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七单元 课内精彩语段阅读 强化练2024-2025学年下期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①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梢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②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③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的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1.“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用“不管……总……”造句。2.用“______”画出第一段中的三个比喻句,并说说他们分别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4.第三段的中心句是: 。作者写了船夫在 、 、 三种情况下的表现。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5.用一个成语代替文中画线的句子。6.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7.船夫在行船时遇到了哪些情况?他是如何应对的?试着完成下表。遇到哪些情况 船夫如何应对操纵自如,丝毫不乱拥挤飞速、平稳穿过,还能做急转弯8.“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从侧面写出了 。9.为什么威尼斯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课内阅读。牧场之国(节选)①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②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还未长大,却有了端庄的仪态。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③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 俊)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④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优 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10.给括号里恰当的汉字画“√”。11.“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选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赞叹 ,第二次是赞叹 ,第三次是赞叹动物们的自由和闲适。12.选文第2自然段的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13.选文中描绘的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简要说说。课内阅读理解。牧场之国(节选)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 )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 )。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 )。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这就是真正的荷兰。14.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到文中的括号里。A.寂静 B.沉默 C.平静 D.默默无言15.读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写法是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填序号),这样写的好处是:A.动态描写 B.以静衬动 C.以动衬静16.下列诗句与画横线句子运用了相同写法的一项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17.选段中画横线线的句子写出了景物的静态之美,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夕阳下的校园”。18.“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课内阅读。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19.读一读下面的句A和句B,说说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写下来。A.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B.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20.夕阳下的金字塔,“ ”成了主色调。21.结合全文,说说金字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内阅读。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约230万块石材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22.选段以 为例,写出金字塔 和 的特点。2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平整—( ) 紧密—( ) 锋利—( )24.用“ ”画出写塔高的句子,25.用“﹏﹏﹏”画出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26.“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整整30年时间。”从这句话加点的字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7.请你为胡夫金字塔设计一条宣传语。参考答案1.不管说什么自己的事总是要干好的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梢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外形 两头翘起 轻快灵活 3.介绍了坐上小艇游览水城的情趣。 4.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船多 拥挤 地方极窄【解析】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造句。“不管……总……”表示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造句时注意语句通顺。示例:不管生活条件多么艰苦,他总是在很用功地学习。2.本题考查比喻句。结合文段①“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可知,句中把“威尼斯的小艇”比作“独木桥”。形象地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外形特点。从“船头和船梢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可知,句中把“向上翘起的船头和船艄”比作“天边的新月”,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小艇外观的美。从“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可知,句中把“小艇”比作“水蛇”,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3.本题考查概括段意。阅读第②自然段“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可知,这段话主要介绍了“我们”坐在船舱里看到的景象。4.本题考查对于短文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③中句子“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可知,文段分别从行船速度快,行船平稳,操纵自如这三个方面展示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因此本段中心句为首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从“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可知,作者在描写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时,主要通过在“来往船只多”“拥挤”“遇到极窄的地方”三种情况表现出来的。5.目不暇接 6.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7.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 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 8.行船的速度快,船夫的驾驶技术好 9.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的生活与小艇息息相关,船夫经常驾驶小艇,所以技术特别好。【解析】5.本题考查了成语的积累。文中的画线句子“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表明了船行得快,使作者对两边的美景都看不过来了。这句话可用成语“目不暇接”来代替。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6.本题考查找出语段的中心句。通过阅读本语段,文中的这句话“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是语段的中心句,这句话先总括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接下来作者又围绕这句话从船只多、拥挤、狭窄几方面具体写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可从文中这些内容“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表现出来。7.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通过“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我们了解到,船夫在行船时行船的速度快,来往的船只很多,船夫就操纵自如,丝毫不乱。遇到拥挤,船夫就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船夫就飞速、平稳穿过,还能急转弯。8.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文中的这句话“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从侧面写出了行船的速度极快,船夫驾驶船只的技术熟练。也可从文中的“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表现出来。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为什么威尼斯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是因为小艇是威尼斯的只要交通工具,人们的生活与小艇息息相关,船夫经常驾驶小艇,所以说威尼斯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可从“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表明船夫驾驶技术的熟练。10.骏 悠 11. 牧场牛群活动的壮观场面 草原上成群的骏马 1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非常专注”是整体描写,写出了牛群吃草的共同特点。“思考”赋予牛群以人的情态,写得颇富情趣。 13.荷兰的牧场广阔无际,生活在牧场上的动物无忧无虑,让我感受到了牧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解析】10.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骏:良马。俊;1.才智超群的。2.容貌秀美出众。骏马:跑得快的马;好马。优;1.好;美好的(跟“劣”相对)。2.丰饶;充足。3.厚待;优待。4.古代称以表演乐舞或杂戏为职业的人。后来泛称戏曲演员。悠:1.久;远。2.闲适;闲散。3.悬在空中摆动。4.控制;稳住。5.忧思。悠闲自得: 心无牵挂,随意而满足,形容神态悠闲、心情安逸,不在乎事事所为,只在乎自身感觉的快慰。11.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在《牧场之国》的节选段落中,“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感叹句巧妙地穿插于三个自然段,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首先,从第二自然段可以读出第一次的赞叹,它聚焦于荷兰牧场上宁静和谐的画面,黑白花牛等各色牛群在绿色低地上悠然吃草,展现了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自然之美。接着,第三自然段中第二次出现,这次它是对骏马在原野上自由驰骋的赞美,膘肥体壮的骏马仿佛主宰着这片辽阔无垠的土地,体现了荷兰牧场的生机与活力。最后,在第四自然段,第三次感叹再次响起,这次则是对草原上各种动物自由闲适生活的全面肯定,从白色的绵羊到黑色的猪群,再到成群的小鸡和长毛山羊,它们在这片无人打扰的绿草地上安闲地生活着,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自由的动物王国,这正是荷兰牧场最真实、最动人的写照。1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画线部分“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在于,它赋予了牛群以人类的情感和思维,使得原本只是简单吃草的行为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画面感。读者可以想象到牛群在草原上低头吃草时那份专注和宁静,以及它们偶尔站立不动时仿佛在沉思的模样,这种情景既温馨又富有诗意。通过拟人化的描写,作者不仅展现了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自然状态,还传递了一种人与自然、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13.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根据自己读完文章的感受,把对牧场之国的印象写下来,合理通顺即可。选文中描绘的牧场之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这是一个充满自然之美与和谐共生的国度,绿色低地上,各色牛群悠然自得,骏马在原野上自由驰骋,展现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而绵羊、猪群、小鸡和长毛山羊等动物,则在无人的绿草地上安闲地生活着,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卷。整个牧场之国仿佛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让人心生向往。14.B A D C 15. C 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荷兰夜晚的宁静氛围,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16.B 17.夕阳温柔地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教学楼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操场上空无一人,只有篮球架静静地伫立,仿佛也在享受这宁静的时刻。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却更显得四周环境的静谧。远处,图书馆的灯光星星点点,为这宁静的校园增添了几分温馨与祥和。夕阳下的校园,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心生向往。 18.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的由衷赞美和喜爱之情。【解析】14.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寂静:指没有声音;安静,很静。沉默:默默的,一言不发,沉寂的,不说话的;不爱交谈的。平静:安宁,没有外界的骚扰,没有动荡;心情平和安静。默默无言:指不声不响,闭口无言。文中指挤奶的人不说话,用“沉默”通常形容人的不说话。故选B;文中写远处传来汽笛声后的安静用“寂静”强调没有声音,环境安静。故选A;文中突出挤奶人的安静状态用“默默无言”形容不出声不说话。故选D;文中说车船过后一切恢复平稳安静的状态用“平静”形容状态平稳安静。故选C。15.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通过描述狗不叫了、牛不哞了、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以及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和漆黑的夜晚,这里很明显是通过原本会有声音或动作的事物都归于安静,来突出整体环境的安静,所以可以判断为以动衬静,故选C。以动衬静的手法能够更强烈地凸显出宁静的氛围,更真切地感受到那种静谧,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16.本题考查的是描写手法和诗句理解。“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这句话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诗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描绘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景象,没有通过动态来衬托静态,故与题目要求的写法不同。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两句诗是典型的“以动衬静”写法。蝉的鸣叫声和鸟的啼声本是动态的声音,但在这里却更加衬托出了林子的静谧和山间的幽静。这与“以动衬静”写法相符。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两句诗主要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在睡眠中不知不觉天已亮了,醒来后到处可以听到鸟的啼叫声。这里主要运用了听觉描写,故与题目要求的写法不同。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景象,来表达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这里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并未涉及“以动衬静”的写法,故与题目要求的写法不同。故选B。1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在构思“夕阳下的校园”时,先在脑海中构建出大致的画面。可以想一想夕阳的颜色、光线特点,校园中的建筑、树木、花草等在夕阳余晖中的样子。然后,确定要描写的具体景物。比如校园的教学楼、操场、花坛、图书馆等。在描写过程中,注意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动词来描绘景物的形态、颜色、质感等,尽量使描写细致入微。还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示例:夕阳的余晖洒在校园里,教学楼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操场上空无一人,安静得能听见微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教室里的桌椅整齐排列,黑板上还留着老师白天书写的粉笔字。花坛里的花朵微微低垂,仿佛也在享受这宁静的时刻。篮球架默默地矗立在一旁,不再有白日里的喧闹与活力。校园的小路被染成了金黄色,只有偶尔飘落的树叶打破这份寂静。18.本题考查情感表达。作者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荷兰牧场在傍晚时分的宁静、和谐与美丽,无论是沉默的奶牛、平静的运河、默默无言的挤奶人,还是夜晚的寂静与灯塔的微光,都构成了荷兰独特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热爱、认同与赞美之情。这种情感是多维度的,涵盖了作者对荷兰自然风光、人民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以及整体国家氛围的深深喜爱和高度评价。19.B句表达效果更好。这句话是一个感叹句,充分表达出了作者对夕阳照射下的金字塔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0.金色 21.非常壮观,开阔而又雄浑。【解析】19.本题考查了学生句子赏析能力。赏析时可从方法、内容、情感等方面入手,要注意赏析的格式和结合句子。A句使用陈述的句式没有B句感叹句表达效果好。感叹句更能抒发感慨,表达作者的观点,起到强调作用,充分表达作者对金字塔的喜爱和赞美。故B句表达效果更好。2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总结。细读文段中的文字,要从颜色上写金字塔,而本题问“主色调”显然考查的是颜色,从句子“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可知夕阳下的金字塔,“金色”成了主色调。21.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谈谈金字塔给你留下的印象,可根据阅读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去谈感受、印象。这类试题但是开放的,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回答,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回答,都不能脱离金字塔的主旨和题问的要求。表述种语言流畅,价值观正向积极即可。示例:金字塔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它是那么古老,那么神奇,古埃及人真是充满了智慧!22. 胡夫金字塔 高大雄伟 结构精巧 23. 坎坷 稀疏 滞钝 24.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25.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26.从这句话加点的字词中我体会到了建筑金字塔工程浩大 27.尼罗河畔的奇迹——金字塔【分析】2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可知,选段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写出金字塔高大雄伟、结构精巧的特点。23.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理解。平整:平正整齐。反义词:坎坷。紧密:十分密切,不可分隔。反义词:稀疏。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反义词:滞钝。24.考查了句子的理解。结合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看出金字塔的高大宏伟。25.考查了句子的理解。“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看出金字塔的结构精巧。26.考查了句子的理解,结合句子“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看出建造金字塔的劳动人民数量多。“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看出劳动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艰辛以及时间之久。27.考查了思维拓展。写宣传语时既要抓住金字塔的特点,又要语言精练。结合内容理解,示例:尼罗河畔的奇迹——金字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