土面积,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一定数量的人口。
——据叶自成:《关于多极化格局的几点思考》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当今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一 、政治:多极化 (霸权退潮vs多极竟合)
欧盟
俄罗斯
日本
中国
广大发展中国家
1.表现:
①1993年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②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到2013年);③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
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联合梦
政治梦
强国梦
发展梦
复兴梦
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何特点?又有何影响?
2.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力量多元、相互制约。多个政治力量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
②长期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多极化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③动态发展。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2)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1: 由于多极化,世界力量对比趋于平衡,而在多种力量相互制衡下的世界,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比起为所欲为的单极世界或剧烈对抗的两极世界,将会大大降低。任何一种或两种力量都无法将自身的文明强加于其他文明,从而保持了文明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文明间可相互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从而展现出勃勃生机,孕育出新的创造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郭宪纲《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材料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世界权力的分散化和民主化,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当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走向多极化时,意味着世界一切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社会主义、第三世界以及一切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和平等的力量在进一步壮大,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霸权主义的扩张势头。而多极格局的发展恰恰又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同步,这就不可避免地为根本改变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齐世荣 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思考】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1)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政治上的反映,也是国际政治民主化的要求
(2)直接原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加快了多极化趋势。
(3)重要原因
①两极格局内部矛盾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竞争和抗衡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显现;
②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冲击了战后两极格局。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1.含义:
(一)经济全球化
二、 经济:全球化 (深度融合vs壁垒反弹)
阶段 时间 表现
开始 新航路开辟
发展 工业革命后
体系化制度化 二战后
加快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20世纪 90年代
21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世界市场更加扩大,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IMF、WB、GATT,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
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资本原始积累
市场、贸易、资本
国际协调
跨国贸易、经济体系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发展历程
(一)经济全球化
(1)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2)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世贸组织诞生,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3)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4)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政治障碍。
3.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跨国公司
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二、 经济:全球化 (深度融合vs壁垒反弹)
(一)经济全球化
4.实质:
材料1: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全球化陷阱》
材料2:全球化是美国统治的另一种说法。 ——基辛格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一)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各国相互依存
5.影响
2004年全球贸易增长率8%
亚洲7% 东南亚 6.2%
南亚 6.7%
中亚 7.9%
美国 4%
欧元区 2.1%
俄罗斯 7%
非洲 4.5%
材料: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金融风暴震动全球,例如: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累计下滑近80%。
(1)对整个世界而言:
推动世界经济日益繁荣;各国经济依赖性增强
(一)经济全球化
(2)对发达国家而言:
请为左图配一段简单的解说词。
画面要素:
人:
旗帜:
磁铁:
货币:
发达国家(引领经济全球化)
打着经济全球化的旗帜在全球“吸金”
发达国家的优势(技术、资金等)+开放的国际市场
发达国家在各国投资所得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
(一)经济全球化
5.影响
(3)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引进资金、技术等,带动经济高速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
5.影响
挑战:
①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大部分利润流入了西方发达国家。
②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③一国的经济波动或经济危机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影响世界。
(4)一系列全球化问题开始出现.......
6.问题:
(1)风险加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
(2)利润不均:大部分利润流入西方发达国家。
2017.1.23 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2017.6.1 退出《巴黎协定》
2017.10.12 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8.5.8 退出《伊核协定》
2018.6.19 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9.8.2 威胁退出《中导条约》
2020.7.6 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2017年以来逆全球化的重要推手-美国
英国脱欧
美国“退群”
(一)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各国相互依存
有学者认为逆全球化是指与经济全球化相背、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逐渐消减的全球性发展趋势。“逆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反对让渡经济主权、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排斥外来移民和难民。
(3“逆全球化”现象时有发生。
材料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
——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
据材料,指出"全球化开始第一次逆转"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背景和主要表现。
变化趋势:逆全球化推动力量从民间主导转向政府(政治力量)主导
原因:
(1) 政府干预自由市场
(2) 金融危机冲击
(3) 国家主导地位受全球化冲击
(4) 国际责任意识淡化
(5) 民族/民粹主义抬头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
1.含义:
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经济合作,通过某种形式(如条约、协约)组成贸易集团。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集团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对外部世界竞争。
(一)经济全球化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国家联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徽标 (旗帜)
建立时间 1993 1994 1967 1989
成员国 法、德等27国 美、加、墨 印、菲、马等10国 中、美、日等21国
成员差异 发达国家占大多数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占大多数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合作领域 政治、经济 经济 政治、经济、安全 经济
备注
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国家间差距最大
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二、经济全球化:各国相互依存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合作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经济集团都有排他性,对集团外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实行歧视政策,表明了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关系。
另一方面,每个区域经济集团都在集团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体化政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同时,集团与集团、集团与国家间又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每个集团实际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一个过渡。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区域经济集团化?其与经济全球化有何关系?
二、经济全球化:各国相互依存
(1)原因:①现代科技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②国际分工的差异与经济竞争的需要;③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推动:④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
(2)关系
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结合【历史纵横】,归纳社会信息化的利与弊?
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
一部手机走天下
①含义
②趋势
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③影响
信息便利 VS 信息安全
三 、 社会:信息化 (赋能加速vs规则失序)
(4)如何理解社会信息化
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发展科学技术也需有全球视野。中国倡导信息化的普及,惠及民生;中国倡导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中国倡导建设和平、开放的网络空间,主张各国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互联网公共政策。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2)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3)应对
(1)地位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的演讲(2014年)
①“各美其美”——守护各自的文化特征 ②“美人之美”——尊重他国的文化理念
③“美美与共”——丰富世界的文化多元 ④“天下大同”——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
①策略: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②中国方案“: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四 、 文化:多样性(本土坚守vs超域传播)
结语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让国际权力从“一家独大”转向“多元博弈”,经济全球化在深度融合与壁垒反弹的张力中重塑规则,社会信息化以双刃剑的姿态重构人类生活,文化多样性则在碰撞与交融中呼唤“和而不同”的智慧。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我们需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变局,以开放的胸怀拥抱合作,以创新的思维应对风险。正如课标所言,理解全球性问题并非终点,而是为了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唯有在多极中寻求平衡,在全球化中守护正义,在数字浪潮中坚守人性,在文化激荡中尊重差异,方能走向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