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释题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据考古学家研究,陶寺遗址出土的蟠龙纹最初受良渚文化黑陶蟠蛇纹的启发,后又受到肖家屋脊文化(位于今湖北)玉龙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陶寺文化的蟠龙形象。据此可知A.中华文明起源存在碰撞交融B.黄河流域居于中华文化活动中心C.早期国家时期蟠龙信仰普遍D.长江流域黑陶工艺早于黄河流域2.《唐律疏议·名例》写道:“夫三才(天地人)肇位,万象斯分。禀气含灵,人为称首。莫不凭黎元(百姓)而树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轻刑明威,大礼崇敬。”据此分析,唐律编订体现①民本思想②礼法结合③体例完备④律例合编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3.1907年,学部颁布《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该章程以“启发知识、保存礼教”为原则,设置修身、国文、历史、地理、算术、裁缝、音乐、体操等课程,自此新式女子教育纳入了官方教育体系。这反映了A.政体变更推动了女子教育兴起B.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C.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保守与进步D.男女平等思想成为社会共识4.在展开项目化学习时,有同学搜索了一些素材(下图),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从瑞金到陕北,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战士献出生命途中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某一会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里程碑A.马克思主义传播B.国民大革命C.红军战略大转移D.全民族抗战5.托勒密一世融合了希腊与埃及的宗教创造了“塞拉匹斯”,并将其视为亚历山大城的保护神。观察下图,其神殿最有可能位于海洲界A.①B.②C.③D.④6.有学者认为:由于共同敌人的消失,西方联盟的凝聚力下降,欧洲、日本与美国的利益冲突增多。同时,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日本、德国或欧盟及中国必将崛起,美国尽管还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对国际体系的控制力在下降。该学者意在强调A.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B.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C.第三世界力量逐步崛起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7.《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这种差异源于A.周天子对内外服控制程度不同B.诸侯享有受封地的继承权C.统治阶级内部存在冲突与矛盾D.分封制下地方具有独立性8.1294年,天主教教宗尼古拉四世的使者、意大利籍方济会修士孟高维诺抵达北京,开始在中国传播天主教,将基督教教义翻译成中文,并在北京建立教堂,促使更多的天主教徒也加入了他的传教事业。据此,理解正确的是A.马可·波罗因此来华B.基督教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C.此举促进东西方交流D.蒙古西征开辟中西交通要道9.据学者研究,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华商纱厂已实行通宵工作制,工人分两班轮流工作,每班工作12小时。一些技术人员还观察到工厂“灯光美满者,工人之精神亦为之一振,出品亦增;反之灯光不明,或有耀光黑影,则可减少工作效率”的现象。据此,该学者认为A.电气动力的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B.工厂制的普及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C.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水平D.新式照明影响工厂生产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