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本试卷共 19 小题 试卷满分 7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0 分)
本部分共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 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进人青春期,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身体外形,我们的心理也 会发生改变。下列属于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是
①认知能力得到提高 ②体内机能的增强
③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④身体外形的变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平衡引发的“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等矛盾心理,让我们很是烦恼,面对这些矛 盾心理,我们可以
A.学会自我暗示,回避烦恼 B.寻找网友倾诉,毫无保留
C.参加集体活动,随意宣泄 D.求助心理医生,化解烦恼
3.混合泳接力赛是一项集团队合作、技巧和速度于一体的比赛项目,对于参赛选手的性别搭配有着特殊 的要求。在人员配置上一般安排男性选手螺泳和自由泳、女性选手蛙泳和仰泳。这种爆发力与耐力 的配合会极大提高团队整体竞争力。这启示我们
A.欣赏对方优势,漠视自身优势 B.发挥性别优势,相互理解配合
C.认识自己优势,并为此而骄傲 D.消除性别差异,学会扬长避短
4.某校开展了一场“预防性侵害,加强自我保护”主题讲座,下列内容可以在讲座中分享的自我保护小贴 士是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与异性成年人接触
②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
③端正行为态度,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忍气吞声,多从自身寻找问题和总结教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我们内心世界常常通过语言、表情和行为表现出来,被人们称之为人的内心世界的“晴雨表”的是
A.情感 B.情绪 C.情境 D.情景
6.古语“漫卷诗书喜欲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哀民生之多艰”“怒发冲冠”分别表达的情绪是
A.喜、怒、哀、惧 B.喜、惧、慕怨
C.怒、惧、哀、喜 D.惧、怒、喜、哀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充溢着旅人凄苦悲凉之情: “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 的《采桑子·重阳》抒发了伟人气势磅礴的豪迈之情。同样写秋,表达的意境却不同,这是因为
A.情感与人们的想象力无关 B.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C.情绪受周围环境影响且具有稳定性 D.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 8.小莉与好朋友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下列微点评与“日常点滴”匹配恰当的是
选项 日常点滴 微点评
A 我和家人踏青出游,感受自然之美。 正确面对矛盾心理
B 青春期男生女生之间会萌发好感和爱慕等情感。 这些情感体验是真正的爱情
C 当我情绪低落时,喜欢去跑步,让心情好起来。 学会合理调节情绪
D 不喜欢父母干涉我,但遇到麻烦时,又渴望他们“出 现”。 获得美好情感体验
9. 《 2021 中国诗词大会》从“春天”出发,见证“多彩”、追求“勇毅”。在万千“风味”中追寻“先生”们的足 迹,共同体察“寒暑”之变、 “山河”之险,在万家“灯火”中喜“相逢” ,又携手出发“在路上”。该节日 历经九载魅力不减的秘诀在于
①生动阐释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②激发人们学古人之志、增强破浪前行的信心
③通过诗词传递美好情感,给人以温暖和动力
④不断创造正面情感体验。杜绝一切负面情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某校开展书法作品展览活动。下列作品的内容能体现“行己有耻”的是
11.我国历史上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都是捍卫人格尊严的典范。这启示 我们要
A.学会尊重他人 B.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C.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D.学会提升个人修养
12.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你一定说过无数次的“我能行”。这里 的“我能行”包括
①思想上相信“我能行” ②行动上表现“我能行”
③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④每件事的“我能行”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② ③ ④
13.小思在学校的长跑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她感觉自己很失败,几天来心情都是灰蒙蒙的。同桌想画一 幅漫画鼓励她相信自己,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14.在精神文明活动月中,校团委组织同学们开展系列“自强”主题教育活动。下列对自强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
②自强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
③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④自强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善于交流,提高创新能力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战胜挫折,培养坚强意志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乐观,正确认识自我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自强,利于走向成功
A. ① ②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③ 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40 分)
本部分共包括 4 小题。
16. 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度过青春期,某校通过校园网设立了“心语小屋”。网友们纷纷留言,请运用教材 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1 分)
【青春·小屋】
小刚:上了初中,其他男生都变声了,我却没有变化:别人的脸光洁帅气,我的脸却被讨 厌的痘痘“占领” ,现在的我又急又烦。
(1)请你帮助小刚排解烦恼: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变化 (写出两点即可,2 分)
小茜:以前我不太愿意和男生打交道。从这学期开始,我不仅主动和男生说话。而且在有 男生参加的活动中还会表现得格外活泼。我这是怎么了
(2) 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1分)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茜解决她的困惑 (2 分)
小思:在和异性相处的过程中,我从男生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他们性格较为开朗, 决策果断,富有冒险精神,这些都是我的不足之处,我可以向他们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3)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异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积极作用 (两点即可. 2 分)
(4) 小德同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启示我们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2 分) 【青春·畅想】
(5)仿 照 上 述 例 句 , 请 你 续 写 青 春 的 赞 歌 。 (一 点 即 可 , 2 分 )
17.随着青春期的身心发展,我们的情绪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某校开展“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主题 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9 分)
【管理情绪】
情境 调节方法
小明:当同学误解我时,我会感到很委屈,控制不住了 就独自大哭一场,哭完心情就好多了。 ①
小哲:竞选班长失败了,刚开始很难过,但后来我想,其他人当班 长也会更好地为班级服务,这也是一件好事。 ②
这样一想,我不禁豁然开朗了。
(1)上述情境中的小明、小哲调节情绪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2 分)
(2)除了学会调节情绪,我们还应学会如何管理情绪 (3 分) 【观点碰撞】
关于情感和消极情感,玲玲同学和军军同学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3)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辨析并说明理由. (3 分) 【美好情感】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常怀感恩心, 传递正能 量,同学们积极行动,利用周末实践开展楼道、垃圾清理的志愿服务、奉献爱心、服务社会。
(4)我 们 可 以 通 过 哪 些 方 式 获 得 积 极 情 感 体 验 (一 点 即 可 , 1 分 )
18. 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是人生画卷中最美的篇章。青春充满力量,青春充满渴
望,青春充满理想 ………(10 分)
【体现青春价值】
(1)请你参考示例。写一句关于自己的话,表达对自己的肯定和喜爱。 (1 分)这启示我们,自尊表现 在哪个方面 (2 分)
【凝练青春智慧】’
情境一 :同桌带来一个新奇的文具,小蕾不屑地说: “我马上让我妈妈买最新款,比你这个好可多 了。 ”
情境二:小芸从小学习舞蹈, 还获过奖。老师让她参加学校的才艺表演大赛,她说: “老师,我能 行,我一定为班级争光。” 一
(2)情景一中小蕾的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 (1分)为什么 (2 分)
(3)情境二中的小芸这种“我能行”的信念是自信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自信对个人有什么作用 (2 分)
(4)请 你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说 一 说 自 信 来 源 于 什 么 (两 点 即 可 , 2 分 )
19.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拥有成长的无限可能。自信,自强让我们焕发青春活 力,绽放青春光彩。 (10 分)
【自信自强 无悔青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名言警句蕴含着丰富的成长智慧。下面是七年级同学 们收集的名言警句。
(1)名言警句一启示我们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结合所学知识,如何做自信的人 (3 分)
(2)名言答句二体现了哪一品格 (1分)这一品格对我们的成长产生怎样的作用 (2 分) 【树立榜样 汲取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中国“冬奥军团”中, 17 岁的苏翔鸣“一喝惊人” ,18 岁的谷 爱凌“雪场凌空” ,21 岁的李文龙“龙脸虎跃”……他们自信满怀,执着所爱、冲击奖牌,在赛场上演绎着 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突破极限的青春力量,让人们感受到青年的蓬勃活力,为冬奥盛会增添了亮丽的
青春色彩。
(3)今天的中国令我们自豪,民族复兴大业需要我们自强不息。我们应如何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3 分)
(4)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成长为更优秀的新时代好少年 (一点即可,1 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0 分)
1-5 ADBCB 6-10 BDCAA 11-15 CABC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40 分)
16. (1)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 己的尊重。(每点 1 分,共 2 分)
(2)现象: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1 分)
困惑解答: ① 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② 在 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 为爱情。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每点 1 分,共 2 分)
(3)① 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② 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 们的考验,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但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每点 1 分,共 2 分)
(4)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我们的自律,是对自 己最好的保护。( 2 分)
(5)青春,是奋斗路上最激昂的乐章。( 2 分,答案不唯一 ,符合题意即可)
17. (1)①合理宣泄法; ②改变认知评价法。(每点 1 分,共 2 分)
(2)① 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② 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 乐,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③ 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保持积极的心态,善于激发正面 的情绪感受,及时调节负面情绪。(每点 1 分,共 3 分)
(3)选择玲玲观点:玲玲的观点错误。( 1 分)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 成长也有意义。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 丰盈。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 体验,不断成长。( 2 分)
选择军军观点:军军的观点错误。( 1 分)情感是复杂的,有基础性情感、高级情感,也有正面情感、负 面情感等。负面情感虽然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不能只追求正面情感。负面情感可 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能让我们获 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2 分)
(4)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 1 分,任答一点即可)
18. (1)我热爱阅读,知识让我变得更加聪慧。( 1 分,答案不唯一 ,符合题意即可)
自尊表现: ① 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如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行为的文雅 以及行为的后果,以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② 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心理。(每点 1 分,共 2 分)
(2)不是。( 1 分)小蕾追求物质上的攀比,盲目虚荣,并不是真正的自尊。自尊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追 求的是内在的品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物质的攀比。( 2 分)
(3)① 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② 自 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 践机会与创造可能。(每点 1 分,共 2 分)
(4)① 自信来源于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长处; ② 自信来源于成功的体验,每一次 成功都能增强自信心;③自信来源于对自己的积极暗示和鼓励。(每点 1 分,共 2 分,任答两点即可)
19. (1)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 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② 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 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③ 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一个自信 的中国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每点 1 分,共 3 分)
(2)品格:自强。( 1 分)
作用: ① 自强可以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 自强有助于我们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 越自己。(每点 1 分,共 2 分)
(3)① 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 ② 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在磨砺中不断增强自己的意 志品质;③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在生活中自觉磨砺自己。(每点 1 分,共 3 分)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分,答案不唯一 ,符合题意即 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