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衡水真卷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北省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衡水真卷2)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2小题每题3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25年新年贺词中的这些朴实的愿望
①体现了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目的 ②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奠定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法治基础 ④丰富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曹建新老人来到甘肃陇西县菜子镇政务服务中心,了解自己的某项资金发放情况。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引,他登录了甘肃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页面随即跳出发放明细表、城乡低保、残疾人补贴……每一项都清楚明了,每一笔都分毫不差。“对着哩,对着哩!”老人连连称赞。老人称赞的原因是
①他的物质帮助权得到了保障 ②网络拓宽了民主决策的渠道
③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 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漫画《经历风雨的孩子更会努力奔跑》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做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②只要主动融入社会生活,就能够取得进步和成长
③要勇于在逆境中锤炼自己,增强自身的生命力量
④增强生命韧性,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经历风雨的孩子更会努力奔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无私奉献。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凛然,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气节……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滋润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田。对爱国主义理解有误的是
①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激励中华儿女奋斗的精神动力
③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中华文化的精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今年十大工作任务之一。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下列举措有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是
①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②传承中华文化,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③壮大传统产业,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④攻克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下表内容摘自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不同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回答6~7题。
序号 内容
①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新成效
② 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2.6万人、提起公诉168.8万人
③ 审结涉教育、就业、养老、食品安全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同比增长14.2%
④ 抓紧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立法
6.上表内容中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应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综合理解上表内容,可知
①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 ②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③对权力的监督得到加强 ④公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某学校开展班级板报设计比赛,现将九年级(1)班参赛作品的部分内容摘抄如下,据此推断该板报反映的主题是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 石家庄市桥西区清理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保护本地生态环境。
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需要人捍卫,我愿做一棵卫国戍边的高原红柳! ——边境检查站教导员 陈畅
①和平发展 ②国家安全 ③独立自主 ④国家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框架内合作,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强支柱 B.中国积极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C.中国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D.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10.来自中国的菌草技术在10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帮助当地人民摆脱贫困,被亲切地称作“幸福草”“人类命运共同体草”;黎以边境的雷场地形复杂、高度危险,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以专业和勇气一次次成功地完成扫雷任务,守护当地民众安全;近年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受益于“一带一路”项目,在中方团队管理下快速发展,集装箱吞吐量跻身世界前三十大港口行列。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中国以实际行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中国积极应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④中国以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为发展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五十六个民族宛若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山河,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回答11~12题。
11.新疆哈尔墩社区有这样一个传统:把问题都解决在“桌子”上。这张“桌子”,就是“邻里百家宴”。每逢百家宴,生活在社区中的14个民族居民都会准备具有各自特色的美食,大家相互交流、学习。正所谓:“邻里百家宴,浓浓石榴情。”这有利于
①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③保障各民族同等的社会地位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12.如今在广西,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是各民族共同欢庆的日子,唱山歌、抛绣球、跳竹竿舞等传统习俗转化为各民族群众共享的娱乐项目。这让我们感受到
①多样的民族风情 ②趋同的风俗习惯
③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各民族共同富裕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9分,14题10分,15题15分,共34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网络直播。直播带来利好的同时,也引发了乱象。王某未经允许,将学校等公共场所的人群作为直播对象,还将别人的作品说成是自己原创的,并在网络直播中展示。
(1)请你对材料一中王某的行为进行评价。(4分)
材料二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为了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网络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制定的法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由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于2023年9月20日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小河同学认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要靠法律规定”;小北同学认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不能仅靠法律规定”。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从法治角度说明理由。(3分)
材料三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提出了监管机构、社会组织、政府、学校、企业、家长、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的社会共治模式。
(3)社会共治模式织就未成年人立体“安全网”。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如何自护 (2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2024年9月29日上午10时,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此次,“共和国勋章”共有四位获得者,分别是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黄宗德,以表彰他们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作出的杰出贡献。
★王永志,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将毕生心血投入国防科研和载人航天事业,不仅让中国拥有了抵御外敌的国防重器,也让国家拥有了运输卫星的巨擘天梯,更让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飞天梦想。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并无私公开治疗方案,只为使更多患者受益,年逾耄耋仍奋战在医学救治一线,为青年医生指点迷津。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他曾在祖国西北耕耘31载,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他曾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他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以兴趣始,以毅力终”是他数十年如一日育种工作的写照。
(1)结合以上人物的成就对国家的影响,说出他们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两条共同理由。(4分)
(2)“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给了我们哪些精神滋养 (4分)
(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2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共5章40条,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此,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将爱国植于心、践于行”的调查研讨活动。
【溯法之源】同学们将搜集的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相关信息,梳理如下:
●2022年7月,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起草工作。
●2023年6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共收到意见586条。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依据上述信息,你能归纳出哪些观点 (5分)
【探法之义】在深入调查中,同学们发现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二审稿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定,摘录了部分内容(如下所示)。
●第七条中增加规定: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用一句话说明增进对“中华文化”和“中国共产党”认同的理由。(4分)
【践法之行】爱国深情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让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这既是吾辈之志,也是吾辈之责。
(3)爱国是本分,更是职责。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如何书写为祖国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6分)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D D C B A C C A B D
二、非选择题
13.
(1)道德角度:王某缺乏规则意识、公德意识,不尊重他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应受到道德谴责。
法律角度:王某缺乏法律意识,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和知识产权,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2)示例一:支持小河的观点。有了法律规定,可以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提供法律依据,依法规范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权利;可以依法制裁侵犯未成年人网络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示例二:支持小北的观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除了法律规定,还需要执法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未成年人增强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自觉守法,依法维权。
(3)增强网络空间自我防护意识;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增强法律与道德意识,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等等。
14.
(1)为国家强盛作出突出贡献;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作出突出贡献;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作出突出贡献;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
(2)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担当,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尊重生命等。
(3)实现人生价值要积极承担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5.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我国坚持厉行法治,努力推进科学立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
(3)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