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一、单选题下图为世界某岛附近气压分布图,图示时刻该气压中心为一年中最强盛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气压中心的性质为( )A.暖高压 B.热低压 C.冷高压 D.冷低压2.此时,控制图中岛屿的气流的运动方式是( )A.水平方向由东北吹向西南 B.垂直方向辐散下沉C.水平方向由西南吹向东北 D.垂直方向辐合上升3.下列因素中,对图中居民点分布影响最小的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天气因素图书借阅为社会公益事业。传统公共图书馆要求读者必须在规定的开放时间进行图书借阈并到同一借间点归还图书,24小时自助图书馆则可以让读者像在ATM机上存取款一样,在任何时间、任意一台设备上自助申办借书证、查询、借书、还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24小时白助图书馆”位置应A.选择人流量大,通达性强的地区 B.着重考虑新建点附近的居民素质C.与传统图书馆图书保持配套 D.尽可能靠近现有传统图书馆5.“24小时白助图书馆”的设市A.扩大了传统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 B.降低了传统公共图书馆藏书量C.降低了核心区图书馆分布密度 D.将“图书围着读者转”成为现实下左图为浙江某市“1990-2016年建成区面积变化图”,右图为“201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据左图推测,该市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可能导致A.出现严重逆城市化现象 B.居民通勤距离增加C.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D.地表径流下渗增加7.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右图中丁功能分区最有可能的是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绿化带8.该市拟布局一大型物流仓储中心,下列哪地最为合适A.① B.② C.③ D.④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在我国南方某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学活动。他们在一片森林下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粘重(孔隙度低、通透性差),并测得土壤酸性较强。完成下面小题。9.该土壤剖面的最表层应该为( )A.有机层 B.淀积层 C.母质层 D.淋溶层10.土壤的颜色是由土壤的物质组成决定的,决定该剖面呈红色的土壤组成物质是( )A.水分 B.有机质 C.空气 D.矿物质11.针对南方地区土壤酸性较强的特点,当地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是( )A.增施化肥 B.增加水分 C.施用熟石灰 D.提高透气性图1为2020年世界各洲人口分布示意图,图2为2050年世界各洲人口预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欧洲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高 B.人们的生育意愿高C.资源匮乏,人口容量小 D.人口迁出率高13.为了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问题,非洲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延迟退休年龄 B.鼓励移民 C.计划生育 D.完善养老体系北冰洋穿极流发源于波弗特海附近,穿过北冰洋中部,并最终流向冰岛北部海域(如图)。北冰洋穿极流全年存在,其强弱变化与波弗特海海域常年存在的高压和冰岛附近的低压密切相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海冰覆盖明显减少,波弗特海高压明显向西偏移,并导致穿极流流量变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判断穿极流强盛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5.相比较乙海域,甲海域水温特点及成因是( )A.水温较高暖流经过 B.水温较高纬度较低C.水温较低寒流经过 D.水温较低纬度较高16.对穿极流流量变大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冰岛附近低压减弱,驱动风力增强 B.海冰覆盖减少,海水流速加快C.全球变暖,海冰消融增多 D.波弗特海高压西移,穿极流源头西移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松,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西海岸,喜温湿、耐贫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新西兰对该松树进行大规模种植,尤以北岛最为集中,并成为许多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凭借现代遗传育种和集约经营管理,新西兰松成为高产速生树种,新西兰仅用国土面积的6%,超越俄罗斯及美国成为世界针叶林木材出口第一大国,相关林产品如原木、人造板、纸浆等源源不断进入国际市场,松林产业已成为该国支柱性产业之一。下为新西兰北岛示意图。(1)简析新西兰北岛发展该松林产业的优势条件。(2)新西兰人工松林采伐时多采用“小面积间隔采伐”,请分析原因。(3)有人认为新西兰松引种中国前景广阔,试说明理由。18.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材料一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A)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 ,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 。(2)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原因。(3)你对东北地区停止开垦湿地持什么看法?说出你的理由。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丰富的矿产及旅游资源,但开发程度较低,勒拿河干、支流解冻期时广泛使用浮运木筏,很少有桥梁相通。材料二:俄罗斯奥伊米亚康为北半球寒极,是世界最寒冷的永久定居点之一,居民以长寿著称。该地住房为木屋,木桩深埋地下,木桩上面盖房,木屋与地面最少有0.9米的间隔距离(如图所示)。材料三:我国与俄罗斯积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纲之路”。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中俄陆—河联运路线”被提出。该路线自中国大连起,通过铁路运输至俄罗斯雅库茨克,后转勒拿河水路运输到达季克西港,再向西到欧洲各大港。下图为“冰上丝绸之路”与“中俄陆—河联运线路”示意图。(1)解释勒拿河下游“河上很少有桥”的原因。(2)分析奥伊米亚康住房多为木屋且距离地面0.9米高度的原因。(3)与冰上丝绸之路相比,指出中俄陆—河联运线路的优点。参考答案1.D 2.D 3.A4.A 5.D6.B 7.D 8.D9.A 10.D 11.C12.A 13.C14.D 15.D 16.A17.(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适宜松林生长;多丘陵、山地,宜林土地丰富;多港口,海运便利,便于林木产品出口;拥有先进农业技术及管理经验;配套产业完善,木材加工能力强。(2)合理调控松林密度,保障人工松林持续发展;防止大面积采伐引发的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为林下所栖息的动物迁移提供充足的时间(保护生物多样性)。(3)我国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面积广、多丘陵山地,适宜新西兰松生长的区域广大;国内木材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新西兰松高产速生,发展潜力大;该松树耐贫瘠,土地适应性强,适宜在我国土地贫瘠区(如西南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作为先锋树种,改善生态环境。18.(1) 水稻 小麦(2)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等。(3)支持。继续开垦湿地会产生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支持。我国的耕地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多,人地矛盾突出,将湿地适量开垦为耕地,增大耕地面积,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19.(1)地广人稀,运输需求量小;河流封冻期长,冰层厚,便于通行;河流解冻后,水流平稳,有便捷的木筏;气候恶劣,建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地处高纬,生态脆弱,建桥对环境破坏大。(2)多为木屋原因:(多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方便就地取材;木质材料保暖效果较好。距离地面0.9米高度的原因:该地冻土分布广,设置0.9米间隔,可以防止房屋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影响房屋的稳固。(3)优点:运输距离短;速度快;连续性强,受海洋气象灾害和冰山影响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