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 向 30%双氧水中加人等体积的饱和 NaOH溶液,混 台均匀后通人氯气,产生 氧气和红光。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下列 化学用语错误的 是()。A.NaOH的 电子式为Na10化 学 B.H O 的结构式为 H-O-O-HC.“O的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D.生成氧气的反应为 H;O +Cl:—2HCl+O :注 意事项 5. 相 同质量的某谷物麦片经消 解 ,所蒸 馏 出的复用50.00 mL 0. 6000 mol · L ‘过 量盐 酸吸1.答 题前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 收,再用 0.1000 mol·L ! NaOH溶液返滴定,记 录至终点时消耗 NaOH溶液体积 ,四次2.答 选择题时,必须 使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 平行测定结果为 7.80 mL、7.47 mL,7.88 mL,7.85 mL。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 A.使 用量简量取盐酸溶液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B.可选择甲基红(变色pH 4. 4~6.2)为指示剂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 考 试结束后 ,只将答题卡交回。 C.用 1.000 mo!· L-' NaOH 溶液滴定的相对 误差更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B-11 N-14 O-16 Cl-35.5 Fe-56 D.平均消耗NaOH溶液体积为7. 75 ml .6. 聚维酮碘结构简式见下图,它可将蛋白质中的 N-H 键转变为 N-1键 ,将巯基-S--H转变为二硫键—S-S-,因此聚维酮 碘常用于杀灭细 菌、真菌等病原体,在 外科消毒 中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小 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 ,共 42分 ) 泛使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 人类衣食住行 与化学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玉米发酵产生的乙醇作汽车燃料不会增加碳排放 可通过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B.棉 花中纤维素的链节与合成纤维的链节组成相同C.味精可用淀粉为原料生产,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单钠盐 B.杀 菌时 N-H键转变为 N-1键 破坏了蛋白质结构D.蔗 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相同质量的两种单糖 C.蛋 白质中-S-H转变为-S-S-属于还原反应2. 下 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D.蛋白质中 N-H键与 O=C形成氢键使肽链盘绕或折叠()。A.可用加热法除去NaCl固体中的NH Cl 7. 现 有含等量 CaCO 、SrCO 、BaCO,的混合固体 ,按下 列流程将 Ca 、Sr”、Ba ”逐一分B. 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离。在 实验条件下有关物质的溶度积K。(25℃)见下表。 下 列 说法错误的是()。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边引流边搅拌 混 合 围体D.用 K [Fe(CN)。]溶液检验Fe 稀醋酸溶解加入适 量 CO} CrO SOf- C O+ 5 93. 研究表明常温下 NO 与水反应复杂,主要反应先后为①2NO +H O— HNO +HNO K,CrO,溶液 Ca 2.5×10-° 7.1×10-' 4.9×10- 2.5×10-+ 5和② 3HNO —HNO -2NO+-H O。假设N、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的值。 下 列说法错 sr 1.6×10~° 4.0×10~ 3.4×10-” 1.6×10-’沉 淀甲 溶液 甲误的 是 Ba ° × - 0()。 加入 适量 ~ 5.1×10 2.0 10 1.1×10~ 1.6×10-”A.常温下NO 为红棕色气体 (NH),SO,溶波B.NO; 中N原子采取sp 杂化 况淀乙 溶液乙C.3 mol NO:发生①时转移电子数为2N A.沉淀甲为BaCrO B.醋酸过量不利于生成沉淀甲D.② 中 HNO,既 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溶液乙的焰色试验为无色 D.也可用(NH ) C O,来分离Ca *、Sr化学试题 第1 页(共8页) 化学试题 第 2页 (共 8页)8.微生物膜电池可处理含对氯苯酚和乙敢钠的废水.其工作原理如囹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 amig和 C e nid两 种小分子按 1: 1 可 形成如图所 示的超分子。 下 列 说法错误的是()。()。-×-ClH -OH CH,coocl和 -0H有 Hco;A权 质 子 交接 膜 B极 嫩 生 物 膜A. 电池 A 极电势低 于 B极B. 电 池 B极 为微生物催 化的阴极C. 理 论上每生成 1 mol 苯酚 ,溶 液中有 1 mol H* 经 过 交换 膜D.CH COO~在 B 电极被氧化为 HCO7 A.两种小分子中碳 原子 的化 合价不相同 B. Melamine 分 子易溶 于 水9. M、X、Y、Z为 质子数依次增大的 四种短周期主族 元素 ,质 子 数 之和 为 22。 它 们组成 的一种 C.Cyanuric acid分 子 可发 生水解反应 D. 上 述 变 化 体现 了超 分 子的 自 组 装 特 征有机阴离子与 G·· 形成的配合物结构如右图。 基 态 G 原 子的 3d 轨 道 上有 3 个 未成 对电 12. 制备 PH 并 探 究其性质 的装 置 如 图 。 已 知 PH, 易 被 空气 氧 化 ,Cu P 为 灰 黄 色 难 溶 物 。子 ,价 电子的空 间运 动 状态 有 6种 。 下 列 说 法正 确 的 是()。A.G 下列 的 是~ 离 为 Co`说 法子 离 子 正 确 ()。” -地和 食 盐 水B.第 电离 能 :X < Z< Y A.使 ①中生成 PH 时 ,要 先 滴加饱 和食盐水一 N 接 酒 精 灯C. 键 能:X-M >Z-M B.通入N 只是 为了将 PH, 气 体 驱赶至试管中C.若 ②中有灰黄色难溶物生成,说明PH, 具有氧化性 Mg P CuSO AgNO , 溶 波 溶 液D.Z-M键 的极性 D.若③中有 NO产 生 ,可推 测反应中 PH, 被 氧化 ① ② ③10. 晶态和非晶态 TiO: 固体表面均可以吸附 CO ,最 终将 CO: 催 化还原 为 CH , 在密闭容 13. 室温下 ,甘复酸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型体,以下图中G*、G=、C 和 G 表 示。 G”逐 级电 离 出 H器中,CO 吸附量与时间、催化剂种类及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 列说 法正确的是()。③非晶 态催 化 剂 2 g 一 级 电 高同 时产生工 心 和心 ,对 应平 街意数百 9.00 电离时G*和 C° 均 可继续产生 G- ,对 应平衡 常数 K 。 下 列 说 法错误的是()。1×/量 5.0 ② 非晶态催 化 剂 1 g附吸,o 3.0C 1.5 ① 晶 态催 化 剂 1 g07 10 时间/mnA.其 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催化剂质量,反应速率不变B. 晶 态 TiO 的催 化性能优于非晶态 TiO A.K =K.+K , B.K =5.0× 10 mol · L-`C.温 度升 高有利于 TiO 固体表面吸附 CO D.K 的数 量级为 10-10D. 0~ 10 min 内③ 中 CO 的平均吸附速率 v=6. 0×10-’ mol · min ' 随 pH增 大 而增大化学试题 第 3 页 (共 8页 ) 化学试题 第 4 页 (共8页 )14.纤锌矿型BN晶胞如右图所示(略去了所有与3、4号 等同的原子),晶胞参数a pm=b pm (4)实验 Ⅱ中 操作 c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操作 c≠ c pmva=B=90°,γ=60”。 1号 N原 子的分数坐标为(1/3, 1/3, 1/8),2号 B原 子的分 需保留 (填“上层”或“下层”)液体。数坐标为(1/3, 1/3, 1/2)。 假 设N 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5)进一步提纯二茂铁粗品除了采用重结晶法外,还可采用( ) (6)二茂铁的产率为 (用含 m、n的 式子表示) 。A.一个晶胞中有 2个 B原子和2个 N原子 16. (15分 )B.B原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N原子有2个 1962年 ,Classen首次由稀有气体氙 Xe与 F 直 接作用 ,在加热的恒压容器中成功制得C.3号 N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 0, 5/8) XeF 。 已知 Xe与 F 发 生反应①②③,可得三种氟化物XeF 、XeF 、XeFe。D.该晶体白 ①Xee(g)+F (g)—XeF e(g g) △H = -107 kJ·mol- ② X F ( )+F (g)—X F (g) △H =-99 kJ·mol-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小 题,共 58分 。 ) ③ XeF (g)+F ( g)—XeF (g) △ H 15.(15分) 其它条件不变时,三种氟化物平衡分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温 度T时 ,三种氟化二茂铁[Fe(C H):]是人类最先发现的“三明治”型有机金属化合物,可用于燃料抗爆、消 物的物质的量随 F 平 衡分压的变化关系如 图2所示 。烟助燃、紫外线吸收等。 实 验室合成二茂铁需控制无水无氧环境,部分有关物质性质见下表: 平衡体系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特性 压二茂铁 173 249 难溶于水,溶于醇、醚 K 16 100℃升华强/环戊二烯 -97.2 41.5 能溶于醇、醚 p ,≈ ,阴离子易被O,氧化 k乙醚 -117.6 35.6 微溶于水 密度 0. 714 g/mL(20℃) paI.FeCl · 4H O的制备Ⅱ.二茂铁的制备 温度/K p(F)kPa在控温20℃和不断通N 气氛下,向三颈烧瓶中加人m gFeCl · 4H O粉末、二甲亚砜 图 1 图2(一种极性溶剂)和乙醚,搅拌后,用恒压滴液漏斗逐滴加入事先混匀的过量 KOH和 环戊二烯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Xe(g)+2F(g)—XeF (g) △H= kJ·m ol 。混合液。 发生反应为 搅拌1小 时后,拆除实验 -(2)由图1判 断制备XeF、 的最佳温度约为 。 Xe与 F 生 成 (填 “XeF”或装置,加水振荡,分离固液混合物 。 “XeF.”)的反应放热更多,结合图 1简 述判断理由将分离出的固体物质移入锥形瓶,用乙醚洗涤3~4次 ;而将液体混 (3)温度T 时 ,XeF 物e质的量对应图2中的 曲线 (填“a”、“b”或 “c”)。 此 时,反 应合物经操作c分离出乙醚层。 然后将所有乙醚提取液合并,浓缩、冷却, XeF (g) XeF (g) 2X F (g)的 K,= + —(4)研究发 现:NiF 可 以催 化Xe与 F,的化合反应,在 120℃ 时速率比无催化剂时加快了析出粗品 ,经过滤、纯化得橙黄色二茂铁固体n g。: 13倍 ,而在100℃时加快了 23倍。则以 NiF 作催化剂,Xe与 F 在 (填“120℃”或回答下列问题 “100℃”)时化合更快 。(1)实验 I中试剂a可以选择 (填序号)。 (5)在Classen之 前,相 同实验条件下把 Xe与 一定量 F 通入持续加热的镍管中,无氙的A.铁粉和HCl B.铜粉和 FeCl C.铁粉和FeCl 氟化物生成。 Classen之所以成功只是将前段加热反应后的气体迅速冷却,使 XeF,迅 速结(2)实验I中 “蒸发浓缩”时加入一些用盐酸洗过的铁屑,其作用是 ,操作 b为_ 晶。 结合反应原理解释 Classen的关键做法(3)实验Ⅱ装置中油封管的作用是 合成二茂铁时需控制无水环境,可能原因是 。化学试题 第 5页 (共8页 ) 化学试题 第 6页 (共8页)17.(14分 ) 18.(14分 )四川盆地气田卤水含有丰富的溴,开发利用价值极大。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如下图所示) 环丙烷因为较大的环张力而具有独特的反应性能。下面的合成路线中利用了环丙烷进行提溴,效果大大提高,进而制备各种含溴化合物,如 KBr、C HsCH Br等 。 开环反应,实现了扩环。原料卤→区 冷凝器冷却水一澳水、氯气涣水分离瓶精馏塔 COKNOHH,) 活 性炭储溴瓶 →成品澳- 还原 脱 色 滤液 除杂 -浓缩干燥→成品KBr液氯 水 蒸气→提澳后废液蒸馏塔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溴离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 回答下列问题:(2)预热后原料卤液(含有MgBr )从蒸馏塔顶部喷下,塔底通入水蒸气和Cl 。 生成漠单 (1)试剂HO~on的化学名称是 。 A→B的化学方程式为质的离子方程式为 。(3)蒸馏塔中填入13~17节惰性岩石并乱堆瓷环,其作用是 。 蒸馏塔中通过水蒸 (2)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气通入量来调控出溴温度,在 80~90℃时出气中的溴含量最高,控制温度不过低或过高的原因是 (3)D的a-H与 C的醛基先发生加成反应,后经消去水分子得到E(分子式为CnH (。(4)在溴水分离瓶中,液溴、溴水、氯气自动分离,这利用了三者溶解性和 (物理性 E的结构简式为 a—IH活泼性 的 高,其原因是_质)的差异 。 -(5)如果滤液中含有KB:O ,可用 (填一种物质化学式)调至pH≈2,所得的Bn 再 (4)G→H的反应类型为用尿素-KOH还原为KBr。 (5)在A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有 种。(6)一种镍催化甲苯参与的电化学溴代反应,可用于制备 ,其反应原理和装 ① 遇 FeCl 溶 液显色;② 有羰基,但不发生银镜反应;③ 能水解生成醇羟基置如下图 。Co A极 B极i -CHN NiHCOOH G HBr溶液 HBr溶液 CH Br 质子交换膜B电极反应式为 。 随着电池工作,B极区域溶液的 pH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化学试题 第 7页 (共8页 ) 化学试题 第 8页(共8页)成都市 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r)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Ar]3d*4s 4p (2分 )1+2Br~ —2CI-+Br (2分 ) 长液体停留时间,充分吸收气体或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分)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4小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 3分 , 共 42分) 品度过低,溴不能完全挥发;温度过高,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2分)1. B 2. A 3. C 4. D 5. B 6.C 7. C 8. D 9. B 度(1分)10. D 11.A 12. D 13. C 14. B 1Br(2分)二 、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 58分)15.(15分 ) 增大(1分 )(1)A C(2分) +)(2)防止 Fe *被空气氧化(2分) 冷却结晶(1分 )(3)防止空气进入装置,保证无氧环境(2分)防止 C H; 大量水解为C H 而变质(2分)碳双键、碳氧键(氧原子)(2分)(4)分液漏斗(2分) 上层(1分)(5)升华法(1分)16.(15分 ) )有两个吸电子甚材—COOCH ,面 CH COOCH, 只有一个-COOCH ,前者使(1)-206(2分 ) H键极性增强要多.Hii D的活泼性更高(2分)(2)800 K左右(2分 ) XeF (1分) Ⅲ成反应(2分)升温时,主要产物从XeF,变化为XeF,,表明XeF(g)+F (g)——XeF(g)为放热反 (2分 )应,故可判断生成XeF,放热更多(2分)或答;若Xe与 F:生成XeF,放热多 ,则反应 XeF (g)+F (g)=—XeF;(g)将是吸热反 试卷中非选择题的其它合理答案,可参照此评分标准酌情给分。学方程式(或 离子方程式 )中化 学式 正确但未配平,得 1 分 ;未写必要反应条件扣 1应,温度升高应有利于 XeF,的生成,而由图 1可见 ,事实恰恰相反 。 (错误不得分;漏 写物质不得分。(3)e(2分 ) 16(2分 ) 求多 个合理答案,写 出 1个 正确答案得 1分 ,写出 1个错误答案扣 1分 ,扣完为止 ;要(4)120℃(2分 ) 理答案,写 出多 个答案,若出现错误答案不得分 。(5)前段加热为了加快XeF,的合成速率,后段迅速降温有利于减小XeF,分解速率(2分) 用名词 出现错别字扣 1 分 。化学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 2页) 化学参考答案 第 2页 (共 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