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巩固练习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巩固练习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巩固练习 2024-2025学年
下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一、单选题
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数十只“飞鸟美人”白琵鹭成群结队在滩涂上觅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这里越冬栖居,成为北海市碧海蓝天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亮丽风景线得益于北海市( )
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
②贯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③践行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
④坚持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以下最符合中华民族倡导的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的是( )
A.总是想象自己未来能成为超级英雄,却不努力学习提升自己
B.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选择逃避或抄袭同学的答案
C.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付诸行动
D.盲目跟风,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不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3.“铁人”王进喜善于研究使用钻头,被工人称为“钻机医生”“革新老手”。王进喜提出小钻头大钻具“填满式”钻井法,经过多次改进和实验,成功研制出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具结构”,提高了钻井质量。这说明王进喜具有( )
A.实事求是的探究意识
B.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
C.严细成风的做事态度
D.修旧利废的节约意识
4.下列对“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②经济发展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③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
④社会政策应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丰富的经典文化财富,许多思想理念植根人心。下列名句与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搭配正确的是( )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C.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D.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6.我们应告诉下面漫画中的守株待兔者,他应该( )
①追求独特,标新立异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③尊重自然,顺应规律④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支持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旅游等消费政策;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调控,推动降低房贷成本;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以上政策有利于( )
A.满足所有人的实际利益需求
B.彻底解决现阶段的民生问题
C.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D.社会向绝对公平的方向发展
8.在讲仁爱的实践中,我们对待父母和亲人的正确方式有( )
①重视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②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帮助
③孝敬父母、关爱亲人
④完全顺从他们的意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理解正确的是( )
A.它们是一成不变的
B.只需要了解,不用传承
C.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
D.具有时代价值,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0.八年级(1)班围绕“正义在心中”召开主题班会。同学们在班会上依次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其中行为可取的是( )
A.小秦:我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了网暴他人的评论
B.小慧:我在大街上模仿前面腿脚不便的人走路
C.小美:我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后拨打12315举报
D.小军:我在地铁上坚决不让一身灰尘的工人坐在身边
11.2024年5月30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讲话中强调,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这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的核心理念( )
A.尚和合求大同 B.守诚信崇正义 C.讲仁爱重民本 D.知廉耻懂荣辱
12.“菌草之父”林占熺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无数次试验,最终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方法,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这启示我们( )
①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②坚守民族大义,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
③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④胸怀天下,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3.下列行为与故事主题相符的有( )
古代有一个人叫孟信,他当官时清廉自持,去官后两袖清风,家里很清贫,一日三餐都没有着落。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要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柴米。孟信回家后发现此事,便对买主说:“这头牛有病,稍微劳作就会发病,对你没有什么用处。”尽管家人苦苦请求,但孟信坚决不卖病牛。
①小海捡到财物后交还给失主
②小美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③小天和同学约好一起打球后准时赴约
④小乐外出游玩时不乱扔垃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核心思想理念,下列符合核心思想理念的是( )
①民无信不立
②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④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做法属于“诚信”的是( )
A.小张为了让父母高兴,涂改了考试成绩
B.小明答应帮生病的小鑫补课,说到做到
C.小华承诺不把同学带手机进课堂的事情告诉老师
D.小强上学迟到,在登记册上写了隔壁班小齐的名字
二、分析说明题
16.材料 在班级生活中,有的同学关心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有的同学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能换位思考,宽容相待;有的同学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努力做到。
(1)上述材料中同学们的行为分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的哪些内容?
(2)请你谈谈在班级生活中传承这些核心思想理念的重要性。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材料二 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墨竹图题诗》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作用。
(2)分析材料二中名句分别蕴含的思想理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D C C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A B
1.D
【详解】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①②④:分析题文材料,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这里越冬栖居,成为北海市碧海蓝天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得益于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得益于贯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得益于坚持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C
【详解】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C: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 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付诸行动体现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故C符合题意;
A:这是缺乏脚踏实地的思想的表现,故A说法错误;
B:这是不能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的表现,故B说法错误;
D:这是缺乏主见的表现,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核心理念。
B:分析题文材料,王进喜提出小钻头大钻具“填满式”钻井法,经过多次改进和实验,成功研制出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具结构”,提高了钻井质量。这说明王进喜具有创新意识,具有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故B说法正确;
ACD: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①③④:依据教材知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是指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故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D
【详解】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故A说法错误;
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故B说法错误;
C:意思是为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故C说法错误;
D:“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的意思为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故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6.C
【详解】本题考查传承核心理念。
②④:分析题文材料,传统中的守株待兔遇到了新情况,运用导航提醒,这体现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核心理念;前方有树桩,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这不是追求独特,标新立异,故①说法错误;
③:这与题文的主旨内容不符,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C
【详解】本题考查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C:根据所学,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据此,题文中的做法有利于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故C说法正确;
A: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实际利益需求,故A说法错误;
B:彻底解决,说法绝对化,有利于缓解现阶段的民生问题,故B说法错误;
D: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公平,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8.B
【详解】本题考查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①②③:我们要尊重父母长辈,重视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帮助,孝敬父母、关爱亲人,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父母也不是圣人,也会出现过错,完全顺从他们的意见是愚孝,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9.D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
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具有时代价值,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故D说法正确;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故A说法错误;
B: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故B说法错误;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0.C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守护正义。
C: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后拨打12315举报,通过正当的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C正确;
A:网暴他人的评论是违法行为,公民要遵守法律法规,正确行使权利,A错误;
B:在大街上模仿前面腿脚不便的人走路,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B错误;
D:在地铁上坚决不让一身灰尘的工人坐在身边,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D错误;
故本题选C。
11.A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A: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这体现尚和合求大同,故A符合题意;
BCD:题文中并未涉及诚信、正义、仁爱、以人民为中心、知廉耻懂荣辱,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2.C
【详解】本题考查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③④:题干中林占熺最终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方法,体现了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体现了胸怀天下,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题干未涉及诚信、民族大义等,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3.A
【详解】本题考查守诚信。
①③:孟信故事的主题是诚信,小海捡到财物后交还给失主,小天和同学约好一起打球后准时赴约,都体现了诚信,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小美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体现了讲仁爱,②不符合题意;
④:小乐外出游玩时不乱扔垃圾,体现了尚和合,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①: “民无信不立”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守诚信”的核心思想理念,故①符合题意;
②:“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体现了自然和谐的思想,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的核心思想理念,故②符合题意;
③: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强调了志向和勤奋的重要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强调了行善的重要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无关,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5.B
【详解】本题考查践行诚信。
ACD:题干中强调了明诚信的重要性,弄虚作假,说谎,冒充他人等,都违背了诚信做人的原则,ACD说法错误;
B:小明认真做事,真诚待人,信守承诺,属于讲诚信,B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16.(1)关心帮助同学体现了“讲仁爱”;换位思考、宽容相待体现了“尚和合”;答应的事努力做到体现了“守诚信”。
(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良好品德,促进同学们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等。
【分析】考点考查: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有关知识,从道理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有的同学关心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可链接讲仁爱。
关键词②:有的同学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能换位思考,宽容相待→可链接尚和合。
关键词③:有的同学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努力做到→可链接守诚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有的同学关心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有的同学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能换位思考,宽容相待;有的同学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努力做到→可链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同学们的良好品德,促进同学们的成长和发展;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7.(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2)①蕴含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②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③蕴含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④蕴含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
【分析】考点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阐述事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运用思想理念的作用的有关知识,从重要性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链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链接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可链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链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可链接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