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素养提升卷基础巩固与综合运用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0分)一、按要求完成练习。(21分)1.看拼音,写字词。(5.5分)(1)这是一sōu( )小渔船,小弟弟从船cāng( )里走出来,看到飞翔的hǎi ōu( ),他liě kāi( )嘴笑了,(2)锣声一响,比赛结束了,yíng( )下比赛的一方欢呼雀跃,(3)狂风sī chě( )着大地上的一切,船上的wéi gān( )也被刮得乱颤。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1分)A.故牙(zī) 夸耀(yào) 拳头 环游B.瞄准(miào) 盾牌(dùn) 但弄 依次C.赞誉(yù) 引荐(jiǎn) 帽子 钩住D.计策(cè) 吓唬(xià) 瞪眼 码头3.“肆”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除部首外还剩 画。“肆”字的第二画是 。在“肆意”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2分)肆si①不顾一切,任意妄为:~意|放~大~攻击。②数“四”的大写。③铺子:茶坊酒~。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利”与“吾矛之利”的“利”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A.老鹰迅速地俯冲下来,用利瓜抓住了一只奔跑的兔子。B.垃圾分类回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倡议,我们应从自己做起。C.老张一直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生意做得红红火火。D.雷锋同志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5.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5.5分)哭( )不( ) 眦牙( )( ) 兴致( )( )目( )口( ) 转( )为( ) 哈哈( )( )(1)上面的词语中,不能用来措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是: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①甲板上,猴子 的样子,把水手们逗得 。②赛马时,田恩利用计谋 ,齐威王看得 。6.下列词语和短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1分)A.道旁李 道路 B.守株待兔 守护C.吾盾之坚 坚固 D.依然如故 缘故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1分)A.《自相矛盾》告诚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B.课文《田忌赛马》是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C.《跳水》一文中的船长不顾孩子的安危,用枪逼着孩子跳水。D.从《田忌赛马》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善于观察、足智多谋的人。8.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C.其人/弗能应也。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9.根据画线部分的描述,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2分)(1)孙膜十分有把握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2)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双手相互摩擦,情绪高昂,精神振查,跃跃欲试。 ( )(3)第一场,田总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态度非常镇静,一点儿都不着急。( )(4)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主意,定计策了 ” (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A.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萤、春分、清明、和谷雨6个节气。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整排写在纸上,D.古人题咏枫桥,除“江枫渔火对愁眠”外,杜牧也写过“暮烟秋雨过枫桥”。二、句子荟萃馆。(4.5分)1.先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再仿写一小段话。(2分)“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大长了。”(仿照加点部分的写法,写一种很转别的体脸)2.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共5处)(2.5分)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经长阅读的杂志有《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少年报》。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了《课外阅读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呢!三、课本链接吧。(8分)1.《田忌赛马》中,孙膑在一匹马不替换的情况下就能帮助田忌赢得比赛是因为他发现 ,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因此他选择的策略是以对战 ;以 对战 ;以 对战 。最终获得了胜利。(3.5分)2.《跳水》中的船长急中生智,用 的方法,使孩子转危为安,充分表现了船长的 。(2分)3.古人称年龄时,有时不用数字,而是用其他的一些称谓来表示。把合适的称谓填人下面的句子中。(填序号)(2.5分)A.弱冠 B豆蔻年华 C.不惑 D.而立 E.古稀(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四十而 .”(2)老爷爷笑着说:“我七十岁了, 之年,比不得你们年轻人有精神。”(3)红红十三岁了,正值 ,活泼可爱。(4)古时男子二十岁左右称 ,这时行冠礼,以示成年。四、生活实践题。(6.5分)从下面提供的主题中任选一个,给你的笔友介绍一下吧!主题:①介绍学校有代表性的地方;②介绍一下你家周边的环境;③介绍一项家乡的美食;④介绍家乡最有名的一处旅游胜地。1.你选择的主题是: 。(填序号)(0.5分)2.根据你确定的主题,你打算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至少两项)(2分)3.给你的介绍列个提纲。(2分)4.试着根据提纲写一写,100字左右。(2分)第二部分 阅读与探究(30分)五、阅读理解。(30分)(一)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楚人有需盾与矛者: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其人弗能应也:2.下面词语中不能与“自相矛盾”构成反义的一项是( )。(2分)A.自圆其说 B.漏洞百出 C.言行一致 D.表里如一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4.新考法补充思维导图本文采用了“叙事+说理”的方式叙述故事,结合课文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5分)(二)跳水(节选)“你选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它用后脚钧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既牙咧嘴傲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鸣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孔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1.选文作者是 国作家。(1分)2“孩子气极了”是因为 。(1分)3大家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的原因是( )。(2分)A.大家认为孩子浪费了时间,都等得不耐烦了。B.大家的心情太紧张了,恨不得马上就救出孩子。每一秒钟都决定着孩子的安危,所以感到时间太长了。4.你认为船长真的会向孩子开枪吗 为什么 (2分)5.想一想,孩子被救上来以后,大家会对孩子说些什么 请你写下来。(3分)(三)草 帽 计①长征期间,贺龙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敌军一面死死盯住不放,一面派飞机在天上跟踪轰炸、扫射。那时,正值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战士们虽然人人头上戴了一顶草帽,仍然热得汗流涣背。忽然,天空中传来了“嗡嗡嗡”的飞机声,敌机来了。贺龙同志命令全体战士到山林中隐蔽,敌机飞了一图,没有发现什么,便摇头摆尾地离开了。战士们刚要起身赶路,侦察员前来报告:“后面有一个团的敌军赶上来了。”贺龙同志听了,点了点头,只是命令部队继续前进,②队伍翻过了一座大山,眼前是一块平坦的山场,贺龙同志仔细观察了地形,然后下了一道命令,要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摘下,丢在路边。这时正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的时候,战士们听到这道命令,都面面和觑(qù),感到莫名其妙。有的说,草帽是我们的随身宝,既能迷太阳,又能挡风雨,为什么要把它丢掉 有的说,这草帽是从根据地带出来的,怎么能随便丢掉 有的说,贺龙同志葫芦里在卖什么药,实在叫人猜不透!也有的说,贺龙同志要我们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战士们尽管有些想法,但军令如山,贺龙同志一声令下,战士们就把草帽统统扔在道旁,顿时道路两旁都是红军的草帽。贺龙同志见了,哈哈一笑,命令部队迅速转移。③一个团的敌军从后面急急赶来。敌军都没有草帽,在酷热的太阳下,早已晒得人困马乏,眼冒金花,突然发现这个山场上遍地都是红军扔掉的草帽,频觉喜从天降,一窝蜂似的上前抢草帽。敌军军官认为红军是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就不去阻拦当兵的抢草帽。敌军戴上红军初下的草帽后,一个个眉开眼笑。④这时,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这支敌军不以为意,想着飞机是来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可敌机的驾驶员却不是这样想的。这些天他们天天飞呀,飞呀,到处寻找红军,连一点儿红军的影子都没看到,为此,他们没少换长官骂。这一回,他们一看地上的军队都戴着草帽,草帽上都印有红五角星,顿时喜出望外。几架飞机像饿鹰抓小鸡一样地俯冲下来,对着这批“草帽红军”一阵狂轰滥炸,机枪横扫,直打得这一个团的敌军官兵血肉横飞,叫苦连天,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⑤红军战士听到这个消息,人人拍手叫绝,个个称赞贺龙同志神机妙算。1.选文围绕“草帽”讲了红军智斗敌军的故事,请按照故事的线索和发展顺序,在括号内填人合适的字。(3分)红军 草帽→红军丢草帽→敌军 草帽→敌军 “草帽”2.选文第②自然段写出了红军战士们对贺龙同志下达“丢草帽”命令的不同反应,联系上下文,说明这样写的意图是( )。(多选)(3分)A.写出红军战士们不愿意丢弃草帽的心情,说明当时的天气非常炎热,行军艰难,草帽是随身宝。B.措写红军战士们不同的想法与表现,是为了说明军令如山,再不愿意也得放下草帽,遵守执行。C.描写红军战士们懵懵懂懂,引起读者的猜测,同时,为后文贺龙同志神机妙算设下玄机、埋下伏笔。D.红军战士虽然执行了命令,但对贺龙同志的命令猜不透,也不理解,这样写能够反衬出贺龙同志过人的智慧、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3.贺龙的“草帽计”可谓“神机妙算”,让我们来梳理贺龙同志的思维过程。(4分)算天时——算地利——算人心:天上飞的敌军——地上走的敌军——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六、写作。(30分)你喜欢探险吗 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 如果有机会,你想去哪儿探险 你希望和谁一起去探险 你打算带上哪些装备 在探险的路上,你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呢 要求;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一、1.(1)艘 舱 海鸥 咧开视(2)赢(3)撕扯 桅杆2.B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题详讲签案形。“瞄准”的“瞄”应读作miáo,“恒弄”应写作“逗弄”。3.县 六 I ① 4.A5.笑得 咧嘴 勃勃 瞪呆 败胜 大笑(1)转败为胜 (2)①龇牙咧嘴 哈哈大笑②转败为胜 目瞪口呆6.D 7.C8.D [解析]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D.句意;不能被任何东西刺穿的盾和没有什么刺不破的矛。句中的“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根据句意应划分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9.(1)胸有成竹(2)摩拳擦掌(3)不动声色(4)出谋划策10.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B.“清明、和谷雨”顿号使用错误。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和”就不能用顿号了,所以应删去“清明”后面的顿号。二、1.示例:老师要发奖状了,小丽、小明……终于快到我了,几分钟的时间,我却觉得时间太长了。2.提示:①将“经长”改为“经常”;②将“杂志”改为“读物”;③将第二句中的“和”改为“,提高了”;④将“《课外阅读先进集体》”的书名号改为双引号;⑤删去“的光荣称号”或将“被评为”改为“获得”。三、1.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 下等马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2.逼迫孩子跳水 沉着处事、当机立断3.(1)D C(2)E(3)B(4)A四、示例:1.①2.①搜集与学校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②选择合适的音乐等。3.中心思想:通过校园一角展现出学校的校风,感受同学们求学时的惬意。层次安排:①首句开门见山,点出要介绍的校园一角;②中间部分介绍校园一角的位置和具体特点;③尾句表达自己对校园一角的喜爱。4.示例:我要介绍的地方是我们学校的图书角。它位于教学楼一层左侧的一间屋子里,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书,有漫画、名著、杂志……书被摆放得整整齐齐。每周会有两个值日生负责整理图书。我喜欢这个充满书香的图书角!5.示例:孩子啊,以后遇事可千万不要这么冲动五、(一)1.卖。 坚固。 刺破。不。2.B3.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前后相互抵触,产生矛盾4.①物莫能陷也②于物无不陷也③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④前后一致⑤自相矛盾(二)1.俄 列夫·托尔斯泰2.猴子戏弄他3.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选段内容。从孩子跳进大海到最后得救共四十秒钟,但是大家都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是因为大家的心情太紧张了,非常担心孩子的安危。4.不会。他只是在吓唬孩子,想让孩子迅速听从命令。船长清楚,孩子稍一迟疑,就会从横木上摔下来,掉到甲板上,后果不堪设想。用枪逼孩子跳水是为了救孩子,他不会真的开了,一定要先考虑后果,再决定要不要去做。(三)1.戴 抢 炸2.ACD3.算天时:骄阳似火,天气酷热,敌军见到草帽定会捡起戴上。算地利:一块平坦的山场,戴草帽的敌军容易被发现。天上飞的敌军;好不容易找到戴着草帽的“红军”,一定会不由分说地狂轰滥炸。地上走的敌军:晒得人困马乏,看到草帽后会疯抢。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