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A. 水利工程的兴修 B.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 青铜器在农业中广泛使用 D. 农业肥料的使用
2.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南北朝时期中国发明了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世界难题。这体现出中国劳动人民(  )
A. 吃苦耐劳 B. 无私奉献 C. 勤劳勇敢 D. 勇于创新
3.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示意图。与此图相适应的该历史时期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
A. 社会变化,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科举盛行,对外交往趋于活跃
C. 政权分立,藩镇割据政局动荡
D. 民族交融,政权并立江南开发
4.李白的诗句“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王维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都反映出唐朝(  )
A. 政治制度先进 B. 工艺水平领先 C. 民族交融加快 D. 中外交往密切
5.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悠久的古代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6.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对外只进行最简单的物品交换。材料主要反映出西欧庄园(  )
A. 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B. 以农业为主
C. 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D. 领主的特权受到限制
7.15世纪,英国许多市郊的农民,在自己的家中接受呢绒商人的订货,有的纺线、有的染色、有的织呢,而羊毛商人则收集成品投放市场。这反映出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出现了(  )
A. 租地农场 B. 分散的手工工场 C. 集中的手工工场 D. 大工厂
8.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  )
A. 华北野战军 B. 红一方面军
C. 红二方面军 D.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9.2024年10月4日《经济日报》报道:“2023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3万亿元,达到33357.1亿元,比上年增长8.4%,增速高于‘十四五’时期‘年均增长7%以上’的规划目标。”该报道说明中国(  )
A. 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B. 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C. 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 D.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0.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稳居世界第一,快递包装废弃物数量急速增长,成为城市生活垃圾的首要增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当前,亟须在《意见》指导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符合新发展理念中的(  )
A. 创新 B. 开放 C. 绿色 D. 共享
11.孔子认为:拿政令指导人民,拿刑罚划一他们的行为,这只能使人民不敢犯法,但并不能使他们知道羞耻;拿道德指导人民,拿礼节划一他们的行为,则人民不但知耻,还会越变越好。据此可知,孔子(  )
A. 主张维护原有政治秩序 B. 赞同用严刑峻法震慑人民
C. 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D. 鼓励统治者以礼仪治国
12.热播剧《觉醒年代》再现了鲁迅先生作品《药》的场景:北洋政府当街斩首处决革命者,围观群众中有人抢着用馒头蘸革命者的血来给儿子治病,有的老人在议论刽子手的刀比不上大清时的快。这一剧情说明当时的中国(  )
A.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 辛亥革命彻底失败
C. 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D. 需要新思想的引领
13.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最终确立了(  )
A. 现代工厂制度 B. 现代农业制度 C. 现代手工业制度 D. 现代工资制度
14.“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A. “铁幕”演说的发表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15.2025年3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技术升级后首次海试并取得成功;2025年3月31号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实验卫星16号。由此可以看出中国(  )
A. 航天航海领域成就显著 B. 注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 综合国力世界遥遥领先 D. 科技发展水平世界第一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16.卫鞅在秦穆公的支持下积极推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
判断: ______ 。
改正: ______ 。
17.梁启超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判断: ______ 。
改正: ______ 。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判断: ______
改正: ______
19.1861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判断: ______
改正: 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
——摘自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明代中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李时珍潜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收集和整理 800多种医药书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宋应星闲暇时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和经验,编写了《天工开物》。徐光启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自己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著成《农政全书》。这些科学家都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什么发明?这一发明后来最远传到了哪里?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
(2) 你从材料二能获得什么信息?这项发明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充分说明了什么问题?你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中得到什么认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A,表B
表B
为了国家与人民。我们一定要奉献精神,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当所有的门都关上时,坚持信念,一定会成功。
——华盛顿 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
——玻利瓦尔
“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英国驻印度总督本丁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A世界殖民体系在全球发展最快的时期(标明序号)并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一,指出表B中两人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关系。面对英国对印度的疯狂掠夺,列举一例印度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英勇斗争的史实。
(2)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几乎席卷整个亚洲;在非洲大陆,到处掀起了反帝斗争的风暴;在拉丁美洲,工人罢工、武装起义连续不断。从1918至1935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从未间断。民族解放运动在较多国家发展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而在一些国家则表现为资产阶级群众运动,少数国家发展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
①列举如图人物对苏俄(联)发展作出的贡献。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并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是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的时期。在1957-1968年短短的十余年里,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独立国家,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在联合国占了近1/3的席位,它们是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②根据材料三文字,概括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万隆会议体现的“万隆精神”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事件。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资本主义发展与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关系。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怎样的伟大跨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朝中人民在历时三年的祖国解放战争中创造了打败美国等16国武装侵略者和韩国军队的历史奇迹。……志愿军战士们在朝鲜战场上与朝鲜军民在一个战壕里生死与共,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创造了国际主义的崇高典范。
——朝鲜朝中社评论
(2) 材料二中的“祖国解放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打败美国等16国武装侵略者和韩国军队的历史奇迹”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 与材料三有关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三事件的共同作用。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秦穆公”改为“秦孝公”
17.【答案】×,“梁启超”改为“严复”
18.【答案】×,“农业合作化运动”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答案】√,√
20.【答案】【小题1】活字印刷术;欧洲;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小题2】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小题3】我国古代科技发达;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文明与进步起到了无以伦比的作用,并且至今还在产生着影响。我们一定要循着祖先的遗迹发扬光大我们的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我们要积极的融入到世界的现代化中,用我们的智慧把我们民族的科技文明发扬光大。
21.【答案】【小题1】时期:①。原因: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商业或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关系:华盛顿领导美国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起到推动作用(或者树立了榜样)。(必须答出联系)
史实: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小题2】选做题:
①贡献: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实施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特点:波及范围广;民族解放运动形式多样化;主要形式以暴力革命为主。(广泛性;持续性;多样性也适用)(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外因)在战争中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内因)(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②特点:发展迅猛;范围广;各国相互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影响:瓦解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万隆精神:求同存异;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小题3】事件: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关系:资本主义发展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刺激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工业革命造成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贫富差距扩大,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影响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2.【答案】【小题1】跨越:实现了中国人民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小题2】抗美援朝战争。《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小题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