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
下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一、单选题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下列蕴含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是( )
①梁上君子②程门立雪③苏武牧羊④立木为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这些经典语句的教导,我们日用而不觉,是因为( )
A.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每位公民的日常行为中
B.中华传统美德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C.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3.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下列故事与其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对应正确的是( )
A.程门立雪——尊敬师长 B.凿壁偷光——勤俭节约
C.孔融让梨——宽以待人 D.愚公移山——助人为乐
4.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下图体现的是( )
A.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B.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C.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5.回溯历史,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岳飞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训箴言( )
①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②倡导节约是最重要的美德
③是祖辈对后人的束缚④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陆游把“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当作持家之宝;毛泽东以“厉行节俭,勤俭建国”为治国之道;新时代“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是国家的号召。这告诉我们( )
A.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B.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C.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D.要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7.一脉相承、延续发展、不断升华,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扎根中华大地。下列选项与下框中的两则古语共同反映的传统美德相一致的是(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A.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战巡南海、前出西太、绕岛巡航,成为护佑中华的空中力量
B.俞鸿儒院士潜心研究风洞技术50年,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了一生
C.香港视障歌唱艺人萧凯恩自强不息,在看不见的世界里奏响美妙的音符
D.当列车因暴雨滞留时,孟二梅带领社区居民让近千名被困乘客免于冻饿
8.钱七虎的童年是在炮火硝烟中度过的,“成为一名工程师,报党报国”是他心中坚定的誓言。1965年,钱七虎学成回国,经过60余载的辛勤努力,他解决了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的难题,倾尽全力为国家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钱七虎的事迹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②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③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④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港南区深入践行“两邻”理念,积极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实现“小邻和睦、大邻和谐”的有效方法和实践路径。为了实现“小邻和睦、大邻和谐”,我们中学生可以( )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与邻居交往②力所能及地帮助社区里独居老人
③加装电梯,改造和建设老、旧小区④帮助行动不便的邻居取快递包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感动中国》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年度新闻性人物,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 )
①真诚面对自我,避免产生矛盾②杜绝不正之风,促进社会和谐
③弘扬传统美德,营造良好氛围④汲取榜样力量,加强道德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攒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行业单位可以靠企业信誉积分得到简易便利的政府服务;学生靠德育表现增加在校积分,优先评优……“小积分”积攒出“大文明”。这( )
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②体现了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
③表明中华传统美德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④说明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要推动美德走进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2.很多传承下来的“老规矩”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对照下面漫画,反思自我,我们应该( )
①传承优秀文化,争做时代新人
②摒弃老旧规矩,反对因循守旧
③厚植家国情怀,坚持胸怀天下
④践行传统美德,提高自我修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下图是河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网站首页的部分截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见义勇为的英雄( )
①弘扬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②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
③营造出了“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④践行了中华民族敬业乐群的传统美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14.浙江大学四名在校生以寝室名义设立“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313助学金”,每个月向浙大教育基金会捐赠500元,研究生毕业后增至800元,他们约定要连续20年资助困难学生。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践行了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
②彰显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③清除了社会的丑恶现象,使社会走向美好
④只有捐款才能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央政法委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榜单中有英勇无畏地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刘昊、胡友平、程春葶,有在抢险救人中失去宝贵生命的王龙、朱如新……勇士们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们的行为启示我们( )
A.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追求正义
B.守护正义已成为每个人的心声
C.用实际行动做见义勇为的人
D.牺牲物质利益才算是见义勇为
二、分析说明题
16.【主题演讲】小南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以下是他演讲稿中的部分内容。
“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传承和弘扬“温良恭俭让”,能使我们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事业更加成功。
(1)“中华传统美德是古人给当代中国人丰厚的馈赠。”结合上述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思维支架: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美德】小海是学校“传统美德故事宣讲队”的讲解员,以下是他为宣讲准备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梁颢抄书” 宋朝人梁颢自幼喜欢读书,可因家境贫寒,只能借别人的书来读。他十分守信,借的书总是按时归还。一次,梁颢没有将借来的书看完,就在寒夜里抄书,叔父发现后想让他去睡觉,并说推迟还书也可以。梁颢说自己已经承诺明日还书,不能因为小困难就失信。第二天梁颢把书按时还给了对方,对方十分感动,表示可以借更多的书给梁颢。
(2)请你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内容,帮小海写一份宣讲提纲。思维支架:明确美德主题、点明主旨、说明道理及做法)
17.【致敬楷模 学习楷模】
为了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七年级(1)班开展了“致敬楷模学习楷模”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故事一刘梅秀坚强面对生活的艰难,40多年来,她用最质朴的情感悉心照料体弱多病的公婆、患有脑栓塞的丈夫和中风的小叔子,同时含辛茹苦地养育三个儿子长大成人。 故事二张流明夫妇一直帮衬邻居张万澄家。张万澄病逝后,张流明夫妇把张万澄的孩子及患有精神病的张万澄妻子的户口迁到自家,继续照顾他们。寒来暑往,张流明夫妇会每天准时将三餐饭菜送到邻居家中,这一送就是30多年。
(1)上述人物的行为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2)结合材料,谈一谈青少年应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A B C D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A C
1.D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传统美德。
②:“程门立雪”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后来用“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恭敬受教。可以体现我国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故②符合题意;
③:“苏武牧羊”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可以体现出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故③符合题意;
④:“立木为信”商鞅为让群众信任改革的决心,在大门口立木,承诺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银十两金子,有人做到之后,真的赏了十两金子,体现了我国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故④符合题意;
①:"梁上君子"的原义是躲在梁上的人;窃贼的代称;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不能体现我国的传统美德,故①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D:分析题文,这些经典语句的教导,我们日用而不觉,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故D符合题意;
A:“每位公民”说法绝对,夸大了其作用,故A说法错误;
BC:题文材料没有体现中华传统美德不断丰富完善、担当意识,故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A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A:程门立雪的典故,描述了宋代的学生杨时和游酢对老师程颐的尊重,故A符合题意;
B:凿壁偷光,体现的是勤奋学习的精神,故B说法错误;
C:孔融让梨,体现的是谦让和分享的品质,故C说法错误;
D:愚公移山,体现的是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A
【详解】本题考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中华传统美德。
A:两幅漫画分别涉及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的内容,体现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故A符合题意;
BCD:是中华传统美德,但材料未体现,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B
【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
①④: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训箴言,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故①④正确;
②:“最重要”说法太绝对,是重要的美德,故②错误;
③:没有认识到家训故事和家训箴言的积极作用,故③错误;
故本题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
C:从陆游到毛泽东再到新时代关于勤俭节约的号召,说明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故C符合题意;
AD: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文主旨,故AD不符合题意;
B: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故B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7.D
【详解】本题考查崇德向善。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体现了关爱他人。当列车因暴雨滞留时,孟二梅带领社区居民让近千名被困乘客免于冻饿,体现出关爱他人,D符合题意;
A:事例体现的是爱国之情,A与题意不符;
B:事例体现的是敬业爱国,B与题意不符;
C:事例体现的是自强不息,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8.A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①:钱七虎童年在炮火硝烟中成长,立下“报党报国”的誓言,学成回国后倾尽全力为国家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把国家的安危和发展视为自己的责任,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故①符合题意;
②:他经过60余载辛勤努力,解决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为国家奉献,体现了敬业以及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故②符合题意;
③:主要强调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 ,钱七虎事迹未突出这方面内容,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侧重于人际交往中相互尊重、帮助他人带来和谐快乐的氛围 ,与钱七虎为国家科研奉献的事迹不符,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9.B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②④:依据题文描述,为了实现“小邻和睦、大邻和谐”,我们中学生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社区里独居老人,帮助行动不便的邻居取快递包裹,故②④说法正确;
①:为了实现“小邻和睦、大邻和谐”,我们要积极主动与邻居交往,故①说法错误;
③:加装电梯,改造和建设老、旧小区是政府的举措,不是中学生的举措,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0.B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③④: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营造良好氛围,汲取榜样力量,加强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避免”一词说法太绝对,有利于减少矛盾,故①错误;
②:“杜绝”一词说法太绝对,有利于减少不正之风,故②错误;
故本题选B。
11.C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①④:“小积分”积攒出“大文明”,说明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要推动美德走进生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题文未涉及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已成为每个人”说法太绝对,不符合现实,故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2.B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
①④:题干表明我们应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争做时代新人,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提高自我修养,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不能简单摒弃老旧规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故②错误;
③:漫画没有体现“厚植家国情怀,坚持胸怀天下”,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3.D
【详解】本题考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传统美德。
①②:这些见义勇为的英雄展现了高尚品德,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弘扬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营造出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故③错误;
④:题文未体现“敬业乐群”,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A
【详解】本题考查践行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
①②:四名在校生以寝室名义设立助学金资助困难学生,这是帮助困难群体的行为,践行了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他们主动承担起帮助他人的责任,彰显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清除”说法绝对化,社会丑恶现象的消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故③说法错误;
④: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方式有很多种,捐款只是其中之一,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5.C
【详解】本题考查做见义勇为的人。
C:榜单中的勇士们通过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抢险救人等实际行动展现了见义勇为精神,这启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见义勇为,故C说法正确;
A: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丰富,不只是追求正义,故A说法错误;
B:守护正义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心声,“已成为”说法太绝对,故B错误;
D:见义勇为是一种正义行为,但不一定要牺牲物质利益才算是见义勇为,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6.(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运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有利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2)示例:梁颢抄书的故事体现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梁颢不因寒冷而失信,坚持兑现诺言,有底线、讲信用,即使遇到困难也会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兑现承诺。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当珍惜自己的信誉,说到做到,做一个守信的人。
【分析】考点考查:中华传统美德
能力考查:分析和描述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调用中华传统美德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是古人给当代中国人丰厚的馈赠→联系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调用中华传统美德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和做法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梁颢说自己已经承诺明日还书,不能因为小困难就失信,并按时还书→联系体现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做诚信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7.(1)自强不息、孝老爱亲、扶危济困。
(2)①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②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③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分析】考点考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坚强面对生活的艰难→可链接自强不息。
关键词②:悉心照料体弱多病的公婆、患有脑栓塞的丈夫和中风的小叔子,同时含辛茹苦地养育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可链接孝老爱亲。
关键词③:一直帮衬邻居张万澄家→可链接扶危济困。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 需要运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坚强面对生活的艰难→可链接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关键词②:悉心照料体弱多病的公婆、患有脑栓塞的丈夫和中风的小叔子,同时含辛茹苦地养育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可链接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关键词③:张流明夫妇一直帮衬邻居张万澄家→可链接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