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阶段性检测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面总分120分一、选择题(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棱角(líng) 骤然(zhòu) 虔诚(qián) 安营扎寨(zhā)B.摄制(niē) 呼啸(xiào) 凄凉(qī) 秋高气爽(shuǎng)C.蠕动(rú) 砾石(lì) 演绎(yì) 气喘吁吁(yū)D.敦实(dūn) 蜿蜒(wān) 衰竭(shuāi) 气势磅礴(páng)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浮躁 颠簸 瞭绕 和颜悦色B.打嗝 摄入 旷野 一如即往C.敞篷 宛如 顷刻 腾空而起D.逗留 变幻 陡峭 五彩斑澜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场篮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B.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岸边,眼望瀑布咆哮而下,一泻千里,如此美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D.小弟弟在家里整天吵得鸡犬不宁,我头都痛了。4.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B.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C.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D.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5.下面文段横线上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 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 ,开始 长江的故事。A.辨别 渗出 讲述 B.辨别 流出 演绎C.区别 流出 讲述 D.区别 渗出 演绎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顷刻两毙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屠惧,投以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7.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马克·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代表作有《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B.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马克·吐温。C.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D.外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分别是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和泼留希金。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水击三千里。译文:用水拍打三千里。B.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译文: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就叫鹏。C.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D.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译文: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10.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梁衡的《壶口瀑布》描述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抒发了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热爱。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描绘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感悟。C.《登勃朗峰》作者是马克·吐温。文章通过对登勃朗峰的过程和历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之情。D.《一滴水经过丽江》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以作者的踪迹为线索,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二、基础知识综合 (8分)为加强琼海市“讲文明、树新风”的城市文化建设,椰城中学举办“阅读以致远,书香以修身”的读书活动。请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完成任务。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 ① (A.漫不经心 B.杂乱无章)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dài(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dūn( )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 )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 )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 ② (A.高低消长 B.困难重重),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节选自《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懈dài( ) ②dūn( )实 ③蜷( )卧 ④熠( )熠烁烁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① ② 3.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与前面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欣赏 ,自然会 。三、综合性学习 (10分)安庆是一个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文化繁荣、名人荟萃的好地方。安庆某中学开展了“脚踏一方土”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安庆,别称“宜城”,东周时期为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的简称“皖”由此而来。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与这里息息相关,青山绿水在这儿环绕。安庆人的怡然自得,充分彰显了宜城的山水情怀。请补写安庆市宣传语,使之形成对偶句。山水宜城, 。 2.安庆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本次活动中有一个“说说我们安庆的历史文化”的版块,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活动一:讲一讲传颂千古的历史故事活动二:说一说卓有成就的历史名人活动三: 活动四: 3.李明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安庆这几年的发展变化,下面是他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修改。近年来,安庆市文物旅游局以项目建设、旅游开发、文物保护、行业管理为重点,[甲]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县城旅游经济发展,提升安庆市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发展县城旅游经济过程中,各区县持续加大投入,[乙]大观区以创建全省旅游示范县(区)为目标,去年全年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四亿多元。①[甲]处画线句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存在语意重复的问题,应将“ ”或“ ”删掉。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年来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地位逐渐提高,“大众旅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学校决定开展以“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班级举行“大众旅游”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并进行研究,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材料一 2000年~2015年我国国内游人数变化情况材料二 过去大部分旅游都属于景色观光式,以旅行社组织为主,少有文化型、体验型旅游。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游学、文化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乡村海岛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材料三 每逢旅游旺季,热门景点人多拥挤,游客乱扔垃圾、随手涂鸦的现象时有发生;从青岛“天价虾”到哈尔滨“天价鱼”,众多旅游地商户都将游客当作了“待宰肥羊”;不合理低价团、强迫和诱导购物等消费陷阱屡禁不止。2.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3.营造清新和谐的旅游氛围,展示文明美好的游客形象,是每位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以文明旅游志愿者身份向游客发出“做文明游客”的倡议。五、现代文阅读 (27分)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节选)马丽华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上推。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于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蒸,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⑧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堆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⑨见我再也没有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⑩拍电影的那一仗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屋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望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1.根据提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6段中“我”所至路线。“我”所至路线:砾石堆上—— —— ——置身冰窟2.阅读下列句子,按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从字词的角度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2)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3.结尾划线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和作用,试分析?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4.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对各拉丹东生发出怎样的情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对一只蝴蝶的关怀李汉荣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选自《读者》2016 年第3期,有删改)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 → 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4.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六、文言文阅读 (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项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狼》选自《 》,作者是 朝的蒲松龄。2.解释下列加点词(1)缀行甚远(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翻译下面句子。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下列句子中,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七、名言名句默写 (11分)诗文名句积累。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4.《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的老人、儿童都自得其乐的句子是: , 。5.《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 , 。6.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 。7.人们常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 , ”两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八、习作 (40分)作文训练题以“我喜欢的小动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字数在600以上。这次作文训练要运用本单元课文中学习到的写作技能,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寄寓在小动物身上的思想感情。答案一、1.D 2.C 3.C 4.D 5.B 6.B 7.B 8.A 9.C 10.D二、1. (1). 怠(2). 敦(3). quán (4). Yì 2. (1). A2. (2). A 3. (1). 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感悟理想的崇高 (2). 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的尊严三、1.(1)人文安庆 2.(1)活动三: 背一背绚丽多彩的诗词楹联 (2)活动四: 秀一秀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 3.①[甲]处画线句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增强”改为“促进”。②[乙]处画线句存在语意重复的问题,应将“超过”或“多”删掉。四、1.近年来,国内旅游人数增长迅速,新兴旅游方式不断涌现,但是旅游市场秩序混乱。2. 我支持正方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获得真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3.我倡议,保持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做一名文明游客,为文明旅游点赞。五、(一)1. (1). 接近冰山 (2). 爬过冰洞2. (1)“卖弄”本是有显示、炫耀自己本领的意思,这里是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峰、冰河、冰谷等景物令人目不暇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冰塔林奇美景色的赞美之情。(2)比喻,将垂挂的冰比喻成流苏,披肩的长发,化动为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流苏的美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 交代了作者在格拉丹东发现流水声,暗示格拉丹东是长江的源头,寓情于景,赞美格拉丹东作为长江源头哺育了西藏,哺育了中华文明。4. ①为各拉丹冬的奇异壮美景色折服,为祖国的大好河山骄傲。②各拉丹冬是长江的源头,景色壮美,人迹罕至,生态完好。③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大力建设对长江的保护设施,加大源头禁牧力度,实施设区保护措施,使它们能永葆青春容颜。(二)1. (1). 用柳条营救花蝴蝶;(2). 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 (3). 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2. 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 纯真。3. “大沙漠”指的是 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 “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意思相近即可)事例:如,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4. 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意思相近即可)六、1. (1). 聊斋志异 (2). 清2. (1). 连接,紧跟 (2). 跟原来一样3.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4. C七、1.天涯若比邻2.气蒸云梦泽3.俶尔远逝4 (1).黄发垂髫 (2). 并怡然自乐5 .(1)关关雎鸠 (2). 在河之洲6.(1)峨眉山月半轮秋(2). 影入平羌江水流7.(1)正是江南好风景(2). 落花时节又逢君八、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写动物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动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写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③写动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④动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