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语文预测考前冲刺--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语文预测考前冲刺--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押题预测 名篇名句默写
一.默写(共20小题)
1.(2025 湖北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 过洞庭》中“   ,   ”两句,描绘诗人外在形象,表现了诗人平静豁达、超凡脱俗的气度。
(2)先贤在《礼运》中描绘的“大同”社会图景,到今天多已实现,比如人们诚信友善,老弱病残能得到社会关爱,这正如《礼运》所言“   ”和“   ”。
(3)登高,是一种极具文化内涵的现象。古人登上高处,或思乡怀亲,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或悲己之际遇,或忧国之艰难,如“   ,   ”。
2.(2025 未央区校级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郑珍有“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的诗句,让人联想到王维《山居秋暝》中“   ,   ”也描绘了雨后深山的秋景。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抒写与琵琶女素昧平生却同病相怜的句子是“   ,   ”。
(3)《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   。”
3.(2025 重庆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个人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善于吸取别人的教训,不然就可能产生遗憾,正如杜牧《阿房宫赋》所言“   ,   ”。
(2)李白《蜀道难》中以“   ,   ”两句,具体而生动地呈现了蜀地“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景象。
(3)在古诗词中,“春水”是一个诗人们喜爱的意象,通常与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关联,给人以温柔多情、美不胜收之感,如“   ,   ”;也有用它比喻愁苦的,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是如此。
4.(2024秋 甘肃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最近天气忽暖忽冷,小刚受了风寒,咳嗽、打喷嚏、鼻塞一起“击打”着他,这令他彻夜难眠,不禁想到了李清照《声声慢》中所言:“   ,   。”
(2)苏轼《赤壁赋》中的“   ,   ”两句让我们想到了成语“沧海一粟”。
(3)《登泰山记》中作者写日出过程中天边云的颜色变化的句子是:“   ,   。”
5.(2024秋 汨罗市校级期末)默写。
(1)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2)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所见美景的句子是:“   ,   。”
(3)《登泰山记》中,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登高远望,看到山下和半山腰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   ”。
6.(2024秋 湖北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以螃蟹与蚯蚓相比,在“   ,   ”中写出其外形与习性,阐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心浮气躁的道理。
(2)《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中“   ,   ”两句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中佳句,营造出秋景凄凉的意境。
(3)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古典诗文中也有不少佳句或蕴含了科学内涵,或体现了科学现象等,比如“   ,   ”,它们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生命力。
7.(2024秋 新郑市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   ,   ”两句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2)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   ,   。”
(3)《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词句是“   ”,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词句是“   ”。
8.(2024秋 盐田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塞外黄昏的风景,王维《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燕歌行(并序)》则是“   ,   ”的凄凉与悲壮。
(2)在《屈原列传》中,“   ”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   ”一句将屈原志趣的高洁与日月类比,对其进行高度评价。
(3)《过秦论》中形容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的名句是“   ,   ”。
(4)《五代史 伶官传序》中借庄宗困于伶人亡国而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   。
(5)“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   。”
9.(2025 株洲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檀道济是南朝宋名将,陆游《书愤》中的“   ,   ”两句运用其典故,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2)《陈情表》中,作者用“   ,   ”两句表明自己家中人丁单薄,缺少亲属帮助,生活起居无人照料,事必躬亲。
(3)王老师独自漫步在江边,望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他不禁想起了古人写水月交融的诗句“   ,   ”。
10.(2025 长沙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强调广纳人才的必要,在苏洵的《六国论》中也有强调要用心礼待“天下奇才”的句子是:   ,   。
(2)王安石在《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的句子是:   ,   。
(3)“春江”意象悠长,潺潺流水触动心弦,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钟爱的风景,频繁地在古诗词中流淌,如    ,   。
11.(2024秋 汉寿县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的发言,国家由中等国家变为小国,成就也仅仅是“足民”,还特意强调“   ,   ”,更是主动表达了谦逊的态度。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为了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便在首段开端以“木固其根”“水浚其源”比况,说明“   ,   ”的道理。
(3)“榆关”即今天的山海关,古人称之为“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这一古称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如“   ,   ”。
12.(2025 合肥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刚以《过秦论》中惠文、武、昭襄“   ,   ”的做法为例,说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都应建立在前人的基业和策略之上。
(2)校园文化艺术节上,红心社团的同学们调弦校音,准备演奏,这让观众联想起《琵琶行》中“   ,   ”的诗句。
(3)在参加巢湖自然生态主题研学活动时,你看到白鸥在水波荡漾的湖面上嬉戏,不禁想起古代诗文名句:“   ,   。”
13.(2024秋 蒸湘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其中“   ,   ”两句以精妙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女子试图将月赶出自己的视线却又徒劳的情态。
(2)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交代了秦始皇由攻势转为守势后“愚民”的措施。
(3)古代诗人善于使用意象这一“神器”,列举多个意象可以构成一幅独特的画面,如“   ,   ”。
14.(2025 江苏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课上王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过秦论》时说,秦朝灭亡看似是陈涉“   ”,而根本原因在于“   ”。
(2)学校举行“德义”主题团日活动,李老师举《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告诫同学们“德义”不仅关乎个人成长,还关乎国家安危。
(3)“流水”,流动的水,是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多用来形容流逝的岁月,如“   ,   ”。
15.(2025 泉州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反问语气强调说明,出现历代君王“   ,   ”的普遍情况并不是因为天下得易守难。
(2)古代文人常借月亮盘桓徜徉的情态来抒怀,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   ”,苏轼《赤壁赋》中的“   ”。
(3)《长亭送别》中,王实甫移情入境,一句“   ”浸染对归期的迷惘,一句“   ”更是让所有景象都染上离愁别绪。
(4)梁思成指出中国建筑往往向南取光,院内多植花草,《项脊轩志》中,归有光通过“   ”来反射南面日光,后又“   ”,最终使老屋焕发光彩。
16.(2024秋 湖南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甫的《客至》中,诗句“   ,   ”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写寂寞之中,佳客临门,内心备感欣喜的情形。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   ”两句进行了批评。
(3)春华秋实,春种秋收,“春”与“秋”,是最好的两个季节,古代不少文人墨客也把“春”与“秋”同时吟进了诗词里,如“   ,   ”。
17.(2025 渭南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清给笔友小刚写信,在信件结尾引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   ,   ”,表达虽无缘相见,但仍对他充满仰慕之情。
(2)古人写景的诗句往往先摹其声,再现其人,起到曲折委婉的效果,比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   ,   ”。
(3)台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具有祭祀、赏景、军事防卫等多种功能,古人的很多活动就在这里进行。诗词中也常写到“台”,如“   ,   ”。
18.(2025 韶关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班会课上,李老师使用《伶官传序》中“   ,   ”两句话,教育不注重细节、沉迷手机的小虎同学。
(2)暑假,成都武侯祠游人很多,再也看不到杜甫在《蜀相》中所写的“   ,   ”冷冷清清的景象了。
(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历代诗人常借山和水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或胸襟,如“   ,   ”。
19.(2024秋 抚顺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   ”。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和苏轼《赤壁赋》中的“   ”,都借助蛟舞动作,极写音乐感人至深,异曲同工。
(3)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   ”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   ”。
20.(2024秋 和平区校级期末)名句默写。
(1)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短歌行》)
(2)   ?且放白鹿青崖间,   。(《梦游天姥吟留别》)
(3)《虞美人》中“   ,   ”两句将抽象愁绪具象化,千古流传,引人感叹。
(4)《赤壁赋》中用侧面衬托手法描写洞箫声悲凉的句子是“   ,   ”。
(5)《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指挥若定的诗句是“   ,   ”。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押题预测 名篇名句默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默写(共20小题)
1.(2025 湖北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 过洞庭》中“ 短发萧骚襟袖冷 , 稳泛沧浪空阔 ”两句,描绘诗人外在形象,表现了诗人平静豁达、超凡脱俗的气度。
(2)先贤在《礼运》中描绘的“大同”社会图景,到今天多已实现,比如人们诚信友善,老弱病残能得到社会关爱,这正如《礼运》所言“ 讲信修睦 ”和“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3)登高,是一种极具文化内涵的现象。古人登上高处,或思乡怀亲,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或悲己之际遇,或忧国之艰难,如“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答案】(1)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2)讲信修睦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重点字:襟)
(2)讲信修睦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重点字:睦)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
2.(2025 未央区校级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郑珍有“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的诗句,让人联想到王维《山居秋暝》中“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也描绘了雨后深山的秋景。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抒写与琵琶女素昧平生却同病相怜的句子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曾相识 ”。
(3)《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王者不却众庶 , 故能明其德 。”
【答案】(1)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重点字:晚)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重点字:涯、沦)
(3)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重点字:庶)
3.(2025 重庆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个人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善于吸取别人的教训,不然就可能产生遗憾,正如杜牧《阿房宫赋》所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2)李白《蜀道难》中以“ 西当太白有鸟道 , 可以横绝峨眉巅 ”两句,具体而生动地呈现了蜀地“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景象。
(3)在古诗词中,“春水”是一个诗人们喜爱的意象,通常与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关联,给人以温柔多情、美不胜收之感,如“ 舍南舍北皆春水 , 但见群鸥日日来 ”;也有用它比喻愁苦的,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是如此。
【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3)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鉴)
(2)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重点字:巅)
(3)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重点字:鸥)
4.(2024秋 甘肃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最近天气忽暖忽冷,小刚受了风寒,咳嗽、打喷嚏、鼻塞一起“击打”着他,这令他彻夜难眠,不禁想到了李清照《声声慢》中所言:“ 乍暖还寒时候 , 最难将息 。”
(2)苏轼《赤壁赋》中的“ 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海之一粟 ”两句让我们想到了成语“沧海一粟”。
(3)《登泰山记》中作者写日出过程中天边云的颜色变化的句子是:“ 极天云一线异色 , 须臾成五采 。”
【答案】(1)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勤于记诵,反复巩固,不错写、多写、漏写。
【解答】故答案为:
(1)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重点字:乍)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重点字:寄、蜉、蝣、渺、沧、粟)
(3)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重点字:须、臾、采)
5.(2024秋 汨罗市校级期末)默写。
(1)苏轼《赤壁赋》中,“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舟之嫠妇 ”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2)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所见美景的句子是:“ 苍山负雪 , 明烛天南 。”
(3)《登泰山记》中,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登高远望,看到山下和半山腰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汶水、徂徕如画 ,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重点字:嫠)
(2)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重点字:苍)
(3)汶水、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重点字:徕)
6.(2024秋 湖北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以螃蟹与蚯蚓相比,在“ 蟹六跪而二螯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中写出其外形与习性,阐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心浮气躁的道理。
(2)《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中“ 碧云天 , 黄花地 ”两句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中佳句,营造出秋景凄凉的意境。
(3)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古典诗文中也有不少佳句或蕴含了科学内涵,或体现了科学现象等,比如“ 潭清疑水浅 , 荷动知鱼散 ”,它们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生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重点字:鳝)
(2)碧云天 黄花地(重点字:碧)
(3)潭清疑水浅 荷动知鱼散(重点字:疑)
7.(2024秋 新郑市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 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句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2)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 地崩山摧壮士死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3)《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词句是“ 过春风十里 ”,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词句是“ 尽荠麦青青 ”。
【答案】(1)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字:襟)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重点字:摧)
(3)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重点字:荠)
8.(2024秋 盐田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塞外黄昏的风景,王维《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燕歌行(并序)》则是“ 大漠穷秋塞草腓 , 孤城落日斗兵稀 ”的凄凉与悲壮。
(2)在《屈原列传》中,“ 蝉蜕于浊秽 ”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一句将屈原志趣的高洁与日月类比,对其进行高度评价。
(3)《过秦论》中形容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的名句是“ 天下云集响应 , 赢粮而景从 ”。
(4)《五代史 伶官传序》中借庄宗困于伶人亡国而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5)“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 , 蓝田日暖玉生烟 。”
【答案】(1)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2)蝉蜕于浊秽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3)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重点字:腓)
(2)蝉蜕于浊秽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重点字:秽)
(3)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重点字:赢)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重点字:忽、微)
(5)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字:暖)
9.(2025 株洲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檀道济是南朝宋名将,陆游《书愤》中的“ 塞上长城空自许 , 镜中衰鬓已先斑 ”两句运用其典故,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2)《陈情表》中,作者用“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两句表明自己家中人丁单薄,缺少亲属帮助,生活起居无人照料,事必躬亲。
(3)王老师独自漫步在江边,望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他不禁想起了古人写水月交融的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 , 海上明月共潮生 ”。
【答案】(1)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重点字:鬓)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重点字:僮)
(3)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10.(2025 长沙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强调广纳人才的必要,在苏洵的《六国论》中也有强调要用心礼待“天下奇才”的句子是: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2)王安石在《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的句子是: 六朝旧事随流水 , 但寒烟衰草凝绿 。
(3)“春江”意象悠长,潺潺流水触动心弦,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钟爱的风景,频繁地在古诗词中流淌,如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答案】(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3)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重点字:赂)
(2)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3)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11.(2024秋 汉寿县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的发言,国家由中等国家变为小国,成就也仅仅是“足民”,还特意强调“ 如其礼乐 , 以俟君子 ”,更是主动表达了谦逊的态度。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为了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便在首段开端以“木固其根”“水浚其源”比况,说明“ 思国之安者 , 必积其德义 ”的道理。
(3)“榆关”即今天的山海关,古人称之为“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这一古称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如“ 摐金伐鼓下榆关 , 旌旆逶迤碣石间 ”。
【答案】(1)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2)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3)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少时过桂岭 壮岁出榆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重点字:俟)
(2)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重点字:积)
(3)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少时过桂岭 壮岁出榆关)(重点字:摐)
12.(2025 合肥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刚以《过秦论》中惠文、武、昭襄“ 蒙故业 , 因遗策 ”的做法为例,说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都应建立在前人的基业和策略之上。
(2)校园文化艺术节上,红心社团的同学们调弦校音,准备演奏,这让观众联想起《琵琶行》中“ 转轴拨弦三两声 , 未成曲调先有情 ”的诗句。
(3)在参加巢湖自然生态主题研学活动时,你看到白鸥在水波荡漾的湖面上嬉戏,不禁想起古代诗文名句:“ 舍南台北皆春水 , 但见群鸥日日来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蒙故业 因遗策(重点字:遗)
(2)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重点字:轴、拨)
(3)舍南台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重点字:皆)
13.(2024秋 蒸湘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其中“ 玉户帘中卷不去 , 捣衣砧上拂还来 ”两句以精妙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女子试图将月赶出自己的视线却又徒劳的情态。
(2)贾谊《过秦论》中“ (于是)废先王之道 , 焚百家之言 ”两句交代了秦始皇由攻势转为守势后“愚民”的措施。
(3)古代诗人善于使用意象这一“神器”,列举多个意象可以构成一幅独特的画面,如“ 楼船夜雪瓜洲渡 , 铁马秋风大散关 ”。
【答案】(1)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2)(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注意结合语境分析,不可写出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重点字:砧、拂)
(2)(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重点字:焚)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重点字:洲、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重点字:藤、渚)
14.(2025 江苏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课上王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过秦论》时说,秦朝灭亡看似是陈涉“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而根本原因在于“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2)学校举行“德义”主题团日活动,李老师举《谏太宗十思疏》中“ 思国之安者 , 必积其德义 ”两句,告诫同学们“德义”不仅关乎个人成长,还关乎国家安危。
(3)“流水”,流动的水,是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多用来形容流逝的岁月,如“ 不知江月待何人 , 但见长江送流水 ”。
【答案】(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3)示例一: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示例二: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重点字:隳、施)
(2)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重点字:德)
(3)示例一: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重点字:待)
示例二: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重点字:亦)
15.(2025 泉州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反问语气强调说明,出现历代君王“ 有善始者实繁 , 能克终者盖寡 ”的普遍情况并不是因为天下得易守难。
(2)古代文人常借月亮盘桓徜徉的情态来抒怀,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 可怜楼上月裴回 ”,苏轼《赤壁赋》中的“ 徘徊于斗牛之间 ”。
(3)《长亭送别》中,王实甫移情入境,一句“ 北雁南飞 ”浸染对归期的迷惘,一句“ 总是离人泪 ”更是让所有景象都染上离愁别绪。
(4)梁思成指出中国建筑往往向南取光,院内多植花草,《项脊轩志》中,归有光通过“ 垣墙周庭 ”来反射南面日光,后又“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最终使老屋焕发光彩。
【答案】(1)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2)可怜楼上月裴回 徘徊于斗牛之间
(3)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4)垣墙周庭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重点字:寡)
(2)可怜楼上月裴回 徘徊于斗牛之间(重点字:裴、回)
(3)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重点字:雁)
(4)垣墙周庭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重点字:庭)
16.(2024秋 湖南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甫的《客至》中,诗句“ 肯与邻翁相对饮 , 隔篱呼取尽余杯 ”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写寂寞之中,佳客临门,内心备感欣喜的情形。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齐彭殇为妄作 ”两句进行了批评。
(3)春华秋实,春种秋收,“春”与“秋”,是最好的两个季节,古代不少文人墨客也把“春”与“秋”同时吟进了诗词里,如“ 春江花朝秋月夜 , 往往取酒还独倾 ”。
【答案】(1)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3)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重点字:隔、篱)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重点字:诞、殇)
(3)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重点字:倾)
17.(2025 渭南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清给笔友小刚写信,在信件结尾引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 无由会晤 ,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表达虽无缘相见,但仍对他充满仰慕之情。
(2)古人写景的诗句往往先摹其声,再现其人,起到曲折委婉的效果,比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
(3)台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具有祭祀、赏景、军事防卫等多种功能,古人的很多活动就在这里进行。诗词中也常写到“台”,如“ 凤凰台上凤凰游 , 凤去台空江自流 ”。
【答案】(1)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2)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3)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重点字:晤)
(2)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重点字:喧)
(3)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重点字:凰)
18.(2025 韶关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班会课上,李老师使用《伶官传序》中“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两句话,教育不注重细节、沉迷手机的小虎同学。
(2)暑假,成都武侯祠游人很多,再也看不到杜甫在《蜀相》中所写的“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冷冷清清的景象了。
(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历代诗人常借山和水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或胸襟,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答案】(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重点字:溺)
(2)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重点字:鹂)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字:村)
19.(2024秋 抚顺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国风》好色而不淫 , 《小雅》怨诽而不乱 ”。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老鱼跳波瘦蛟舞 ”和苏轼《赤壁赋》中的“ 舞幽壑之潜蛟 ”,都借助蛟舞动作,极写音乐感人至深,异曲同工。
(3)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 望帝春心托杜鹃 ”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 杜鹃啼血猿哀鸣 ”。
【答案】(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2)老鱼跳波瘦蛟舞 舞幽壑之潜蛟
(3)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重点字:淫 )
(2)老鱼跳波瘦蛟舞 舞幽壑之潜蛟(重点字:壑)
(3)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重点字:鹃)
20.(2024秋 和平区校级期末)名句默写。
(1)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短歌行》)
(2)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
(3)《虞美人》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两句将抽象愁绪具象化,千古流传,引人感叹。
(4)《赤壁赋》中用侧面衬托手法描写洞箫声悲凉的句子是“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舟之嫠妇 ”。
(5)《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指挥若定的诗句是“ 谈笑间 , 樯橹灰飞烟灭 ”。
【答案】(1)慨当以慷,唯有杜康。
(2)别君去兮何时还,须行即骑访名山。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注意结合语境分析,不可写出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慨当以慷,唯有杜康。(重点字:慷、慨)
(2)别君去兮何时还,须行即骑访名山。(重点字:须)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重点字:愁)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重点字:壑、嫠)
(5)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重点字:樯、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