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崇文抑武7.7.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阶层流动 B.加强中央集权
C.推动教育发展 D.加强思想控制
2.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即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地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据此可知,方田均税法( )
A.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C.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D.限制了官僚的特权
3.下图中的货币分别为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 )
A.铸造的钱币都使用汉字 B.是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 D.在同一区域先后建立政权
4.据记载,契丹本来没有文字,阿保机命人仿汉字偏旁制成文字数千个,称为“契丹大字”。契丹大字制成后,阿保机立刻颁行。这一记载证明了辽宋时期( )
A.民族矛盾仍然尖锐 B.民族之间文化的交融
C.民族关系开始缓和 D.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5.14年,金军分四路向南宋发动进攻。金兀术率骑兵1.5万人到城与宋军决战。宋军用麻绳绊马腿,用快刀上砍金兵下砍马腿,与金军展开肉搏,取得大捷。以上描述表明南宋取得郾城大捷的原因是( )
A.“岳家军”骁勇善战 B.南宋向金称臣
C.宋高宗坚决抗金 D.南宋使用火器
6.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的出现说明了( )
A.商业的高度发达 B.印刷技术先进
C.金属货币存量不足 D.造纸业发达
7.若将“宋代经济发展”这一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下表①处可填入的内容是( )
第一类 定窑 汝窑 ①
第二类 广州 明州 泉州
第三类 早市 夜市 草市
A.指南针 B.景德镇 C.市舶司 D.船坞
8.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中的①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党项 B.蒙古 C.女真 D.契丹
9.忽必烈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加快了统一大业的完成。下列措施与忽必烈有关的是( )
①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②广开言路③整顿吏治④注重农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元朝在河南、陕西、四川等地设置了10个行省;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表明元朝( )
A.边疆地区实行自治 B.因地制宜治理地方
C.民族关系平等团结 D.国家机构设置混乱
11.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之境而隶治……其用人则自为选这一记载最能说明( )
A.元朝实现全国统一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D.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2.下面为南宋画家李嵩创作的《货郎图》(局部),描绘了老货郎挑担将至村头,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该画面说明当时( )
A.经商地点受限 B.禁止开设商铺
C.集市贸易兴盛 D.严控经商时间
13.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除此之外,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绘画成就也很突出。推动宋元文学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士”阶层的壮大 B.政府政策的支持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文学艺术的成熟
14.下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
15.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的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朝时我国( )
A.陆路可通往俄罗斯、日本等国家 B.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
C.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D.陆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摘编自《梦溪笔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这一科技发明的名称和发明者。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科技发明的意义。(4分)
材料二 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火大起...或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仗,乐部动《拜新月慢》曲……
——摘编自《东京梦华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材料二中所描写的“爆仗”是哪一发明的应用?这一发明除了用来制作烟花爆竹,在当时还应用于哪一领域?(4分)
材料三 朱彧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想一想,指南针运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4分)
材料四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
(4)根据材料四,概括宫崎市定的主要观点。(6分)
17.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完《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一课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探究性整理,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4分)
图一名称:《 》 图二人物的代表作:《 》
材料一 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
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
材料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材料三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2)写出材料一中文学作品的体裁。(2分)
(3)材料二中词句的作者分别是谁?请写出两人词风的特点。(4分)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补全下面的示意图。(2分)
(5)通过学习,请你谈谈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宋朝两浙路市舶司签发的(出海)公凭一件,公凭内容如下:今将自己船一只请集水手,欲往日本国,转买回货。……自己船一只,纲首李充,梢公林养,杂事庄权,部领吴弟。
——摘编自《泉州海关志》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市舶司的职责。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朝海船出海需要向市舶司汇报哪些事项。(5分)
材料二
汝窑 官窑 钧窑 定窑
自1949年以来,考古发现的古代瓷窑遗址分布于我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0个县,其中分布有宋窑的达130个县。由于宋瓷大量向海外诸国出口,成为当时风靡世界的畅销货,因而在对外贸易的港口附近建立了不少瓷窑。如福建路泉州、同安、南安等所制瓷器多通过泉州港出口,两浙路武义、东阳以及其他州县的烧瓷,则通过杭州、明州出口。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制瓷业的特点。(6分)
材料三 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经过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性产发展已经赴上并局部超过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一江南经济区。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怎样的变化?(4分)
材料四 宋朝的制度和文化有了重大发展,它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中国首次出现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4分)
参考答案
一、1-5 BCCBA 6-10 ABBDB 11-15 DCCDB
16.(1)活字印刷术;(1分)毕昇。(1分)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分)
(2)火药。(2分)军事领域。(2分)
(3)保证了航行的方向,(2分)有利于远洋航行。(2分)
(4)观点: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宋代文明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每点3分)
17.(1)念奴娇·赤壁怀古(2分) 窦娥冤(2分)
(2)编年体通史。(2分)
(3)李清照、(1分)辛弃疾。(1分)李清照:风格委婉。(1分)辛弃疾:气势豪迈。(1分)
(4)①宋词(1分)②散曲(1分)
(5)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6分)
18.(1)管理海上对外贸易。(2分)船只数量、船主、到达地区、目的、船上负责人、船员姓名等。(3分)
(2)瓷器造型精美,名窑众多;分布广泛,港口附近瓷窑众多;江南地区已成为制瓷中心。(答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
(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4分)
(4)外贸的发展,出现了聚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出现了纸币“交子”,彻底打破了“市”“坊”界限,海外贸易发达等。(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