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生物考前冲刺押题预测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5 朝阳区二模)北京市朝阳区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区为目标,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是( )A.在温榆河公园为野生动植物营建荒野封闭区B.加快骨干河湖水系的循环连通,推进水生态廊道建设C.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以及噪声扰民问题的查处D.在全区各大公园悬挂人工巢箱,栽植本土蜜源类植物2.(2025 四川校级三模)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城市公园类型 植物园 森林公园 湿地公园 山体公园物种数量 41 52 63 38A.植物园为鸟类提供易地保护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鸟类物种多样性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3.(2025 河南模拟)由于城市的发展、农业开荒等,野生生物的生境逐渐斑块化,生态廊道可以为各生境的生物之间相互迁徙提供方便,减少孤岛效应,如图所示。某城市决定利用废弃矿区、垃圾填埋场等建设几条生态廊道,将该市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和河流连接起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生物个体可通过生态廊道在不同斑块之间迁移。A.生态廊道内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B.生态廊道为动物迁徙提供方便,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生态廊道建设有助于提升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生态廊道建设会增加各斑块中同种生物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差异4.(2025 福州模拟)闽江口湿地的红树林是许多鱼虾蟹贝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鸟类营巢繁殖、停歇越冬的场所,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空间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某些鸟类觅食生境和食物种类可能相同,但生态位存在差异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闽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之一5.(2025 南宁模拟)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众多。曾几何时,因人类活动和互花米草入侵,广西山口红树林面积锐减,后来从南亚引入速生乔木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控制了互花米草蔓延,山口红树林逐步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无瓣海桑高大速生,在与互花米草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逐步控制互花米草蔓延B.红树林景色优美,鸟类众多,是观鸟者的圣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调查保护区人工引种的无瓣海桑种群密度的常用传统方法是标记重捕法D.鸟类繁殖季节,雄鸟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求偶炫耀”是行为信息6.(2025 东城区一模)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下做法不适宜的是( )A.在野外郊游时用自己的食物投喂给野生动物B.将工厂旧址改造为城市公园时保留原有树种C.不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开发旅游产业D.禁止游客携带我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出境7.(2025 杭州二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形成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的是( )A.人工授精繁育濒危物种B.设立禁渔期C.实施湿地恢复生态工程D.草原过度放牧8.(2025 驻马店模拟)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差高达1500多米,海拔变化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在该保护区,一些较大的哺乳动物十分难得见到,但工作人员在该保护区内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活动的足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自然保护区分布着不同高度的油松,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研究金钱豹的生态位应研究其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通过就地保护提高生物环境容纳量D.可通过收集整理红外相机数据发现金钱豹活动的足迹9.(2025 顺义区一模)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绿色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绿色转型。下列生产、生活方式与此不符的是( )A.开垦原始森林,增加耕地面积B.电池技术革新,降低能源浪费C.发展光伏发电,开发清洁能源D.智能垃圾回收,减轻环境污染10.(2025 西宁一模)雪豹是青藏高原的顶级捕食者,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地区。根据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及官方发布的信息,截至2024年10月,青海省雪豹数量约为1200只左右。下列措施对恢复雪豹数量最有效的是( )A.分析种间关系,猎捕雪豹的竞争者B.分析雪豹的采食偏好,并投喂适宜的食物C.通过监测技术,加强对雪豹数量的监测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雪豹的栖息地11.(2025 临潼区二模)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陕西省洋县发现的野生朱鹮仅有7只。经过40余年的保护,目前全球朱鹮的数量为11000多只,野生种群数量为6600多只,野化放归种群数量为2100多只,人工养殖2200多只。下列关于朱鹮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主要保护措施,也可建立繁育中心,进行易地保护B.放归前的野化训练是为了提高人工养殖个体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C.洋县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朱鹮的数量逐步增长,种群增长速率不变D.保护朱鹮不仅能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对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有重要作用12.(2025 广东模拟)我国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不惜耗资修建了许多高架桥和涵洞。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 )A.创造新物种形成的条件B.能够提供进化的原材料C.促进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避免人为阻断种群中个体间的基因交流13.(2025 广东模拟)研究人员对城市中两个近自然林(NN1和NN2)和人工香樟林(AF2)空气中细菌浓度的四季变化进行调查,近自然林与人工香樟林的生境比较相似,并以人流量较大的校园作为对照(CK),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校园的细菌丰富度远高于其他生境B.气温高细菌繁殖快,空气中细菌浓度不一定增大C.植被类型是空气中细菌浓度的决定因素D.NN1空气中细菌浓度较低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14.(2025 石嘴山二模)随着生态工程持续推进,六盘山森林公园不仅植被茂盛,还出现了狼、金钱豹大型肉食动物,生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污染会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C.人类活动往往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15.(2025 香坊区校级二模)物种多样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用“物种多样性指数=1﹣多次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物种多样性指数越大物种多样性越高)”来计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种群大小一定不会对物种多样性指数产生影响B.若两个群落的物种数相同,那么两者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一定相同C.森林虫害扩散难易与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高低有关D.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的新品种,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二.解答题(共5小题)16.(2025 正定县校级二模)华木莲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华木莲的种内和种间竞争情况对揭示其濒危机制、制定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在玉京山华木莲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置样地,对其种内和种间竞争进行研究,结果如表所示。龄级 胸径范围/cm 株数/株 种内竞争指数 种间竞争指数 总竞争指数Ⅰ 5<DBH≤10 61 582.94 966.25 1549.19Ⅱ 10<DBH≤15 33 227.24 276.72 503.96Ⅲ 15<DBH≤20 11 65.95 56.19 122.14Ⅳ DBH>20 6 24.60 22.80 47.40注:DBH表示华木莲胸径的大小;竞争指数用于衡量生物间竞争的激烈程度,竞争指数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华木莲属于 。华木莲与毛竹之间的竞争会影响各自的种群数量,若竞争加剧会使华木莲的环境容纳量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是 。(2)华木莲在群落中的 称为它的生态位。若华木莲的生态位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原因是 。(3)据表可知,在Ⅰ龄级中,种间竞争指数远高于种内竞争指数,这可能是因为Ⅰ龄级的华木莲在与其他物种竞争资源时处于 (填“优势”或“劣势”)。随着龄级的增加,华木莲受到的总竞争压力的变化趋势是 。(4)为保护华木莲种群,针对不同径级的个体可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小径级个体,应在群落内人为创造更多林窗、疏林等适生生境,这样做可以为华木莲提供更多的 (答出两点),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对于中、大径级个体,可对群落内的 树种进行适当择伐。17.(2025 河南模拟)“海洋牧场”的建立首先需要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生境,并进行水生生物放流(养),再与所吸引来的生物、人工放养的生物一起形成人工渔场,依靠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场”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的稳定和持续增长。请回答下列问题:(1)产出多以海参、鲍鱼、海胆、梭子蟹等海珍的“海洋牧场”,通常会投放有机碎屑作为饵料,在这些“海洋牧场”中,流经上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如图为某“海洋牧场”能量流动模式图(数据代表能量值,部分数据未标注,单位kJ/m2 a)。该“海洋牧场”的能量流动渠道是 ,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 %(保留两位小数)。(2)某海洋牧场原以海参、鲍鱼、海胆为主要养殖产品,为提高经济利益,又开发了钓石斑鱼等肉食性鱼的休闲旅游项目。休闲旅游项目体现了海洋牧场具有 价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游客钓走肉食性鱼的意义是 。18.(2025 石家庄模拟)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曾一度濒临灭绝。1981年在陕西再次被发现时只有7只,经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野化放归,朱鹮种群不断复壮。回答下列问题:(1)建立人工朱鹮繁育中心的保护措施属于 。2024年日本归还中国16只朱鹮,如果将这些朱鹮野化放归,可提高中国朱鹮的 多样性。(2)研究人员对保护区中400公顷范围内的朱鹮进行调查,发现朱鹮会通过特定的鸣叫声、展示鲜艳的羽毛和特定的舞蹈动作吸引配偶。上述求偶方式包含信息传递中的 信息。研究人员在该范围内捕获46只朱鹮,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区域捕获42只朱鹮(有7只被标记)。该区域朱鹮的种群密度约为 只/公顷。(3)朱鹮主要栖息于湿地环境,以小鱼、蛙类等为食,如图为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朱鹮从小鱼和蛙摄取的碳元素主要通过 (生理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中。若浮游植物中的能量不变,小鱼、蛙的食物比例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朱鹮的能量是原来的 倍。(4)为了更好地保护朱鹮,需要研究朱鹮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就是研究朱鹮的 。食物和天敌属于影响朱鹮种群数量的 因素。朱鹮有时会离开原有巢穴,使“繁殖成功巢”变成“弃巢”。对某地朱鹮的弃巢及繁殖成功巢的位置与部分生境参数平均值关系的研究结果见表。依据表中的信息,推测朱鹮弃巢的原因可能是 。生境参数 弃巢位置 繁殖成功巢位置与道路距离 93米 220米与村庄距离 180米 310米与农田距离 126米 197米19.(2025 齐齐哈尔二模)城市公园不仅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本研究利用样线法(类似样方法),即在调查地点选择多条样线带,调查某城市12个城市公园中8种鸟类的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编号 物种 科 食性 奥型 巢址 公园数量物种1 珠颈斑鸠 鸠鸽科 杂食性 开放巢 灌丛 8物种2 海南鳽 鹭科 食肉 开放巢 树冠 1物种3 仙八色鸫 八色鸫科 食虫 开放巢 地面 1物种4 纯色山鹪莺 扇尾莺科 食虫 开放巢 灌丛 5物种5 红头长尾山雀 长尾山雀科 杂虫 开放巢 树冠 3物种6 鹊鸲 鹟科 食虫 洞巢 树冠 12物种7 麻雀 雀科 杂食性 洞巢 岩壁 12物种8 金翅雀 燕雀科 杂食性 开放巢 灌丛 4(1)由不同鸟类的食性可知,在城市公园生态系统中鸟类至少可处于 个营养级,不同类的食性、巢型、巢址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城市公园中植物种类不同,为鸟类提供的 不同。不同鸟类的巢址不同,体现了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2)采用样线法调查城市公园鸟类的种类、数量和生态位,关键要做到 。(3)城市公国为人类和鸟类生存和活动提供了空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4)生态位宽度反应物种利用资源的情况,物种的生态位越宽,特化程度越弱,更容易形成泛化物种;生态位越窄,特化程度越高,更容易形成特化物种。实验中调查了鸟类在12个城市公园出现的数量,该值一般与生态位宽度呈 (填“正相关”或“负相关”)。由数据可看出,8种鸟类中 更容易形成特化物种。综合上述信息,请你提出保护城市公园鸟类生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 。20.(2024 天津校级模拟)小天鹅是冬候鸟,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小天鹅越冬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该湿地水域面积减少,为探究环境变化对小天鹅的影响,研究者开展了系列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繁殖季节,雄天鹅会把嘴和翅膀靠近雌天鹅,然后发出高亢的叫声,雌天鹅会予以回应,该过程传递的信息类型为 。用样方法调查天鹅卵的密度时,若地块较为狭长,则需用 法。(2)在不同的季节,自然保护区内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属于群落的 。建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对小天鹅等候鸟实施保护的措施属于 。小天鹅的食性特征、种群数量及动态等生态学问题,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小天鹅的这种价值属于 。(3)通过分析小天鹅粪便中的植物残渣,得到小天鹅越冬季的食物组成如图。注:水稻、芡实、莲藕为人工种植的挺水或浮水农作物,苔草等均为野生陆生植物。研究结果表明小天鹅在越冬 期食物种类最多,10年前的调查显示,小天鹅主要取食生长于浅水区的野生沉水植物的芽.对比本次调查结果,推测导致食性改变的主要环境变化是 。(4)候鸟在越冬期需积累足够的能量为迁徙做准备.研究者测算了相关的指标(见下表),根据日均摄入总能量﹣日均排便中的能量﹣X>0,判断小天鹅在鄱阳湖越冬期可以实现能量积累。X代表的指标应包括 (不考虑流向下一营养级)。指标 日均摄入总能量 日均排便中的能量 X能量值(kJ/d) 2489.88 453.06 1764.19(5)近年来,小天鹅等植食性越冬水鸟会前往农田、藕塘觅食,人鸟冲突进一步加剧.为解决这一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多选)。A.在稻田和藕塘周围架设电网,阻止水鸟取食B.加大鄱阳湖生态补水,为湿地植物生长创造条件C.有序推行退田还湖,为湿地生物生存留下充足空间D.科学管理苔草,合理刈割,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高考生物考前冲刺押题预测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5 朝阳区二模)北京市朝阳区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区为目标,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是( )A.在温榆河公园为野生动植物营建荒野封闭区B.加快骨干河湖水系的循环连通,推进水生态廊道建设C.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以及噪声扰民问题的查处D.在全区各大公园悬挂人工巢箱,栽植本土蜜源类植物【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解答】解:A、在温榆河公园为野生动植物营建荒野封闭区,属于就地保护,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错误;B、加快骨干河湖水系的循环连通,推进水生态廊道建设,改善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错误;C、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以及噪声扰民问题的查处,主要是为了减少噪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无关,C正确;D、在全区各大公园悬挂人工巢箱,栽植本土蜜源类植物,为鸟类等生物提供栖息和食物来源,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2.(2025 四川校级三模)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城市公园类型 植物园 森林公园 湿地公园 山体公园物种数量 41 52 63 38A.植物园为鸟类提供易地保护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鸟类物种多样性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分析】动物的分布受食物和栖息环境的影响,题示四种城市公园类型,各不相同,故鸟类的多样性也有差异。【解答】解:A、植物园为鸟类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其中的鸟类不是易地保护迁来的,A错误;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B正确;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了理想的食物和隐蔽的栖息场所,因此鸟类种类最多,C正确;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的能力。3.(2025 河南模拟)由于城市的发展、农业开荒等,野生生物的生境逐渐斑块化,生态廊道可以为各生境的生物之间相互迁徙提供方便,减少孤岛效应,如图所示。某城市决定利用废弃矿区、垃圾填埋场等建设几条生态廊道,将该市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和河流连接起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生物个体可通过生态廊道在不同斑块之间迁移。A.生态廊道内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B.生态廊道为动物迁徙提供方便,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生态廊道建设有助于提升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生态廊道建设会增加各斑块中同种生物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差异【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解答】解:A、垃圾填埋场中原存在一些生物,故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B、生态廊道为动物迁徙提供方便,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C、生态廊道的建设相当于把各物种丰富度小的小生态系统整合成了物种丰富度更大的生态系统,有助于提升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D、生态廊道建设有利于各斑块中同种生物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会减少它们的基因库差异,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025 福州模拟)闽江口湿地的红树林是许多鱼虾蟹贝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鸟类营巢繁殖、停歇越冬的场所,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空间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某些鸟类觅食生境和食物种类可能相同,但生态位存在差异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闽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之一【分析】生物多样性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直接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例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等;(2)间接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3)潜在价值,指还没发现的对人类或生态系统有何种作用的价值。【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空间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B、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B正确;C、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某些鸟类觅食生境和食物种类可能相同,但生态位存在差异,C正确;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是保护闽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之一,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作答。5.(2025 南宁模拟)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众多。曾几何时,因人类活动和互花米草入侵,广西山口红树林面积锐减,后来从南亚引入速生乔木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控制了互花米草蔓延,山口红树林逐步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无瓣海桑高大速生,在与互花米草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逐步控制互花米草蔓延B.红树林景色优美,鸟类众多,是观鸟者的圣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调查保护区人工引种的无瓣海桑种群密度的常用传统方法是标记重捕法D.鸟类繁殖季节,雄鸟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求偶炫耀”是行为信息【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即生态功能,如森林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因素)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解答】解:A、无瓣海桑高大速生,在与互花米草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可逐步控制互花米草蔓延,A正确;B、红树林景色优美,鸟类众多,是观鸟者的圣地,能直接为人类带来观赏等益处,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C、无瓣海桑是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传统方法是样方法,而非标记重捕法,C错误;D、鸟类繁殖季节,雄鸟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这是通过动物的行为来传递信息,属于行为信息,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价值、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以及生态系统信息类型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6.(2025 东城区一模)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下做法不适宜的是( )A.在野外郊游时用自己的食物投喂给野生动物B.将工厂旧址改造为城市公园时保留原有树种C.不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开发旅游产业D.禁止游客携带我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出境【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解答】解:A、野外将食物投喂给野生动物,人类食物可能不适合其生理需求,还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存习性,甚至引发疾病传播破坏生物多样性,该做法不适宜,A错误;B、改造工厂旧址时保留原有树种,保护了原有的生态物种,利于生物多样性,该做法适宜,B正确;C、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生态敏感,不开发旅游可减少人类活动干扰,保护生态,该做法适宜,C正确;D、禁止游客携带我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出境,能防止非法贸易,保护濒危物种,该做法适宜,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作答。7.(2025 杭州二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形成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的是( )A.人工授精繁育濒危物种B.设立禁渔期C.实施湿地恢复生态工程D.草原过度放牧【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解答】解:A、人工授精繁育濒危物种,能增加濒危物种的数量,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B、设立禁渔期,可让鱼类等水生生物有足够的繁殖和生长时间,保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C、实施湿地恢复生态工程,能改善湿地生态系统,为众多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D、草原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导致植被减少、生物种类和数量下降,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8.(2025 驻马店模拟)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差高达1500多米,海拔变化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在该保护区,一些较大的哺乳动物十分难得见到,但工作人员在该保护区内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活动的足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自然保护区分布着不同高度的油松,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研究金钱豹的生态位应研究其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通过就地保护提高生物环境容纳量D.可通过收集整理红外相机数据发现金钱豹活动的足迹【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解答】解:A、不同高度的油松是同一种植物,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B、研究金钱豹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其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B正确;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改善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生物的环境容纳量,C正确;D、金钱豹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一靠近红外相机,就会触发相机自动拍摄照片或视频,从而发现金钱豹活动的足迹,即可通过收集整理红外相机数据发现金钱豹活动的足迹,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生态位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9.(2025 顺义区一模)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绿色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绿色转型。下列生产、生活方式与此不符的是( )A.开垦原始森林,增加耕地面积B.电池技术革新,降低能源浪费C.发展光伏发电,开发清洁能源D.智能垃圾回收,减轻环境污染【分析】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能,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解答】解:A、开垦原始森林,增加耕地面积未涉及绿色生产力,A符合题意;B、电池技术革新,降低能源浪费,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符合绿色转型理念,B不符合题意;C、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可以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碳排放,C不符合题意;D、通过科技创新来智能垃圾回收可减少人类对资源的浪费,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绿色转型,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工程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应用的能力。10.(2025 西宁一模)雪豹是青藏高原的顶级捕食者,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地区。根据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及官方发布的信息,截至2024年10月,青海省雪豹数量约为1200只左右。下列措施对恢复雪豹数量最有效的是( )A.分析种间关系,猎捕雪豹的竞争者B.分析雪豹的采食偏好,并投喂适宜的食物C.通过监测技术,加强对雪豹数量的监测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雪豹的栖息地【分析】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种间竞争(你死我活):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5)原始合作(互惠):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例如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壳螺上。【解答】解:A、猎捕雪豹竞争者可能破坏生态平衡,无法直接有效增加雪豹数量,A错误;B、投喂食物会改变雪豹捕食习性,还可能带来疾病等问题,不是有效措施,B错误;C、加强监测仅能掌握数量动态,不能直接增加数量,C错误;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栖息地,提供生存空间、资源,减少干扰,是恢复数量最有效措施,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不同保护手段效果的理解和判断能力。11.(2025 临潼区二模)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陕西省洋县发现的野生朱鹮仅有7只。经过40余年的保护,目前全球朱鹮的数量为11000多只,野生种群数量为6600多只,野化放归种群数量为2100多只,人工养殖2200多只。下列关于朱鹮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主要保护措施,也可建立繁育中心,进行易地保护B.放归前的野化训练是为了提高人工养殖个体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C.洋县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朱鹮的数量逐步增长,种群增长速率不变D.保护朱鹮不仅能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对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有重要作用【分析】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解答】解:A、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所以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主要保护措施,也可建立繁育中心,进行易地保护,A正确;B、放归前的野化训练是为了提高人工养殖个体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它们能够在野外更好地生存和繁衍,B正确;C、洋县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朱鹮的数量逐步增长,呈S形增长,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并非不变,C错误;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朱鹮这一物种,不仅能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朱鹮携带的基因以及朱鹮所处的生态系统都能得到保护,对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围绕朱鹮保护展开,综合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种群数量增长等高中生物知识。试题以朱鹮保护的实际情况为背景,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保护案例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综合性,能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要准确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明确保护物种对整体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12.(2025 广东模拟)我国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不惜耗资修建了许多高架桥和涵洞。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 )A.创造新物种形成的条件B.能够提供进化的原材料C.促进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避免人为阻断种群中个体间的基因交流【分析】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原材料;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地理隔离阻止种群间基因的交流,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导致基因不能进行交流,从而产生生殖隔离;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导致种群基因濒率的改变。【解答】解:A、修建高架桥和涵洞有利于动物的迁徙、觅食和种内基因交流,没有为新物种形成创造条件,A错误;B、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原材料,修建高架桥和涵洞未提供可遗传变异,B错误;C、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是自然选择,C错误;D、修建高架桥和涵洞,为野生动物迁徙等活动提供通道,有利于动物的迁徙、觅食和种内基因交流,避免人为阻断种群中个体间的基因交流,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应用的能力。13.(2025 广东模拟)研究人员对城市中两个近自然林(NN1和NN2)和人工香樟林(AF2)空气中细菌浓度的四季变化进行调查,近自然林与人工香樟林的生境比较相似,并以人流量较大的校园作为对照(CK),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校园的细菌丰富度远高于其他生境B.气温高细菌繁殖快,空气中细菌浓度不一定增大C.植被类型是空气中细菌浓度的决定因素D.NN1空气中细菌浓度较低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分析】生物多样性价值:直接价值:生物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间接价值:生物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潜在使用价值是指潜藏的、一旦条件成熟就可能发挥出来的价值。【解答】解:A、柱状图展示的是细菌浓度;细菌丰富度是指细菌种类的多少,图中并没有相关信息表明校园的细菌丰富度远高于其他生境,A错误;B、从图中可知,夏季气温较高,但近自然林(NN1、NN2)和人工香樟林(AF2)空气中细菌浓度并没有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低于其他季节。这说明虽然气温高可能有利于细菌繁殖,但空气中细菌浓度不一定增大,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B正确;C、植被类型可能影响空气中细菌浓度,但图中信息表明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比如人流量等(校园CK人流量大),不能说植被类型是决定因素,C错误;D、NN1空气中细菌浓度较低,这体现的是森林对空气环境的净化等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应用的能力。14.(2025 石嘴山二模)随着生态工程持续推进,六盘山森林公园不仅植被茂盛,还出现了狼、金钱豹大型肉食动物,生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污染会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C.人类活动往往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观赏旅游、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潜在价值为目前人们尚不清楚的价值。【解答】解:A、环境污染可能会导致生物死亡,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A正确;B、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B错误;C、人类活动可对野生物种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或者碎片化,C正确;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15.(2025 香坊区校级二模)物种多样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用“物种多样性指数=1﹣多次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物种多样性指数越大物种多样性越高)”来计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种群大小一定不会对物种多样性指数产生影响B.若两个群落的物种数相同,那么两者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一定相同C.森林虫害扩散难易与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高低有关D.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的新品种,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即生态功能,如森林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因素)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解答】解:A、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公式可知,若存在占比较大的种群时,即各物种个体数分配不均匀,物种多样性指数会变小,故不同物种的种群大小可能对物种多样性指数产生影响,A错误;B、若两个群落的物种数相同,但两个群落物种个体数分配不均匀,则两者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不一定相同,B错误;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森林虫害就越难以扩散,反之森林虫害则越容易扩散,C正确;D、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会增加基因的种类,有利于增加遗传多样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5小题)16.(2025 正定县校级二模)华木莲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华木莲的种内和种间竞争情况对揭示其濒危机制、制定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在玉京山华木莲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置样地,对其种内和种间竞争进行研究,结果如表所示。龄级 胸径范围/cm 株数/株 种内竞争指数 种间竞争指数 总竞争指数Ⅰ 5<DBH≤10 61 582.94 966.25 1549.19Ⅱ 10<DBH≤15 33 227.24 276.72 503.96Ⅲ 15<DBH≤20 11 65.95 56.19 122.14Ⅳ DBH>20 6 24.60 22.80 47.40注:DBH表示华木莲胸径的大小;竞争指数用于衡量生物间竞争的激烈程度,竞争指数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华木莲属于 生产者 。华木莲与毛竹之间的竞争会影响各自的种群数量,若竞争加剧会使华木莲的环境容纳量 降低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是 竞争加剧会导致华木莲获取的资源减少,生存空间受限,环境容纳量下降 。(2)华木莲在群落中的 地位或作用 称为它的生态位。若华木莲的生态位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原因是 生态位变化可能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条件,从而改变群落结构 。(3)据表可知,在Ⅰ龄级中,种间竞争指数远高于种内竞争指数,这可能是因为Ⅰ龄级的华木莲在与其他物种竞争资源时处于 劣势 (填“优势”或“劣势”)。随着龄级的增加,华木莲受到的总竞争压力的变化趋势是 逐渐减小 。(4)为保护华木莲种群,针对不同径级的个体可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小径级个体,应在群落内人为创造更多林窗、疏林等适生生境,这样做可以为华木莲提供更多的 光照、空间(或水分、养分等) (答出两点),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对于中、大径级个体,可对群落内的 竞争性强的(或与华木莲生态位重叠的) 树种进行适当择伐。【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解答】解:(1)华木莲是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竞争加剧会争夺有限的资源(如光照、水分、养分等),导致华木莲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减少,环境容纳量(K值)降低;(2)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其资源利用方式、空间分布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生态位的变化会影响物种间的竞争、共生等关系,可能导致某些物种数量增加或减少,从而改变群落的物种组成。(3)Ⅰ龄级的华木莲(胸径5﹣10cm)种间竞争指数(966.25)远高于种内竞争指数(582.94),说明它在与其他物种竞争时处于劣势,可能因体型较小、竞争力较弱而受到更强的种间竞争压力;由表可知,随着龄级增加(Ⅰ→Ⅳ),总竞争指数从1549.19降至47.40,说明华木莲受到的竞争压力随个体生长逐渐减小。(4)小径级个体竞争力弱,创造林窗和疏林可增加光照、空间和养分供应,促进其生长;对中、大径级个体,需减少竞争压力,因此可择伐与其竞争资源的树种(如生长快、侵占性强的物种)。故答案为:(1)生产者 降低 竞争加剧会导致华木莲获取的资源减少,生存空间受限,环境容纳量下降(2)地位或作用 生态位变化可能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条件,从而改变群落结构(3)劣势 逐渐减小(4)光照、空间(或水分、养分等) 竞争性强的(或与华木莲生态位重叠的)【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要求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17.(2025 河南模拟)“海洋牧场”的建立首先需要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生境,并进行水生生物放流(养),再与所吸引来的生物、人工放养的生物一起形成人工渔场,依靠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场”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的稳定和持续增长。请回答下列问题:(1)产出多以海参、鲍鱼、海胆、梭子蟹等海珍的“海洋牧场”,通常会投放有机碎屑作为饵料,在这些“海洋牧场”中,流经上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如图为某“海洋牧场”能量流动模式图(数据代表能量值,部分数据未标注,单位kJ/m2 a)。该“海洋牧场”的能量流动渠道是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 10.76 %(保留两位小数)。(2)某海洋牧场原以海参、鲍鱼、海胆为主要养殖产品,为提高经济利益,又开发了钓石斑鱼等肉食性鱼的休闲旅游项目。休闲旅游项目体现了海洋牧场具有 直接 价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游客钓走肉食性鱼的意义是 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以及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此外,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生物多样性还具有许多目前人们尚不太清楚的潜在价值。【解答】解:(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但同时饵料中的有机物也含有能量。因此在这些“海洋牧场”中,流经上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据图分析,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620+5670=8290kJ/m2 a,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78+385+129=892kJ/m2 a,所以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892÷8290×100%≈10.76%。(2)休闲旅游项目体现了“海洋牧场”具有直接价值。游客钓走肉食性鱼,缩短了食物链,使更多的能量流向了海参、鲍鱼、海胆等生物,所以其意义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故答案为:(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 10.76(2)直接 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评】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8.(2025 石家庄模拟)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曾一度濒临灭绝。1981年在陕西再次被发现时只有7只,经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野化放归,朱鹮种群不断复壮。回答下列问题:(1)建立人工朱鹮繁育中心的保护措施属于 易地保护 。2024年日本归还中国16只朱鹮,如果将这些朱鹮野化放归,可提高中国朱鹮的 遗传 多样性。(2)研究人员对保护区中400公顷范围内的朱鹮进行调查,发现朱鹮会通过特定的鸣叫声、展示鲜艳的羽毛和特定的舞蹈动作吸引配偶。上述求偶方式包含信息传递中的 物理、行为 信息。研究人员在该范围内捕获46只朱鹮,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区域捕获42只朱鹮(有7只被标记)。该区域朱鹮的种群密度约为 0.69 只/公顷。(3)朱鹮主要栖息于湿地环境,以小鱼、蛙类等为食,如图为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朱鹮从小鱼和蛙摄取的碳元素主要通过 呼吸作用 (生理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中。若浮游植物中的能量不变,小鱼、蛙的食物比例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朱鹮的能量是原来的 1.375 倍。(4)为了更好地保护朱鹮,需要研究朱鹮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就是研究朱鹮的 生态位 。食物和天敌属于影响朱鹮种群数量的 密度制约 因素。朱鹮有时会离开原有巢穴,使“繁殖成功巢”变成“弃巢”。对某地朱鹮的弃巢及繁殖成功巢的位置与部分生境参数平均值关系的研究结果见表。依据表中的信息,推测朱鹮弃巢的原因可能是 栖息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生境参数 弃巢位置 繁殖成功巢位置与道路距离 93米 220米与村庄距离 180米 310米与农田距离 126米 197米【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解答】解:(1)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的保护,建立人工朱鹮繁育中心属于将朱鹮从其原栖息地迁出进行保护,该保护措施属于易地保护。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基因组成,日本归还的朱鹮野化放归后,增加了中国朱鹮种群的基因种类,可提高中国朱鹮的遗传多样性。(2)朱鹮特定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展示鲜艳的羽毛和特定的舞蹈动作属于行为信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传递信息)。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为:种群数量(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 = 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中有标记的个体数。设该区域朱鹮种群数量为 N,则N÷46 = 42÷7,解得N=276只。已知调查范围是400公顷,所以种群密度=276÷400=0.69只/公顷。(3)生物摄取的碳元素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所以朱鹮从小鱼和蛙摄取的碳元素主要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设小鱼、蛙的食物调整前朱鹮获得的能量为x,调整后朱鹮获得的能量为y。调整前,小鱼、蛙从浮游植物获取的能量占比为,从浮游动物获取的能量占比为。假设浮游植物固定的能量为a,那么传递给小鱼、蛙的能量为a×10%a×10%×10%,传递给朱鹮的能量 x=(a×10%a×10%×10%)×10%。调整后,小鱼、蛙从浮游植物获取的能量占比为,从浮游动物获取的能量占比为,传递给小鱼、蛙的能量为 a×10%a×10%×10%,传递给朱鹮的能量y =(a×10%a×10%×10%)×10%。计算 y/x = (a×10%a×10%×10%)×10%÷[(a×10%a×10%×10%)×10%]= 1.375,即该生态系统传递给朱鹮的能量是原来的1.375倍。(4)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所以研究朱鹮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就是研究朱鹮的生态位。食物和天敌等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关,属于密度制约因素。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弃巢位置与道路、村庄、农田的距离都比繁殖成功巢位置近,道路、村庄、农田都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所以推测朱鹮弃巢的原因可能是栖息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故答案为:(1)易地保护 遗传(2)物理、行为 0.69(3)呼吸作用 1.375(4)生态位 密度制约 栖息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19.(2025 齐齐哈尔二模)城市公园不仅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本研究利用样线法(类似样方法),即在调查地点选择多条样线带,调查某城市12个城市公园中8种鸟类的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编号 物种 科 食性 奥型 巢址 公园数量物种1 珠颈斑鸠 鸠鸽科 杂食性 开放巢 灌丛 8物种2 海南鳽 鹭科 食肉 开放巢 树冠 1物种3 仙八色鸫 八色鸫科 食虫 开放巢 地面 1物种4 纯色山鹪莺 扇尾莺科 食虫 开放巢 灌丛 5物种5 红头长尾山雀 长尾山雀科 杂虫 开放巢 树冠 3物种6 鹊鸲 鹟科 食虫 洞巢 树冠 12物种7 麻雀 雀科 杂食性 洞巢 岩壁 12物种8 金翅雀 燕雀科 杂食性 开放巢 灌丛 4(1)由不同鸟类的食性可知,在城市公园生态系统中鸟类至少可处于 2 个营养级,不同类的食性、巢型、巢址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城市公园中植物种类不同,为鸟类提供的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不同。不同鸟类的巢址不同,体现了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 垂直分层分布 的特点。(2)采用样线法调查城市公园鸟类的种类、数量和生态位,关键要做到 随机取样 。(3)城市公国为人类和鸟类生存和活动提供了空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直接和间接 价值。(4)生态位宽度反应物种利用资源的情况,物种的生态位越宽,特化程度越弱,更容易形成泛化物种;生态位越窄,特化程度越高,更容易形成特化物种。实验中调查了鸟类在12个城市公园出现的数量,该值一般与生态位宽度呈 正相关 (填“正相关”或“负相关”)。由数据可看出,8种鸟类中 物种2和物种3(或海南鸭和仙八色鸫) 更容易形成特化物种。综合上述信息,请你提出保护城市公园鸟类生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 优先保护特化物种的栖息地;或增加城市公园的多样性,满足不同鸟类的生存要求 。【分析】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解答】解:(1)城市公园生态系统中不同鸟类的食性有杂食性、食肉、食虫,食用植物性食物时作为第二营养级,食用动物性食物时作为第三营养级及之后的各营养级,故鸟类至少处于2个营养级。植物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不同鸟类的巢址不同,体现了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分布的特点。(2)样线法调查城市公园鸟类,类似于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要做到随机取样。(3)城市公园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为鸟类生存和活动提供空间,体现了间接价值。(4)生态位宽度用来反应物种利用资源的情况,依据表格信息可知,鸟类在12个城市公园出现的数量越多,生态位宽度越大,故与生态位宽度呈正相关。生态位越窄,特化程度越高,更容易形成特化物种,所以物种2和物种3的出现的数量最少,生态位最窄,最容易形成特化物种。对于城市公园鸟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应优先保护特化物种的栖息地,并且增加城市公园的多样性,满足不同鸟类的生存要求。故答案为:(1)2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垂直分层分布(2)随机取样(3)直接和间接(4)正相关 物种2和物种3(或海南鸭和仙八色鸫) 优先保护特化物种的栖息地;或增加城市公园的多样性,满足不同鸟类的生存要求【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群落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应用的能力。20.(2024 天津校级模拟)小天鹅是冬候鸟,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小天鹅越冬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该湿地水域面积减少,为探究环境变化对小天鹅的影响,研究者开展了系列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繁殖季节,雄天鹅会把嘴和翅膀靠近雌天鹅,然后发出高亢的叫声,雌天鹅会予以回应,该过程传递的信息类型为 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用样方法调查天鹅卵的密度时,若地块较为狭长,则需用 等距取样 法。(2)在不同的季节,自然保护区内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属于群落的 季节性 。建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对小天鹅等候鸟实施保护的措施属于 就地保护 。小天鹅的食性特征、种群数量及动态等生态学问题,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小天鹅的这种价值属于 直接价值 。(3)通过分析小天鹅粪便中的植物残渣,得到小天鹅越冬季的食物组成如图。注:水稻、芡实、莲藕为人工种植的挺水或浮水农作物,苔草等均为野生陆生植物。研究结果表明小天鹅在越冬 中 期食物种类最多,10年前的调查显示,小天鹅主要取食生长于浅水区的野生沉水植物的芽.对比本次调查结果,推测导致食性改变的主要环境变化是 水域面积减小,沉水植物减少 。(4)候鸟在越冬期需积累足够的能量为迁徙做准备.研究者测算了相关的指标(见下表),根据日均摄入总能量﹣日均排便中的能量﹣X>0,判断小天鹅在鄱阳湖越冬期可以实现能量积累。X代表的指标应包括 日均呼吸消耗的能量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不考虑流向下一营养级)。指标 日均摄入总能量 日均排便中的能量 X能量值(kJ/d) 2489.88 453.06 1764.19(5)近年来,小天鹅等植食性越冬水鸟会前往农田、藕塘觅食,人鸟冲突进一步加剧.为解决这一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BCD (多选)。A.在稻田和藕塘周围架设电网,阻止水鸟取食B.加大鄱阳湖生态补水,为湿地植物生长创造条件C.有序推行退田还湖,为湿地生物生存留下充足空间D.科学管理苔草,合理刈割,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分析】生物摄入的能量一部分被同化,另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被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另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出;被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的能量一部分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另一部分以被下一营养级摄入。【解答】解:(1)雄天鹅会把嘴和翅膀靠近雌天鹅为行为信息,发出高亢的叫声为物理信息。用样方法调查天鹅卵的密度时,若地块较为狭长,则需用等距取样法。(2)在不同的季节,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属于群落的季节性。建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对小天鹅等候鸟实施保护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科研究属于直接价值。(3)由图可以看出,小天鹅在越冬中期食物种类最多,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气温较低,苔草和芡实大量减少,为满足能量需求,小天鹅需选择更多种类植物为食,满足自身的需求。10年前的调查显示,小天鹅主要取食生长于浅水区的野生沉水植物的芽。对比本次调查结果,推测导致小天鹅食性改变的主要环境变化是水域面积减小,沉水植物减少(挺水、浮水植物增多,沉水植物减少),小天鹅食性的改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4)生物摄入的能量一部分被同化,另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被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另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出;被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的能量一部分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另一部分以被下一营养级摄入,所以根据日均摄入总能量—日均排便中的能量﹣X>0,判断小天鹅在鄱阳湖越冬期可以实现能量积累。X代表的指标应包括日均呼吸消耗的能量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5)A、在稻田和藕塘周围架设电网,阻止水鸟取食,这种做法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错误;B、加大鄱阳湖生态补水,为湿地植物生长创造条件,可以增加野生植物的量,缓解人鸟冲突,B正确;C、有序推行退田还湖,为湿地生物生存留下充足空间,有利于保护小天鹅等鸟类的栖息地,缓解人鸟冲突,C正确;D、科学管理苔草,合理刈割,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也可以缓解人鸟冲突,D正确。故选:BCD。故答案为:(1)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等距取样(2)季节性 就地保护 直接价值(3)中 水域面积减小,沉水植物减少(4)日均呼吸消耗的能量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5)BCD【点评】本题考查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作答。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