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元检测试题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一、单选题1.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论述。下列中华文化重要理念与此相符合的有( )①天人合一②天下大同③道法自然④民为邦本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我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了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种子,他花了10年时间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了。这启示我们( )①要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又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人②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做一个有心的人③要向科学家学习,用科技发明来改善人们的生活④科学精神是属于科学家的,我们中学生没有必要非得拥有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广大工程师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铸造精品工程、“大国重器”。下列诗句能体现国家工程师上述精神品质的是( )①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连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稳步提升城乡低保、优待抚恤,失业和工伤保障标准。健全残疾人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女入学问题。这些举措(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践行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平正义③表明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④体现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2023年7月20日,浙江宁波的蒋大姐打扫新租房屋时,在橱柜后面墙内发现一个隐蔽暗箱,里面竟藏有5张定期存单和一些金银首饰,价值总计40余万元。蒋大姐认为,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能要,于是立即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上交。蒋大姐( )①扶危济困,彰显正直善良 ②遵规守法,具有法治观念③诚实守信,促进社会和谐 ④非己不贪,守住道德底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以和为贵,家庭和睦,生活和美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不仅植根于中国人头脑中,也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这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的核心思想。( )A.重民本 B.守诚信 C.尚和合 D.求大同7.文以载道,诗以传情。中华文明史册上抒写友谊的古诗和成语灿若繁星,如下列选项中的(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管鲍之交B.《夜雨寄北》舐犊情深C.《峨眉山月歌》苏武牧羊D.《次北固山下》程门立雪8.中国愿同世界各国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 )①以文化人②和而不同③中和泰和④文以载道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9.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古同烹),忠厚传家,乃能长久(《钱氏家训》)。树立家风是因为( )①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②家风会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③优良的家风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代代传承,不会改变④优良的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0.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以下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体现该荣辱观念的是(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②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③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④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这些年,湖北省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荆楚楷模、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典型选树工作,选树各类典型近千人。其中,吴天祥、黄旭华、张富清、马旭、张定宇、崔崑、汪勇等2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湖北群星”现象享誉全国。开展此类活动( )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②有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③有利于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④可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重要支撑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2.贺岁片《满江红》从艺术的视角,小人物的演绎,让家国情深的共鸣从影院走向现实。“在如今和平的年代,我们仍要保持精忠报国的决心,当国家需要我们时,我们仍需要英勇地站出来。我们要时刻心系国家,敢于奉献,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七年级学生晓伟在寒假日记中写道。这表明( )A.要弘扬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B.情感只需要表达,不必回应、共鸣C.爱国情感决定着人们对自己理想的选择D.爱国情感是一种短暂而又变化的情绪倾向13.常州武进励志残疾人之家负责人周武杰因患小儿麻痹症,自幼双腿残疾。他从“一加爱心社”志愿者做起,创立残疾人手工作坊,开办励志残疾人之家服务中心,6年安排380多名残疾人就业,实现脱贫110多个家庭和个人。周武杰传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C.助人为乐、手留余香的和乐风范 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14.2024年6月1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徐利民同志“时代楷模”称号,他扎根基层工作30余年,坚持守正创新,练就过硬本领,全身心投入上山文化研究和宣传,用实干笃行担当宣传干部新的文化使命。从“时代楷模”徐利民身上,我们看到了( )①诚信友善的传统美德②勇于担当的优良品质③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④爱国敬业的价值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年仅14岁的全红婵,在2020东京奥运会10米跳台上书写了新的少年传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妈妈治病要花挺多钱的,我就感觉自己也得挣钱,好寄回家给妈妈治病。我不敢跟他们说训练的苦,怕他们担心。”全红婵身上体现了( )①孝老爱亲、自立自强的传统美德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③律己宽人、扬恶抑善的处事原则④不畏挫折、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二、分析说明题16.【发展社区食堂献策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社区食堂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为不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据统计,去年新注册的各类社区食堂就超过了1700家。可北京、西安、沈阳、杭州等地近日出现了多家社区食堂停止经营的情况,有些食堂甚至开业不足两个月就关门。餐费价格与成本难同步,亏损缺口逐渐加大,是社区食堂想要长久运营下去面临的一个难题。社区食堂亏损,其中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来吃饭的老人没有预想的多。有的地方理论供客量为日均12万人,而日均实际服务量只有2.4万人。(1)发展社区食堂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核心理念 这些理念要求我们怎么做 (2)阅读材料,请你想想办法持续办好社区食堂。(一点即可)17.某校开展“见贤思齐,见善则迁”的议题式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子议题一:品读经典之美】文学经典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深入挖掘文学经典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1)请你推荐一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并说明推荐理由。【子议题二:感受诗词之美】有同学搜集了陶渊明的田园诗,下面是诗句摘录。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中华人文精神?谈谈倡导这一理念的意义。【子议题三:传承榜样之美】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以“筑梦中国少年行”为主题,通过生动鲜活的事迹短片、真诚动人的故事讲述、形式多样的舞台呈现,重点推介了7名(组)好少年的事迹,并对其他43名(组)好少年的事迹进行集中发布。(3)请你说说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的意义。18.【主题演讲】小南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以下是他演讲稿中的部分内容。“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传承和弘扬“温良恭俭让”,能使我们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事业更加成功。(1)“中华传统美德是古人给当代中国人丰厚的馈赠。”结合上述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思维支架: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弘扬传统美德】小海是学校“传统美德故事宣讲队”的讲解员,以下是他为宣讲准备的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梁颢抄书” 宋朝人梁颢自幼喜欢读书,可因家境贫寒,只能借别人的书来读。他十分守信,借的书总是按时归还。一次,梁颢没有将借来的书看完,就在寒夜里抄书,叔父发现后想让他去睡觉,并说推迟还书也可以。梁颢说自己已经承诺明日还书,不能因为小困难就失信。第二天梁颢把书按时还给了对方,对方十分感动,表示可以借更多的书给梁颢。(2)请你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内容,帮小海写一份宣讲提纲。思维支架:明确美德主题、点明主旨、说明道理及做法)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A A D C A B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B A C C C1.B【详解】本题考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论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相互协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道法自然”意思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①③符合题意;②:天下大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②与题意不符;④:民为邦本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2.D【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①②③:题干强调袁隆平通过十年艰苦努力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启示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又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人,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做一个有心的人,要向科学家学习,用科技发明来改善人们的生活,①②③符合题意;④:科学精神是每个人应具备的,中学生也需要培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3.A【详解】本题考查弘扬创新精神。①③:材料中,广大工程师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铸造精品工程、“大国重器”。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是通常用以教育人学习要善于归纳总结,写作绘画要善于创新;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句话说明这种美好的景象是历尽苦寒、几经磨砺才形成的,联想起来,人间的万事也是要历尽艰辛才能完成,故①③符合题意;②:意思是指人难免一死,但要对得起历史,这里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故②不符合题意;④:意思是因为有这么多为伟大理想和远方抱负而勇敢牺牲的人,敢去改变旧的日月换新的天地,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4.A【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①②④: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体现了党和政府践行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平正义,体现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题文未涉及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D【详解】本题考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②③④:材料中的蒋大姐发现贵重物品立刻联系社区工作人员的事迹,体现了她是一个遵规守法,具有法治观念,诚实守信,促进社会和谐,非己不贪,守住道德底线的人,②③④正确;①:材料未体现扶危济困,①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C【详解】本题考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题干表述了以和为贵,家庭和睦,是中国的传统美德。A是错误的,题干没有表述重视民生的根本,排除。B是错误的,题干没有阐述讲诚信的内容,排除。C是正确的,尚和合体现的是和气、和谐、和睦的思想。D是错误的,求大同的意思是寻求共同之处,与题干的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7.A【详解】本题考查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诗人李白为自己的朋友王昌龄而作。成语管鲍之交,讲述了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故A符合题意;B:《夜雨寄北》描述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舐犊情深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爱,故B不符合题意;C:《峨眉山月歌》描述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苏武牧羊体现的是不辱使命的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故C不符合题意;D:《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程门立雪体现的是尊师重教,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B【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人文精神。②③:题文中的“求同存异”体现了和而不同,要尊重各国的差异;“和睦相处”体现的是中和泰和,和谐相处,②③符合题意;①④:题文未涉及以文化人、文以载道,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9.C【详解】本题考查家风的重要性。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树立家风,是因为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家风会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优良的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家风可以改变,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0.C【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①④:题干中的“考悌忠信”体现了孝敬父母、关爱他人、诚信做人、立志报效祖国的优秀品质。分析选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孝敬父母;“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体现了立志报效祖国,故①④说法正确;②:体现了宽容待人,故②说法错误;③:选项体现了交友要相知,故③说法错误;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C。11.B【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①②③:题文中湖北省常态化开展典型选树工作,“湖北群星”现象享誉全国,此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开展此类活动不能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重要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2.A【详解】本题考查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A:题干中七年级学生晓伟通过《满江红》获得爱国情感,这启示我们要弘扬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故A符合题意;B:情感需要表达、回应、共鸣,故B说法错误;C:爱国情感影响着人们对自己理想的选择,故C说法错误;D:爱国情感是一种持久而又比较稳定的情感倾向,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3.C【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传统美德。C:题干表述了周武杰多年来帮助多名残疾人就业、致富,这说明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他的行为体现了助人为乐、手留余香的和乐风范,C说法正确;A:题干的主旨是助人为乐,没有体现爱国情怀,排除;BD:材料没有体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品格以及处世准则,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4.C【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②④:题文中,徐利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他爱岗敬业、积极承担责任,因此,从“时代楷模”徐利民身上,我们看到了勇于担当的优良品质,爱国敬业的价值要求,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诚信友善、见利思义,在题文中未涉及,故①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5.C【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面对挫折的态度的知识点。①④:题文中全红婵的言行体现了她身上有孝老爱亲、自立自强的传统美德和不畏挫折、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故①④说法正确;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意思是文学文化承担着继承道统的任务,以文学文化文明来教化百姓,题文中没有体现这一思想,②不符合题意;③:律己宽人、抑恶扬善的处事原则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6.(1)核心理念: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要求:①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②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③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示例:社区食堂应对辖区老年人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发展相对成本低、灵活性强的送餐服务,解决高龄独居以及失能老人"吃饭难”的基础性需求;加强对已建成社区食堂开展全面摸排工作,缺乏运营条件的及时撤并或转型;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引导力度等。【分析】考点考查: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小问: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社区食堂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为不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可链接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第二小问:本题考查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来吃饭的老人没有预想的多→可链接对辖区老年人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发展相对成本低、灵活性强的送餐服务;加强对已建成社区食堂开展全面摸排工作;加强对各地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引导力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7.(1)《史记》。推荐理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风貌,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曾国藩家书》。推荐理由:提供了持家教子的方法,鼓励人们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2)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3)有利于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汲取青春奋进的力量;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等等。【分析】考点考查:中华人文精神的表现和价值。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1)本题要求推荐一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并说明推荐理由,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中华人文精神的表现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链接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本题考查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意义,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热爱科学、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风采→可链接有利于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汲取青春奋进的力量;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8.(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运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有利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示例:梁颢抄书的故事体现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梁颢不因寒冷而失信,坚持兑现诺言,有底线、讲信用,即使遇到困难也会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兑现承诺。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当珍惜自己的信誉,说到做到,做一个守信的人。【分析】考点考查:中华传统美德能力考查:分析和描述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调用中华传统美德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是古人给当代中国人丰厚的馈赠→联系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调用中华传统美德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和做法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梁颢说自己已经承诺明日还书,不能因为小困难就失信,并按时还书→联系体现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做诚信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