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巩固练习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一、单选题1.以下是某班根据学校要求搜集的黑板报素材。由此推断该校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负荆请罪 闻鸡起舞 程门立雪 黄香温席A.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B.弘扬传统美德,提升道德品质C.共促人际和谐,点亮青春友谊D.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担当责任2.“季札挂剑”“苏武牧羊”……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至今仍然具有育人价值。中华传统美德( )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②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界人民④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今天对于“孝悌忠信”,解说正确的是( )①孝:对父母要恭敬扶助,绝对顺从②悌:对兄长要尊敬爱戴,平等礼让③忠:对朋友要忠诚友善,言听计从④信:对事情要守诺负责,诚实不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他带领团队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等国际难题,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杨叔子身上集中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有( )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②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④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以下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体现该荣辱观念的是(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②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③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④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陈珊珊是海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2024年8月3日,在海口飞往北京的CZ3119航班上,一名孕25周的产妇意外分娩。危急时刻,搭乘该航班的陈珊珊与另外两名医生及机组人员,在万米高空进行了紧急救护直至飞机备降。陈珊珊一路跟随救护车前往附近医院,看到母女平安,她才放心离开。他们的举动( )①诠释了传统美德,彰显了中国价值②是对他人生命的关切,传递了温暖③是凡人善举,传递了人间的大爱④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值得我们赞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曲先生在外地游玩时丢失手机,一时身无分文,急需购票返回家乡。一名观光旅游车队的驾驶员掏出身上所有现金,又兑换了一些现金借给他。曲先生回到家乡后,联系上该驾驶员并归还了借款。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 )①诚实守信,美德闪光②扶危济困,彰显担当③行己有耻,自尊自重④平等待人,文明有礼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8.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的盲人代表王永澄,举办盲人按摩培训班,创立福建省海峡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免费培养盲人按摩师6000多人,帮助他们走上一条“光明”的道路。我们可以从王永澄身上学到的品质是( )A.调控情绪,建设美好集体B.接续生命,与人和睦相处C.行己有耻,直面生活困境D.自立自强,勇担社会责任9.2013年,青岛港决定筹建全自动化码头,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的张连钢毅然挑起重担。张连钢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仅用3年多的时间,就走完了国外8年到10年的路。材料体现了他( )①埋头苦干、刻苦钻研的奋进品格②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③重视合作、顾全大局的高尚情操④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0.自1999年起,浙江省宁波市慈善总会每年都会收到“顺其自然”的捐款。截至2024年11月,“顺其自然”累计捐款总额已高达1686万元,“顺其自然”似乎已化作慈善的一个符号,与宁波这座城市融为一体。“顺其自然”的行为( )①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②践行了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③营造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④传递了敬业乐群的思想理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1.2024年2月21日,一名8岁男孩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南茂居长征队玩耍时坠入废水井中,陈伟军在听见呼救声后跑到废井旁,及时跳入井中营救男孩,通过几次潜入水中摸索后找到男孩,并将男孩拉出水面,最终在村小组长及周围群众的帮助下,成功将男孩救出。陈伟军的行为体现了( )A.自强不息 B.敬业乐群C.见义勇为 D.孝老爱亲12.百善孝为先。下面漫画让我们认识到( )①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不可流于形式②孝老爱亲已成为越来越缺失的美德③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国家④要用真诚的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下列图示对传统美德、自强不息、中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B.C. D.14.2024年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榜单中有英勇无畏抢救遇险群众光荣牺牲的栾留伟、赵金等;有挺身而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刘欣怡、张伟建等。他们用勇气,甚至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和谐稳定筑起一道铜墙铁壁,让我们看见平凡中的伟大光辉。他们的行动启示我们( )①要践行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②用实际行动做有正义感的人③不顾一切同违法行为作斗争④牺牲物质利益才是见义勇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放眼神州大地,在高效畅达的交通路网,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在林海雪原的边防哨所,在井然有序的科研院所……我们都可以看到拼搏奋斗的身影,感受干事创业的热情。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用坚守诠释责任担当②埋头拼搏,追求名利③用行动书写生命价值④放弃学业,积极创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分析说明题16.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两幅漫画分别体现了什么中华传统美德?(2)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怎样践行上述美德。17.材料 古人云:“七十古稀,八十耄耋,百岁期颐。”在兰州市榆中县贡井镇吕家岘村有位孝顺儿媳,她四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着年过百岁的公公,这位朴素的农家妇女正是兰州市“百名孝星”“兰州好人”“中国好人”及省市县“道德模范”的获得者杨翠兰。有人常常会问杨翠兰,在十年九旱的榆中北山,在“多灾多难”的人生经历中,是什么支撑她走到了现在。杨翠兰憨笑着说,她没有什么学问,只记住了老一辈常说的“敬谷得田、敬老得福”!她始终相信,只要勤勤快快种地就一定会收获粮食,只要孝老爱亲就一定会和家人过上好日子!孝老爱亲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奉行遵守的基本道德。杨翠兰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却用平凡点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身上闪烁的质朴、勤劳、孝老、爱亲等人格魅力演绎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闪耀着当代中国妇女顽强的斗志和勇气。她以朴实无华的言行,默默抒写人间最美的真情。(1)杨翠兰用平凡点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2)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B C C A A D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D A B1.B【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ACD:观点虽然正确,但都不是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故ACD不符合题意;B:负荆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闻鸡起舞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程门立雪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黄香温席体现了孝亲敬长,都属于中华传统美德,所以共同的主题是弘扬传统美德,提升道德品质,故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D【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观点强调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表明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时代相传的民族智慧,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民,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3.B【详解】本题考查对孝悌忠信的理解。②④:依据题干描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悌”是对兄长要尊敬爱戴,平等礼让;“信”是对事情要守诺负责,诚实不欺,故②④说法正确;①:孝是对父母要恭敬扶助,但不是绝对顺从,故①说法错误;③:忠是对朋友要忠诚友善,但不是言听计从,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4.C【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②③:叔子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体现出他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带领团队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等国际难题,体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②③说法正确;①④:说法与人物事迹不符,①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5.C【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①④:题干中的“考悌忠信”体现了孝敬父母、关爱他人、诚信做人、立志报效祖国的优秀品质。分析选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孝敬父母;“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体现了立志报效祖国,故①④说法正确;②:体现了宽容待人,故②说法错误;③:选项体现了交友要相知,故③说法错误;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C。6.A【详解】本题考查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①②③:陈珊珊救助他人的善举,是凡人善举,传递了人间的大爱,体现出对他人生命的关切,传递了温暖,诠释了传统美德,彰显了中国价值,①②③说法正确;④:是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④错误;故本题选A。7.A【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①②:题文中曲先生回家后主动联系帮助自己的驾驶员并归还借款,践行了诚信,体现了诚实守信和扶危济困的美德,彰显了担当,故①②说法正确;③④:行己有耻,自尊自重;平等待人,文明有礼,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D【详解】本题考查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D:王永澄举办盲人按摩培训班,免费培养盲人按摩师6000多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体现出他自立自强的品质,并勇担社会责任,D说法正确;ABC:调控情绪,建设美好集体,接续生命,与人和睦相处,行己有耻,直面生活困境说法与题干内容无关,AB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9.B【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①③④: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的张连钢毅然挑起重担,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体现出他埋头苦干、刻苦钻研的奋进品格,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重视合作、顾全大局的高尚情操,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与人物事迹无关,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10.C【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①④:自强不息和敬业乐群,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顺其自然”无私捐款的行为,践行了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营造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故②③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11.C【详解】本题考查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C:陈伟军及时跳入井中营救坠井男孩,体现了他是见义勇为的人。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见义勇为的人,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C说法正确;A:做自强不息的人,要面对困难和挑战,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A预提以报复;B:做敬业乐群的人,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B与题意不符;D:做孝老爱亲的人,要孝敬老人、爱护亲人,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2.B【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①④:题文中的对话启示我们尽孝在当下,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不可流于形式,要用真诚的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故①④说法正确;②③:都没有正确理解漫画寓意,故②③说法错误;本题选B。13.D【详解】本题考查传统美德。ABC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自强不息属于中华传统美德,故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华文化包括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故D说法正确,AB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4.A【详解】本题考查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①②: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中人物的行为启示我们要践行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做有正义感的人,①②说法正确;③:运用自己的智慧同违法行为作斗争,③错误;④:见义勇为通常指的是个人在紧急情况下,自愿、无偿地为保护他人或公共利益而实施的救助行为,不仅仅是牺牲物质利益,④错误;故本题选A。15.B【详解】本题考查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勇于承担社会责任。①③:题文中放眼神州大地,我们都可以看到拼搏奋斗的身影,感受干事创业的热情,这给青少年的启示是我们要用坚守诠释责任担当;用行动书写生命价值,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埋头拼搏,追求名利的价值观不可取,故②说法错误;④:我们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不是放弃学业,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6.(1)漫画一:见义勇为。漫画二:孝老爱亲。(2)①做见义勇为的人。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②做孝老爱亲的人。百善孝为先。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分析】考点考查: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见义勇为依法保护→可链接见义勇为。关键词②:妈妈洗脚→可链接孝老爱亲。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如何践行见义勇为和孝老爱亲,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17.(1)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2)做孝老爱亲的人。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爱”和“敬”。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分析】考点考查: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践行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她四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着年过百岁的公公→可链接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如何践行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